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红英  安英杰  孙克峰 《河北医药》2010,32(14):1955-1955
患者,男,18岁。主因左鼻塞、流脓涕、涕中带血半年,加重1个月,于2009年1月10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鼻塞、流脓涕、涕中带血,呈渐进性加重。就诊于某院,诊断为“鼻息肉”给予口服中药及滴鼻液(药品名称、剂量不详)治疗,无好转。1个月前出现持续性鼻塞、鼻出血,并伴有头晕头痛。故再去就诊,行鼻窦CT扫描示:左侧上颌窦、鼻腔、鼻咽部占位。考虑“鼻咽纤维血管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肝脏海棉状血管瘤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并注入平阳霉素与超液化碘油混合乳剂,术后3、6、12个月随访,观察肿瘤大小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等。结果:27例患者在介入术后血管瘤在不同时间内均有明显缩小,部分几近消失,有效率达100%,且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微创、疗效好,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与超液态碘化油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 4F或微导管对 10例肝血管瘤的载瘤动脉行平阳霉素与超液态碘化油栓塞 ,并用消毒明胶海绵条或颗粒对载瘤动脉行保护性栓塞 ,并观察栓塞前后瘤体的大小的变化、患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栓塞后 10例肝血管瘤均明显缩小 (P <0 0 5 ) ,临床症状缓解 ,无 1例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载瘤动脉注入平阳霉素与超液态碘化油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种既安全、疗效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实施经供血动脉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16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管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操作成功率100%,术前血管瘤直径为(7.67±2.68)cm,术后3个月复查血管瘤直径为(5.78±1.82)cm,术后6个月复查血管瘤直径为(4.60±0.73)cm,未出现严重的栓塞综合征反应及并发症。结论经导管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操作简便、安全、疗效肯定、创伤小、复发率低及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与超液态碘化油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4F或微导管对10例肝血管瘤的载瘤动脉行平阳霉素与超液态碘化油栓塞,并用消毒明胶海绵条或颗粒对载瘤动脉行保护性栓塞,并观察栓塞前后瘤体的大小的变化、患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栓塞后10例肝血管瘤均明显缩小(P<0.05),临床症状缓解,无1例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载瘤动脉注入平阳霉素与超液态碘化油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种既安全、疗效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肝动脉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13例确诊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经导管缓慢注入平阳霉素碘化油混悬液,再用明胶海绵和(或)弹簧圈加强栓塞。经B超、CT检查随访1个月~4年,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4例病灶完全或基本消失,7例病灶有不同程度缩小,2例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结论:介入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介入栓塞术和手术切除治疗肝脏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11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复发率显著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手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肝脏血管瘤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肿瘤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  相似文献   

8.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的影像学改变和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改变。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47例,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进行栓塞治疗,并观察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病灶边缘与内部碘油沉积情况、有无血流信号以及肿瘤大小等。结果本组47例患者,共进行59人次介入治疗。其中显著有效25例(53.19%),较为有效17例(36.17%),基本无效5例(10.64%),有效率达89.36%。对患者进行术后6个月的复查CT与肝脏彩超,可见患者肝血管瘤内碘油沉积较好,血供消失,并且出现碘油聚积、瘤体缩小等征象。结论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进行栓塞治疗肝血管瘤,临床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肝血管瘤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肝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肝血管瘤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QLQ-C30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后进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QLQ-C30量表评定后的提高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中显著提高和提高所占比例为96.0%;对照组患者中显著提高和提高所占比例为80.0%;观察组患者中显著提高和提高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非常满意所占比例为80.0%;对照组非常满意所占比例为62.0%;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肝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疗体表巨大血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我院1995-02~2003-12手术治疗体表巨大血管畸形56例,其中12例蔓状血管瘤患者行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20例弥漫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中联合Nd押YAG激光照射;24例行单纯手术切除。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8年,手术治愈率92.9%。其中行术前动脉栓塞和术中激光照射的32例均治愈;单纯手术切除治愈20例,手术失败1例,术后复发3例。结论沿着病灶周围“安全平面”进行手术是保证巨大血管畸形根治性切除的前提。根据不同类型血管畸形,选择手术联合术前供瘤动脉栓塞或术中Nd:YAG激光照射的综合治疗方法,对提高手术切除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危由春  俞其春  文冰 《江西医药》2009,44(8):793-794
目的观察介入栓塞与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单独治疗与联合治疗颌面部蔓状血管瘤的效果。方法60例颌面部蔓状血管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介入栓塞治疗,B组介入栓塞与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联合治疗。3个月后观察血管瘤大小与血液速度。结果B组治疗后血管瘤的范围与血流速度都有显著变化,优于A组。结论介入栓塞是有效的治疗颌面部基里巴斯状血管瘤的方法,与平阳霉素联合治疗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12.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微创、简便、相对安全、恢复快等特点,是治  相似文献   

13.
上颌窦海绵状血管瘤诊治于萍吴平王正强患者,女,26岁。以右鼻腔阻塞,涕中带血及右鼻腔间断性出血3月,于1995年4月6日入院。体查:患者面色苍白,轻度贫血貌,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情况:外鼻无隆起,右鼻腔充满暗红色肿物,质软、基底较宽,不活...  相似文献   

14.
吴汝江  齐丽军 《河北医药》2013,(13):2027-2028
肺动静脉瘘是一种先天性的肺血管畸形疾病,该类患者的血管会明显扩大迂曲或者有海绵状血管瘤形成,导致肺动脉的血液没有经过肺泡就已经直接流入到肺静脉中,使肺动脉和肺静脉之间处于直接相通状态[1]。研究对肺动静脉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接入栓塞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治  相似文献   

15.
1病例 男,37岁,因流清涕、咽痛和咳嗽2天,发热1天到某医院就诊。患者2天前因过度疲劳和着凉后出现流清涕、咽痛和咳嗽,自我诊断为"感冒",口服"抗病毒口服液"、  相似文献   

16.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59岁,农民.以左鼻持续性阻塞流脓涕20余天于2009年7月6日人院.患者于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鼻持续性阻塞,流大量脓涕,有臭味,左侧头痛,近3~4天间断流血涕,伴有头晕、乏力、左面部麻木,无发热、盗汗、消瘦、呕吐及饮水呛咳等不适.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冷循环微波聚能刀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把冷循环微波聚能刀穿入血管瘤中央区,通过微波高能聚焦产生的热能使血管瘤变性达到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共治疗病灶46个,所有患者中仅1例直径12cm瘤体未能达到1次完全消融,行第2次治疗,其余患者均1次完全消融,术后随访观察6~26个月,复查增强CT仅2例复发。结论该方法治疗肝血管瘤,达到了很好的微创效果,且疗效肯定,但对巨大血管瘤的治疗仍有待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小儿皮肤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病变,1998~2003年,我科采用抗肿瘤药平阳霉素治疗76例小儿皮肤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本科门诊76例小儿皮肤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男性37例、女性39例;年龄2月~13岁。血管瘤面积1·0cm×0·8cm~5·2cm×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血管瘤及肾窦血管瘤的诊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近十年来收治的肾血管瘤5例及肾窦血管瘤1例的诊治经验及复习文献。结果肾血管瘤患者6例,其中1例止血后出院,2例超选肾动脉栓塞,1例肾切除。1例动态观察。1例肾窦血管瘤行肾窦血管瘤切除术。结论对肾肿瘤患者,如果CT或B超示肾脏及肿瘤体积并不显著增大,且长期反复血尿患者应考虑肾血管瘤可能性,必要时做DSA检查以明确诊断。体积较大的肾肿瘤,占据肾脏大部分者,如对侧肾功能正常,应首选肾切除。肿瘤体积不大,患肾大部分为正常肾组织的,可采取保留肾脏治疗。行肾肿瘤切除或肾部分切除术。对于体积较小的肾血管瘤,采取介入治疗手段,以seldinger技术选择性与超选择性进行肾动脉及肿瘤动脉栓塞,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CHL)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肝脏良性肿瘤,发病率为4%~7%[1],其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其临床表现常与肿瘤的位置、大小、增长速度及肝实质累及程度有关,大者可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长期低热等,小者无症状,罕见有血管瘤自发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者。临床上可采取外科手术及介入栓塞治疗。近年来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已经受到临床的极大关注。我们对24例CHL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