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Ⅲ类错(牙合)牙性、功能性和轻度骨性下颌偏斜的正畸矫治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Ⅲ类错(牙合)牙性、功能性和轻度骨性下颌偏斜患者共35例,男性14例,女性21例,年龄7~22岁(平均16.5岁).牙性偏斜主要通过扩大上颌牙弓,促使下颌自动复位;功能性下颌偏斜应用双颌式功能矫正器或不对称性前方牵引和Ⅲ类颌间牵引进行治疗;轻度骨性下颌偏斜行拔牙正畸掩饰性治疗.结果 通过正畸临床矫治,22例Ⅲ类错(牙合)牙性和功能性下颌偏斜患者的颜面外形和咬合均达到满意的疗效.13例Ⅲ类错(牙合)骨性下颌偏斜患者,拔牙掩饰性正畸矫治仅可改善颜面美观.结论 Ⅲ类错(牙合)牙性和功能性下颌偏斜是正畸治疗的适应证;而对于Ⅲ类错(牙合)轻度骨性下颌偏斜的患者,单纯正畸治疗仅可减轻牙(牙合)畸形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前后颞下颌关节形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骨性和功能性Ⅲ类错(牙合)在正畸前、后颞下颌关节形态变化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矫正薛氏位X线片在正畸前后对Ⅲ类骨性错(牙合)正畸前19例和正畸后11例、功能性错(牙合)正畸前20例和正畸后18例的双侧颞下颌关节的髁突居关节窝中的位置(前移、居中、后移),从上述两类错(牙合)患者中各选5例做双侧颞下颌关节矢状位核磁共振扫描,观察正畸前、后关节盘的位置及形态变化.结果正畸前Ⅲ类功能性和骨性错(牙合)髁突居关节窝前位;正畸后Ⅲ类功能性错(牙合)髁突居关节窝中位,Ⅲ类骨性错(牙合)髁突仍居关节窝前位.正畸前、后功能性Ⅲ类错(牙合)关节盘位置及形态均基本正常;Ⅲ类骨性错(牙合)正畸后有少部分患者髁突明显前移,关节盘形态异常.结论正畸前后功能性Ⅲ类错(牙合)颞下颌关节结构基本正常,与TMD关系不密切;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后关节结构表现出异常,提示与TMD有关,对于已过生长期的Ⅲ类骨性错(牙合)不能单纯考虑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3.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是正畸医生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其矫治方法在正畸界也存在较多的争议.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的手段多种多样,治疗时机的把握相对灵活,治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在于患者的病因多种多样,其生长发育独具特点.然而,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拥有这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又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就近几十年来各种正畸治疗方法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颅面形态发育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相当复杂,其中以上颌后缩引起的骨性Ⅲ类错(牙合)较为常见.临床上常采用颏兜、前牵引等来抑制下颌生长,促进上颌发育,但效果不肯定.本研究采用磁力矫治器来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性和功能性Ⅲ类错牙合在正畸前、后颞下颌关节形态变化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MD)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矫正薛氏位X线片在正畸前后对Ⅲ类骨性错牙合正畸前 19例和正畸后 11例、功能性错牙合正畸前 2 0例和正畸后 18例的双侧颞下颌关节的髁突居关节窝中的位置 (前移、居中、后移 ) ,从上述两类错牙合患者中各选 5例做双侧颞下颌关节矢状位核磁共振扫描 ,观察正畸前、后关节盘的位置及形态变化。结果 正畸前Ⅲ类功能性和骨性错牙合髁突居关节窝前位 ;正畸后Ⅲ类功能性错牙合髁突居关节窝中位 ,Ⅲ类骨性错牙合髁突仍居关节窝前位。正畸前、后功能性Ⅲ类错牙合关节盘位置及形态均基本正常 ;Ⅲ类骨性错牙合正畸后有少部分患者髁突明显前移 ,关节盘形态异常。结论 正畸前后功能性Ⅲ类错牙合颞下颌关节结构基本正常 ,与TMD关系不密切 ;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后关节结构表现出异常 ,提示与TMD有关 ,对于已过生长期的Ⅲ类骨性错牙合不能单纯考虑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6.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发育畸形,同时存在牙性与骨性关系异常,严重影响患者面部美观,咬合功能,社会交往甚至心理健康。对于严重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掩饰治疗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面形和咬合关系,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衍生出了传统模式、手术优先模式以及手术提前模式等多种方法,本综述旨在对现有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进行一系统阐述,并分析对比不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模式的疗效与术后稳定性,以期为成人骨性Ⅲ类的临床规范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晓芸 《口腔正畸学》2012,19(2):102-106
一、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生长发育由于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发病率相对较低,而且对于前牙反(牙合),人们又倾向于较早进行干预,因此,对于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生长发育的纵向研究非常有限. 对于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生长发育的最大样本的纵向研究是Alexander2009年发表在美国正畸学杂志的一项研究[1].  相似文献   

8.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较为复杂的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牙齿、颌骨及面部的发育.近年来,随着正畸材料的发展与正畸技术的不断提高,固定矫治器及其矫治技术得到蓬勃发展.本文对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固定矫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在正颌外科治疗的术前与术后正畸的特点及难点.方法: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35例,对该类畸形的临床特点、正颌手术前后正畸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术前正畸治疗必须完成个别牙齿错位的调整,纠正牙弓形态与宽度的不调和牙齿代偿的去除;术后正畸的主要目的是牙弓内残留间隙的关闭和咬合关系的进一步精细调整.结论:只有完善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与正颌外科手术相互配合,才能较好地完成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严重的骨性Ⅲ类错[牙合]需要通过正颌正畸联合治疗达到矫正目标。术前正畸去代偿是其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拟从术前正畸阶段上下前牙去代偿的目的及意义;临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对应的解决方法及展望做一综述,阐述骨性Ⅲ类错[牙合]前牙去代偿对正颌手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骨性Ⅲ类错(牙合)形成机制性别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形成机制,特别是男女在错(牙合)形成机制上的差异.方法选择12~15岁间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58例,经头影测量确定ANB角小于0°,临床检查下颌不能后退,正常恒牙(牙合)者48例,ANB角在0°~5°之间.两组均要求为恒牙早期(牙合),牙列完整,无正畸治疗史,男女各半.从头颅侧位片上测量13项颅面基本构成指标和14项反映基本面型及矢状垂直关系等的指标,对线距值进行标准化消除个体差异后,用独立样本t检验在骨性Ⅲ类错(牙合)和正常(牙合)中比较这些指标的性别差异,并比较男女Ⅲ类错(牙合)与正常(牙合)间这些指标间的差异.结果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形成在男性主要是由于上颌长减小、下颌升支前倾、下颌角开张所致,在女性,除了以上因素之外,后颅底前倾、升支和下颌体的增长也是导致骨性Ⅲ类错(牙合)的重要原因,从面部比例看骨性Ⅲ类错(牙合)面部有变窄长的趋势,女性更明显.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形成中颅面骨骼基本组分之间的匹配方式存在着性别差异.结论 12~15岁间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形成机制存在性别差异,这种差异是生长发育期的暂时现象还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男女性别在机体结构上的差异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成人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正颌-正畸联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介绍手术前后正畸及术前的准备工作.方法11例成人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均经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的治疗过程.手术前后正畸目的是矫正上下颌前牙前突,排齐牙列,协调上下牙弓,平整牙(牙合)曲线,建立正颌术后良好的咬合关系.术前准备包括术前电脑模拟手术、模型外科、(牙合)板制作.结果11例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咬合关系及协调的上下颌骨关系,面容美观改善.结论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能获得功能和美观的满意效果,术前正畸、电脑模拟手术、模型外科、(牙合)板制作及术后正畸,每一操作步骤的精确到位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面部软组织变化的特征。方法选择在江苏省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14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拍摄3dMD,利用3dMD vultus软件对颌面部软组织进行重建,然后选取面部软组织有代表性的17个三维标志点并测量线距和角度,比较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面凸角、鼻唇角、颏唇角、上唇长度,鼻翼宽度及鼻基底宽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3dMD提供了三维测量软组织的一种方法。②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面型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Ⅰ类错(牙合)前突患者,以期取得面貌及咬合关系的改善。方法选择10例成人骨性Ⅰ类错(牙合)双颌前突患者,通过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的联合治疗,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建立良好的上下颌咬合关系,面型改善;SNA、SNB显著减小。结论成人Ⅰ类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正颌—正畸联合治疗,能快速地、有效地获得满意的咬(牙合)功能及侧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正畸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机理。方法 应用X线头影测量的方法对3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研究。结果 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后下颌平面角增大,上前牙的唇倾度增加,下前牙的唇倾度减少。结论 正畸治疗Ⅲ类错(牙合)的机理是使下颌作顺时针旋转及改变上下前牙的唇倾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方法和特点.方法:总结分析近年来经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的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病例22例,介绍典型病例治疗过程,着重讨论拔牙时机、术前后正畸治疗特点及术式选择.结果:本研究22例患者经联合治疗后,颌骨关系正常,牙弓形态及(牙合)曲线正常,牙排列整齐,咬合关系好,面形及功能均获明显改善,疗效满意.结论: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是改正成人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有效方法,正确的术式选择及合理的正畸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骨性错(牙合)畸形最为常见的一种,不仅存在牙性问题,同时还伴有颌骨形态、位置的异常,严重影响患者面部美观、口颌功能及心理健康.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文从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适应证选择、手术时机、对软硬组织侧貌及稳定性的影响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韩冰  许天民 《口腔正畸学》2010,17(4):218-222
正颌外科在我国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1],这对于颅面部严重骨性畸形的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就是一类常见牙颌面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容貌、发音和咀嚼功能,甚至影响心理健康,有研究[2]表明此类人群常有敏感多疑、自卑、对人不信任等表现,所以进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骨性畸形严重,单纯正畸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虽然也有采用非手术治疗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报告[3],但矫治难度大,对正畸医师技术要求高,难以推广,所以对于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成年患者而言,采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矫治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各类骨性错(牙合),观察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前牙开(牙合)病例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12例,骨性Ⅱ类错(牙合)7例,均采用MEAW技术进行前牙覆(牙合)、覆盖的矫治以及磨牙关系的调整.结果:2例前牙开(牙合)病例前牙覆(牙合)平均增加6mm;7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病例覆(牙合)覆盖平均减小3.62 mm和4.5 mm;1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覆盖平均改变4.14 mm.结论:MEAW技术在骨性错(牙合)病例的非手术方法矫治上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前方牵引对于乳牙期骨性Ⅲ类错he牙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在乳牙期的应用以及治疗前后的牙颌结构变化.方法选择乳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8名,男5名,女3名,年龄范围4.5-5.5岁,平均年龄5.2岁,患者前牙反(牙合),上颌相对于下颌后缩,乳磨牙末端呈现近中阶梯,不存在明显的功能性下颌移位.应用前方牵引矫治前牙反(牙合),进行正畸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对乳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前方牵引治疗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下颌骨轻度向下向后旋转、面形改善.SNA显著增大,平均增大2.0度.ANB角增大3.0度.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初步结果表明前方牵引治疗乳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十分有效,有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调整.长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