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闭塞的原因及预防自体动静脉内瘘阻塞的护理对策。方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血管内瘘阻塞35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发生原因,寻找预防和降低内瘘阻塞的方法。结果:通过预防内瘘闭塞的护理对策的逐步实施,我科近年来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率逐年降低,由2010年的7.7%降低到2016年2.6%。闭塞主要原因:内瘘过早使用4例(11.4%);低血压、血容量不足5例(14.2%);超滤过多或过快5例(14.2%);按压错误3例(8.6%);穿刺原因3例(8.6%);其他包括手臂内瘘保护不当或受压时间过长5例(14.2%);血管受寒收缩2例(5.7%);血粘度过高2例(5.7%);药物影响1例(2.8%);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5例(14.2%)。结论:通过对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分析,预防内瘘闭塞的护理对策的实施,可降低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率,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保证血透患者生命通道的畅通。  相似文献   

2.
许芝茵 《基层医学论坛》2016,(28):3953-3954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31例内瘘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瘘闭塞原因主要为患者持续性低血压、血管条件、感染和压迫不当,低血压造成内瘘闭塞占总人数的38.70%,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占25.80%,感染因素占16.12%,压迫不当占19.35%。结论引起维持性血液透析内瘘闭塞原因诸多且复杂,低血压、血管条件、感染和压迫不当等均可导致,积极采取措施防治动静脉内瘘闭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娜 《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61-26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11年12月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而引起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内瘘闭塞的原因并采取合理护理措施,以减少内瘘闭塞的发生.结果内瘘闭塞原因有操作、护理及患者自身原因,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内瘘闭塞的发生.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各种原因可能造成的内瘘闭塞,采取恰当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地延长内瘘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4.
动静脉内瘘闭塞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总结了内瘘闭塞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提出了防止吻合口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血管痉挛是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关键。对已发生内瘘闭塞的患者,在加强抗凝治疗的同时扩血管治疗,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并根据凝血指标调整抗凝药物剂量。综合心理护理,饮食、药物护理,以及适宜的环境和有效宣教来减少内瘘闭塞发生。本组病例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手术成功34例,失败4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的原因及治疗对策。回顾分析1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及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内瘘栓塞及狭窄的主要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1例患者内瘘闭塞获再通,8例重新行动静脉内瘘吻合术,2例改为持久性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1例改为安置人造血管。结论:引起内瘘栓塞及狭窄的主要原因有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透析中低血压、血液黏度增加、内瘘局部压迫不当及内瘘穿刺不当等。  相似文献   

6.
动静脉内瘘闭塞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AVF)闭塞原因。方法:对83例建立永久性AVF并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以了解AVF闭塞的情况及其原因。结果:发现25例次AVF闭塞,其中因肾移植弃用者11例次,压迫时间过长者6例次,原发病为糖尿病者4例次,低血压者3例次,原因不明者1例次。结论:动静脉内瘘闭塞与患者的原发病,内瘘使用,保护不当以及全身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联合喜辽妥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马铃薯、喜辽妥软膏两者合用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血液净化中心使用新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1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为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常规处理组,喜辽妥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辽妥软膏外敷,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马铃薯加喜辽妥软膏联合外敷。观察3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在12个月内发生栓塞、狭窄、局部血管硬化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喜辽妥组及联合组患者内瘘闭塞、内瘘狭窄、血管硬化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内瘘狭窄、内瘘血管硬化的发生率低于喜辽妥组患者(P〈0.05)。结论:马铃薯与喜辽妥软膏合用能有效预防内瘘闭塞、内瘘狭窄及内瘘血管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期经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闭塞最主要的原因.方法将利用自身腕部动静脉内瘘血透患者53例在采用的穿刺针相同、穿刺成功率基本相似、健康宣教相同的情况下,将内瘘闭塞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找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身内瘘闭塞的最主要原因.结果以低血压为诱因引起内瘘闭塞的例数远远超过其他诱因引起内瘘闭塞的例数.结论低血压是引起内瘘闭塞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8例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发生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结果 28例透析患者中,3例发生内瘘狭窄,2例发生闭塞.其中1例因过度超滤引起低血压导致内瘘急性闭塞;1例因腹泻、呕吐后,不小心压迫内瘘导致急性闭塞;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条件差,内瘘未成熟提前穿刺引起内瘘慢性狭窄;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瘘感染造成狭窄;1例因内瘘吻合口处静脉血管内膜增生致内瘘狭窄.结论 透析中过度超滤、低血压、糖尿病患者血管条件差,内瘘感染及护理不当是引起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狭窄或闭塞的常见原因.预防透析引起的低血压、积极采取正确的内瘘护理方法、提高穿刺技术、预防内瘘感染、对预防内瘘狭窄或闭塞,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琴  王颖  卜丽梅  陈玉玉 《包头医学》2016,40(3):138-139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闭塞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以本院血透中心36例首次发生自体AVF闭塞的患者为失败组,选取同期自体AVF功能良好的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通畅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及生化指标。结果:内瘘失败组和通畅组在血红蛋白、脱水量、透析频率有差异(P<0.05)。结论:透析不充分,大量脱水患者内瘘闭塞的风险明显增加,血红蛋白>12g/L也增加了内瘘闭塞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