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于视觉运动捕获数据的三维模型驱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视觉运动捕获数据的三维模型驱动涉及到将三维位置数据转化为模型运动数据,和三维模型的动作驱动。视觉运动捕获的三维运动数据,由于缺乏骨架各关节点间的旋转信息,不能直接用于三维模型的驱动。本文提出了依据各关节点的相关性,求解骨架关节点的旋转信息,并计算出各关节点的欧拉角,将原始据转换为模型运动数据。然后,将转换后的运动数据应用于三维模型,通过改进后的线性混合皮肤变形算法(LBS),实现了基于三维运动参数的三维模型驱动。文中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二维投影模型运动参数估计是图像序列运动分析的关键技术,针对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在解决二维投影模型运动参数估计问题时计算量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维投影模型运动参数估计算法。该方法通过对非线性最小平方误差函数的线性化,重新定义了目标函数,采用极小化目标函数的方法求解参数矢量,得到只与已知特征点对应关系有关的系数矩阵后,利用线性算法求解图像序列相邻两帧间二维投影模型的运动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精确度的条件下,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2--2013体视学学科发展报告项目和中国体视学学会组织的集体研讨,本文回顾了在体视学(stereology)发展过程中其定义的多样化,探讨了体视学的学科基本特征,进而对体视学的定义与内涵提出新的建议。体视学是不断发展中的研究三维结构的交叉学科和方法学,同时包括基于低维截面或投影数据对三维结构表征参量的统计性推估与结构的三维重建。从投影数据重建三维CT图像属于体视学研究范畴;针对维数大于3的高维结构(三维几何结构+时间维或其他维)开展体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亦很有必要。目前体视学已形成了坚实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同时又进入了一个不同方法相互补充、借鉴和协同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有着光明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不断推广应用体视学与研究发展体视学新方法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4.
陆凯  李民 《实用肿瘤杂志》1994,9(3):178-178,192
对椎管内骨软骨瘤诊断与治疗的认识(附三例报告)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310006)陆凯,李民,吴柏年骨软骨瘤是骨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大多发生于长管骨的千骺端。在脊柱椎体的骨软骨瘤则很少见,而椎管内骨软骨瘤引起脊髓受压则更为罕见。以往,国外文献对此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足短管状骨内生软骨瘤及原发性软骨肉瘤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二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手足短管状骨的内生软骨瘤204例,年龄6~72岁(平均34岁),高峰年龄20~40岁,女∶男约为2∶1.其中指骨166例,掌骨34例,足趾骨4例.原发性软骨肉瘤2例,均发生于指骨,年龄分别为52岁、76岁,男女各1例.对上述病例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病理学特征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观察.结果 手足短管状骨的内生软骨瘤临床多无症状,影像学呈现膨胀性的骨破坏,组织学表现为分化较好的软骨组织伴不同程度黏液变、钙化及细胞轻度非典型性,未见浸润骨及软组织.软骨肉瘤临床多伴有疼痛,影像学可见皮质破坏、软组织包块形成.2例病理组织学分级均为II级,其肿瘤细胞较内生软骨瘤更为丰富,非典型性及黏液变显著,可见肿瘤性软骨浸润宿主骨、侵破皮质进入软组织.结论手足短管状骨以内生软骨瘤多见,尽管组织学具有非典型特征,但其呈现"软骨岛"结构及为宿主骨小梁包绕的生长方式与软骨肉瘤的浸润性生长不同,手足短管状骨软骨肉瘤罕见,其组织学显示显著的恶性特征,二者诊断时应结合临床、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鉴定并比较不同测序方案中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潜在的驱动基因,为探讨MM的发生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方法  选择两套数据,一套数据为2016年5月至2020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84例MM患者的基因组靶向突变测序数据,另一套数据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下载的205例MM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在R4.1.0环境下,利用驱动基因识别算法对MM的潜在驱动基因进行挖掘,分析并比较两套数据筛选出的驱动基因及具体突变信息。  结果  NRAS、KRAS、TP53、IDH1为两套数据共同识别出的驱动基因。两套数据中突变基因在NOTCH、RTK-RAS、Cell-Cycle、TP53、MYC及WNT通路均有富集。显著突变的NRAS、KRAS、TP53和IDH1在两套数据中发生突变的位点无显著性差异。另外,通过靶向突变测序方法,鉴定出MM新的驱动基因,CBL、BCOR和DNMT3A。  结论  通过本研究获得了MM可能的驱动基因,有助于从基因分子层面揭示MM发生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7.
视频序列静态全景合成技术是视频图像分析的关键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投影的视频序列静态全景合成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三维投影原理,将视频序列中各帧图像依次投影到全景图像平面,推导出在同一三维坐标下各帧图像与全景图像之间的变换关系,并采用各帧图像间的运动参数联合生成全景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生成较高质量的全景图。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在化疗前后的表型变化入手,寻找通过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从而影响肿瘤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功能分子。方法:利用欧洲核苷酸数据库(ENA)的PRJEB45598数据集,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前后活检肿瘤组织单细胞测序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一致流形近似与投影(UMAP)降维,获得31个亚群细胞,并进一步进行TAM亚型分析、差异基因筛选,寻找化疗后M2型TAM中高表达的基因。通过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验证化疗前后特定基因m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并通过Incucyte体外分析该蛋白是否调控化疗药物诱导的肿瘤细胞死亡。结果:聚焦单细胞测序数据中M2型TAM的特征表达基因,发现半乳糖凝集素3(LGALS3)在胃癌化疗后m 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多种肿瘤中LGALS3高表达且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或P<0.01)。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移植瘤模型中,LGALS3在M2型TAM中高表达(P<0.01),且奥沙利铂化疗后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体外对肿瘤细胞给予重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ation Units and Measurements, ICRU)83号报告推荐的方式评估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方式与传统二维二野等中心放疗方式用于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的差异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宫颈癌术后IMRT和模拟传统二维放疗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数据。统计计划靶区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D100、D98、D95、D50、Dmean、D2、D0,计算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以D50评估不同放疗方式对剂量的影响;分别统计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的DVH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以D50评估IMRT方式的PTV剂量较二维放疗方式提高4.47%±3.62%,其实际差值为(200±157)cGy(t=4.2,P=0.001)。IMRT中骨盆的V10和V20高于二维放疗,V3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RT中小肠的V10和V20高于二维放疗,V40低于二维放疗。IMRT中膀胱和直肠的V40、Dmean低于二维放疗,而以D1c、D2c、D2和Dmax为指标评估高剂量区,两种放疗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RU 83号报告推荐方式适用于IMRT计划评估;IMRT较传统放疗方式提高了靶区剂量,增加了骨盆和小肠的低剂量受照体积,降低了膀胱和直肠的整体受照剂量,但仍存在小体积较高剂量。若采用D50作为评估标准,可考虑降低剂量4.47%±3.62%。  相似文献   

10.
各有关单位及专家学者: 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对各种生物结构进行形态学研究,尤其是定量形态学研究。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传统定量方法的主要缺陷是缺乏随机抽样,运用二维定量技术及只获得密度信息。现代体视学方法是一系列基于二维切片或投影图像的全面观察而获得所观察结构三维定量信息的精确手段。  相似文献   

11.
各国学者对于肩关节疾病诊断方法的探索从未停止,随着对肩关节软组织结构和运动的不断深入研究,渐渐明确了肩关节疾病的损伤机制。此类疾病的发生与肩峰的形态变异以及长时期的肩袖组织的慢性磨损密切相关。与肱盂关节的特殊运动方式有关的肩关节疼痛弧综合征(Shoulder Painful Arc Syndrome)是指:肩关节在人体肩胛骨平面上做外展动作时,正常者无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ulticle spiral CT,MSCT)增强扫描表现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SCT对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术前行低张力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将肿瘤之CT征象(CT三维图像上肿瘤最大径及厚度、强化方式及程度、瘤周低密度带厚度)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对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MSCT三维成像上病灶厚度、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及瘤周低密度带厚度与胃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2)MSCT三维成像上肿瘤最大径与分化程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MSCT增强扫描部分表现与胃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对于术前诊断胃癌的分化程度、分析术式及评价预后具良好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细针穿刺洗脱液测定甲状腺球蛋白(FNA-Tg)和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中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以病理组织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FNA-Tg和FNAC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4.
CT旋转中心(COR)的精确确定是图像准确重建的一个前提条件,COR的偏差会导致重建图像出现伪影,降低成像质量,本文对现有的COR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心投影具有π分割数据一致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投影原始数据精确确定CT投影中心的方法。本方法无需专用校正模体,不需知道CT测量的几何参数,不需要全周扫描数据,对于射线源与旋转中心的连线不垂直于探测器的情况同样适用。实验结果证明,本方法适用范围广,抗随机噪声能力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纯肿物摘除术和外科手术治疗胫骨骨软骨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30例胫骨骨软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5例给予单纯肿物摘除术,观察组15例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的近期、远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优良率26.67%,观察组优良率66.67%,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6)。2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屈曲、旋转正常以及踝关节背屈正常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5,P=0.034,P<0.001)。2组的疼痛、复发和恶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膝关节、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3,P=0.009)。结论手术治疗胫骨骨软骨瘤的近远期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李旭清  张俊伟  吕晶丽 《中国肿瘤》2013,22(11):939-942
[目的]分析我国淋巴瘤治疗领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现状。[方法]选择"万方数据库"(1989~2012)、"中国知网"(1979~2013),以"淋巴瘤"、"随机"、"对照"、"病人"或"病例"或"患者"为检索词,对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期刊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进行检索。分析文献的发表时间、研究者所在地区及机构、文献的疾病分布、文献来源期刊等。[结果]有效文献120篇,2000~2005年37篇(30.8%),2006~2011年83篇(69.2%);文献产出地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研究内容集中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特别是利妥昔单抗及CHOP方案的应用。[结论]我国淋巴瘤治疗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向与数量随时间呈增多趋势,然而仍存在地区分布不均、研究质量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驱动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研究的热点,尤其在肺腺癌,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棘皮动物微管样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EML4-ALK)及K-Ras等基因的研究结果逐渐改变了人们对NSCLC发生、发展生物学本质的认识,针对上述靶点的靶向干预,可以说是NSCLC治疗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参桃软肝丸对荷瘤动物抑瘤与免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荷瘤动物模型观察参桃软肝丸的抑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参桃软肝丸高、中、低剂量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抑制率为48.07%、41.06%和34.30%;对小鼠肉瘤180(S180)的抑制率为53.02%、45.81%和43.58%;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药理学试验结果表明,含药血清对K562细胞生长的抑制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一定的依赖关系,尤以7g/kg,含药血清20%浓度作用96小时的抑瘤率为佳(32.02%),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能使荷瘤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的重量增加,胸腺重/体重的比值回升;提高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提示参桃软肝丸对免疫器官具保护作用,使受抑制的免疫功能提高,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阻止癌细胞扩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从肺腺癌(LUAD)数据集中筛选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差异表达lncRNA(DElncRNA)及其上游miRNA,构建LUAD的竞争内源性RNA网络(ceRNA),探索槲皮素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及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中检索并筛选LUAD基因及lncRNA表达数据集,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富集和功能注释。使用在线数据库预测miRNA及lncRNA,建立ceRNA调控网络,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槲皮素的药物靶点。结果:构建了AURKA与上游hsa-miR-363-3p及AP000553.1、LINC00858、AL354707.1的ceRNA调控网络,槲皮素与5DOS对接良好。结论:AP000553.1、LINC00858、AL354707.1与hsa-miR-363-3p竞争性调控AURKA,进一步影响LUAD预后,槲皮素可作用于AURKA。  相似文献   

20.
肺癌导致的死亡人数位于各类恶性肿瘤之首,它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的TNM分期系统描述了肺癌的生长和扩散等信息,对于指导其临床治疗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的是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于2009年发布的第七版肺癌TNM分期。随着肺癌综合治疗的发展以及临床实践模式的改变,肺癌的疗效及其预后也有了明显的改变,旧的分期标准可能难以满足目前的临床需求。因此,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 IASLC)于2014年就开始进行最新一轮的肺癌TNM分期标准修订研究计划。本次分期研究克服了以往分析数据均为回顾性数据的缺陷,采用囊括了回顾性和前瞻性数据的新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是由1999—2010年间新确诊的94 708名肺癌患者数据组成。通过对该数据库分析研究,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对TNM分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并最终在2015年发表了第八版国际肺癌TNM分期的修订稿。本文就该修订稿的细节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