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维熙 《人民军医》2009,(9):576-577
因外耳突出于头颅之外,遭受战伤的机会较多;中耳和内耳都深埋于颞骨之内,单独发生战伤较少,常与颅脑战伤同时发生,且容易遭受爆震伤。采用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新材料用于解决耳战伤临床问题已成为战伤救治的重要内容。耳内镜、影像技术、医用高分子材料应用及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的进步使耳战伤的救治水平不断提高。现就耳战伤的处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战伤救治能力直接影响伤员预后[1]。通过提高救治人员对急危重战伤处置的敏感性及重视程度,熟练、合理、准确地使用救治器械,可以达到有效救治的目的[2]。战伤救治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实战化训练生成、保持及提高[3]。目前,战伤救治实战化训练的模型选择多样,训练方法不一,缺乏系统、标准的战伤动物模型[4]。本文就战伤救治训练的模型发展现状、动物模型作用、动物模型选择、动物模型伤情、动物模型发展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王永堂  鲁秀敏 《人民军医》2006,49(10):563-565
随着现代武器的不断更新,战伤类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作为战伤之一的周围神经战伤的伤情变化,给现代战伤及其救治赋予了新的内容。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及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学的飞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周围神经战伤救治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战伤救治研究的需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现状与发展的调查,探讨战创伤救治研究优先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战伤救治中止血带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肖南 《人民军医》2005,48(1):54-55
无论平时还是战时,止血带都是常用急救器材,发展中国家使用更加普遍。在以往的救治中,应用止血带曾挽救了很多伤员的生命,但也造成了许多伤害,主要为使用止血带后远端组织发生缺血性损伤,而这种损伤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因此,有人称止血带是“有时可以救命的魔鬼装备,说明它既可以救命,也可能致命。在常规战争中,大量失血仍是伤员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战争战伤救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军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吉奥弗雷教授在《年度医学综述》杂志2010年第12期发表文章,对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战伤救治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美军有18.1万名官兵参与了伊拉克战争,至2009年6月18日,共发生伤员3.4万例,占参战人员  相似文献   

7.
特殊环境下的战伤救治历来受到广泛重视,尤其在高技术条件下,其伤情伤类更为复杂。本文通过不同条件下伤病员所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扼要介绍了其救治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生物技术在战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龚维熙 《人民军医》2009,(11):733-735
1982-2005年发生在黎巴嫩、斯洛维尼亚、克罗地亚、伊拉克、索马里和阿富汗的局部战争中,伤员死亡率为10%~14%。由于个体防护装置的使用,躯干战伤发生率下降,而颌面颈部位于人体的显露部位,战时没有防护物,其战伤发生率一直在40%左右。颌面颈部具有很多重要解剖结构,其战伤可导致组织损毁、呼吸道梗阻、出血性休克及脊髓损伤,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在野战条件下掌握好颌面颈战伤的救治原则和技术,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控制出血,纠正休克,预防感染,迅速后送,尽早进行专科治疗,可将畸形和功能障碍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本文从止血、气道管理、固定搬运和后送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战场战伤急救技术。为了适应未来综合战场的形势,要加强战士战场战伤急救技术的训练和普及创伤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4.
生物技术在战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懋榆  汤世海 《人民军医》1999,42(11):624-625
生物技术,尤其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推动了诸多学科,如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学、药学等由细胞水平向分子、基因水平迅速发展,使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新药研究等均有重大突破[1]。生物技术在战伤救治中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 为战伤救治提供新型血源血液替代品的研究一直是目前世界性的研究热点之一。用生物技术研制的人工血[2]为安全、有效、贮存期长的即用型血液,可成为野战输血所急需的替代品。蛋白质工程技术的应用,为从红细胞中分离血红蛋白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这类经过定位化学修饰的血红蛋…  相似文献   

15.
16.
损伤控制性手术与战伤救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损伤控制性手术是近二十年来创伤外科领域中提出来的一个极有实用价值的外科原则。许多原来临床上认为已无法挽救的许多多发伤病人,在贯彻损伤控制手术理念后,能得到成功救治。故损伤控制外科的原则应在临床一线广泛推广。我国战伤救治过程中采用的是分级救治原则,伤员经过战伤分类、早期救治后,进行后送。在分级救治过程中,对严重创伤及复合伤,通过早期简略的手术,解决患者当时的主要矛盾,最后有计划选择时间,再次行确定性手术,有利于提高严重伤患者生存率,贯彻实施的是损伤控制理念。  相似文献   

17.
任懋榆  汤世海 《人民军医》1998,41(10):560-561
自海湾战争以来,人们对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理论已有新的认识,高技术武器杀伤性能的增强,给野战外科救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快抢、快送、快治”,是降低伤残率、伤亡率的关键。外军除了加强对卫勤人员的教育和训练外,还不惜巨资研究以计算机(器)为基础的战救器材和通讯设备。因此,计算机在战伤救治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 在新型战救器材上的应用1.1 智能卡(smartcard) 目前,美军和法军花费很大力气正在研制。该卡与信用卡相似,装有一个微型集成片,能贮存与伤病员个体鉴定有关的信息,记录有关紧急或常规治疗的医疗…  相似文献   

18.
海上及登陆作战的战伤救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赖西南  王丽丽 《人民军医》2000,43(9):498-499
海上及登陆作战具有战斗区域狭窄、人员集中及环境特殊的特点。因此 ,探讨其战伤特点、早期救治措施 ,对高技术局部战争战伤救治有重要意义。1 战伤特点及影响因素1 1 伤情概况 海战可导致大批伤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美海军驱逐舰共有 6895名船员受伤 ,阵亡率高达 51 7% ( 3565名 )。战列舰船员伤、亡人数分别为 1 648名和 2 0 61名。登陆作战伤员发生率远较其他类型作战高。二战期间 ,美军滩头作战中敌前水上攻击每日伤员平均发生率为 1 1 %人 ,为一个师在地面战斗中平均伤员发生率的 7倍 ,是进攻性突破战、攻坚战和渡河作战等伤…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