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总结儿童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影像学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省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MCDK患儿16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患儿的检查方法及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结果 CT平扫可见肾脏呈葡萄串状低密度影,由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囊腔构成,囊肿间有不相通的分隔。增强扫描囊肿未强化,间隔中度强化,延迟扫描对比剂未进入囊内。MRI扫描患肾内均可见较多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的囊状影,囊壁及分隔显示清晰,囊肿T1WI、T2WI均呈等信号;MRU示患肾呈多个大小不等的孤立囊性高信号影,囊间不互通。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患肾均未显影。结论 MCDK的CT和MRI均有明显影像学特征,CT增强扫描利于良好显示发育不良的小肾脏,囊壁及分隔等实质部分可见中度强化,基本可诊断该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胎儿的遗传学病因、影像学表现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3年5月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遗传学病因、影像学表现及妊娠结局。结果 80例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胎儿中检出11例(13.75%)染色体异常,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例(1.25%),10例(12.50%)存在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80例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胎儿中,39例(48.75%)为左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37例(46.25%)为右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剩余4例(5.00%)为双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单纯泌尿系统异常64例(80.00%),合并其他系统异常16例(20.00%),以心血管系统异常(8例)、肢体骨骼异常(3例)和、神经系统异常(3例)最常见。单纯性泌尿系统异常胎儿、合并其他系统异常胎儿的致病性CNV检出率分别为10.94%(7/64)和12.50%(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性泌尿系统异常胎儿中,单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胎儿、双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胎儿的致病性CNV检出率分别为9.84%(6/61)和33.3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80例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胎儿进行随访,失访8例(10.00%),人工终止妊娠31例(38.75%),胎死宫内0例(0.00%),活产41例(51.25%),其中产后死亡1例(1.25%)。结论 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胎儿采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可提高遗传学检出率,影像学检查在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可为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胎儿的产前诊断、遗传咨询、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房囊性肾癌患者的CT表现。结果肿瘤位于左肾11例,右肾7例,均表现为肾实质内的囊性肿块,向肾轮廓外突出,其内可见不规则线状分隔。15例囊壁厚薄不一,10例有壁结节,3例囊壁较薄;2例可见囊壁及分隔钙化。CT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壁结节均可见不同程度强化。结论多房囊性肾癌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于囊性肾细胞癌诊断价值,提高对囊性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分析我院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细胞癌,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9岁,均为单侧,4例占据部分肾脏,1例累及全肾,并侵及输尿管;其中1例合并输尿上段结石;增强扫描表现为全肾或部分肾脏囊实性病变或囊壁不规则增厚,CT增强检查囊壁及实性成分均示不同程度强化,囊内液体成分无强化.结论囊性肾细胞癌在螺旋CT有较为特征性表现,CT增强扫描对囊性肾细胞癌的定性诊断及术前评估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SPTP)的CT征象,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例SPTP患者的CT资料,其中女6例,男2例;年龄15~58岁,平均(27.2±13.1)岁。8例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胰腺平扫与增强扫描。结果8例SPTP均表现为孤立肿物,其中6例位于胰头,2例位于胰体。8例肿块均呈类圆形或卵圆形,肿瘤全部由实性和囊性成分构成,以实性组织为主者1例,囊、实结构比例相近7例。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CT检查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肾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寰飞 《吉林医学》2009,30(21):2593-2595
目的:分析肾癌的CT影像特征,提高对肾癌影像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病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皮质期15-25 s及实质期65-75 s),对其CT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28例中肾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23例,乳头状细胞癌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误诊肾癌(RCC)1例。其中小肾癌15例。多数突出肾轮廓外,平扫多数表现为低或等密度,少数表现为高密度。部分病例可见坏死囊变、钙化。增强扫描大多数皮质期明显强化,实质期迅速消退。结论:肾癌CT增强扫描多表现为快进快退的特征性影像表现。CT扫描还可为肾癌分期及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瘤的CT、MRI表现,提高对多房囊性肾瘤影像学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房囊性肾瘤的CT和MRI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多房性囊性肾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结果 5例多房囊性肾瘤均为单侧,直径从2.5-7.5cm不等,CT或MR扫描显示病灶囊壁完整,内由多个小囊腔和分隔构成,其中4例囊内分隔显示清晰,1例显示不清、边缘模糊。所有囊腔间无交通,囊壁和囊内分隔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均未见实质性结节。5例MR扫描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延迟期囊壁及囊内分隔显示CT图像清晰。结论多房囊性肾瘤少见,CT和MRI能准确、全面地显示病灶的形态学特征,为明确诊断提供依据,但在和多房囊性肾癌等病变鉴别时仍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漆明刚  伍丹 《西部医学》2011,23(10):1977-197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淋巴管瘤MS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三维重建,其中4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 CT表现为沿颈部肌间隙生长的囊腔,囊腔内呈水样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其中多房囊性4例,单房囊性1例,延伸至纵隔合并出血1例;3例多房囊性和1例单房囊性显示囊壁及分隔,动、静脉期均见轻-中度强化(静脉期强化明显)。结论 MSCT检查能清晰显示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部位、大小及延伸(累及)范围,对诊断和术前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平扫在诊断肾及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及输尿管结石患者69例,患者均进行了低剂量扫描及常规CT平扫检查,观察69例患者结石的有无、大小、位置、数目等相关情况,计算低剂量扫描检查诊断肾及输尿管结石的敏感度、特异度,并比较两种扫描方式辐射剂量水平。结果常规CT扫描检查结果显示,肾结石患者41例,共63个结石,输尿管结石28例,共38个;结石直径:54个结石直径﹤0.5cm,23个结石直径0.5-1.0cm,24个结石直径1.0cm。低剂量CT检查共检出98个结石,其中52个结石直径﹤0.5cm,22个结石直径0.5-1.0cm,24个结石直径1.0cm。常规CT扫描检出不同直径肾及输尿管结石数量与低剂量CT扫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45,P=0.081)。低剂量CT扫描检查诊断肾结石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65%(59/63)、92.06%(58/63),检查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10%(35/38)、94.73%(36/38)。常规CT平扫辐射剂量为(10.25±2.41)mGy·cm,明显高于低剂量CT(3.61±1.01)mGy·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平扫对肾及输尿管结石检出率、敏感度及特异度高,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肾占位性病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整理80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做参照,计算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肾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CT平扫对不同类型肾占位性病变的总检出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00%(68/80)、71.25%(57/80),低于多期增强扫描100%(80/80)、97.50%(7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2.973、20.907,P<0.001);肾囊肿CT平扫表现为典型边界清晰的囊性病灶,平均CT值为15HU,形态多为类圆形,囊壁薄,多期增强扫描中未见明显强化;结核性脓肾CT平扫主要为多发囊状低密度区,直径0.5cm,多期增强扫描中呈现轻度强化;肾血管平滑肌瘤瘤体形态多为类圆形,最小径2.4cm,最大径10.96cm,6例患者平扫为稍低密度影,3例瘤体呈现稍高密度影,2例瘤体呈现混杂密度,多期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肾盂癌病灶外形不规则,肾盂期增强扫描可见肾盂内充盈缺损,6例患者累及肾实质;肾癌平均最大径(6.12±1.03)cm,多位于上级,6例患者表现为明显强化,18例患者呈现轻-中度强化,出血、囊性改变区域未见明显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可有效显示对不同肾占位性病变的图像特征,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高,可为临床提供相关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1.
小儿腹部囊性病变16例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囊性病变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腹部囊性占位1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各个病变CT表现的特点。结果腹腔内囊性占位3例,其中2例巨大的大网膜囊肿,1例肠系膜囊肿。腹膜后囊性占位13例,7例胆总管囊肿,2例腹膜后淋巴管瘤,1例囊性畸胎瘤,3例重度肾积水。结论小儿腹部囊性占位,病变小者诊断容易;巨大囊性病变形态不规则,位置难定,鉴别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儿腹部囊性病变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腹部囊性占位1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各个病变CT表现的特点。结果 腹腔内囊性占位3例,其中2例巨大的大网膜囊肿,1例肠系膜囊肿。腹膜后囊性占位13例,7例胆总管囊肿,2例腹膜后淋巴管瘤,1例囊性畸胎瘤,3例重度肾积水。结论 小儿腹部囊性占位,病变小者诊断容易;巨大囊性病变形态不规则,位置难定,鉴别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P300的发展特征。方法:180例7~12岁学龄期儿童按年龄分为7~8岁组( n=48)、9~10岁组( n=44)和11~12岁组( n=48),并进行Oddball任务检测,采用...  相似文献   

14.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分型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在对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进行分级时,应首先考虑其类型的不同。因为不同类型的异型增生,不但其组织发生不同,甚至其性质亦异。作者将152例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分为三个类型:腺瘤型异型增生多为隆起样病灶,异型增生发生在粘膜浅层,为肿瘤性质的病变;隐窝型异型增生起始于肠化生腺管部隐窝水平,是一种非肿瘤性质的病变。文内对这两型异型增生的组织发生进行了探讨;再生型异型增生虽然多是一过性可逆性病变,但也有少数呈现较重度者,并有发生癌变的病例。本文也对目前文献中所使用的有关名称进行了对证,以期有一个国际上通用的合理名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所致癫痫患儿的CT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30例TSC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 CT检查均可见侧脑室外侧室壁管膜下有结节状高密度影,大小不一,密度均匀,其中22例脑室内有结节状高密度影,4例大脑半球皮质存在结节状高密度影,2例白质内有多发结节状高密度影。30例患儿,17例1岁,6例1-3岁,5例4-6岁,2例6岁;20例单一发作,7例为2种同时发作,3例为3种同时发作;25例伴随皮肤损害,18例出现智力障碍,27例EEG异常。结论 CT结合结节性硬化症所致癫痫患儿的临床表现、EEG等,可作为临床诊断结节性硬化症所致癫痫的重要影像学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总结食管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LGIN)的内镜形态学特点及其病理转归现状,探讨食管LGIN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9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首次食管活检病理提示LGIN的病变共201处(169例),分析其病变的内镜资料、病理转归情况。以内镜形态学表现为食管黏膜病变、且病理结果为单纯炎症病变为对照,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黏膜LGIN的危险因素。结果 食管黏膜LGIN以中老年多见,男女比约为2.5∶1。201处病变平均最大横径、最大纵径分别为(0.9±0.8) cm、(1.4±1.3) cm,主要位于食管中段(52.2%),形态学上以平坦型(0-Ⅱb)为主,占45.8%,其次是以平坦隆起型(0-Ⅱa)为基础的病变占31.8%。有食管炎背景的LGIN 42例(24.9%),多灶病变占57.4%。201处病变平均随访时间为(10.3±12.1)月,经随访,58.2%(117/201)的病变达到病理逆转〔包括24.9%(50/201)的病变完全消失〕,其中原病变最大径≤1 cm者占60.7%(71/117);28.9%(58/201)病变病理结局无变化,仍为LGIN;12.9%(26/201)进展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浸润性癌,其中最大径>1 cm者占73.1%(19/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阶段年龄(与<45岁相比)及病变最大纵径(与≤0.5 cm相比)是食管黏膜病变发生LGIN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变最大纵径为>0.5~1 cm、发生食管LGIN的风险是病变最大纵径≤0.5 cm的1.96倍。结论 在人群中做筛查胃镜时,年龄≥45岁,食管黏膜病变最大纵径>0.5 cm,需警惕食管LGIN可能。已证实食管黏膜LGIN的病变,需根据病变最长径分层进行内镜随访,建议>1 cm的LGIN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28层CT前门控低剂量扫描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行128层CT前门控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先心病患儿35例,记录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出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128层CT前门控与心脏超声心电图(UCG)结果的符合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5例前门控低剂量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为(0.90±0.24)m Gy;剂量长度乘积为(12.9±4.7)m Gy·cm;有效辐射剂量是(0.29±0.09)m Sv,最低0.156m Sv,最高0.52m Sv。图像质量评分为(4.3±0.7),图像均符合诊断要求。128层CT前门控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超声心电图(UCG),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2%(104/107)、90.6%(97/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3,P0.05)。其中心内畸形准确率分别为98.2%(57/58)和96.6%(56/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P0.05),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24/24),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0%(23/25)和68.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5),明显优于UCG。同时,MSCT能观察患儿肺部情况,共检出合并气道异常3例。结论 128层CT前门控低剂量扫描在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少儿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 1994至 2 0 0 1年 17岁以下 2 0 1例、2 0 6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以男性居多 ,发病以 11~ 17岁者最多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以B级和C级发病率最高 ,视网膜裂孔形态以类圆孔最多 ,其次为锯齿缘断离。裂孔分布以颞下方最多。眼外伤致视网膜脱离 5 6例 ,占 2 7.86 %。结论∶外伤是少儿视网膜脱离的重要原因 ,遗传和胚胎期发育不良也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点及与非老年患者的差异.方法 收集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349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对老年(≥60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非老年(<60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组68例,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68.54±7.16)岁;非老年组281例,男性150例,女性131例,年龄(42.38±10.88)岁.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腹泻、腹痛和便血等临床表现的发生率与非老年患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病情轻度患者占60.3%,较非老年组多(P<0.05).内镜下老年组溃疡性结肠炎病变范围以直肠、直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多见,但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学上老年组异型增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但异型增生发生率较高,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