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遗精:多由肾虚精关不固,或君相火旺,湿热下注等原因引起,其治疗肾虚者补肾固精,湿热下注者清泄为主。然笔者从心肝论治,每能取效。例1:严某,24岁。于1983年3月21日诊治。频繁遗精,将及三月,头晕腰酸,  相似文献   

2.
在就诊的阳萎病人中,尤以35岁以内者居多,且病人多形体壮实,病态不显,脏腑充盈。病程短则1个月,长则经年。药用温补之剂效果不佳。细究起因,皆受过明显情志刺激而成肝郁。盖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郁则气血失和,宗筋失用而为阳萎。从临床上看情志刺激大略可源于所愿不遂压抑太过(尤其是性生活),或突受惊恐屡受惊吓,或自卑自愧丧失自信,或长期忧思久郁不解等。尽管成因种种,然肝郁病机相同。郁则宜疏宜解(包括心理疏导),基于这一治则,笔者在临床上多选用加味柴胡疏肝散(柴胡、香附、陈皮、川穹、枳壳、白芍、甘草、…  相似文献   

3.
乔运河 《新中医》1993,25(12):38-38
阳萎一证,临床上多责之于肾。如《景岳全书·杂证谟》说:“凡男子阳萎不起,多由命门火衰……火衰者十居七八,而火盛者仅有之耳”。然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常见脾胃病亦可导致阳萎,经用调理脾胃  相似文献   

4.
阳萎从肝论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力 《河南中医》1999,19(5):39-40
阳萎系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的一种病症。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多涉及心、肝、脾、肾等脏,并认为以肾最为重要。临床上有些阳萎患者服用大量温肾壮阳之品,阳萎之证并不减轻,有的甚至出现副作用。由于其中多数患者均系青壮年,肾亏可能性极小,故采用从肝论治,效果满意,今不揣浅陋,列举数则,试陈管见,不妥之处望同道斧正。1 肝郁气滞王某,男,23岁,1995年5月初诊。结婚2年,婚后性生活和谐,半年前因家庭琐事引起夫妻矛盾,诱发阳萎。多方延医,用温阳补肾之品及雄性激素治疗,均未获效。脉弦而有力,舌质淡、…  相似文献   

5.
阳萎从肝论治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星全 《四川中医》1995,13(2):23-24
  相似文献   

6.
阳萎治心,古已有之。如岳甫嘉氏认为,“种子者,贵乎肾水充足,尤贵乎心火安宁”,“是以无子者,其病虽在于肾,而责本在于心”(《妙一斋医药正印编》)。傅山氏亦很注重心肾同治,谓:“人非心不能宁静致远,非肾不能作强生育。故补心即当补肾,补肾即当补心也。”心为君主之官、神之主宰。若心(神)无所归、肾不蓄精,即遇交感亦软弱无力。阴器乃肝之筋,而肝受气于心,心气怫郁,则  相似文献   

7.
8.
从瘀论治阳萎的临床体会毛培镐(浙江省诸暨市中医院311800)笔者发现不少阳萎病的发生与瘀血密切相关,对服补肾药不效,或停药后复发,或久治不愈者,改从法瘀论治,效果满意。现举例介绍如下。肝郁血瘀治宜硫肝理气,化瘀益肾赵××,34岁,农民。患者性功能减...  相似文献   

9.
韩松豹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12-813
纵观治疗阳萎多以温肾壮阳之品治之 ,临床对某些患者疗效不佳 ,李师根据肝主筋 ,阴茎为宗筋之首的理论 ,治萎从肝论治 ,收益匪浅 ,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阳萎从五脏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松林 《新中医》1994,26(9):7-9
中医药治疗阳萎,传统观点往往囿于肾虚阳衰之说,治疗多从补肾实干阳着眼,本文作者认为,阴茎为宗筋为体,凡是能导致人体气血津精之生成不足或输布运行障碍的,都可使宗筋失于充养,温煦而发生阳萎。文中从五脏论述阳萎的生理,病理基础,分20个证型施治,从总体上提供了辨治阳萎可循的依据。最后提出治疗个体化的重要性,并强调心理疗法是本病不可缺少的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11.
张从正情志病论治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人,金代著名医学家,著《儒门事亲》。因以灵活运用汗、吐、下三法,并扩大三法运用的范围而治愈多种疾病,疗效神验而著称,后世称为“攻邪派”。张氏不仅对邪气理论独有发挥,且对情志病亦有较深入的研究,不论是对其病理的认识,还是奇特疗法的应用,对当今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的临床,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1 论述病理重在心火张从正以《素问·举痛论篇》九气为病为依据,在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火热理论基础上,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五…  相似文献   

12.
论阳萎从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阳萎病因器质性而引起的比较少见,而功能性较为多见,尤其情志精神因素引起者更为多见。根据其发病原因和症状表现大致可分四型:怒郁、惊恐、悲忧、思虑等。一、怒郁:《杂病源流犀烛》说:“又有失志人抑郁伤肝,肝木不能宣达,亦导致阳萎不起。”过怒则伤肝,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逆乱,血行不畅,经脉阻滞,则宗筋失养而致阳萎。二、惊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恐  相似文献   

14.
阳萎从肺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常规治疗效果亦不乐观,患者常反复求医。中医认为,情志因素是功能性便秘的重要诱因,中医药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治优势鲜明、疗效突出。该文试从中医情志角度辨治功能性便秘,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辨证治疗阳萎5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家庆 《四川中医》2000,18(5):25-26
阳萎是男科常见病症,笔者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已婚男子。发病年龄最小23岁,最大55岁,其中23~42岁最多为38例,占65%,43~50岁14例,占24%,51~55岁6例,占11%。病程最短互个月,最长5年,其中1年以内40例占69%,1~3年15例占26%,3年以上3例占5%。本组58例中,有手淫史者32例占55%,精神受过刺激者14例占24%,工作压力大所致者吕例占14%,其它原因4例占7%。所有病例睾酮测定均在正常范围,并否认患有器质性…  相似文献   

17.
阳萎从肝论治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生 《新中医》1995,27(10):16-17
阳萎从肝论治3则张生阳萎一证,历来认为由脾肾虚损所致为多,然而临床上因肝致萎者,亦屡见不鲜。对后者,只要善于辨证论治,每可收桴鼓之效。现举例案3则介绍如下。例1:黄××,男,30岁,干部,1985年4月16日初诊。结婚数年,已生1女。因夫妻关系失和,...  相似文献   

18.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失眠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引起人们对睡眠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阳萎治疗浅谈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130021)王丽新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佟志刚李明*【关键词】阳萎理论探讨中医治疗阳萎是男科中的常见病之一,约占成年男性的10%,笔者从事多年诊治研究,颇获心得,略述如下:1审病求因,辨证准确阳萎既是独立病证,也可是...  相似文献   

20.
浅谈阳萎     
刘金周  吴奕强 《新中医》1994,26(4):10-11
本文列举《灵》、《素》有关理论,阐明阳萎责之肾、旁及肝之《内经》理论思想,并对主张阳萎去肾从肝论治和从宗筋论治之学术思想进行反辩。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对阳萎之辨证施治提出了切合旨而行之有效的方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