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敬国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8):895-896
目的探讨影响牙再植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9颗脱位牙进行再植,并随访观察,对其再植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2年的随访观察。129颗脱位牙再植之后,成活117颗,其中牙髓存活14颗。结论脱位牙的体外贮存时间和方式,患者年龄,根管治疗时机及固定方法等均是影响再植牙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离体时间全脱位年轻恒牙再植后的成功率。方法详细记录60颗全脱位牙离体时间、手术、及牙愈合情况,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1~2年。结果60颗脱位牙再植后牙髓活力测定阳性19颗(31.67%),牙周膜愈合26颗(43.30%),骨性愈合31颗(51.67%),纤维愈合3颗(5.00%)。术后对38颗牙进行了根管治疗。结论缩短脱位牙的离体时间、尽可能保存牙周膜的活性等是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年轻恒牙再植成功率的原因,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对32例患者43颗外伤后脱位的年轻恒牙常规处理后复位固定,随访观察。结果:经1-2年随访观察,43颗外伤脱位牙再植良好32颗,较好7颗,失败4颗,再植成功率为90.7%。结论:离体时间短、尽量保护根面牙周膜活性、良好固定和调牙合、必要时行根管治疗,是年轻恒牙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琼超 《海南医学》2002,13(6):21-22
目的 探讨外伤性完全性脱位牙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56颗完全性脱位牙采用的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脱位牙再植的成功率85%;有效为11%;失败为4%。年轻恒牙的牙髓再生率为90%,成熟恒牙为6%。结论 外伤性完全性脱位牙再植临床效果好;根管治疗是牙再植成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陈喜华  李建忠 《河北医学》2008,14(9):1050-1051
目的:探讨方丝弓托槽技术在牙再植术中的固定效果。方法:对31颗(23例)完全脱位的上前恒牙用抗生素溶液浸泡和清洁处理,同时对牙槽窝作预备后立即实施牙再植后用方丝弓托槽技术进行固定。结果:经18个月至24个月随访,显效率71%(22颗牙),有效率23%(7颗牙)。结论:方丝弓托槽技术可作为儿童上前恒牙完全脱位的可靠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廖晓明 《重庆医学》2008,37(19):2223-2224
目的 调查学龄儿童恒前牙完全脱位的相关因素,评价对脱位牙进行即刻再植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79例7~12岁学龄儿童恒前牙完全脱位病例进行调,解前牙脱位的相关因素.并对86颗脱落牙进行即刻再植治疗,随访观察1年,评价疗效.结果 上中切牙受伤最多,左右侧无差异;单个牙脱住在所有年组占多数,深覆盖的儿童遭受外伤的概率较大;86颗行脱位再植牙77颗成功,成功率为89.53%.结论 小学儿童在学校受伤较多,在日常教育中应强调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外伤导致脱落的年轻恒牙再植成功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再植牙的预后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2008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牙科就诊的42例儿童患者中的48颗完全脱位恒牙再植的完整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用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髓愈合的发生率为8.3%,牙周膜愈合的发生率为25.0%;离体时间?离体牙保存方式与再植牙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托槽弓丝与钢丝树脂夹板两种固定方式?牙根发育状况对牙周组织愈合不产生显著影响?结论:适当方式保存离体牙?尽快完成再植?功能性方式固定?适时进行牙髓治疗是儿童外伤全脱位恒牙再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胡虹  付浩 《中原医刊》2007,34(15):60-60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脱位恒牙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65颗脱位牙的常规处理、植入、复位固定,随访观察。结果 再植成功率86%。结论脱位时间越短,合理保存的,牙根尖孔开放的,牙周、牙槽无损伤的脱位牙再植成功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年轻外伤性脱位牙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52颗脱位牙的常规处理,植入,复位固定,随访观察。结果 再植成功率85%。结论 脱位时间越短,合理保存的,牙根尖孔开放的,牙周、牙槽无损伤的脱位牙再植成功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年轻恒牙外伤性脱位再植成功的因素,达到指导临床的目的.方法 对收治的43例58颗外伤性脱位年轻恒牙做常规性处理、再植入、复位固定,然后进行随访观察.同时将其按离体时间、保存方法、根尖孔开闭、牙周、牙槽有无损伤进行分组评估.结果 再植成功率可达81%.结论 脱位时间越短,同时能够做到保存合理,牙根尖孔开放并且牙周、牙槽无损伤的脱位牙再植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1.
综合疗法提高年轻恒牙离体再植牙髓愈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年轻恒牙离体再植移用了断指再植术后治疗的抗感染、抗凝、抗血管痉挛俗称“三抗治疗”的理念,将其应用于该类外伤,同时加强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以提高再植牙牙髓愈合率。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局部抗凝、解痉、全身用药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细胞生长新方法。结果:试验组41例病人的45颗年轻恒牙离体再植一年牙髓愈合及功能正常达57.78%;对照组21例25颗牙使用常规治疗方法愈合率仅为23.8%。一年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综合疗法能提高年轻恒牙离体再植牙髓牙髓愈合(牙周膜愈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创伤性前牙脱位再植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0例76颗创伤性脱位前牙进行再植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观察3年。结果:60例76颗创伤性脱位前牙经再植治疗成功率达86.84%。结论:牙再植是创伤性前牙脱位治疗的有效方法,成功率较高。脱位牙的就诊时间和保存方式是影响再植成功的主要因素;可靠的固定方式,咬合创伤的消除是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患者年龄是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儿童恒牙全脱出后再植牙的牙髓组织预后类型,牙髓坏死出现的时间,分析影响再植牙牙髓组织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0年至2012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儿童恒牙全脱出且观察期大于12个月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再植牙的牙髓组织预后方式,牙髓坏死、钙变出现的时间,分析影响再植牙预后的相关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超过30 min再植的全脱出牙再植后60 d内全部发生了牙髓坏死,且出现牙髓坏死的时间明显早于30 min内再植的全脱出牙(P<0.05);30 min内再植的牙齿80%(4/5)牙髓存活,主要表现为牙髓钙变。结论:离体时间会影响再植牙的牙髓组织预后,超过30 min再植的牙齿牙髓几乎没有存活机会,临床上应考虑施行牙髓摘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脱位前牙再植的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4例(36个前牙)完全性脱位行再植手术的病人,其中12例发生于学校,学校老师携带前来就诊3例,家属携带就诊20例,就诊时限0.5~10h,保存方式:冷水或盐水保存5例,口含保存5例,干置4例,脱位后弃置返回寻找保存于盐水10例.常规植入治疗.随访1~3.5年.结果 20例存活,4例因牙根广泛吸收被拔除,成功率为83.3%.四种保存方式最终因牙根广泛吸收而拔除者中冷水保存1例,干置1例,弃置 盐水2例.就诊时间在2.5h以下,除冷水保存有1例拔除外,均存活保留.结论 脱位前牙再植的成功与就诊时间和保存方式有明显关系,而患者家属和学校教师的口腔保健治疗意识是影响这两个因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74-76+80
目的 分析外伤后完全脱位的年轻恒牙再植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2018年我科治疗的61例73颗年轻恒牙外伤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再植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73颗完全脱位牙再植术后,经过1~3年临床观察,治疗效果:优57颗,良6颗,差10颗,再植成功率为86.3%,总体治疗效果较理想。其中伤后15 min~1 h和1 h~24 h进行再植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伤后24 h以上再植的患牙;伤后15 min~1 h再植的治疗效果最佳。结论 再植术是治疗年轻恒牙外伤全脱位的有效方法,再植术成功的关键是尽量保持离体牙牙周膜的活性、正确保存脱位牙并及时再植。脱位后15 min~1 h的再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的年轻恒牙和成熟恒牙的牙髓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3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院口腔科行正畸治疗拔除的无龋健康的第一前磨牙56颗,包括年轻恒牙30颗和成熟恒牙26颗,采用常规免疫组化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rteptvadin-bitin complex,SABC)法比较年轻恒牙和成熟恒牙牙髓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结果年轻恒牙牙髓成纤维细胞中的 VEGF呈强阳性表达,向冠部和根部表达逐渐减弱;成熟恒牙牙髓成纤维细胞中的 VEGF呈阳性表达,向冠部和根部表达逐渐减弱。与年轻恒牙比,成熟恒牙牙髓成纤维细胞中的 VEGF表达较弱,在冠部和根部的表达较弱。结论 VEGF在人年轻恒牙和成熟恒牙牙髓组织中表达有差异,VEGF 参与恒牙牙根的发育与成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年轻恒牙和成熟恒牙牙髓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Flt-1、Flk-1的组织学和分子水平的表达。方法: 将因正畸治疗需要而拔除的人健康前磨牙分为根尖开放的年轻恒牙和根尖闭合的成熟恒牙,每组各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及受体Flt-1、Flk-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人年轻恒牙和成熟恒牙牙髓组织中VEGF、Flt-1、Flk-1的mRNA表达情况。 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年轻恒牙牙髓VEGF,Flk-1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D)值高于成熟恒牙(P <0.05),而Flt-1的表达低于成熟恒牙(P <0.05)。RT-PCR结果显示人年轻恒牙和成熟恒牙牙髓组织均可表达VEGF、Flt-1、Flk-1的mRNA,产物大小分别为145 bp、169 bp和162 bp,且年轻恒牙牙髓组织VEGF、Flt-1、Flk-1的mRNA相对含量分别是成熟恒牙的1.7倍、0.6倍和1.5倍(P <0.05)。结论: 在人健康恒牙的牙髓组织中,VEGF、Flt-1、Flk-1的表达随根尖孔的闭合与否呈现不同表达特征,提示在恒牙的不同发育阶段可通过调控上述基因诱导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伤性前牙脱位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18例32颗脱位前牙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离体牙局部给氧并配合局部药物处理利于再植成功的年轻恒牙牙髓血管再生,减少根尖吸收。结论:牙周膜的活性是前牙再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在治疗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牙根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126例138颗根尖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其中牙髓炎、牙髓坏死97颗,根尖炎41颗;根据术前X线片显示的根尖形态分为根端喇叭型16颗,管壁平行型48颗,管壁内聚型74颗,行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结果 138颗患牙,成功...  相似文献   

20.
麦伟持 《海南医学》2006,17(6):53-54
目的研究脱位牙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病人和方法98例牙脱位患者,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适当处理,然后进行复位、即刻牙再植、牙弓夹板固定等治疗;通过牙髓活力检查、X片检查,随访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牙齿愈合情况.结果部分脱位的73颗牙,复位后全部保存,术后随访无临床症状,X线检查未发现牙根吸收及周围骨质丧失;全脱位的25颗牙,进行牙再植后,除2例外,均获得成功保留.结论部分脱位牙应在局麻下进行复位、固定;完全脱位牙齿应作牙再植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