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肽化合物酪丝亮肽(tyroserleutide,YSL)对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YSL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YSL对正常小鼠及人肝癌BEL-7402荷瘤鼠的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YSL[160μg(/kg·d)]能抑制BEL-7402的生长,肿瘤抑制率为72.23%,且能增强BEL-7402荷瘤裸鼠及正常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YSL对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有抑制作用,并具有增强正常及荷瘤小鼠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硒酸酯多糖(KSC)对荷S180肉瘤小鼠NK细胞活性、LAK细胞活性、IL-2分泌能力和自身肿瘤杀伤活性(ATK)的影响及抑癌效应.结果表明,KSC(40mg/kg·d×9d,ig)能增强荷瘤鼠NK细胞和LAK细胞活性,促进脾细胞产生IL-2,增强ATK活性;加强环磷酰胺(Cy,20mg/kg·d×9d,ip)的抑瘤作用,并能拮抗Cy对免疫活性细胞的抑制效应.体外用rIL-2激活荷瘤鼠脾淋巴细胞可诱生或增强ATK活性.本研究结果提示,KSC上调肿瘤宿主NK细胞和LAK细胞活性及IL-2的分泌水平,增强ATK活性,可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BRM)应用于肿瘤生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人LI—LAK细胞作了对小鼠S_(180)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试验,并与环磷酰胺分别及协同对小鼠S_(180)荷瘤鼠体内抗瘤试验。结果表明:人LI—LAK细胞在体内外均有明显的抗小鼠S_(180)肿瘤的作用。经人LI—LAK细胞及环磷酰胺治疗,S_(180)荷瘤鼠存活期显著延长,部分可完全治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 IL- 2基因转染的瘤苗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 :应用腺病毒介导的鼠 IL- 2基因转染 CT2 6小鼠结肠癌细胞 ,灭活后用作瘤苗治疗荷瘤小鼠 ,观察皮下肿瘤生长及其存活期。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荷瘤小鼠脾细胞 CTL、L AK、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鼠 IL- 2基因转染瘤苗治疗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皮下肿瘤生长并明显延长其存活期 (P<0 .0 1)。体内免疫功能检测表明 ,鼠 IL- 2基因转染疫苗治疗组小鼠脾细胞 CTL 活性、L AK活性和 NK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腺病毒介导鼠 IL- 2基因转染的瘤苗体内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效应 ,其机制可能是提高了荷瘤小鼠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A-NK细胞的体外生长与增殖,以及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研究A-NK细胞局部注射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LAK细胞和A-NK细胞,分别将LAK细胞、A-NK细胞和Walker-256瘤株细胞接种于培养板中,培养24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测定吸光度,计算肿瘤杀伤率。复制鼠肝癌模型,分别将LAK、A-NK细胞经肝动脉注入鼠肝癌模型中,观察两组动物的生存时间。结果:A-NK细胞的增殖明显快于LAK细胞(P<0.05),A-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比LAK细胞强(P<0.01),A-NK细胞能显著延长肝癌动物模型的生存期,与LAK细胞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NK细胞具有增殖快,抗瘤活性强,在体内能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动物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以SMMC—7721为靶细胞MTT法检测LAK细胞活性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以贴壁生长的癌细胞为靶细胞、MTT法检测LAK细胞活性的方法。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LAK细胞对体外培养的K562、Raji、SMMC-7721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LAK细胞对已知的NK敏感细胞K562及NK耐受细胞Raji均有明显杀伤作用,贴壁生长的SMMC-7721肝癌细胞对NK细胞不敏感,而对LAK细胞敏感,在效靶比为40:1时,LAK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达90%以上,其杀伤效应随效靶比增高而增高。结论SMMC-7721细胞可作为检测LAK细胞活性的靶细胞。以贴壁细胞作为靶细胞的MTT法检测LAK细胞活性较传统的悬浮细胞如Raji作为靶细胞具有灵敏、准确、简单、可靠的优点,更适用于国内一般实验室开展。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民间验方"五行汤"由牛蒡、白萝卜、白萝卜叶、胡萝卜和香菇组成,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动物体内实验观察五行汤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抑瘤作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检测比较单方和复方作用差异.方法:用不同成分汤剂处理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MTT法检测汤剂对细胞生长的影响;C57/BL6 小鼠接种B16建立小鼠黑色素瘤模型,随机分为阳性组、空白组和各汤剂处理组;接种后第2天给小鼠灌胃,每天1次, 25 d后处死小鼠取瘤称重;MTT法检测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体外实验显示不同成分汤剂均可抑制B16细胞生长,以复方五行汤抑制作用最强,同时呈浓度依赖性;体内实验显示不同成分汤剂有不同程度的抑瘤作用;不同成分汤剂灌胃后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相应增强;同时NK细胞杀伤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抑瘤作用和免疫功能的单、复方的比较中都是五行汤的作用最强.结论:五行汤对小鼠黑色素瘤有较明确的抑制作用同时可以增强荷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鼠接种腺病毒介导的IL-2基因转移的CT26小鼠结肠腺癌细胞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包括CTL、LAK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变化)。方法:体外将腺病毒介导的小鼠IL-2基因转染CT26细胞(CT26-mIL-2),然后将CT26-mIL2细胞接种于小鼠皮下。采用4h乳酸脱氢酸释放法检测荷瘤小鼠CTL、LAK、NK细胞的杀伤活性,MTT法检测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接种CT26-mIL-2后第14d,小鼠脾细胞NK活性和诱导后的LAK活性和CTL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杀伤活性显著增强(P<0.01)。结论:IL-2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能诱导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参与机体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芦荟提取物C(AloeExtractC ,AE C)对小鼠移植性肿瘤 (实体瘤 )的抑制作用和其对脾细胞IL 2分泌活性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AE C的提取和主要成分含量测定法。用S180和MethA移植瘤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 ,经腹腔注射AE C后 ,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检测其脾细胞IL 2分泌活性和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AE C能促使肿瘤组织大面积出血坏死及炎细胞浸润 ,按瘤组织坏死和炎细胞胞浸润分级积分法记录 ,AE C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 5 FU治疗组 (P <0 .0 1)。脾细胞IL 2分泌活性S180 移植瘤AE C治疗组与其对照组比较升高 4 2 .6 % ,MethA移植瘤AE C治疗组与其对照组比较升高 6 2 .6 %。NK细胞杀伤活性AE C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升高 (P <0 .0 1)。 5 FU治疗组小鼠免疫功能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AE C有抑制肿瘤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联合细胞因子基因转染的D422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体内致瘤原性和免疫原性的变化,为胶质瘤的免疫基因治疗打下基础.方法IL-2基因和B7-1基因转染的G422细胞1×105皮下和脑内接种,观察肿瘤生长速度和荷瘤小鼠的存活期,2周取脾脏,检测NK、LAK和CTL的杀伤活性.结果IL-2和B7-1基因联合转染的G422细胞,皮下接种后肿瘤生长明显减慢,脑内接种动物存活期明显延长,NK、LAK和CTL的杀伤活性增强.结论IL-2基因和B7-1基因联合转染的G422细胞,致瘤原性下降,免疫原性增强,能有效激活机体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特异性转移因子(STF)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在小鼠腹腔内接种S180细胞同时腹腔注射5180-STF,测定天然杀伤(NK)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活性、淋巴细胞转化(淋转)、LAK特异杀伤活性及生存期。结果荷瘤小鼠NK和LAK活性及淋转较正常小鼠明显低下(分别为14.55%±713%、13.82%±6.64%、44.15±6.94SI;27.74%±6.67%、29.38%±9.16%、69.14±7.67SI),生存期明显缩短(分别为17.50±2.00d和>45d)。在荷瘤同时应用5180-STF,可部分阻止NK和LAK活性及淋转的下降(分别为18.64%±7.18%、22.84%±7.22%和53.03±9.15SI),延长生存期(26.25±4.40d),还可明显诱导LAK特异活性。荷瘤3天后应用5180-STF,仅能部分诱导LAK特异活性,不能延长生存期。结论STF可能有助于阻止癌前病变向癌转化,而对晚期肿瘤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2.
CIK的体外增殖及体内外杀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从人骨髓造血前体细胞体外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测定其表型及T细胞刺激活性.方法:采用Mini-MACS分离技术,从正常人骨髓、脐血分离CD34~ 造血干细胞,体外以重组hGM-CSF,hTNF-α,hIL-3诱导培养2周,流式细胞术检测扩增细胞的表面表型及细胞内IL-12的表达,体外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扩增DCs的T细胞刺激活性.结果:从正常人骨髓、脐血分离得到高纯度(>90%)的CD34~ 造血干细胞,经重组hGM-CSF,hTNF-α的共同诱导培养,扩增得到大量DCs,加人hIL-3可以进一步增加DCs产量;FACS检测表明,扩增的DCs表达HLA-DR,CD40,CD54,CD80,CD86分子,细胞内有hIL-12的P35,P40亚基的表达;与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生成的DCs相比,由CD34~ 干细胞扩增的DCs具有更强的激发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人CD34~ 干细胞体外经诱导培养,可以生成大量功能成熟的DCs,从而为进一步开展DCs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人肺癌细胞NHE—1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目的:动态观察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细胞的体外增殖,体外的细胞毒活性,及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其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提取健康供血者的PBMC,第0天加入γ-IFN,第1天加入IL-2、抗-CD3单抗和IL-1培养CIK细胞;在流式细胞仪上做动态培养物的表型分析;与LAK细胞作对比,分别用MIT法测定其体外细胞毒活性及对S180荷瘤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CIK细胞在培养2周后获得大量增殖,表型分析表明,CIK细胞属异质性细胞群,在培养的过程中,群体的CD3~ CD56~ 细胞大量扩增达1000多倍,是CIK细胞的主要效应细胞;实验证明,CIK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及对S180荷瘤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均强于LAK细胞;其较强的体内抗癌活性可能与荷瘤鼠主体内T细胞活化有关.结论:CIK细胞是一种强于LAK细胞的、新型、高效、具有广谱杀瘤活力的免疫活性细胞.  相似文献   

14.
中药香加皮提取物的体内外抑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背景与目的:研究中药香加皮水提取物(cortex periplocae extract,CPE)的体内、外抗肿瘤效果.材料与方法: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PE对6种不同组织来源肿瘤细胞(K562、BGC-823、TE-13、SMMC-7721、MCF-7和HeLa)增殖反应的影响;将CPE灌胃给予S180和colon 26荷瘤小鼠,观察其对肿瘤形成及小鼠生存期的影响.结果:CPE对6种不同肿瘤细胞株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其中对K562,BGG-823,TE-13的抑制作用量效关系明显(r分别为0.89、0.71和0.72,P值均<0.05).将CPE灌胃S180或colon26荷瘤小鼠,可明显抑制肿瘤在体内的生长,并可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P<0.05).结论:CPE对6种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可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寿命.香加皮作为抗肿瘤药物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5.
转染hEndostatin基因对CNE2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ue T  Zhang P  Liu P  Deng QL  Ji QM  Li XY  Zhu ZY 《癌症》2003,22(2):148-151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生长、转移是血管生成依赖性的,血管生成抑制剂有望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本文旨在探讨转染人内皮抑素基因hEndostatin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分别将pBlast-hIL-hEndostatin、pBlast-hEndostatin和pBlast-MCS质粒导入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MTT法在体外检测转导细胞表达的hEndostatin的活性,并在体内实验中观察转导的CNE2细胞在裸鼠上的致瘤性的差异。结果:转染pBlast-hIL-hEndostatin的CNE2细胞的上清能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生长,其在裸鼠体内形成的瘤组织重量和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细胞。结论:转染hEndostatin基因能有效抑制CNE2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华卟啉钠 (sinoporphyrin sodium,DVDMS-2)介导的光动力疗法 (DVDMS-2-PDT)在体内外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强度。方法:用噻唑蓝(MTT)法检测DVDMS-2在体外对4种肿瘤细胞 (人肝癌细胞HepG2、人肺癌细胞H460、人胃癌细胞BGC823和人肾癌细胞Ketr-3)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小鼠肉瘤S180移植性肿瘤模型,按2 mg/kg单次尾静脉注射给予DVDMS-2,给药24 h后进行光动力治疗,分别设低、中、高剂量照射组 (分别为38、76、152 J/cm2),另设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 (给予10 mg/kg Photofrin,按76 J/cm2进行光照射),实验结束后,称瘤质量,计算各组肿瘤生长抑制率。采用裸鼠H460细胞荷瘤动物模型,设DVDMS-2低、中、高剂量组 (分别为0.5、1.0、2.0 mg/kg),另设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 (给予10 mg/kg Photofrin),激光照射条件为76 J/cm2 ,试验结束后,计算各组肿瘤质量、肿瘤体积、相对肿瘤增殖率T/C (%)等指标。利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VDMS-2对HepG2、H460、BGC823和Ketr-3细胞均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MTT法测定其IC50值为0.207~0.584 μg/mL。小鼠肉瘤S180移植性肿瘤模型抑制实验中,低、中、高剂量照射组的平均肿瘤抑制率分别为82.83%、88.56%、95.59%,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H460细胞荷瘤动物模型中,DVDMS-2 0.5、1.0和2.0 mg/kg对裸鼠异体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为38.8% 、47.9%和53.9%,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VDMS-2体内外应用对肿瘤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龙泉复方制剂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药验方“龙泉复方制剂”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Lewis肺癌接种于DBA/2小鼠。S180肉瘤接种于BALB/C小鼠。将各味中药成分煮沸煎制,过滤后备用,每只鼠0.5ml/d,共10次。体外细胞毒性实验:MTT比色法。脾细胞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分析:RT-PCR。结果(1)本方对两种肿瘤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作用与药量大小呈正比。同量的药对Lewis肺癌的作用更强一些。(2)用药后小鼠脾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效靶比例的增加小鼠脾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逐渐上升。(3)用药组脾细胞的IL-2和INF-γ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B7-H1的表达比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龙泉复方制剂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肿瘤的复方中药,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对肿瘤细胞直接的毒性作用和通过促进免疫反应的间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 combined modality of 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LAK) cells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 alpha) on MBL-2 tumor in C57BL/6 mice was studied. Murine LAK cells induced from splenocytes by interleukin 2 (IL2) could lyse MBL-2 target cells in vitro. but no enhancement of the LAK activity was found by the treatment of LAK cells with TNF alpha in vitro. However, the treatment of MBL-2 with TNF alpha enhanced the sensitivity to LAK cells. Moreover, administration of TNF alpha to mice bearing solid MBL-2 tumor led to increased tumor vascular permeability within 1 h, and resulted in the enhanced accumulation of systemically transferred LAK cells in tumor tissue.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treated MBL-2-bearing mice with TNF alpha and then with LAK cells 1 h later. No therapeutic effect was observed when tumor-bearing mice were treated with TNF alpha alone or LAK cells plus IL2. However, adoptive immunotherapy using LAK cells and TNF alpha had therapeutic effects, i.e., growth inhibition of tumor nodules and prolongation of survival.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ppropriately timed pretreatment of tumor-bearing mice with TNF alpha augmented the anti-tumor efficacy of LAK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