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腺癌(PM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甲状腺癌,有其独特的生物特点。本文重点介绍了其发病情况、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腺癌(PMC)是甲状腺乳头状腺癌(PTC)的特殊亚型,约占PTC的30%。PMC与PTC有相同的组织学特征,但直径≤1.0cm。B超导向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GFNAC)可在术前确诊多数PMC。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551例外科治疗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1952~1980年间共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551例,按手术术式将全部病例分为腺叶切除术组及腺叶合并颈淋巴结清除术组。前组中包膜内型(64例)、腺内型(62例)及腺外型(54例)的10年以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0%、78.57%及47.05%;后组中合并选择性颈清术(193例)及治疗性颈清术(178例)的10年以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70%及67.87%。作者建议,如原发癌为包膜内型,可仅作腺叶切除术;如临床触及颈淋巴结肿大且考虑为转移,或原发癌已侵出肿瘤包膜时,应作腺叶合并颈淋巴结清除术(在不影响彻底切除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功能性颈清术),因侵出包膜的原发癌,腺内型及腺外型病变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9.53%及76.92%。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性,80岁。颈部左侧肿块1年。入院体检:左侧锁乳突肌内缘上1/3处可触及一大小为1.5cm×1.0cm×1.0cm的椭圆形肿物,其表面光滑,质软,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移动性可,无触痛,不随吞咽动作移动。门诊诊断为颈部皮样囊肿,并行肿物摘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甲  相似文献   

5.
临床特点: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癌,与未分化癌相比,它相对常见于青壮年。而且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许多倍,只有少数病例来自以前存在的甲状腺腺瘤。很多乳头状癌都伴有局灶性疤痕形成。它的发生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慢性甲状腺炎关系不太密切,只有少数病例已经证实它发生在以前存在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颇多发生预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发生较少,一般为4%~8%。以肺转移为最多见,其次为骨。小脑转移则极为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性,56岁。15年前偶然发现左颈肿物,约2.0cm×2.0cm大小,于外院行肿物切除术,病理为甲状腺腺瘤。术后1个月复发,于10年前再次行左颈肿物切除术,病理不详。6年前发现右颈部肿物,约1.5cm×1.5cm大小,逐渐增大,未予治疗。半年前突出现头晕,走路不稳,在外院经CT诊断为左小脑转移癌,行颅内肿物摘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小脑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我院病理科复习证实)。为进…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乳头状囊腺癌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囊腺癌的误诊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至2003年12月诊治的56例甲状腺乳头状囊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16例(28.6%)、术中冷冻切片检查诊断29例(51.8%),其余11例(19.6%)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其中42例行患侧甲状腺、峡部、锥体叶切除十对侧甲状腺次全切术,12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术,2例行单纯肿块切除术。随访56例,随访时间4个月~15年,自然死亡2例、复发1例。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囊腺癌容易误诊,术前仔细触诊囊性肿块、B超及CT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术甲仔细探查肿块周边可疑组织,结合术中冷冻切片检查结果有助于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囊腺癌的诊断率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腺癌(MPC)是甲状腺乳头状腺癌(PTC)的特殊亚型,约占PTC的30%,PMC与PTC有相同的组织学特征,但直径≤1.0m,B超导向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G-FNAC)可在术前确诊多数PMC。  相似文献   

9.
10.
嵇庆海  王弘士  朱永学  李端树 《肿瘤》2002,22(5):428-429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侵犯梨状窝的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  1994— 2 0 0 0年我院手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侵犯梨状窝原发灶为T4以上的病灶的患者 13例 ,肿瘤大小 5— 12CM ,中位大小 7.5CM。根据CT中的表现分为A型和B型 ;A型为原发灶或转移的淋巴结绕过甲状软骨的外侧缘侵犯梨状窝后累及梨状窝 ;B型为直接侵犯甲状软骨后累及梨状窝。结果 全甲状腺切除术的 8例 ;腺叶加峡部切除 5例 ;13例均有颈淋巴结转移。梨状窝A型的 2例B型 4例均行梨状窝切除。喉返神经侵犯的有 10例 ;13例肉眼切净肿瘤 ,B型 4例中有 3例镜下有血管内有癌栓和镜下切缘不满意 ,术后行外放射治疗。B型一例死于肺转移 ,一例局部复发 ,再次手术。另外 11例患者无瘤生存。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侵犯梨状窝的外科治疗的关键是尽可能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梨状窝的功能。术前应行CT或MR等检查 ,对原发灶或转移淋巴结侵犯梨状窝的范围和类型有一正确的判断 ,设计手术方案应个体化。同时强调在行甲状腺乳头状癌首次治疗规范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52例经手术和/或超声导向穿刺活检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表现.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征性声像图表现为边界不清,不规整,无包膜,实性肿块多呈低回声,其内及囊性肿物的实性突起内均见沙粒状微钙化.但甲状腺各种病灶在声像图上表现交叉现象严重,且有多源性,复杂性特点,导致单凭声像图难以鉴别,尤其对微小癌的诊断尚缺乏有力依据.本组10例依靠超声导向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结论二维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超声导向穿刺活检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 ,2 9岁。因颈部、胸背及四肢疼痛 5年入院。查体 :心率、血压正常 ,颈部未查见异常。实验室检查 :血钙3.0mmol L(正常值 2 .1~ 2 .7mmol L) ,血磷 0 .8mmol L(正常值 0 .6~ 1.6mmol L) ,PTH 4 4 .7pmol L(正常值 1.5 9~ 6 .89pmol L) ,甲状腺功能检查无异常。彩超 :甲状腺右叶上极实质内查见 0 .5cm× 0 .5cm× 0 .4cm弱回声团块 ,边界较清楚 ,形态较规则 ,内部回声欠均匀。甲状腺左叶下极后方查见 2 .6cm× 1.8cm× 1.7cm弱回声团块 ,边界清楚 ,形态规则 ,内部回声均匀。术前诊断 :右下甲状旁腺腺瘤伴原发性甲旁亢 ;甲状腺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能否成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0例甲状腺滤泡型腺瘤和10例甲状腺正常组织进行了E-cadherin表达的研究,并对可能影响甲状腺癌病人预后的有关因素进行了时序检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9例(22.5%)甲状腺乳头状腺癌E-cadherin表达阳性,余多数呈不表达或弱阳性表  相似文献   

14.
15.
患者女,56岁。6天因上腹胀痛伴纳差、乏力,体重减轻6kg。于1999年1月12日入院。查体:消瘦,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部膨隆,上腹部剑突下轻压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 )。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式,阴道畅,宫颈光滑,宫体及附件扪及不清,腹部张力大。腹部B超示附件实液占位;腹水;子宫肌瘤。腹部CT扫描示子宫上方囊实性包块,可见腹水区。印象:盆腔占位;腹水。腹水中找到恶性肿瘤细胞。胃镜示未见异常:拟诊为盆腔包块,卵巢癌?于1999年1月18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可见大量腹水4000ml,子宫增大,双卵巢正常,子宫直肠窝处有黄色豆腐渣样物。经快速切除片示恶性肿瘤细胞,腹腔脏器无异常,即行子宫、双附件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子宫浆膜面可见此病变);双卵巢无病变,左输卵管粘膜见肿瘤侵犯(范围约3mm)。术后予HPT 24mg、PDD 80mg腹腔内化疗1次,一周后行CAP方案化疗1周期,HELF方案化疗5周期,病情缓解而出院。复查腹部B超未见肿瘤及腹水。 讨论: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临床上比较罕见。它是原发于腹膜表面,而双侧卵巢则正常大小,无肿瘤浸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2例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14岁)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本组12例经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3例为术前穿刺诊断,全部行术中冰冻检查,12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手术时伴淋巴结转移者7例,被膜有浸润者5例.术后平均随访47.3个月,有5例复发,复发病例中2例伴肺转移,伴肺转移中有1死亡病例.结论: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经手术治疗预后较好.术中病理冰冻切片诊断是确诊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microcarcinomaofthyroid,PMC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84例PMCT的淋巴结转移率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病灶数目及有无伴发良性病变或同时患有对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84例PMCT中,男11例、女73例,男、女性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1.7和47.4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5.45%和10.96%(P=0.003)。84例PMCT中,57例伴发甲状腺其他良性病变,9例同时患有另一叶甲状腺乳头状癌,66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06%(4/66),明显较单纯PMCT者的50.0%(9/18)为低(P=0.000)。以45岁为界〈45岁和≥45岁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81%,19.15%(P=0.294)。多灶与单发结节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65%和7.46%,(P=0.314)。结论PMCT淋巴结转移率与病灶数目及患者年龄不相关(P〉0.05),与性别及有无伴发甲状腺其他病变相关(P〈0.05)。男性PMCT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单纯PMCT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是其特点之一,多数认为临床阴性者无需行预防性颈清扫术,治疗性清扫以颈改良性清扫术为标准治疗术式.颈清扫的范围越来越多的处于争议之中,Ⅰ区不必常规清扫,Ⅱ区倾向于包括,Ⅴ区的清扫对颈肩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低危者可以观察,密切随访,一旦复发及时治疗.常规中央区清扫有助于降低复发率.择区性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确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初治甲状腺乳头状腺癌致胸腔积液病例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07年期间我院5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初治即因胸腔积液入院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经过组织活检、原发灶切除、对症治疗胸腔积液及口服甲状腺素片和131I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一般预后较差,但明确诊断对症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32例子宫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子宫浆液性乳头状腺癌(upsc)的预后因素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本文对1988年1月至1999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32例upsc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点、术中探查所见、术后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upsc中,I期8例,Ⅱ期5例,Ⅲ期10例,Ⅳ期9例。限于内膜8例,肌层浸润小于1/2层11例,大于1/2层13例。分级G12例,G212例,G318例。子宫外转移中:宫颈受累10例,卵巢受累5例,大网膜转移6例,腹腔冲洗液或腹水阳性12例,盆腔淋巴结转移9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2例。结论 upsc病期晚,易子宫外扩散,且子宫外转移与肌层浸润深度无关。术前提高诊断率,术中提倡进行类似卵巢癌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提高手术分期的正确率,术后常规进行化疗和放疗,以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