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华长城椎弓根螺钉系统(ChinaGreat-WallSpinaSystem)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以探讨其对骨折后脊髓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采用中华长城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8例,并用X线检查评估Cobb角、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椎体前缘高度。结果术后及随访期间拍X片测定Cobb角(由术前平均7.8°到术后平均1.3°)、椎体成角(由术前平均-17.2°到术后平均-3.2°)、上下终板成角(由术前平均-15.6°到术后平均3.9°)、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均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最后一次随访按Frankel分级评估,4例A级Frankel分级无改变,其余均改善1~2级。3例C级和4例D级恢复到E级,2例B级和3例C级恢复到D级,1例B级恢复到C级,1例A级恢复到级,4例A级Frankel分级无改变,但感觉平面有所下降。结论中华长城椎弓根螺钉系统(CGWS)能有效减轻胸腰骨折后的脊椎移位,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自制圆棒透视下经伤椎椎弓根撬拔复位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结果】采用Frankel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术前、术后1周伤椎影像学检查,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伤椎上下椎体平均高度的比值均明显改善。椎管狭窄受堵情况按wolter分类评估。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9.2°矫正至平均4.2°;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19mm矫正至平均36mm,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伤椎上下椎体平均高度的比值由术前的平均35.8%矫正至95.5%,术后随访测量伤椎X线片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后1周比较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植骨融合率高,有效防止内固定失败和骨折复位丢失,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璞  裴世深 《医学临床研究》2013,(11):2176-2178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行椎体楔形截骨术(PSO )治疗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疗效。[方法]选择经椎弓根行椎体楔形接骨术治疗的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19例,比较术前、术后Cobb角度变化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矫正后术后3个月胸腰椎后凸Cobb角为10.3°±2.6°,与术前46°±11.3°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t =3.886, P <0.01),矫正率为77.6%(36/46);术后24个月随访胸腰椎后凸Cobb角为12.6°±1.8°,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t =3.742,P <0.01),与术后3个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t =0.576,P >0.05),矫正丢失率5.0%(2/36)。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显示:3例A级2例改善到C级,5例B级中1例改善到C级,1例改善到D级,4例C级中1例改善E级,5例D级中1例改善到E级。[结论]经椎弓根行椎体楔形截骨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同时经椎弓根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31例新鲜胸腰段骨折患者,行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经椎弓根人工骨椎体成形术,用X线及CT检查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随访全部病例X射线片提示椎体序列恢复正常,无医源性神经根受损及器械失败,获得骨性愈合。受伤后的后凸Cobb角平均为18°(6°~22°),手术后复位为3°(0°~5°),取出内固定后为3.5°(0°~6°)。神经功能均有1~3级的恢复。大部分患者重返工作。患者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为25例,满意为5例,不满意1例。结论:改进的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经椎弓根椎体成形术与其他内固定方法相比较,近期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以及改善脊柱生理曲度的效果。方法:选择2001/2005安陆市普爱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2例,给予AF系统内固定,同时12例行半椎板切除减压,12例全椎板切除减压,32例行横突间及关节突植骨融合。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年随访时拍摄X射线片,在侧位片上测量伤椎前后缘的高度及Cobb角,计算椎体前后缘高度与伤前值比的百分率;同时按Frankel标准评估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A~E5级,A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消失,E为感觉及运动正常)。结果:42例全部完成1年随访,38例完成3年随访。①Cobb角: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年分别为[(23.5&;#177;9.7)&;#176;,(3.0&;#177;2.5)&;#176;,(9.0&;#177;2.3)&;#176;,(11.0&;#177;2.1)&;#176;,P〈0.01]。②前缘高度/伤前值: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年分别为[(41.0&;#177;21.2)%,(94.0&;#177;9.6)%,(91.0&;#177;8.5)%,(90.0&;#177;6.5)%,P〈0.011。③后缘高度/伤前值: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年分别为[(68.0&;#177;16.7)%,(95.5&;#177;7.5)%,(94.5&;#177;7.6)%,〈93.5&;#177;5.6)%,P〈0.011。④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标准除2例术后随访无恢复外,不完全神经功能损害者均有一两级恢复,无一例加重。⑤术后1例螺钉松动,2例发生断钉。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恢复脊柱生理前凸和椎体高度和神经功能,理学性能优越,大多数患者可恢复解剖复位,但仍存在术后固定失败和矫正度的丢失问题,与未充分植骨融合和内固定没及时取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截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999—08/2003—07采用前路椎体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对19例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并截瘫患者进行治疗,术前术后均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Frankel分级评估。结果:术后随访5.3~27个月(平均16.4个月),3~6个月(平均3,9个月)所有病例植骨融合,术后后凸Cohb角由术前平均17.5&;#176;恢复到6.6&;#176;,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瘫痪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前路手术减压彻底,采用钢板内固定稳定性可靠,植骨融合快,能有效促进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截瘫患者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护理。 方法 2010 年1月至2012 年12 月我院对46例胸腰椎单节段椎体爆裂性骨折进行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患者,术前给予心理、体位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 术后做好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观察以及做好并发症的预防。 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 (12~24个月)。所有骨折椎体愈合,无后凸畸形。41例无神经损伤患者能够早期下地活动;5例截瘫患者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Frankel分级, 3例C级患者中有1例恢复到D级,1例恢复到C级,1例恢复到E级;2例D级患者中均恢复到E级。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 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是一种维持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复位的有效方法,能够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便于护理人员的围术期护理, 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背景: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主要危害是原发和/或继发性损伤所造成的脊髓神经损伤,有报道经后路器械复位内固定对爆裂骨折的复位和对椎管的间接减压是有效的。目的:探讨经前路减压后应用史塞克胸腰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并截瘫患者,改善术后椎管狭窄及脊柱力线的效果。设计:病例报告。单位:一所市级医院骨科。对象:选择2001-09/2002-02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并脊髓功能障碍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7~34岁。方法:对5例患者进行前路彻底减压,取髂骨或/和肋骨行椎间植骨,应用史塞克胸腰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内固定。于术后1,3,5,9个月拍X射线片,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椎管狭窄面积及后凸角改善效果;随访时采用Frankel分级评定脊髓功能(A级为差,E级为优)。主要观察指标:①手术前后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②后凸成角情况及椎管狭窄面积。结果: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随访时间8个月。①椎间植骨全部完全融合,融合时间平均4个月。②Frankel分级除1例患者达2级以上改善外,其余患者均获得行走功能,Frankel分级达E级。③椎管狭窄面积术前平均为68.9%,术后椎管无狭窄。④术前脊柱后凸成角15&;#176;~30&;#176;,术后为0&;#176;~6&;#176;,术后脊柱后凸角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经前路减压直接彻底,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了良好环境。史塞克胸腰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并截瘫患者可以有效地恢复脊柱生理弯曲,且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具有内固定材料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增强脊柱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AF内固定撑开复位、间接减压的疗效。方法 对33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但MRI示后纵韧带仍完整。其中24例伴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7例、C级9例、D级6例。9例无神经压迫症状。治疗均采用后路AF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横突间、椎板间植骨。术前及不同随访时间行CT检查,分别计算其伤椎椎体高度及椎管狭窄率,确定椎体高度及椎管横截面积的恢复程度,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例术后平均随访13.4个月,伤椎前柱高度、后柱高度、椎管狭窄率治疗前分别为47.9,82.1,(29.3&;#177;13.5)%;治疗后分别为86.6(t=3.034,P&;lt;0.01),92.3(t=3.401,P&;lt;0.01),(7.3&;#177;7.9)%(t=3.626,P&;lt;0.01)。24例脊髓损伤患者中,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定,22例分别提高1~3级,2例A级无变化。33例中有2例AF钉断裂,余患者内固定稳定,未见椎体塌陷。结论 AF系统治疗后纵韧带完整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通过撑开复位,间接减压,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椎臂形态,以维持和增强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续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采用连续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9例。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AMS评分情况,患者骨折恢复情况:椎体高度、Cobb角等。结果 39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45.46±53.46)min,术中平均透视时间(14.34±4.4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30.58±72.46)mL。术后所有患者脊神经压迫症状减轻,手术前后患者AMS评分有明显改善,患者椎体高度及Cobb角术后较术前恢复效果明显(P<0.05)。结论连续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十分显著,可以有效的恢复患者的脊柱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steffee钢板内固定治疗胸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与其它内固定系统对比。方法 对32例急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行后路steffee钢板内固定手术测定手术前后椎体高度,cobb角及脊髓功能评定.结果 术后损伤椎体高度恢复均达90%以上,cobb角均小于10度,随访4个月-5年(平均2年8个月),椎体高度和cobb角恢复无丢失,钢板及椎弓根螺钉固定良好,已有三例取出内固定,脊柱稳定性良好.按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评定标准。2例A级无恢复,余30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8例恢复达E级。结论,后路steffee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效果良好,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2.
赵兵  王军  陈利江 《华西医学》2009,(7):1679-1681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地震伤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及优点。方法:对19例胸腰椎骨折的地震伤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本组病例的手术时间70~115分钟,平均出血量约280mL,两例病员术中出血超过400mL进行输血,复位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57.5%恢复到术后平均93.6%,后突角由术前平均21°矫正到术后平均3°,术后3~7天转往外地继续治疗,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0.4。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省时、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救治效率、减轻患者痛苦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大批伤病员的紧急救治。  相似文献   

13.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41例,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按ASIA分级,A级4例,B级6例,C级8例,D级11例,E级12例。36例行横突间及小关节植骨,33例行椎管减压。结果:4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诊,时间6~18个月,平均13个月,1例植骨未融合,其余植骨均融合,伤椎获得骨性愈合,椎体前高、后高分别由术前平均压缩剩余高度的46.4%和93.1%,恢复到术后的94.6%和98.5%,Cobb′S角由术前平均23.3°恢复至术后平均3.5°。1例ASIAA级及25例ASIAB级以下神经功能损伤患者术后均有1~2级以上恢复。结论:掌握好手术时机及开窗减压适应证,按需要行后外侧充分植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大多数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改良环椎管减压术与胸腰椎损伤后神经功能改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改良环椎管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入路改良环椎管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前后凸成角平均24°(12°~38°),术后平均10°(5°~15°);椎体前高由术前35%(0%~15%)恢复到术后95%(90%~100%);术前椎管狭窄率平均55%(40%~90%),术后平均10%(0%~15%)。33例获得Frankel分级1~3级以上的改善。结论改良环椎管减压术结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诊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压缩及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外伤后4d内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急诊患者53例(男性34例,女性19例),经后路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椎管间接减压及植骨内固定术。对患者术前、术后伤椎高度、后突角、椎管矢状径变化率、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变化进行随访。结果所有病例获得2周内随访,其中47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后伤椎平均高度由术前的42.28%恢复到93.46%;平均后突角由术前的26.44°恢复到17.73°;平均椎管矢状径由63.14%恢复到78.55%。术后各随访期除5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无恢复外,其余脊髓、马尾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均获得Frankel分级1级以上恢复。随访患者中无1例出现晚发性脊髓损伤及腰背痛;3例出现部分螺钉松动或断裂,但均无特殊不适,亦无椎体高度丢失。结论对胸腰椎压缩、爆裂骨折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急诊经后路行椎弓根钉棒系统间接复位、减压及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且骨折复位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胸腔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病变的安全性.方法 对24例胸腰段椎体病变的患者采用经胸腔人路手术治疗.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前、术后Cobb's角和Frankel分级的恢复情况,以及术后随访骨折愈合和减压情况.结果 Frankel分级由术前A级恢复到术后B级8例;术前B级恢复到术后C级4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50%的胸腰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经后路椎管侧前方潜行减压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总结技术要点。方法对39例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50%的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行后路椎管侧前方潜行减压、椎体内及后外侧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3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7—41月,平均(14.22&#177;7.41)月。椎体前缘高度与原高度比由术前平均(48.42&#177;5.38)%恢复到术后平均(92.23&#177;2.49)%;椎体后缘高度与原高度比由术前平均(74.31&#177;3.56)%恢复到术后平均(97.76&#177;1.06)%;Cobb角由术前平均(19.47&#177;3.94)。矫正到术后平均(3.96&#177;1.87)&#176;.手术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8.62、39.40、22.24,P均〈0.05)。神经功能根据Frankel分级评定,术后较术前有0~3级的恢复。其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植骨全部融合,术后39例CT复查显示椎管矢状径得到有效扩大.脊髓压迫解除。结论经后路椎管侧前方潜行减压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50%的胸腰椎骨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行经皮椎弓根外固定复位伤椎前中柱,并纠正后凸成角畸形,随后行椎体内植骨。结果本组3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2.35±24.67)min;术中平均失血(155.34±17.39)m L。术后即刻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或P0.01),随访期间有所下降(P0.05);术后即刻脊柱后凸成角显著小于术前(P0.01),随访期间有所增加(P0.05)。术后Frankle分级由术前E级10例(28.57%)增加至26例(74.29%)(P0.01)。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近期疗效满意,并发症低,但远期仍可发生伤椎椎体高度及矫正角度丢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不打开椎管AF钉早期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方法和价值。方法56例新鲜胸腰椎骨折先行AF钉撑开复位,椎管内注入造影剂C臂机透视下观察突入椎管内骨块复位情况,再经伤椎椎弓根打孔植骨。结果椎体高度及生理弧度恢复满意,Cobb’s角平均恢复19.5&#176;,椎管面积恢复至83%以上,Frankel分级获1级以上恢复,其中17例达到功能完全恢复。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情况下,保留后柱结构不切开椎管AF钉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护理。  相似文献   

20.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10年2月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腰椎爆裂骨折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术后的椎体高度、Cobb角(后凸畸形)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6~24个月随访,术后无继发截瘫,无内固定失败及并发症,压缩椎体高度平均恢复39.8°,畸形角较术前改善18.7°,13例神经功能恢复至D级和E级。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相对完善,有利于矫正畸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