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近期疗效观察李莉,朱传琳干扰素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对DNA、RNA病毒繁殖都有抑制作用,还具有抗细胞分裂活性及免疫调节活性。国内外文献报告应用。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取得一定疗效。我们应用罗扰素(Intronα-2a)和干扰能(I...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抗体与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扰素抗体与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关系的研究孙焱,王豪,张春英,张励,高燕,常锦红,孙卫,陶其敏,冯百芳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应用α-干扰素治疗乙型及丙型肝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基因工程干扰素为临床提供了大量高纯...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认为干扰素是治疗肝炎病毒较为理想的药物,但由于其价格昂贵,疗效不完全而使其推广应用受到限制,如何预测干扰素疗效及控制其影响因素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国外近期文献,从肝炎病毒及机体反应性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作一综述。认为不同肝炎病毒应用干扰素的指征及疗效,方法不同,干扰素抗体尤其是中和抗体的产生削弱了干扰素的活性干扰素受体数目的下降,也可能是影响干扰素发挥生物效应的一个原因,机本内CD4^+细胞活性增  相似文献   

4.
重组α-干扰素治疗老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楼敏,薛琪近年来,住院的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近40%系丙型肝炎病变(HCV)或重叠了HCV感染〔1〕。重组α-干扰素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之一〔2〕。然而对老年期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迄今尚无报告。...  相似文献   

5.
6.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当今世界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最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然而,仍只有40~60%的活动性肝病病人可获得完全应答,预测IFN治疗应答的主要因素是病毒的活动水平和宿主的免疫状况,而IFN治疗无应答的原因较复杂,有宿主方面的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及IFN抗体的产生等,病毒方面的因素如病毒感染水平及病毒基因的异质性等。因此,是否存在“耐药的HBV毒株”?IFN抗病毒治疗是否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效干扰素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其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长效干扰素180μg皮下注射,1次/周,疗程48周。A组口服阿德福韦酯片10 mg,1次/日,疗程48周;B组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1次/日,疗程48周。比较2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HBeAg、HBV-DNA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探讨不同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淋巴细胞及各亚群指标均有所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B组指标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上升,CD8+T淋巴细胞降低,CD4+/CD8+比例明显上升,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明显升高,与A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A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患者分成2组,拉米夫定组58例,干扰素组35例;疗程1年,分别于治疗1、2、6个月和12个月时复查ALT、HBV-DNA及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乙肝五项).结果 2组各观察时间段ALT正常率比较、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组HBeAg转阴率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干扰索组HBsAg转阴率亦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显示,干扰素类药物HBeAg、HBsAg转阴率相对较拉米夫定高.故对无应用禁忌者,推荐此药为年轻代偿期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9.
1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一种经血传播的世界性传染病.全球有3.5亿人感染乙型肝炎,我国是高发区,带毒者约占人口的10%.现有30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年还有200多万例的急性肝炎发生.目前乙肝的危害性远比艾滋病高.乙肝疫苗在城市的普遍推广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感染率,但在我国的广大农村虽已经可以免费接种,但是实际上尚未推广,而且还有数千万现患者需要治疗.  相似文献   

10.
α干扰素中和抗体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α干扰素(αIFN)中和抗体(NA)的产生及其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抗病毒中和生物测定法检测了30名健康人及116例经三种亚型αIFN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NA。结果 健康人及IFN治疗前的患者中未检出NA,治疗后共20例(172%)NA阳性。NA在IFN治疗后2个月即可出现,6个月达高峰(20例全部阳性),至9个月后则有所下降。其中αIFN2a、αIFN2b和αIFN1b治疗组的NA阳性率分别为346%、132%和115%。NA阳性组、高滴度组的病毒阴转率明显低于NA阴性和低滴度组(P<0.01;P<0.05)。而NA阳性组病毒复发率则显著高于NA阴性组(P<0.05)。结论 αIFN治疗后可产生NA,且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不同亚型的αIFN其NA的产生率不同。NA可中和IFN的活性而影响干扰素的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干扰素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以全长基因序列转染Hela细胞,其内质网液泡内的核心抗原阳性颗粒直径为30nm,而有外膜的病毒颗粒为45nm。每克肝组织平均可合1.82±1.0×109HCVRNA分子,比血清浓度高104倍。干扰素治疗效应明显受HCVRNA浓度、基因乃至其变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α—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α-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前后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α-干扰素与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干扰素治疗选择合适的适应症。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8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α-干扰素治疗前后IL-2、γ-IFN、IL-10进行了检测,同时观察了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82例乙丙肝患者,用α-干扰素治疗后,治疗有效40 例,有效率48.78%,随访1-2年,10.98%复发。干扰素治疗前: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CD4^ /CD8^ 比值、血清IL-2、γ-INF水平降低,而IL-10水平明显升高。治疗有效组IL-10显著低于治疗无效组。治疗后:有效组CD4^ /CD8^ 比值、血清IL-2、γ-INF水平治疗前显著升高,IL-10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无效组,治疗后仅IL-2较治疗前增高,CD4^ /CD8^ 比值、血清IL-10、γ-INF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用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可以明显提高CD4^ /CD8^ 比值,使T细胞活化,促进Th1因子的产生,抑制Th2细胞因子。干扰素治疗无效组治疗前IL-10水平显著高于治疗有效组,可能是部分慢性病毒性肝炎干扰素疗效差的原因之一。T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因子的检测可用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的选择和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利巴韦林联合中药方剂(自拟增效白升汤)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58例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39.4岁。病程均在6个月以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及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明显高于对照组(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患者因白细胞下降不耐受而终止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没有出现。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较治疗前都有所好转,观察组肝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不但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使肝组织的病变得到缓解,还能减少干扰素的各种副作用,提高了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耐受性,进而提高了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析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本院所收治的5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经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每组病例数分别为25例,A组患者肌注聚乙二醇干扰素,且联合应用利巴韦林与苦参素治疗,B组患者肌注聚乙二醇干扰素,口服利巴韦林治疗,两组治疗疗程为4个月,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干扰物复合苦参素、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促进肝功能恢复,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干扰能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罗生强,薛琪,唐善令为了探索治疗丙型肝炎(丙肝)的有效药物,我们应用美国灵葆雅药厂生产的干扰能(Intronα-2b)治疗丙型肝炎15例,并与同期以强力宁、肝炎灵等治疗的15例丙型肝炎作为对照,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葡萄汁治疗病毒性肝炎有疗效据悉,哈尔滨市第五医院主治医师陶继红等人发现,黑龙江省天然野生植物——山葡萄汁,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具有一定的疗效,急性毒理实验表明,该汁无毒副作用。经检索和专家们认定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并通过了省级专家的鉴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收入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接受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2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42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38.3岁。随机分普通干扰素组和长效干扰素组,各46例。两组临床资料、治疗过程、变异情况、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延迟应答(DV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等相似。两组治疗采用联合利巴韦林方案,普通干扰素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福隆)治疗,长效干扰素组采用选用标准治疗方案(派罗欣)治疗。比较两组安全性、有效性、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P=0.47>0.05)。普通干扰素组,非1 b型1个疗程费用7 875元;1 b型1个疗程费用14 625元。长效干扰素组,非1 b型1个疗程费用28 800元;1 b型1个疗程费用57 600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目前严格"医改、新农合"等政策背景下,农村低收入患者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治疗的最佳方案是首选普通干扰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安福隆(第二代基因工程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给予安福隆治疗,第1个月每天肌肉注射1次安福隆500万U,后改为隔天肌肉注射1次,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47例,给予甘利欣、维生素C等保肝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用PCR法检测HBV-DNA定量(参考值<1.0×103copies/ml)。结果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福隆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对目前投入临床运用的α、β、γ干扰素,复合干扰素及长效干扰素在治疗乙、丙型肝炎方面的国外最新研究与应用现状和不良反应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FNα)中和抗体产生的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抗病毒中和生物测定法检测32例健康人和116例IFNα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IFNα的中和抗体(NA)。结果:健康人及IFNα治疗前的患者均未检出NA。治疗后共20例(172%)阳性,其中4例是在治疗后第2个月检出,20例第6个月全部阳性,IFN-α2a、IFN-α2b、IFN-α1b治疗组的NA阳性率分别为346%、132%、115%。NA阳性组、NA高滴度组的病毒清除率显著低于NA阴性组、NA低滴度组(P<001),相反病毒复发率在NA阳性组显著高于NA阴性组(P<005)。治疗前ALT高水平组的NA阳性率显著低于ALT低水平组(P<005),而前者的病毒阴转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提示IFNα治疗后NA发生率较低,其产生有一定的时间规律。NA可影响治疗效果,对治疗前ALT水平的了解有助于病例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