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992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提出的ARDS诊断标准,回顾性调查1998年5月-2003年4月北京地区8所三级综合性医院ICU中收治的年龄12岁、持续ICU治疗超过24h的ARDS患者。结果 8482例患者中383例发生ARDS(4.5%),其中肺源性97例、肺外源性286例。脓毒症(21.7%)、肺炎(16.2%)、大手术(13.1%)、重症胰腺炎(12.8%)及严重创伤(10.7%)为ARDS最常见的原发病。ARDS总病死率52.0%,以APACHEⅡ评分对病死率进行调整,调整后5年间病死率无显著变化(P=0.085)。多因素分析显示,ARDS死亡危险因素有年龄、基础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碍及住院时间。脓毒性休克(36.2%)与心功能衰竭(20.6%)是ARDS主要死亡原因,仅14.6%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ARDS是北京地区ICU中的常见危重症,死亡率仍较高,且近年来未下降。脓毒性休克与心功能衰竭是ARDS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创伤性ARDS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2例严重创伤患者(ISS评分≥16分)分为创伤后并发ARDS组13例(ARDS组)与创伤后未并发ARDS组39例(非ARDS组),另1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半随机对照实验。分别于伤后第1、2、3、7天收集外周血。运用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正常对照组CRP水平在各时相点变化不明显,而非ARDS组CRP水平先升高后降低,ARDS组CRP水平持续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ARDS组血清CRP水平升高了10倍多,而ARDS组的CRP水平升高了30多倍;与非ARDS组相比,ARDS组的CRP水平升高了2倍多。结论创伤后急性期CRP水平的升高程度不仅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而且与创伤性ARDS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测定严重多发伤急性期外周血血清CRP浓度对预测创伤性ARDS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肺挫伤致ARDS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总结 1 2 6例肺挫伤的临床资料 ,并将住院时间 >2 4小时的 1 1 0例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 ,对其致伤原因、伤情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ARDS发生率 30 .2 % ,肺挫伤并严重多发伤ARDS发生率较单纯肺挫伤高 (P <0 .0 1 )。交通伤为肺挫伤最主要原因 ,ARDS组挤压伤多 ,坠落伤较少 (P <0 .0 1 ) ;ARDS组损伤严重 (ISS >2 5 ) ,ISS评分明显高于非ARDS组 (P <0 .0 1 ) ,其浮动胸壁、休克、多发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非ARDS组 (P <0 .0 1 )。结论 合并严重多发伤 (ISS >2 5 )、浮动胸壁、休克等是肺挫伤致ARDS重要危险因素 ,应针对其进行早期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 DS)与感染密切相关,严重感染如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均可导致ARDS,患者也常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类似感染.在ARDS相关的感染中,社区获得性感染(CAI)与医院获得性感染(HAI)的细菌谱不同,前者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非典型病原体和肺炎克雷白杆菌,而后者的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各种耐药菌,这些耐药菌感染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而且增加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和医疗费用.本文就ARDS与感染的关系、ARDS相关感染的治疗原则和措施进行简要综述,提出ARDS抗感染治疗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预后较差,目前对ARDS的治疗策略仍为器官功能支持治疗。脓毒症的治疗需要早期识别急性肺损伤(ALI),并以预测和预防ARDS为重点。由于脓毒症相关ARDS的特殊性,需要进一步分析脓毒症并发ARDS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评分模型。脓毒症患者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包括基础疾病、疾病严重程度、临床特点、治疗的影响及生物标志物等。早期急性肺损伤评分(EALI)、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及其衍生评分对评估脓毒症患者发生ARDS的风险有一定意义,但目前尚无针对脓毒症患者的预测评分研究。该文就脓毒症患者及肺部感染患者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ALI/ARDS预测评分、LIPS衍生评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动态观测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水平并探讨它与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ARDS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将3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分为多发伤后并发ALI/ARDS组20例(ALI/ARDS组)与多发伤后未并发ALI/ARDS组16例(非ALI/ARDS组).分别于伤后第1,3,7,14天收集外周血;同时计算PaO2/FiO2并行肺损伤评分;另12例体检健康者设为正常对照组.运用ELISA测定血浆SP-D的浓度.结果 ALI/ARDS组患者血浆SP-D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ALI/ARDS组(P<0.01);ALI/ARDS患者重度肺损伤组血浆SP-D水平明显高于中度肺损伤组(P<0.05);SP-D水平与其相应的PaO2/FiO2呈负相关关系(rs=-0.745,P<0.01).结论 严重多发伤后血浆SP-D水平升高程度不仅与创伤性ALI/ARDS发生密切相关,而且与肺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浆SP-D在ALI/ARDS病程中是一种具有价值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6年3月新桥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4例ARDS患者和66例ARDS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血常规、凝血六项、炎症标志物等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DS高危患者发展成为ARDS和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危患者发展为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APACHEⅡ评分(OR=6.764,P=0.001)、低蛋白血症(OR=10.54,P=0.002)、白细胞计数(OR=3.912,P=0.012)、纤维蛋白原(OR=9.953,P=0.064)和D-二聚体(OR=4.239,P=0.029).64例ARDS患者中死亡28例,死亡率为43.75%,影响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氧合指数(OR=6.573,P=0.014)、血小板计数(OR=9.376,P=0.003)和低蛋白血症(OR=10.738,P=0.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联合多项指标预测ARDS的发生风险,APACHEⅡ+低蛋白血症的敏感度为62.50%,特异度为92.42%,APACHEⅡ+D-二聚体的敏感度为62.07%,特异度为93.33%;而联合多项指标预测ARDS的死亡风险,低蛋白血症+血小板计数特异度为77.78%,敏感度为60.71%.结论 低蛋白血症或APACHEⅡ评分联合D-二聚体预测ARDS高危患者发展为ARDS的特异性较好,但敏感性较低.严重的低氧合指数、血小板减少及低蛋白血症预示着ARDS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近年来住院病人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情况及其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病人中诊断为ARDS的204例,按照其确诊时间将其分为1995~1999年组及2000~2004年组,对其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RDS 204例占同期住院病人的0.16%,每年ARDS在住院病人中的比例呈逐年递增趋势;2000年以后同2000年以前相比,医院获得性ARDS比例明显升高(P<0.05);外科ARDS比例较高(P<0.05),特别是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SICU)病人中的ARDS在全部ARDS病例中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内科ARDS的比例有所下降(P<0.05),但呼吸内科所占比例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2000年以后,与输血、感染和手术等因素相关的ARDS病例数增加。结论:近10年来,ARDS在住院病人中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近5年来更多的ARDS发生在住院后及外科病房。输血、感染和手术可能是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联合地塞米松(DXM)对兔胸部爆震伤ARDS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兔胸部爆震伤ARDS模型,将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兔随机分为5组:B组,爆炸致ARDS组(n=10);C组,低剂量(0.8mg/kg)PHC组(n=9);D组,高剂量(1.5mg/kg) PHC组(n=...  相似文献   

1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肺血管收缩、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导致患者右心后负荷过高,继而并发急性肺心病(ACP),加重右心功能损害,出现严重肺水肿及低氧血症.长期暴露在高原慢性低氧环境的健康人,极易出现生理性肺动脉高压及血液黏滞度改变等,这些因素会加重高原ARDS的严重程度.因此,高原ARDS与平原A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