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紫等5种抗真菌药物对白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白念珠菌药物敏感性与其基因型的关系。 方法 根据M27-A2方案检测甲紫、两性霉素B、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对67株白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提取白念珠菌基因组DNA,应用PCR扩增白念珠菌25S核糖体 rDNA基因内含子区,根据PCR扩增片段将白念珠菌分为A(36株)、B(23株)、C(8株)基因型,分析白念珠菌不同基因型与药物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药敏实验结果显示,67株白念珠菌中,8.96%对氟康唑、2.98%对伊曲康唑、1.49%对酮康唑耐药,两性霉素B无耐药菌株。甲紫的最低抑菌浓度在0.125 ~ 4 mg/L。统计学分析显示,白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与其基因型无明显相关关系,P值均 > 0.05。结论 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耐药菌株的增多在临床用药选择上应引起注意,甲紫的抗真菌作用值得重视。白念珠菌基因型与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发生可能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特比萘芬作为一种丙烯胺类的抗真菌药物在临床上能有效治疗浅部真菌感染。但是关于特比萘芬对酵母菌的作用,尤其是对白念珠菌的作用,不论是体外药敏试验还是临床疗效,目前的报道结果均具有较大的差异。笔者应用NCCLS M27-A方案对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株与敏感株作特比萘芬的体外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3.
外阴阴道白念珠菌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参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M27方案(1997)推荐的棋盘微量稀释法,检测分离自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52株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和联苯苄唑4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药敏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微量法检测皮肤癣菌对6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标准化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自1992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公布了M27方案,即酵母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案以来,众多实验室应用了此方案,普遍认为具有一致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目前酵母菌的体外药敏实验已趋于标准化,于1997年得到批准为M27A方案。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丝状真菌药敏实验尚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因此,本实验以M27方案中的微量法为基础,对皮肤癣菌MIC测定的标准化问题进行研究,其意义在于探讨并建立皮肤癣菌的标准药敏试验方法,对丝状真菌药敏试验标准化方…  相似文献   

5.
生殖器白念珠菌的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生殖器白念珠菌感染逐渐增多,随着多种抗真菌药物的使用,耐药菌株亦随之出现.我们选择生殖器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白念珠菌,做了伊曲康唑等4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测定,同时观察了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2种抗真菌药物的临床疗效,以进一步了解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新生隐球菌H99野生株和PMT4缺陷株所形成的生物膜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采用PCR介导的长侧翼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新生隐球菌H99的PMT4基因;采用基础培养基96孔板培养的方法建立生物膜体外模型;兔中心静脉插管、管内放置聚苯乙烯薄膜的方法建立生物膜动物模型;用M27A2药敏方案和MTT方法检测生物膜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M27A2方案:氟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对缺陷株游离细胞和野生株游离细胞的MIC之间以及生物膜细胞与游离细胞MIC之间的差异不大.体内外模型的MTT检测均发现,缺陷株生物膜细胞对不同的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比野生株明显增高,可达16~64倍.结论 M27A2方案不适用于生物膜细胞的药敏试验,而MTT方法可作为有效的替代方案;PMT4基因对新生隐球菌生物膜的药物抵抗至关重要,PMT4及其产物可能成为新的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7.
应用M38—P方案测定皮肤癣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 我们在国内首次应用 (NCCLS)M38 P方案测定临床近期分离的皮肤癣菌的药敏试验 ,以探讨该方案用于皮肤癣菌的可行性和重复性 ,比较不同抗真菌药物对皮肤癣菌的药物敏感性。方法 : 本试验共包括 5 2株临床近期分离的皮肤癣菌 ,其中红色毛癣菌 2 4株 ,须癣毛癣菌 14株 ,犬小孢子菌 11株 ,絮状表皮癣菌 3株 ,包括 8种抗真菌药物即伊曲康唑、益康唑、咪康唑、特比萘芬、克霉唑、氟康唑、5 氟胞嘧啶、制霉菌素。方法采用M38 P方案微量稀释法 ,并适当调整试验参数。结果 : M38 P方案经过调整适用于皮肤癣菌药敏实验 ;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益康唑、咪康唑对皮肤癣菌的MIC值较低 ,其几何均数分别为伊曲康唑 0 .2 8± 0 .5 4μg ml,特比萘芬 0 .0 0 32± 0 .0 0 μg ml,益康唑 0 .3± 1.14μg ml,咪康唑 0 .31±0 .17μg ml,不同抗真菌药物对皮肤癣菌的药敏有明显差别 (P <0 .0 0 1)。结论 : M38 P方案适用于皮肤癣菌药敏实验 ,具有重复性和稳定性 ;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益康唑、咪康唑对皮肤癣菌的MIC值较低 ,未发现交叉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8.
酵母相马尔尼菲青霉菌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用E-test法测定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酵母相的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M27-p方案中的E-test8法测定6株PM的酵母相(yeast)对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5-氟胞嘧啶、二性霉素B的MIC值。结果 伊曲康唑MIC值范围0.002-0.016μg/ml,无耐药株;酮康唑MIC值范围为0.016-0.160μg/ml,耐药株1株;5-氟胞嘧啶MIC值范围0.032-0.380μg/ml,耐药株1株;氟康唑MIC值范围1.500-6.000μg/ml,无耐药株;二性霉素BMIC值范围0.047-1.500μg/ml,耐药株2株。结论 伊曲康唑敏感性最强,其次是酮康唑和5-氟胞嘧啶,二性霉素B敏感性相对较弱,酵母型PM对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RVVC)最主要的病原菌,即白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从RVVC患者阴道中分离出的102株白念珠菌,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分会公布的《酵母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参考方案》(M-27A方案)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氟康唑(FCZ)对102株白念珠菌的药敏试验示,37株白念珠菌最小抑菌浓度(MIC)≥64.000μg/mL,57株MIC>0.125μg/mL、<64.000μg/mL,8株MIC≤0.125 μg/mL。伊曲康唑(ICZ)对37株耐FCZ的白念珠菌药敏试验示,35株MIC≥16.000μg/mL,仅2株MIC<16.000μg/mL。结论:①NCCLSM-27A方案操作简便,MIC的一致性及重复性好,可作为体外抗真菌药敏感性试验的一种较好方法。②37株耐FCZ的白念珠菌对ICZ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FCZ和ICZ可能具有相似的抗真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是现代医学真菌学所面临的一项迫切而艰难的课题。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专门委员会于1992年公布了全世界第一个实验标准——M27-P。本文综述了M27-P的产生、内容、评价和应用的情况,并讨论了其不足和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氟康唑对念珠菌的敏感性,并研究酵母菌的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Etest法和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微量法的可比性。方法采用Etest法和NCCLS推荐的药敏试验方案的微量稀释法测定30株念珠菌对氟康唑M IC值。结果采用Etest法和NCCLS微量法测定6株氟康唑耐药株对氟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值范围分别均>256μg/m l和>64μg/m l,23株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的M IC值的范围分别为0.05~2μg/m l和0.125~1μg/m l。Etest法和NCCLS微量法测定30株念珠菌对氟康唑的M IC一致率为83.3%。结论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Etest法和NCCLS微量法有较好的一致性、重复性,Etest法可作为一种较好的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在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真菌感染日益增多,抗真菌新药不断推出,耐药菌株也不断出现,真菌药敏试验亟需统一和推广。准确定量接种是获得可靠药敏试验结果的前提,而丝状真菌定量接种较为困难。本实验选用须癣毛癣菌就丝状真菌药敏试验定量接种问题作一探索。材料与方法1.菌种须癣毛癣菌(Tm)1株,为购于协和医科大学南京皮肤病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的标准株。2.药物特比萘芬(瑞士山德士制药厂生产)。蒸馏水溶解特比萘芬,将特比萘芬溶液加入新鲜制备沙堡琼脂培养基中,使其药物浓度为0.1ug/ml,首次稀释10倍,再倍比稀释4次,高压灭菌,得浓度…  相似文献   

13.
产孢丝状真菌药敏试验检测暗色真菌对九种药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检测暗色真菌对9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评价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产孢丝状真菌药敏试验方案(M38-P)应用于暗色真菌药敏试验的可行性.方法 参照M38-P方案,受试菌株共45株,包括卡氏枝孢14株,裴氏着色霉8株,紧密着色霉3株,疣状瓶霉16株,离蠕孢2株,德氏霉1株及弯孢1株.所用药物为氟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和特比萘芬.菌悬液终浓度为(0.4~5)×106cfu/mL,孵育温度35℃,培养时间5~7d.结果 45株暗色真菌对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的敏感性较高,部分菌株对氟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存在耐药现象.结论 M38-P方案可用于暗色真菌的药敏试验研究,耐药菌株的发现提示在今后的治疗中药敏测试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23种中草药及其14种单体抗马拉色菌体外药敏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筛选有效抑制马拉色菌的中草药及其单体。方法:参照M27-A方案中的酵母菌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3种中草药中,香茅、蛇床子对马拉色菌有较强抑制作用9MIC 31.25-62.50mg/L);14种中草药单体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柠檬醛、丁香酚有强的抗马拉色菌作用(MIC 0.98-7.81mg/L)。中药或中药的有效成分对马拉色菌的抑制无相互协同作用。结论:M27-A方案中的酵母菌微量稀释法同样适用于中草药对马拉色菌的体外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Laboratory and Stardards Institute,CLSI,原名NCCLS)于2003年出版了关于产孢丝状真菌的液体培养基稀释法(微量法与多量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A[1],规范了不包含皮肤癣菌在内的丝状真菌的药敏试验条件,如接种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4种抗真菌药物对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PM)感染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①体外药敏试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方案中的E—test法测定9株临床分离PM的酵母相对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②治疗方法:根据病情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酮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联合用药或单独给药。结果:①体外药敏试验:伊曲康唑、酮康唑的MIC值范围分别是0.002-0.064μg/mL、0.012-0.250μg/mL,无耐药株。氟康唑耐药株1株,敏感株8株.MIC值范围是1.500~32.000μg/mL。两性霉素B的耐药株4株(44.4%),MIC值范围是0.047~2.000μg/mL。②临床疗效:6例患者(其中2例合并艾滋病)接受两性霉素B、氟康唑及伊曲康唑联合用药,共4~12周,好转率达66.67%。好转后口服氟康唑及伊曲康唑0.5~1年。3例患者予口服酮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好转率达33.33%。结论:受试菌株对唑类抗真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差。但对病情严重的播散性PM病患者如尽早给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及伊曲康唑联合治疗,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病情较轻的患者,可给予口服伊曲康唑或酮康唑0.5~1年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临床和环境来源曲霉的基因分型情况以及不同基因型曲霉的药敏结果。方法 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型方法对45株烟曲霉、59株黄曲霉和30株黑曲霉进行基因分型,采用M38-A方案分析曲霉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45株烟曲霉产生8种基因型,59株黄曲霉产生12种基因型,30株黑曲霉产生5种基因型。8种基因型烟曲霉对特比萘芬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3.092,P < 0.01),而对其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种基因型黑曲霉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5.185,P < 0.05),而对其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型别的烟曲霉和黑曲霉对部分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影响药敏结果的因素较多,包括菌液浓度、培养基的类型、孵育时间和温度、终点判断标准等,尤其菌液浓度计数更为重要[1,2]。皮肤癣菌本身的许多特点如产孢少,产孢条件难以控制,接种量难以精确化等,给药敏试验的标准化带来一定阻碍,也为菌液浓度的计数带来一定困难。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于1998年提出了《产孢丰富丝状真菌的液基稀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实验参考方案》(M38-P),但未包含皮肤癣菌,我们参考该方案探讨了皮肤癣菌药敏试验菌液浓度测定的方法,为建立标准化条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白念珠菌ERG4基因高表达与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关系。 方法 M27-A2微量肉汤稀释法对34株临床分离白念珠菌菌株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抽提白念珠菌ERG4基因的总RNA,并逆转录合成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RT-PCR)方法检测ERG4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白念珠菌耐氟康唑菌株组ERG4基因表达量(4.20 ± 2.56)高于敏感组(1.72 ± 1.33)(t = 3.99,P < 0.05);耐伊曲康唑组(3.60 ± 2.47)高于敏感组(1.66 ± 1.61)(t = 3.71,P < 0.05);耐伏立康唑组(3.99 ± 2.72)高于敏感组(2.07 ± 1.58)(t = 2.91,P < 0.05);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同时耐药菌株组(4.49 ± 2.73)显著高于敏感组(1.69 ± 1.82)(t = 3.81,P < 0.05)。 结论 临床分离白念珠菌耐药菌株ERG4基因高表达与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耐药及交叉耐药有关,但白念珠菌ERG4基因高表达在耐药中的作用还有待于通过基因下调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特点,并了解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初步探讨院内深部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有效控制真菌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入住ICU经筛选符合条件的2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和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是否有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真菌药物情况,以及部分血生化检查指标,同时记录真菌感染者致病菌种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231例患者中真菌感染者37例,深部真菌的发病率为16.02%。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从血液、尿液、痰液、胸腔积液、腹水、脑脊液等标本中共分离出菌株45株,其中酵母菌42株,霉菌3株,酵母菌中以白念珠菌(18株)最为多见。真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抗真菌药物对深部真菌的敏感性分布有明显的种问差异。结论①深部真菌感染以白念珠菌最为常见,其次是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曲霉。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抗真菌药物对深部真菌的敏感性分布有明显的种间差异。②高龄、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各种侵入性操作的使用、高血糖、低蛋白血症、贫血是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