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国家全面启动了"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了15个"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旨在全面提升我国的新药创制能力。本研究试通过InCitesTM数据库,定量分析各大平台承担机构2001-2010年在药学相关化学学科发表论文的各项计量学指标的变化趋势,评估各机构10年间在学科研究领域中的发展态势。结果显示各机构在4个化学学科占学科发文百分比整体上特别是2006年之后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机构的学科影响力2006年之后有所上升。研究能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绩效评估以及各机构制订学科发展策略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从科研管理人员的角度简要介绍了重大专项的总体概况,分析了专项与其他国家科技计划的区别、组织实施的方式和取得的成绩。"十一五"期间,药物所承担了一批重大专项课题,文中作者谈到对专项课题管理的几点体会,主要包括专项申请的形式、立项评审、经费管理以及课题过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科研管理人员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4.
5.
AMPA受体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非N-甲基-D-天冬氨酸型离子型跨膜受体,其介导中枢神经系统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神经发育以及突触的可塑性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多种疾病如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与AMPA受体数量或功能的异常密切相关。近年来,AMPA受体作为一种理想的药物作用靶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汤森路透数据库资源——ThomsonReutersIntegrity和CortellisforCompetitiveIntelligence,对AMPA受体的机制、相关药物研究进展、适应证、研发机构、交易、专利、文献等情报进行数据层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12.
13.
目的:统计2007—2011年卫生部北京医院中成药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提请临床用药注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自发呈报的方式,由临床医师、护士及临床药师填写药品不良反应(ADR)报表,收集2007—2011年卫生部北京医院155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年龄、不良反应品种及表现、累及器官和(或)系统、预后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5例中成药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共58例(占37.4%);小金丸引起不良反应例数最多,共29例(占18.7%);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共90例(占58.1%)。结论:应辨证看待中成药的ADR,加强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发生,使中成药的使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大肠埃希菌(ECO)的耐药性及其标本来源,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临床分离的1125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及标本来源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7年至2011年近5年间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定、氨曲南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一直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1125株大肠埃希菌株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25.42%,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临床应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严防耐药菌株引起医院感染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药物利用评价(DUE)作为一种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在医院药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按照DUE的基本步骤,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资料,对核工业四一六医院进行头孢吡肟的DUE实践并根据评价结果改善临床用药模式。结果:利用DUE程序对120份使用头孢吡肟的出院病历进行了评价。与头孢吡肟DUE标准相比,其使用理由的符合率为78.6%;在病原学检查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面符合率为84.7%,其结果的阳性率仅72.5%;给药频率符合率为69.1%;在治疗结果中,无法评价的病例较多。结论:DUE作为一种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与实际开展单位具体情况结合并优化后,能够在我国临床药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卫生部北京医院2007—2009年口服中成药应用情况,为药品的科学管理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些参考。方法:根据口服中成药年销售金额和用量,对分类及单品种年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中成药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绝大多数品种销售金额与DDDs比值均大于1,祛瘀剂始终居于销售金额排序之首。结论:我院口服中成药使用稳定、合理,价格低廉且疗效确切的药物占有相当高的销售份额,活血化瘀药对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我院电子化药品物流(ePS),为加强人员绩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按管理、追踪、避免差错、移动药师功能对医院ePS进行介绍,结合运用条形码扫描自动识别技术来判别调配药品以及数量的准确性,同时客观记录人员绩效管理数据。结果与结论:2011年入库验收中由ePS判断不符合接收条件的药品有74个,出库差错率由2009年的0.24%降低为2011年的0,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由7名降至5名。整个ePS平台贯穿医院药品物流始终,确保了入库药品信息准确,有效提升了人员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20.
2006-2007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2006—2007年浙江省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7年共4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作比较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年龄分布在50岁以上的患者2006年占23.49%,2007年占29.52%;抗感染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2006年占67.45%,2007年占62.53%,均列首位;2007年中药制剂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11.32%)比2006年(8.72%)有较大增长;两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位于首位的给药途径均为静脉给药;两年发生率最高的药品不良反应均为过敏反应。结论:须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