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52例失眠症患者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松弛训练结合焦虑抑郁面评量表加以心理疏导进行治疗观察。其中男性37例,女性15例,年龄29~72岁;绝大多数从事脑力工作;失眠时间为3个月至30年不等,焦虑、抑郁情绪量表测试提示,本组失眠症患者并有焦虑情绪的占82.7%,我们给予松弛训练,纠正失眠的同时加以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在仪器的反馈作用下,配合恰当的放松指导,经过1个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4例失眠症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57例)两组。治疗组予以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镇静安眠药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治疗组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予以统计学检验,P0.05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失眠症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采取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无药物依赖性,无副作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96-99
目的 探讨对慢性失眠症患者使用安眠药物和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现对于本院就诊的156例慢性失眠症患者展开研究,入院时间在2017年2月~2019年6月间,参照均等单盲法将156例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2例,其中A组患者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单纯使用安眠药物治疗;B组则单纯使用认知行为治疗;C组联合使用安眠药物和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三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睡眠潜伏期和总睡眠时长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B组和C组治疗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潜伏期时长和总睡眠时长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C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A组和B组,睡眠潜伏期时长短于A组和B组,总睡眠时长长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结束3个月、6个月后,B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A组和C组,睡眠潜伏期时长短于A组和C组,总睡眠时长长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失眠症患者单纯使用安眠药物治疗见效较快,短期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而单纯使用认知行为治疗见效较慢,但远期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并且两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的远期效果与单纯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的远期效果相比略显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针刺疗法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名老年慢性失眠症自愿受试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3组,A组单纯接受针刺加耳穴贴磁珠治疗,B组单纯接受生物反馈放松疗法,C组接受上述两种疗法联合治疗.单盲法评估、记录3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末、8周末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效率、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总分及副反应观察.结果 治疗8周末时,联合治疗组的PSQI总分、睡眠效率、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以及HAMA总分、HAMD总分等指标[分别为(7.92±2.59)分,(82.52±8.93)%,(24.06±8.23)min,(413.75±42.41)min,(9.63±3.75)分,(10.10±3.27)分]均好于其他两组[分别为针刺组(9.51±2.92)分,(79.06±10.70)%,(33.16±11.31)min,(373.47±40.65)min,(15.08±4.20)分,(14.33±3.56)分;生物反馈组(11.46±3.75)分,(68.85±12.34)%,(33.65±11.38)min,(281.88±38.02)min,(11.63±4.15)分,(12.08±4.08)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针刺结合生物反馈疗法能显著改善老年人慢性失眠的睡眠质量,并且能改善与失眠相关的焦虑和抑郁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慢性失眠症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与抗抑郁药(米氮平)联合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4例慢性失眠症成年患者自愿受试者随机分成3组,A组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米氮平治疗,B组接受认知行为疗法+阿普唑仑治疗,C组接受单纯认知行为疗法.记录3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末、8周末的睡眠质量问卷评分(PSQI)、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总分、睡眠障碍因子分及不良反应评分.结果 治疗2周末,A组PSQI总分、睡眠潜伏期及总睡眠时间比B组及C组有显著好转(P<0.05),B组的睡眠潜伏期、HAMD及睡眠障碍因子分比C组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8周末时,A组的睡眠质量各项指标及HAMD评分更好于其他两组(P<0.01);C组睡眠指标比B组好(P<0.05);治疗8周末对患者的失眠和抑郁状态改善的临床疗效,A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和C组.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抗抑郁药米氮平治疗对睡眠改善起效快,短期及长期效果均好,并对与患者失眠相关的焦虑与抑郁心理状态也有改善;认知行为疗法+阿普唑仑组在早期治疗中有一些短期疗效,单纯认知行为治疗对睡眠改善有辅助治疗的长期效果,故应作为治疗慢性失眠症的基础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22分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生物反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生物反馈组同时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生物反馈组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生物反馈结合抗焦虑药物及心理疏导对脑卒中后焦虑的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成人偏头痛患者并发焦虑/抑郁障碍的状况,了解偏头痛患者的睡眠特点。方法本研究选择成人偏头痛患者94例,正常对照60例。应用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问卷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偏头痛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状况进行评估和比较,了解偏头痛患者并发焦虑/抑郁的状况,并了解偏头痛患者的睡眠特点。结果 (1)偏头痛患者中并发焦虑/抑郁的比例为46.8%/50.0%,以并发轻度焦虑/抑郁最常见,(轻度25.5%/28.7%,中度16.0%/12.8%,重度6.4%/8.5%);偏头痛患者并发情绪障碍以焦虑、抑郁共存为主(44.7%)。(2)偏头痛患者失眠症发生率58.5%,存在主观睡眠质量差、入睡时间长、睡眠短缺、睡眠效率低、睡眠难维持及日间功能障碍等睡眠特点。结论偏头痛患者并发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偏头痛患者中,焦虑/抑郁障碍与睡眠障碍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针对慢性失眠症伴情绪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的影响。方法 64例慢性失眠症伴情绪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期间治疗组脱落2例。2组均给予睡眠宣教,治疗组加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钝针不透皮浅刺,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失眠程度、焦虑和抑郁状态,ELISA法检测血清中DA、GABA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PSQI总分及各项因子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ISI、HAMA、HAMD-17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DA、GABA含量显著增加(P<0.01),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针在改善慢性失眠症伴情绪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方面疗效显著,同时能够缓解其焦虑抑郁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患者外周血清中DA、GABA等递质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接受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睡眠质量调查表调查。SCL-90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心理问题越多。根据抑郁及焦虑评分分组,两组进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总分及各项因子评分比较。结果84份问卷均完整合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等心理症状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50分者31例(36·9%)为抑郁组,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50分者35例(41·7%)为焦虑组。抑郁组的睡眠质量总分、入睡、睡眠维持、睡眠自评及睡眠总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组的睡眠质量总分、入睡、睡眠维持、睡眠自评及睡眠总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心身疾病43例,其中高血压病14例,痉挛性斜颈3例,抽动秽语综合征4例,支气管哮喘3例,神经性呕吐6例,失眠8例,焦虑症、恐怖症5例。经应用生物反馈治疗,显效65.1%,有效27.9%,无效6.9%。统计结果显示肌电反馈的疗效与肌电的松弛水平有关,肌电>1.0μV者疗效较≥1.oμV者  相似文献   

11.
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 ,焦虑、抑郁情绪在失眠症患者中表现较明显。很多学者认为失眠症患者在白天、上床入睡前有焦虑性情绪反应[1] ,负性情绪反应是导致失眠症状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为此 ,了解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以及情绪障碍与自身的人格关系很有必要 ,这为临床治疗和预防失眠症提供基础资料。本文对失眠症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失眠症组 10 6例 ,选取 2 0 0 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来我院精神卫生门诊就诊 ,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 (ICD 10 )关于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 6 3例…  相似文献   

12.
采用皮温、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76例慢性失眠症,与治疗前比较P<0.001。后经随访3~6个月,除3例出现轻微反跳效应外,其余疗效巩固。  相似文献   

13.
米氮平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米氮平在治疗失眠症方面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符合CCMD-III的60例失眠病人随机平均分配到米氮平、阿普唑仑和谷维素三组中,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评定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表评分(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各自的疗效和副反应。结果米氮平在治疗失眠症方面较阿普唑仑及谷维素更加有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副反应轻微。结论米氮平是一种治疗失眠症尤其是伴有抑郁患者的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服自拟安神方治疗焦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焦虑性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早上、中午各口服0.5 mg;右佐匹克隆,3mg/d,睡前30 min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安神方.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PSQI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SQI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服自拟安神方能有效提高焦虑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状态情况,为临床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6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作为患者组,其他无任何疾病的正常人6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患者组AIS的睡眠延迟、夜间睡眠中断、比期望的时间早醒、总睡眠时间、对总体睡眠质量评价、对白天情绪的影响、对白天身体功能及白天睡意影响分值,SAS的焦虑状态总分,SDS的精神情感症状、躯体化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及总分得分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6.
作者将有信号反馈与单纯肌肉松弛训练而无信号反馈进行对照,观察其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符合我国1985年贵阳会议制订抑郁性神经症诊断标准的病人,排除器质性病变和其他精神障碍患者。1.2 方法入组对象按2:1随机分组,实验组(53例)应用有信号反馈,采用JD-Ⅱ型肌电生物反馈仪按照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的程序进行治疗,对照组(22例)进行单纯肌肉松弛训练而无信号反馈,根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法治疗伴焦虑症状失眠症的疗效。结论 60例失眠症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疏肝解郁法)和对照组30例(脑灵素胶囊),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采用睡眠多导图评价睡眠结构变化,并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治疗前后焦虑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66,P=0.0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能更有效的延长深睡眠时间(F=4.887,P=0.032)、REM睡眠时间(F=8.441,P=0.02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焦虑量表评分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87,P<0.01),治疗组缓解焦虑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疏肝解郁法可以调整睡眠结构、缓解焦虑症状,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黄琼  张新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1587-1588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合并舍曲林治疗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合并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生物反馈疗法合并舍曲林)和对照组(单用舍曲林)各40例。均给予舍曲林100~200mg/d治疗8周,研究组同时行8周25次的生物反馈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8周后,两组冠心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7.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第2、4、8周两组HAMA、HAMD量表与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第4、8周研究组HAMA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8周研究组HAMD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合并舍曲林对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舍曲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夜合健脑片联合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夜合健脑片联合佐匹克隆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佐匹克隆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显效率为8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显效率为53.3%,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夜合健脑片联合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疗效好,并且可以减少佐匹克隆用量,减轻副作用,患者依从性更高。  相似文献   

20.
军队医科院校心理亚健康学生肌电生物反馈干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刘欢欢  张小远  赵静波  陈军  陈瑜  赵久波  肖蓉 《医学争鸣》2004,25(22):2048-2050
目的: 对军队医科院校大学生中心理亚健康人群进行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结合精神科访谈对某所军队医科大学412名医学生进行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筛查;采用多媒体生物反馈系统对心理亚健康学生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采用生理指标、焦虑、抑郁、睡眠质量评估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①军队医学生心理亚健康发生比例为18.2%;②生物反馈治疗后心理亚健康学生的生理指标及心理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③生物反馈治疗后肌电的下降率与SAS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心理亚健康人群的干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