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素问》的最初整理研究,当首推齐梁间的全元起,但其注本已亡佚。我们现在所见《素问》的最早版本是唐代王冰整理编次的,但其中仍有许多训释不妥或文字讹误之处。宋代林亿等对王冰注本重新整理校正,即“新校正”,其“正谬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二千余条”,使《素...  相似文献   

2.
《素问·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古今注家见解不一,这是有关妊娠脉象的经文,有必要予以研究。 综观文献,对本节经文约有四种见解: (一)认为尺为阴,寸为阳,尺脉搏动盛于寸脉,称“阴搏阳别”。如王冰:“阴,谓尺中也;搏,谓搏触于手也,尺脉搏击,与寸口殊别,阳气挺然,为有妊之兆,何者?阴中有别阳故”。然其说者有张志聪、马莳。  相似文献   

3.
注释中医典籍,肇始于齐梁间人全元起,惜其书已不传于世。其后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王冰撰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贡献尤大。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中说:“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王冰把注释比作读古书的“径”和“舟”,决不是夸大之辞。王冰生当唐代宝应年间,距今已一千二百余载,尚且如此,那么今人读古书自然更需要这种“径”和“舟”了。近年来,许多老中医、老专家致力于注书解经  相似文献   

4.
<正> 十三、任脉会阴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府论》,载:“下阴别一。”王冰注谓本穴。《甲乙经》始名会阴。属任脉。《甲乙经》卷三谓:“在大便前小便后两阴之间。”考“会”,有会合之义(其义详前释)。“阴”,阴、阳之阴(其义详前释),在此指前后二阴。此穴正当前、后阴会合之处,故名会阴。  相似文献   

5.
《素问》版本流传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证《素问》版本流传,认为真沿革大致经历如下阶段:汉代起在民间流传;南朝梁有《素问》未注本与全元起注本;公元762年经唐代王冰改编,有《素问》未注本、全远起注本与王冰注本;出现王冰注本的改易本,并有加现象;公元1066年经林亿等校正王冰注本。有《素问》未注本、全元起注本、王主注本、王冰注本改易本与新校正本,北宋与南之交,全元起本亡佚,出现林亿等校正体的改易本。  相似文献   

6.
王冰《素问注》养生思想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冰《素问注》养生思想探析胡凤媛(宁夏医学院中医系银川750004)关键词:王冰;《素问注》;养生思想中图法分类号:R221.1;R212王冰次注《素问》,有功于医界,而且他“夙好养生”(王冰序),将养生诸篇移至《素问》之首,突出了《内经》“治未病”...  相似文献   

7.
全元起《素问训解》为最早之《素问》注解本,其书久佚,唯于《素问王冰注》新校正中存其篇卷次序等与校订王本传注内容。今就其卷第等试与王本互勘,於以见《古素问》的一个侧面,然管窥蠡测之讥知不免焉。  相似文献   

8.
“徇齐”,(《史记》作“徇齐”,(《孔子家语》作“睿齐”,《大藏礼》作“慧齐”。王冰注:“徇,疾也。”段玉裁:“按徇,今本伪作徇”(《说文解字注·人部》)“徇”字注)。陆九芝:“盖古假借徇为睿,睿,深也”(《内经难字音义》)。丹波元简:“考王,徇,训疾,马本作狥齐,并非也”(《素问识》卷1)。历来注家多在“徇”字上训释,而使“齐”字失去了着落。  相似文献   

9.
[原文]《素问·奇病论》:“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选注]重身:王冰:“身重,谓身中有身,则  相似文献   

10.
王冰迁移《素问》内容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王冰整理注释《素问》功绩卓著,而其中迁移《素问》内容一项,尤多可赞。通览林亿新校正1338条注文〔1〕,涉及迁移全注本内容的文字共计88条,其中王冰迁移的有85条,林亿迁移的有3条〔2〕。王冰迁移的85条内容,可分为以下三类。1 分编王冰从全注本一篇经文中划出一段文字,形成一个整篇,并重新命名,共计5篇。《血气形志篇》篇题下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此篇并在前篇,王氏分出别篇。”查《血气形志篇》前是《宣明五气篇》。由此可知,王冰将全注本第一卷的《宣明五气篇》分成两篇,前篇即《宣明五气篇》,后篇则…  相似文献   

11.
明人张介宾论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一书,尝谓“其发明玄秘尽多,而遗漏亦复不少。盖有遇难而默者,有于意未始合者,有互见深藏而不便检阅者”。以此言移易于评价《医古文》文选注释,庶几近之。兹将本人就《医古文》文选若干词语之考辨心得援笔成文,以与同道相切磋。  相似文献   

12.
《灵枢》与《素问》究竟孰先孰后,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因《灵枢》一度失传,王冰注《素问》而未注《灵枢》,致谈《内经》多称举《素问》,甚或视《灵枢》为伪书。本根据《素问》所引“《经》言”书证,逐条加以分析,证明《灵枢》是“经”而《素问》是“论”,进而从先秦诸子书中追朔《内经》理论的渊源。  相似文献   

13.
<正> “隐曲”一词,《素问》凡五见。其句式有三:“肿隐曲之疾”、“隐曲不利”、“不得隐曲”。“肿隐曲之疾”,王冰注谓“隐蔽委曲之处病也”,景岳则直指为疝。“隐曲不利”,杨上善注谓大小便不通利,世(木式)、隐菴谓不能行房事,吴崑谓不能隐首曲身。“不得隐曲”,马莳注为女子有隐讳难言之事,郁之于心。后世或从此说,或从彼说,无出其右。笔者认为,《素问》之“隐曲”均指阴囊,而“肿隐曲之疾”、“隐曲不利”和“不得隐曲”均指阴囊肿大而言。首先,从词源学角度分析一下“隐曲”的含义。隐,《说文》“蔽也”。隐蔽可引申为隐讳。曲,象形字为(?)。《说文》“象器曲受物之形也。”段注:“(?),象方器受物之形,侧视之。(?)象圜其中受物之形,正视之。”阴囊内藏精索、睾丸等物,从正面  相似文献   

14.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是唐代中期王冰整理、编次后《素问》第十七篇的题目,位于“卷第五”之首。1“精微”释义王冰感到当时流传的《素问》版本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他的“素问序”说:“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岁月既淹,  相似文献   

15.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析义辨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高梁之变 ,足生大丁”一语 ,自唐代的王冰注始 ,历经宋、明、清 ,时至今日 ,人们对此句的理解 ,可谓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始终未能统一 ,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足”的认识。或谓“足”即今义之“脚”,或谓“足”为“是”字之讹 ,或谓“足”为“多”之  相似文献   

16.
一、浑浑之脉 《素问·疟论《“无刺浑浑之脉。”杨上善注:“浑浑,浊乱也。凡候脉浊乱者,莫知所病,故不可刺也。”又《脉要精微论》:“浑浑革至如涌泉。”王冰注:“浑浑,言脉气浊乱也。”杨、王二氏均认为“浑”是“浊”义,窃认为此注未当。  相似文献   

17.
西苑读书记     
天明则日月不明 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王冰注谓:“天所以藏德者,为其欲隐大明,故大明见则小明灭,故大明之德不可不藏;天若自明,则日月之明隐矣。所喻者何?言人之真气亦不可泄露,当清净法道,以保天真;苟离于道,则虚邪入于空窍。”后世注家亦一直沿用其说。 我觉得“大明”、“小明”之说不可通。古代文献中,皆称太阳为“大明”。如《礼记·礼器》云:“大明生于东”,郑玄注谓“大明, 日也”:《周易·系辞》云: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素问》所用底本是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但是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发现诸多疑点。其实在王冰之后、林亿等之前,宋政府曾两次组织对《素问》进行校勘,另外也有私人校勘者。经过对林亿等注文的深入考察,可知新校正并非采用王冰次注本原本,而是加注的次注本改易本。此加注的次注本改易本,理应为景事祐二年(1035)丁度等在天圣四年(1026)校勘基础上的《素问》再校本。  相似文献   

19.
谵言、谵语、谬语、错语,均属神志症候之描述,由于词义相近,殊难区分,故每多互用。其实,四者词义有差异,概念不尽同。 “谵言”始见于《内经》。如《素问·热论篇》:“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王冰注曰“谓妄谬而不次也”。即因病势转重而致意识障碍,胡言乱语。 “谵语”首见于《伤寒论》。如《阳明篇》210条:“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成无己注“伤寒(讠严)语何以明之?(讠严)者,谓呢喃而语也。又作谵,谓妄有所见而言也。此皆真气昏乱,神识不清之所致。”(《伤寒明理论》)  相似文献   

20.
“足生大丁”别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围绕“足”字的解释,历来多有歧见,王冰认为“足”即是“脚”,而林亿则释为“饶生大丁”,即多的意思,理由是“疔生之处,不常于足”(《新校正》)。吴昆山注为“能生大疔”(《素问吴注》)。胡澍认为“足,当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