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是常见多发病之一。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无症状携带者在人群中分布甚广,其在传播乙型肝炎上有重要意义。自从1972年Magnius和Espmark等发现在HBsAg阳性血清中存在e抗原抗体系统以后,学者们相继研究并提出e抗原抗体系统的存在与乙型肝炎传染性及病人预后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我们在研究肝炎与肝癌关系的基础上,对394名无症状HBsAg携带者以及132名HBsAg阴性者和41名抗-HBs阳性者作e抗原抗体系统的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1971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国家细菌实验室的一些学者首先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e抗原、抗体系统后,其它国家的学者对此续有进一步的研究报导。 e抗原的来源、本质尚不清楚,至今,它仅存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内。从有表面抗原的慢性携带者提取的抗体,用双向免疫扩散技术(Ouchterlony氏法)可检出e抗  相似文献   

3.
<正> 1972年瑞典学者Magnius在研究乙型肝炎抗原时,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组新的抗原抗体系统,其免疫性及理化特性既不同于表面抗原,亦不同于核心抗原,因而命名为e抗原抗体系统。这一发现开拓了人们认识乙型肝炎的新途径,加速了人们对乙型肝炎的进一步理解,1979年至1980年,我们对105例肝炎患者HBsAg阳性血清及295例HBsAg阳性携带者进行了e抗原e抗体的测定,并对e抗原系统的临床意义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1972年 Magraius 和 Espmark 报告应用免疫扩散试验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中发现一种新的抗原抗体系统,并命名为“e”。以后的作者指出“e”抗原抗体(HBeAg、抗-HBe)系统,从未出现在未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健康人身上,而仅存在于 HBsAg 阳性血清内。我们于1979年9月对内蒙牧区蒙古族居民 HBsAg 携带者,作了 HBeAg、抗-HBe 的检测,现将结果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298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称 HBsAg)阳性者,其中76例诊断为慢性活动性肝炎,17例诊断为慢性迁延性肝炎,205例为无症状 HBsAg 携带者。研究结果表明,HBsAg 滴度与 HBeAg(乙型肝炎 e 抗原)及肝功能三者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并且与慢性肝炎的发生率相关。肝功能异常率随着HBsAg 滴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P<0.005),而且慢性肝炎患者的 HBeAg 阳性率显著高于无症状 HBsAg 携带者(P<0.005)。结果启示,检测 HBeAg和 HBsAg 滴度,肝功能试验对判断乙型肝炎感染率、传染性、早期诊断、病情转归、肝脏损害程度以及开展防治工作等方面均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50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的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多聚白蛋白受体(PHSA-R)和e系统以及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核心抗体(抗-HBc,抗-HBcIgM)作了检测,并以50例乙肝现症病人(HB)作为对照。结果具有抗-HBc及抗-HBcIgM共存者,在ASC为26例(52%);乙肝病人为29例(58%),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e抗原阳性率和PHSA-R阳性率也无显著差异,结果显示有半数以上的ASC是具有HBV复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传染性与乙型肝炎现症病人相同。  相似文献   

7.
作者报告对四川仁寿县某公社两个大队76例HBsAg无症状携带者中的73例进行了e抗原、e抗体、抗-HBc和HBsAg的检测以及半年的追踪观察结果。对e抗原抗体在HBsAg携带者中的检出情况,e抗原抗体与年龄、性别、HBsAg亚型、家庭内HBV感染和抗-HBc的关系以及e抗原抗体的临床、流行病学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1972年Magnius和Espmak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中发现了一新的抗原即e 抗原(HBeAg),并证明HBeAg、e 抗体(Anti—HBe)系统不存在于HBsAg 阴性血清中,随后有人证明HBeAg 持续存在标志着乙肝病人的予后  相似文献   

9.
随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核抗原(HBcAg)、e抗原(HBeAg)和这些抗原相应抗体的相继发现,以及抗原、抗体检测方法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近十年来,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已经得到全而的、不断的重新评价。为调查安徽健康人群HBsAg携带者分布状况,我教研组曾于1973年5月至1977年9月取部分地区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进行HBsAg检测。检测方法为对流免疫电泳法或对流免疫电泳和琼脂免疫扩散法同时进行。现将历年调查资料汇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指患乙型肝炎或无症状携带HBsAg的孕妇,在围产期将HBV直接传播给婴儿。此种传播是构成HBV慢性携带状态的重要原因,也是病毒赖以在人群中保存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将母婴传播及其预防的现状作一介绍。一、与传播有关的一些因素 1.母血e抗原/e抗体系统与婴儿HBV感染:Okada等指出:HBeAg(e抗原)阳性母亲对婴儿的传播率达100%,但抗-HBe(e抗体)阳性者不能将HBV传播给婴儿,因而认为e抗原可作为HBV携带者母亲能传播给婴儿的一个指标。Beasley等的研究认为,e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85%为HBsAg阳性,而e抗原阴性母亲仅31%的婴  相似文献   

11.
1972年Magnius与Espmark报道了一种新的抗原抗体系统,即e抗原和e抗体。与以前那些存在于HBsAg颗粒上的亚型(a、d、y、w、r)不同,e抗原不是HBsAg颗粒的表面成份,但它与传染性有关。由于e系统对HBsAg阳性病人可能有预后的意义,作者对本院48例中年(>40岁)HBsAg携带者,应用对流电泳方法(CEP)作了e系统检测,并就其所得结  相似文献   

12.
采用Abbott EIA法对各种HBsAg阳性人群血清抗HDV抗体进行了调查,结果在1004份血清标本中检出有18份标本抗HD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8%。抗HDV抗体检出率与年龄、性别无关。但在无症状HBsAg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包括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抗HDV抗体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别,分别为0.6%、0%、1.7%、和12.1%。这些阳性血清中抗HDV抗体滴度<1:10,间隔2~6个月后对部份患者重新采血复查时,抗HDV抗体转为阴性。研究结果提示了低感染率的D型肝炎在我国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无症状携带者是指血清 HBsAg 阳性持续半年以上,无肝炎症状、体征和肝功能正常。估计我国有HBsAg 无症状携带者(下称携带者)约1亿人。携带者不仅是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染源,且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肝癌有密切关系。重视携带  相似文献   

14.
1980年1~3月,我们对365例 HBsAg阳性者作了 e 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调查对象为1979年9~12月分在乐清县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分布调查时,检出的HBsAg阳性者。材料乙型e抗原和e抗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延吉市405名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e抗原的分布情况。朝、汉族儿童e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2.00%及12.00%,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u=4.03,p<0.01)。e抗原的阳性率,低年龄组儿童高于高年龄组。e抗原阳性率随着HBsAg的滴度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6.
自1972年Maguius在其HBsAg的分型工作中发现e抗原以来,引起广泛重视。现已确认e抗原对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及转归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检查362例e抗原——抗体系统的结果报告如下。检查对象和方法一、检查对象 1.观察组:(HBsAg阳性)住院乙型肝炎现患84人,门诊慢性乙型肝炎136人。HBsAg携带者53人,均为输血队员和兵役体检者。 2.对照组:(HBsAg阴性)急性肝炎25入,慢性肝炎20人,兵役体检44人,共计89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学校中健康学生 ABsAg、e 抗原、e 抗体的携带情况和乙型肝炎流行规律,1978年初我们对三水中学1,501名中学生(年龄12~17岁:男849名,女652名)进行了 ABsAg、e 抗原、e 抗体的检测,现报告如下:调查方法我们对1,501名中学生分各级全部进行肝炎史和家庭接触史的询问和一般体格检查(主要是肝脾的触诊)的同时,取微量末梢血检查 HBsAg(对流免疫电泳)和微量谷—丙转氨霉测定,再对 HBsAg 阳性  相似文献   

18.
1972年瑞典学者 Magnius 和 Espmak 在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时,发现两个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血清中有一条新的沉淀带出现,经过研究与表面抗原决定簇 a、d、y、w、r 均不同,且与核心抗原也不同,而命名为 e 系统,并证明 e 系统不存在于 HBsAg 阴性人血中,随后又有人证明 e 系统持续存在,标志乙型肝炎患者预后不佳,而有传染性。抗—HBe(eAb)存在,则无传染性,预后较好。1977年 Bealsley 提出 eAg、eAb 的分布与 HBsAg 的滴度有关,本文着重探讨 HBsAg 滴度与 eAg 检出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Magnius和Espmark(1971)在HB_sAg阳性血清中发现一组新的抗原抗体系统,并命名为“e”。以后的作者指出了e抗原抗体系统仅和HB_sAg系统同时存在,并认为e抗原的存在与肝功能损害、肝组织学异常及预后相关,而e抗体的意义则相反。近年来也有认为这种相关不是绝对的。我们于1977年4月至1977年11月对乙型肝炎患者及乙型肝炎相关抗原(下称HB_sAg)携带者480例、HB_sAg阴性肝炎患者150例及健康者66人作了e抗原抗体(下称eAg-eAb)的测定,并对25份血清标准作了电子显微镜观察,现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自1971年在乙型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血清中发现一组新的抗原——抗体系统——e系统以来,e抗原和e抗体的检测日益受到医学卫生界的注目。因为它在判断乙型肝炎的预后及感染性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