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在治疗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患牙的意义。方法选择牙冠折断及龈下(≥3.0 mm)、牙体龋坏及龈下(≥3.0 mm),而使牙龈增生的病例40例50颗牙,行常规骨切除术及根向复位瓣术。结果术后40例病例均愈合良好,牙龈色泽正常,断端暴露。结论牙冠延长术的成功运用可允许并有利于修复治疗的开展,还可提高修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牙冠延长术在治疗牙体缺损达龈下患牙的意义。方法 选择牙冠折断及龈下(≥3mm)、牙体龋坏及龈下(≥3mm)而使牙龈增生的病例40例50牙,行常规骨切除术及根向复位瓣术。结果 术后40例病例均愈合良好,牙龈色泽正常,断端暴露。结论 牙冠延长术的成功运用可允许并有利于修复治疗的开展,还可提高修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牙冠延长术对前牙缺损至龈下的残冠残根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颗因外伤、龋坏而导致牙断面至龈下的残冠残根实施牙冠延长术后行纤维桩及冠修复,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片评价牙龈、牙周、修复体边缘与龈缘的位置关系及纤维桩核的临床效果。结果:修复后随访18个月,35颗牙取得满意效果,2颗牙失败。结论:牙冠延长术后行桩冠修复对前牙缺损至龈下的残根残冠的保留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陈丽霞 《华夏医学》2009,22(3):477-480
目的:观察牙冠延长术结合桩核冠修复牙体缺损的疗效.方法:用牙冠延长术治疗外伤或重度龋病等原因造成的牙体缺损至龈下的42例(44颗)残根、残冠病例,重建其生物学宽度.术后予以桩核冠修复,使这些残根、残冠的外形、功能得以恢复.结果:随访1年,40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临床牙冠延长术可以为牙体缺损至龈下的患牙提供足够的牙体组织,不但可以保存、修复患牙,而且它们的功能也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牙冠缺损达龈下行牙冠延长术后修复效果。方法:选择45颗患牙,断面至龈下2~4mm,冠根比例协调。采用翻瓣联合骨切除的方法行牙冠延长术,术后6周根据口内情况常规修复,观察牙龈、牙周情况。结果:残根残冠45例患者,修复后1年随诊,成功41例,失败4例,治愈率93.3%。结论:牙冠延长术能在保证生物学宽度的条件下对患牙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牙冠延长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牙冠延长术用于牙体缺损达龈下患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牙体缺损位于龈下3mm以内,X线片显示完善的根管治疗的患牙,行牙冠延长术.结果 患牙行牙冠延长术后,获得足够的临床冠长度,维系正常的生物学宽度.结论 牙冠延长术有利于残根的保存和修复,但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牙冠过短或缺损达龈下的患牙行冠延长术后修复效果的观察。方法:选择64颗患牙,松动度≤1度、冠根比例协调的患牙,采用翻辩联合骨切除的方法行牙冠延长术,术后4周根据患者口腔情况常规修复,随访1a。分别记录手术前后的不同阶段的患牙的松动度、牙龈出血指数。结果:54颗患牙取得满意效果。总有效率为84.4%;牙(?)出血指数有明显改善,但个别患牙的松动度有增大趋势。结论:牙冠延长术能在保证生物学宽度的条件下对患牙有较好治疗效果。但因术后个别牙的松动度有增大趋势,且与术前患牙的缺损深浅有关,故选择适应证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8.
李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485-2486
目的评价牙冠延长术在前牙残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44颗患牙)前牙残冠残根达龈下的病例行牙冠延长术,重建正常的生物学宽度后行桩核冠修复。结果术后6周修复时牙龈无增生,残根断面暴露符合桩冠修复标准。术后3个月~1年随访,44颗患牙中满意40颗,欠佳3颗,失败1颗,有效率达98%。修复体固位良好,牙龈未见异常,X线显示根尖及牙周情况好,无进行性骨吸收。结论牙冠延长术与桩核冠修复相结合是有助于患者保存折断至龈下残根修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牙冠过短或缺损达龈下的患牙行牙冠延长术后修复效果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32颗患牙,松动度≤Ⅰ度、冠根比例协调的患牙,采用翻瓣联合骨切除的方法行牙冠延长术,术后4周根据患者口腔情况常规修复。分别记录手术前后的不同阶段的患牙的松动度、牙龈出血指数。结果:总有效率为84.4%;牙龈出血指数有明显改善,但个别患牙的松动度有增大趋势。结论:牙冠延长术能在保证生物学宽度的条件下对患牙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因术后个别牙的松动度有增大趋势,且与术前患牙的缺损深浅有关,故选择适应证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10.
何润凯  杜宁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246-1247
目的观察牙冠延长术用于治疗牙体缺损至龈下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病例临床牙冠延长术后行铸造金属烤瓷冠修复恢复外形和功能,观察随访1年的效果。结果 3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85.7%,个别患牙的松动度有增大趋势。结论牙冠延长术用于牙体缺损至龈下患牙的保存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磊  周瑾 《新疆医学》2009,39(9):65-66
对于劈裂或龋坏位置达到龈下的患牙,在修复治疗前修进行牙周外科手术方法一牙冠延长术,来暴露断端或增加临床冠高度,以提高修复体的固位力。术后的最终目的主要为进行良好的修复治疗,而牙冠延长术后龈缘位置在一定时间内会发生改变,这就对修复体的安置时机及修复效果至关重要。本文选择27颗患牙实施了牙冠延长术,并对其龈缘位置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用于治疗冠根折至牙龈下或龋坏达牙根部的残冠根的意义.方法:选择牙冠折断及龈下、牙体龋坏及龈下病例35例41颗牙齿,行常规骨切除术及脊顶原位复位术或根向复位术,保证牙槽脊降至牙断缘的根方3~4mm.结果:术后35例病例41颗患牙均愈合良好,牙龈色泽正常,断端暴露.结论:牙冠延长术的成功运用对保留冠根折至牙龈下的牙体或龋坏达牙根部的残冠根意义重大并有利于修复治疗的开展,还可提高修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牙体缺损不同部位牙冠延长术后的疗效。方法:对38颗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患牙行牙冠延长术。以恢复患牙的生物学宽度。术中将31例缺损位于龈下≤3mm的患牙的牙槽嵴顶降至断缘根方3mm,4例缺损位于龈下≥4mm仅进行骨缘的修整。≥5mm的仅做牙龈的部分切除:并分别于术后1周、2周、4周及6周以及永久修复3个月、6个月进行临床牙周检查。结果:牙体缺损位于龈下≤3mm的31例在术后6周获得了比较好的临床结果.修复6个月后牙周组织保持健康;牙体缺损位于龈下4mm的7例患牙在术后6周及修复6个月后牙龈仍呈现炎症。结论:当牙体缺损断端位于龈下≤3mm。手术去除牙槽骨高度达3mm时,冠延长术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汪映泉 《当代医学》2011,17(33):70-70
目的 探讨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合处理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颗龈下牙折的恒上前牙,在完善牙根治疗后,利用正畸方法对患者患牙牙根进行牵引,患牙达到理想的修复要求后,进行牙冠延长术及修复治疗.结果 20颗患牙牙根移动2~4mm,所需时间4~8周.3年复查,10颗牙齿达到成功标准,9颗牙为有效,其中1颗牙切缘较同名牙短1.0mm,失败1颗,为牙周组织炎症,其他患牙牙周组织正常.结论 对于恒上前牙龈下牙折,修复前采用正畸辅助治疗,既保存了患牙,又可制作出美观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15.
牙冠延长术保存残根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牙冠延长术对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残根修复的临床疗效,探讨牙冠延长术的适应症. 方法 对29颗缺损达龈下3 mm的残根行牙冠延长术,根据牙根长度分为A组(13颗患牙,根长≥1.5 cm)和B组(16颗患牙,1.2 cm≤根长<1.5 cm),于术后6周常规修复.比较术前、术后6周、修复后1月及3月的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和牙松动度(MD),以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29颗患牙术后牙周状况良好,总有效率为86.21%.术后各时间点PD、SBI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但两组术后牙周指数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无松动,B组术后56.25%出现Ⅰ度松动. 结论 牙冠延长术有利于残根的保存和修复,但要注意适应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于折断和重度龋病等原因所造成的牙体缺损至龈下的46例病例运用临床牙冠延长术的方法,重建其生物学宽度防止牙周组织病变,术后予以铸造金属烤瓷冠修复,使这样的残冠外形、功能得以恢复。结果:随访两年,44例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对于牙体缺损至龈下的患牙,临床牙冠延长术可以提供足够的牙体组织,使患牙修复后功能得以恢复,牙周组织健康,有利于患牙的保存与修复。  相似文献   

17.
桩核联合牙冠延长术修复磨牙纵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铸造桩核联合牙冠延长术修复牙冠纵折至龈缘下的磨牙临床效果。方法对54颗牙冠劈裂至龈下的第一磨牙采用进行铸造桩核修复牙体,联合牙冠延长术或牙龈切除术修复牙冠,随访观察1年。结果 1年后复诊有效修复47颗,有效率87.03%。结论采用铸造桩核烤瓷冠配合牙冠延长术修复劈裂至龈下的纵折磨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1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从我院口腔门诊选取26颗修复前需施行牙冠延长术的患牙,其中上中切牙11颗,上颌错位侧切牙3颗,上颌劈裂第一双尖牙12颗。所有患者术前牙周状况良好,残根断面达龈下少于4 mm,患牙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牙根长度和形态符合作桩核冠的条件,无根吸收,无全身系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牙冠延长术与牙龈切除术对牙体缺损达龈下患牙的牙龈修整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86颗松动度(MD)≤Ⅰ度、牙体缺损达龈下1.5~4.0mm的上颌前牙,按缺损最深位点处的探诊深度(PD)分为浅缺损组(94颗患牙,PD<2.5mm)和深缺损组(92颗患牙,PD 2.5~4mm).每组患牙均分,分别采用牙龈切除术和牙冠延长术进行牙龈修整术,术后2周常规修复,术后12个月回访.分别记录术前、术后2周及12个月后三个时点的PD、MD和龈沟出血指数(SBI),所得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浅缺损组,二种术式均可显著降低PD和SBI(P<0.05),同时二种术式中MD均增加(P<0.05),但二种术式之间PD和SBI的降低和MD的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深缺损组,牙冠延长术组PD和SBI的降低值均高于牙龈切除术组(P<0.05),但前者MD增加的数值较后者明显(P<0.05).结论 当牙体缺损位于龈下且不侵犯生物学宽度时,可采用牙龈切除术进行牙龈的修整;当牙体缺损位于龈下且侵犯生物学宽度时,采用牙冠延长术修整牙龈疗效较好,但因术后MD有增大趋势,故选择适应症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20.
牙冠延长术临床应用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用于治疗牙外伤冠根折至龈下或者牙体龋坏到达龈下的残冠根的意义。方法选择牙冠折断以及牙体龋坏到达龈下2~4mm的病例35例,采用翻瓣联合骨切除的方法行牙冠延长术,保证牙槽嵴顶降至牙断端根方3~4mm,术后6周根据口内情况进行常规修复,观察牙周、牙龈情况。结果残根残冠35例患者,修复后一年随诊,成功31例,失败4例。结论牙冠延长术的成功运用对于保留冠根折至龈下或龋坏达到龈下的残根冠意义重大,并且有利于修复治疗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