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ICU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监测入住ICU 72 h内血糖值,记录初始血糖(GluAdm)、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系数(GluCV).按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49例)与死亡组(41例),比较两组间GluAdm、GluAve、GluSD、GluCV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糖波动与预后的相关性.根据GluSD、GluCV值平均分为4个亚组,比较各亚组间ICU病死率及院内病死率.结果 死亡组患者GluAdm、GluAve、GluSD、GluCV均明显高于存活组[GluAdm:(11.47±3.91)mmol/L比(9.23±2.96)mmol/L,GluAve:(9.22±1.31)mmol/L比(8.28±1.15)mmol/L,GluSD:(2.62±0.97)mmol/L比(1.66±0.64)mmol/L,GluCV:0.28±0.10比0.20±0.07,P均<0.05];GluSD、GluC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0.049和0.757±0.053,明显高于GluAdm、GluAve的AUC(分别为0.669±0.058和0.690±0.056,P均<0.05).GluSD 4.35~5.66 mmol/L组ICU病死率为95.7%,院内病死率为98.6%;GluCV 0.378~0.500组ICU病死率为83.3%,院内病死率为100.0%.结论 GluSD、GluCV升高与危重症患者ICU病死率和院内病死率显著相关,较GluAdm、GluAve评价预后更准确;降低血糖波动是有效控制血糖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血糖波动与危重症患者预后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平均血糖和血糖波动与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重症监护病房且期间测血糖不少于10次的184例ICU危重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63)与存活组(n=121),比较两组间初始血糖(GluAdm)、平均血糖(GluMV)、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系数(GluCV)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GluAdm、GluMV、GluSD、GluCV与ICU患者病死率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GluAdm、GluSD及GluCV均明显高于存活组[GluAdm(10.2±4.7)mmol/Lvs.(9.6±3.0)mmol/L,GluSD(3.61±1.68)mmol/Lvs.(2.52±0.84)mmol/L,GluCV0.328±0.120vs.0.245±0.061,P均<0.05],GluMV在存活组与死亡组间无统计学差异。GluC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0±0.044,明显高于GluSD、GluAdm、GluMV的AUC(分别为0.692±0.045、0.570±0.046和0.506±0.047,P均<0.05)。结论危重症患者血糖波动与病死率密切相关,GluCV较GluSD、GluAdm、GluMV对重症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血糖水平及其变异性与重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成人非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及预后观察,血糖监测终点为转入ICU后72 h,预后观察终点为转入ICU后28 d;计算患者转入ICU时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血糖变异性[血糖标准差(SD)、平均绝对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不稳定指数(GLI)].按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两组间转入ICU时APACHEⅡ评分、平均血糖及血糖变异性的差异;按不同血糖水平分组,比较各组间转入ICU时APACHEⅡ评分、血糖变异性以及28 d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重症患者85例,与生存组(58例)比较,死亡组(27例)患者转入ICU时APACHEⅡ评分(分:28.9±6.6比23.8±5.9)、平均血糖(mmol/L:11.9±2.9比9.4±1.8)、血糖SD(mmol/L:3.7±1.6比2.4±1.0)、MAGE(mmol/L:0.86±0.46比0.54±0.25)、GLI(255.9±232.7比111.7±110.9)明显升高(均P<0.05).血糖>11.1 mmol/L组(22例)血糖SD(4.3±1.4)、MAGE( 1.1 ± 0.4)、GLI( 345.3±210.3)、28 d病死率(63.6%)均明显高于≤11.1 mmol/L组(63例,分别为2.3±0.9、0.5±0.2、91.9±91.2、20.6%,均P<0.05)和7.8 ~ 11.1 mmol/L组(52例,分别为2.3±0.9、0.5±0.2、85.2±66.4、25.0%,均P<0.05),而7.8 ~ 11.1 mmol/L组与<7.8 mmol/L组(11例)间血糖SD(2.0±0.9)、MAGE(0.5±0.3)、GLI( 123.8±166.7)、28 d病死率(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糖变异性与重症患者28 d病死率相关,并可能与APACHEⅡ评分一样能够较好地预测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多发伤患者入科血糖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CU多发伤患者入科血糖水平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住ICU的126例多发伤患者,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入科血糖与病情程度评分的差异及入科血糖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存活组入科血糖水平为( 8.65±2.42) mmol/L,MEWS评分为(4.69±1.78)分,APACHEⅡ评分为(19.69±4.15)分;死亡组入科血糖水平为(18.23±5.09)mmol/L,MEWS评分为(8.60±2.08)分,APACHEⅡ评分为(29.13±3.2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入科血糖水平的升高,MEW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随之升高(P均<0.01),病死率也升高(x2=5.95,P<0.05).且入科血糖水平与MEW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4和0.724 (P<0.01).结论 多发伤患者入科时血糖水平与MEW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一致,对护理人员快速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强化血糖控制( IG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糖变异性(GV)及预后的影响;评价反映GV大小的参数血糖值标准差(GLU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GLUMAGE)及血糖不稳定指数(GLUGLI)对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入选的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GC组(目标血糖6.1~8.3 mmol/L)和对照组(不加干预).比较两组GV大小、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死率、感染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等指标;选择GLUSD、GLUMAGE和GLUGLI代表GV,分别与ICU病死率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对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30例患者,每组15例,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比较,IGC具有减少GV参数GLUSD[ mmol/L:1.81 (0.97,2.65)比2.48(1.29,2.87)]、GLUMAGE [mmol/L:3.76 (3.67,5.85)比5.30 (4.35,6.80)]、GLUGLI[306.8 (220.6,613.3)比339.5(218.4,423.1)],降低ICU病死率(13.3%比40.0%)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IGC可缩短ICU住院时间(d:11.3±9.9比15.8±7.6,P<0.01),降低血源性感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6.7%比40.0%;33.3%比73.3%,均P<0.05).GLUGLI与ICU病死率呈显著正相关(r=0.371,P=0.044),而GLUSD、GLUMAGE与ICU病死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44和-0.065,P值分别为0.448和0.731).GLUSD、GLUMAGE和GLUGLI的AUC分别为0.594、0.543和0.751,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382~0.805、0.287~0.798、0.548~0.954,P值分别为0.439、0.725、0.046,说明GLUGLI对ICU病死率的预测价值较大.结论 IGC有减少SAP患者血糖波动、降低ICU病死率的趋势,可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与GLUSD和GLUMACE相比,GLUGLI对ICU病死率的预测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在肠内营养(EN)期间血糖控制安全有效的方法,使胰岛素应用由静脉持续泵入成功转换为皮下注射方式.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收治于北京同仁医院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症患者,当EN供能比例达到当日总能量的50%时纳入研究,并将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4例)应用本研究中建立的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普通胰岛素的血糖控制方案进行血糖管理;对照组(43例)应用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方案控制血糖;目标血糖均定为4.4~7.8 mmol/L( 80 ~ 140 mg/dl).当连续2次血糖≥11.1 mmol/L时则转为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的程序化血糖控制方案控制血糖.当胰岛素泵速<3 U/h持续≥6h,每次血糖检测数值均≤7.8 mmol/L时,再转换为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营养支持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入ICU时平均血糖和血糖波动情况无明显差异.对两组患者共1689次血糖检测值进行分析,试验组患者的平均血糖(mmol/L)控制于目标血糖范围内并显著低于对照组(7.58±1.17比9.40±1.741P< 0.05);血糖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9.72% (534/1074)比35.61%( 219/615),P<0.01].试验组血糖标准差(SD,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89±0.52比2.17±0.941P<0.05),平均每人每日血糖检测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7.51±1.31比8.15±0.97,P< 0.05),中转为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的患者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9.09%比44.19%,P<0.01).试验组患者低血糖(≤3.3 mmol/L)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0.74%( 8/1074)比0.49%( 3/615),P=0.75].结论 与间断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方法相比,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普通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可有效控制重症患者EN期间的血糖水平,减少血糖变异及检测次数;并有助于实现胰岛素给药方式由持续静脉输注向间断皮下注射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早期血糖波动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重症监护病房( ICU )28 d预后分为死亡组(43例)和存活组(52例),监测住ICU 72 h内的血糖,比较两组入ICU时血糖(BGadm)、平均血糖(MBG)、高血糖指数(HGI)、血糖不稳定指数(GLI)、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总用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BGadm(mmol/L)、MBG(mmol/L)、HGI、低血糖发生率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Gadm:9.87±4.48比9.26±3.07,MBG:8.59±1.23比847±1.01,HGI6.0:2.45±0.94比1.68±1.05,HGI83:0.84±0.70比0.68±0.51,低血糖发生率:9.30%比5.77%,均P>0.05);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GLI、胰岛素72 h总用量(U)均显著高于存活组[APACHEⅡ评分:23 +6比19±6,GLI:56.96(65.43)比23.87(41.62),胰岛素72 h总用量:65.5( 130.5)比12.5(90.0),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与GLI为死亡独立危险因素[APACHEⅡ评分:优势比(OR)=1.09,95%可信区间(95%CI) 1.01~ 1.17; GLI:OR=1.03,95%口1.01~1.06,均P<0.05];APACHEⅡ评分与GLI的AUC分别为0.69、0.71,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危重患者早期血糖波动是患者入ICU 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早期血糖波动可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重症患儿高血糖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探讨重症患儿血糖水平与病情危重度的关系.方法 分析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349例重症患儿,入住PICU 24 h内静脉血糖≥11.1 mmol/L为重度升高组(n=67);6.3~11.1mmol/L为轻度升高组(n=134);≤6.3 mmol/L为对照组(n =148).监测入住PICU 24 h、3d、7d的血糖,入院时检测电解质、炎症指标、心肌酶、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等,并记录与病情危重度及预后相关的指标.分类变量应用x2检验,连续变量比较使用t检验、F检验或U检验和H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重度升高组、轻度升高组和对照组的最高血糖值分别为( 16.98±7.08) mmol/L、(8.25±1.40) mmol/L和(4.89±0.98)mmol/L (P <0.01),入院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分别为(81.22±8.25)、(86.71±6.40)和(86.15±6.99)(P<0.01),并发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发生率分别为55.23%、30.59%和14.18% (P<0.01),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46.26%、22.39%和16.23%(P<0.01).1个和2个器官衰竭时的血糖值分别为(8.27 ±3.75) mmol/L和(8.88±5.42) mmol/L (P<0.05);2个和多个器官衰竭时血糖值分别为(8.88 ±5.42) mmol/L和(13.09±8.23) mmol/L (P<0.01).重度升高组、轻度升高组和对照组患儿病死率分别为47.76%、14.93%和10.13%(P<0.01);存活组入院时血糖水平为(7.57±4.11) mmol/L,死亡组为(12.46±8.17) mmol/L(P<0.01).结论 PICU患儿高血糖的发生较常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血糖水平与器官衰竭的数目、疾病的危重程度呈正相关,血糖越高,病情越危重,其预后越差.因此,动态监测血糖变化有利于掌握病情变化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婴儿行矫治术后的合理血糖控制范围.方法 将102例1岁以下先心病矫治术后婴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强血糖控制组(A组,35例)、积极血糖控制组(B组,38例)、一般血糖控制组(C组,29例).A、B、C组分别在血糖超过8.3、15.0、18.0 mmol/L时静脉给予胰岛素治疗.比较3组患儿术后72 h的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乳酸、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肺部感染发生率、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C组WBC(×109/L)、CRP(mg/L)、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WBC:18.2±8.7比13.2±5.1、14.5±5.7;CRP:32.9±10.9比20.8±9.8、18.6±8.5;肺部感染:27.6%比8.6%、10.5%,均P<0.05),而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B组ALT(U/L)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C组(49.0±17.8比68.4±16.9、69.9±13.8,均P<0.05),而A组和C组无明显差异.A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20.0%比2.6%、3.4%,均P<0.05),而B组和C组无明显差异.A、B、C3组乳酸( mmol/L) 、Cr(μmol/L)、ICU停留时间(d)均无差异(乳酸:2.1±0.8、2.3±0.5、2.2±0.7;Cr:55.1±13.4、49.4±15.7、57.3±11.6;ICU停留时间:3.5±1.8、3.2±1.1、3.6±1.6,均P>0.05),3组均无死亡患儿.结论 术后过高的血糖预示更高的WBC、CRP和肺部感染发生率.但过于积极地控制血糖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并可能增加肝功能异常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沈云峰  李晏丽  郑佳  陈涛  赖晓阳 《新医学》2011,42(11):737-738,F0003
目的:探讨急诊ICU患者入院血糖变异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169例急诊ICU患者按入院血糖分为6组,其中A组血糖≤4.4 mmol/L(10例)、B组血糖4.5~6.0 mmol/L(24例)、C组血糖6.1 ~7.8 mmol/L(42例)、D组血糖7.9~10.0 mmol/L(49例)、E组血糖10.1~13.8 mmol/L(30例)、F组血糖≥13.9 mmol/L(14例).分别计算比较各组抗菌药平均使用日数、生命支持(包括床旁血液透析或超滤、呼吸支持或机械通气、循环支持)措施、使用例数、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及在院病死率.结果:与其他组相比,F组抗菌药使用日数显著延长(P<0.01),需予生命支持措施例数更多(P<0.01),在院病死率更高(P<O.O1).结论:急诊ICU患者的入院血糖水平与疾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对同侧肢体指尖血糖监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液对同侧肢体指尖血糖监测的影响.方法:对单侧上肢正在静脉输液治疗的43例重症病人进行随机血糖监测.均为留置针输液,所输液体为常用的治疗性及营养性液体,用快速血糖仪先测输液端肢体的指尖血糖,然后再测非输液端肢体的指尖血糖,时间间隔控制在5 min之内.结果:输液组与非输液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这种无差异性与所输的液体无直线相关(P8>0.05).结论:输液不影响同侧肢体指尖监测血糖,因此可以在输液一侧监测指尖血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稳豪型血糖仪的稳定性及其测定指尖毛细血管血糖(CGF)、手臂毛细血管血糖(CGA)与自动生化仪测定静脉血浆血糖(V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正常血糖、轻度高血糖、和中高度高血糖的指尖血样用稳豪型血糖仪做批内和批间测定。221例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行常规静脉血浆血糖测试的同时用稳豪型血糖仪测定指尖毛细血管血糖和(或)手臂毛细血管血糖。结果:3种不同浓度的血糖标本测定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VG与CGF、VG与CGA、CGF与CGA3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相关性良好,r均在0.900以上。血糖浓度<7.0mmol/L时CGA明显高于VG,r=0.757;血糖浓度>11.1mmol/L时,r=0.667,其余各组在不同血糖浓度的相关性均在0.850以上。VG与CGF及VG与CGA的相对差值均在7%以下。结论:稳豪血糖仪有良好的稳定性,CGF及CGA均可比较精确的反应空腹及餐后2h各种血糖浓度的VG并可对VG做初略的估算。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及其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文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3):1004-1004,100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原因,为相关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0年就诊的491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脂4项,血清总胆固醇(TC)用酶法(COD-PAP法)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用酶法(GP0-PAP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选择性抑制法(SPD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表面活性剂清除法(SUR法)检测。对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按照国际、国内诊断标准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491糖尿病患者中,269例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4.79%,其中单项TC、TG、LDL-C升高分别为38、51、25例,TG、TC二者同时增高33例,TC、LDL-C同时升高18例,LDL-C、TG同时增高14例,HDL-C降低47例,其他异常组合模式合计43例。结论糖尿病患者以TC、TG、LDL-C增高,HDL-C下降为特征。及时纠正异常血脂,利于糖尿病患者归转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正常糖耐量(NGT)者血糖水平及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上海市杨浦区部分街道流行病学调研2098例30岁以上居民,根据糖耐量(OGTT)检测中空腹血糖值(FPG)和2 h血糖值(2 hPG),诊断为NGT、糖耐量低减(IGT)、空腹血糖受损(IFG)、IGT合并IFG(IGT/IFG)、糖尿病(DM),将NGT者按年龄分成5组,观察各年龄组的血糖水平,用稳态模式分析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NGT中60~69年龄组FPG值(5.17±0.48)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01±0.62)%较50~59年龄组FPG值(5.09±0.44)mmol/L、HbA1c值(5.95±0.66)%高(t值分别为2.06、2.48,P均<0.05).60~69年龄组FIG值较40~49年龄组FPG值(5.01±0.47)mmol/L高(t=2.26,P<0.01),50~59年龄组FPG值较40~49年龄组高(t=2.48,P<0.01),5组按年龄从小至大比较,空腹胰岛素(FINS)值变化无明显规律;60岁以上HBCI较60岁以下的HBCI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3.75,P<0.01).结论 NGT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FPG、HbAlc可能增高.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glucose level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the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age.Methods Totally a community-based population of 2098 residences aged above 30 years Were tested with OGTT,and classified into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group(NGT),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group(IGT),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group(IFG),both IGT and IFG group(ICT/IFC),anddiabetes group(DM) according to fasting and 2 hours glucose level(2 hPG).The subjects in NGT group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5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ges.The levels of blood glucose and HBCI in different groups and subgroups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For patients in NGT,the FPG([5.17.±0.48]mmol/L vs.[5.09±0.44]mmol/L,P<0.05)and HbA1c([6.01±0.62]%vs.[5.95±0.66]%.P<0.05)in group aged 60-69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ged 50-59.The FPG in group aged 60-69 was also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ged 40-49([5.17±0.48]mmol/L vs.[5.00±0.47]mmol/L,P<0.01),and the FPG in group aged 50-59 Was also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ged 40-49([5.09±0.44]mmol/L vs..[5.00±0.47]mmol/L,P<0.01).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age and FINS,while a tendency of decreasing HBCI could be observed along with increasing of age(F=33.75,P<0.05).Conclusion In NGT subjects,the FPG and HbA1 C inereased along with age.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的空腹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正常血糖组、高血糖 A 组和高血糖 B 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第7 天和第14 天,对神经系统缺损进行评分,并观察血糖、年龄、既往病史积分、并发病积分和临床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越高,其并发病和神经系统缺损评分也越高,其临床疗效也越差。结论 高血糖增加急性脑梗死神经系统损伤和并发病,降糖疗法可能会有力地加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而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糖是预防脑梗死的有力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和妊娠期血糖正常产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5个时点血糖水平的动态监测对比,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血糖水平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妊娠期糖尿病的系统管理方法,避免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03年6月~2004年6月住院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妊娠糖尿病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66例,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47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GIGT)的19例与同期正常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66例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血糖值24 h内5个时点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观察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并能及时治疗,纠正低血糖,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反映了系统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的治疗效果,对临床治疗和护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血糖对中风预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高血糖对中风预后的影响,探讨中风后高血糖的时限性和最佳血糖浓度。方法 研究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死率与血糖浓度的关系。平均血糖浓度与总体疗效的关系,探讨中风后血糖变化的规律和最佳血糖浓度。结果 高血糖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高血糖组,死亡组血糖浓度明显高于存活组。中风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总体疗效与平均血糖浓度者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病死率提高、预后变差。最佳血糖浓度3 ̄5m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四种血糖测定方法结果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别用己糖激酶法(HK)、氧化酶法(GOD—POD)法和手工比色法测定53例患者血清葡萄糖浓度,同时用血糖监测仪测定患者毛细血管血葡萄糖浓度,然后对四组测定结果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处理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血糖正常时,HK法比GOD—POD法结果平均高0.13mmol/L(2.5%),比手工比色法结果平均高0.49mmol/L(9.4%),比血糖监测仪结果平均高0.30mmol/L(5.7%),分别对HK法与GOD-POD法、GOD-POD法与手工比色法、HK法与血糖监测仪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1分别为0.99、0.94和0.68;高血糖时,HK法比GOD-POD法结果平均高0.20mmol/L(1.7%),比手工比色法结果平均高1.84mmol/L(15.7%),比血糖监测仪结果平均高1.5mmol/L(12.9%),其相关系数吖分别为0.99、0.95和0.85。结论血糖正常时,HK法与GOD-POD法、手工比色法、血糖监测仪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1、〈0.01及〈0.05;高血糖时,HK法与GOD-POD法、手工比色法及血糖监测仪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相关性分析表明,HK法与GOD—POD法呈高度直线正相关,GOD-POD法与手工比色法相关性良好,而HK法与血糖监测仪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硝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长期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高血压病Ⅰ期或Ⅱ期患者服用硝苯地平或卡托普利治疗3年,按服药情况分为硝苯地平组、对照组。结果长期用硝苯地平血糖升高发生率为21/50例;而对照组仅2/50例,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长期应用硝苯地平可诱发高血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NOVA STATSTRIP血糖监测系统对神经重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4月科室尚未应用NOVA STATSTRIP血糖监测系统前住院的40名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5月~8月科室应用NOVA STATSTRIP血糖监测系统后住院的52名患者为观察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异常发生率、病情缓解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住院患者的血糖异常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住院患者,病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VA STATSTRIP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可以很好地显示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动态变化,有利于控制神经内科重症住院患者的血糖波动,降低血糖异常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缓解患者病情,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