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建立脑脉通(大黄、人参、葛根)有效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复方与组方药材指纹图谱色谱峰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PDAD方法,建立脑脉通有效部位及各药材在203nm检测波长下的指纹图谱,以色谱峰保留时间为考察指标,对复方指纹图谱色谱峰归属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脑脉通复方有效部位的HPLC对照指纹图谱,标示出36个共有指纹峰,对复方特征峰进行了归属分析,确定了14个特征峰的药材归属。结论:该指纹图谱有助于提高脑脉通有效部位的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
复方有效部位与组方药材指纹图谱色谱峰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色谱指纹图谱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复方有效部位与组方药材指纹图谱色谱峰相关性,进而分析有效部位化学组成。方法以精制血府逐瘀汤降血脂有效部位(FP)为研究对象,通过HPLC/DAD联用建立复方有效部位及各药材相应部位指纹图谱,以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对偏差△t和紫外光谱相似度为考察指标,对方剂有效部位化学指纹图谱色谱峰归属进行分析。结果对复方有效部位FP中的16个色谱峰进行了归属分析,确定其主要来源于枳壳、川芎、赤芍、红花,为黄酮及萜类化合物。结论该方法能较好地判别FP部位主要色谱峰与药材化学组分间的相关性,帮助确定FP部位指纹峰的归属,可应用于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化学组成及来源分析。  相似文献   

3.
黄芪生脉胶囊与组方药材指纹图谱色谱峰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黄芪生脉胶囊HPLC指纹图谱,并研究复方与组方药材指纹图谱色谱峰相关性。方法:通过HPLC-DAD联用建立复方及各药材指纹图谱,以色谱峰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信息为考察指标,对复方指纹图谱色谱峰归属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有16个特征峰的HPLC指纹图谱,对复方特征峰进行了归属分析,确定了特征峰的药材归属。结论:该方法有助于提高黄芪生脉胶囊的质量控制水平,能较好地判别复方主要色谱峰与药材化学组分间的相关性,可应用于中药复方化学组成及来源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欣脉胶囊中筛选出降血脂的主要活性部位,建立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其与组方药材指纹图谱色谱峰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溶剂萃取法对欣脉胶囊的不同极性部位进行分离制备,采用腹腔注射75%蛋黄乳液的方式快速建立小鼠高血脂症模型,筛选出欣脉胶囊的活性部位;建立欣脉胶囊活性部位及各药材的指纹图谱,以色谱峰保留时间为考察指标,对复方活性部位指纹图谱色谱峰归属进行分析。结果:乙酸乙酯部位和大蒜挥发油部位的降脂作用显著(P<0.01);建立了欣脉胶囊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标示出28个特征峰,对特征峰进行了归属分析,确定了27个特征峰的药材归属。结论:欣脉胶囊降血脂的主要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部位和大蒜挥发油部位,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能较好地判别活性部位主要色谱峰与药材化学组分间的相关性,为欣脉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汝文文  韦敏  吕晔  勇维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6):1409-1411
目的 分析宁心红杞胶囊活性部位的特征峰在复方全方及单味药材中的归属.方法 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对相同实验条件下提取的复方、具抗颗粒细胞凋亡活性的有效部位及其组方各单味药材的HPLC图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宁心红杞胶囊复方、各有效部位及各单味药材有较好的相关性,复方中含有梓醇、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等化合物;复方活性部位色谱峰在各单味药材中都有分布,样品16色谱峰主要来源于熟地、枸杞子、山楂;样品17色谱峰主要来源于熟地、枸杞子、山楂;样品38、39、40色谱峰较多,成分复杂,主要来源于山楂和红花两味药材.结论 复方各部位的指纹图谱为阐明各部位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以及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市售二妙丸进行色谱指纹图谱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对不同批号的二妙丸HPLC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建立共有模式,计算相似度,并将制剂指纹图谱与苍术、黄柏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对不同批号市售二妙丸相似度进行了计算,并对其HPLC指纹图谱中共有峰进行了归属.结论:可以利用指纹图谱技术进行中成药中主要成分的药味来源归属及部分特征峰的定性.  相似文献   

7.
大黄5种饮片指纹图谱色谱峰的归属与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大黄不同饮片指纹图谱中色谱峰进行归属,比较各饮片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甲醇-1%冰醋酸梯度洗脱,比较各饮片以及饮片与药材在280,430 nm下,指纹图谱的变化情况.结果:大黄生、酒、醋片HPLC指纹图谱较相似,均可归属24个色谱峰,熟大黄饮片归属19个色谱峰,大黄炭饮片可归属22个色谱峰.430 nm下,除熟大黄饮片归属7个色谱峰外,其他饮片均可归属出8个色谱峰.结论:大黄生、酒、醋片指纹图谱较相似.熟大黄及大黄炭饮片与生片相比,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8.
双黄连冻干粉HPLC指纹图谱特征色谱峰的归属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双黄连冻干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对其特征色谱峰进行归属研究.[方法]将双黄连冻十粉HPLC指纹图谱与各组成单味药代表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利用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对双黄连冻干粉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和定性.[结果] HPLC指纹图谱中分离得到21个色谱峰,确定了指纹图谱中7个特征色谱峰的归属,分别为:绿原酸、连翘酯苷、黄芩苷、连翘苷、木犀草素、汉黄芩苷和黄芩素.[结论]利用指纹图谱技术对双黄连冻干粉中主要特征峰进行定性研究,可为实现对药品的质量控制进行整体描述和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中指纹图谱共有峰与组方药材有效部位及药效的相关性,表征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药效物质基础。方法:用指纹图谱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偏差△t和紫外光谱夹角余弦特征相似度,考察共有峰与药材有效部位的相关性;将加味四妙丸中各有效部位及各组方药中的有效部位进行正交组合,测定指纹图谱及评价抗炎、镇痛及降尿酸作用,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将药理数据与指纹图谱各色谱峰相对面积相关联,研究谱效相关性。结果:该方有效部位群12个共有峰分别来源于组方药苍术皂苷、黄柏皂苷、黄柏生物碱、土茯苓皂苷部位,与抗炎、镇痛、降尿酸作用均有相关性。结论:研究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共有峰的成分特征及谱效关系,是表征复方整体成分-配伍-药效相关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明确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中指纹图谱共有峰与组方药材有效部位及药效的相关性, 表征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用指纹图谱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偏差△t和紫外光谱夹角余弦特征相似度, 考察共有峰与药材有效部位的相关性; 将加味四妙丸中各有效部位及各组方药中的有效部位进行正交组合, 测定指纹图谱及评价抗炎、镇痛及降尿酸作用, 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将药理数据与指纹图谱各色谱峰相对面积相关联, 研究谱效相关性。结果: 该方有效部位群12个共有峰分别来源于组方药苍术皂苷、黄柏皂苷、黄柏生物碱、土茯苓皂苷部位, 与抗炎、镇痛、降尿酸作用均有相关性。结论: 研究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共有峰的成分特征及谱效关系, 是表征复方整体成分-配伍- 药效相关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木香、川木香、土木香、青木香、红木香药材的ITS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条形码序列,探讨木香类药材鉴定新方法。对60份样品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ITS2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采用 MEGA5.0 软件进行序列比对,计算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K2P),构建邻接树(neighbor-joing tree,NJ Tree)。结果表明,无论是菊科的木香、川木香、土木香,还是马兜铃科的青木香和五味子科的红木香,ITS2序列种内变异均小于种间变异,ITS2序列所有单倍型比对后长度为272 bp,变异位点达到162个;遗传距离显示物种种内平均K2P远远小于种间平均K2P;NJ树结果显示木香、川木香、土木香、青木香和红木香药材可明显区分,且能鉴别川木香的2个基原物种。因此,ITS2序列可用于鉴定木香、川木香、土木香、青木香、红木香药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黄芪、丹参、三七醇提药渣中粗多糖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不同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优选提取工艺;考察采用不同药液浓度、醇沉液浓度、沉淀时间所得多糖总量与纯度,优选沉淀工艺。结果优选出的多糖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5 h;优选出的沉淀工艺为药液浓度为1 g原药材/mL,醇沉浓度为80%,沉淀时间为4 h。结论优选出的工艺比较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具体的工艺技术参数将在中试研究中确定。  相似文献   

13.
甘草与附子配伍煎液的甘草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张爱华  彭国平 《中成药》1999,21(4):196-198
以甘草素与异甘草素为对照品,建立了HPLC法测定甘草黄酮含量的方法,并对甘草与附子配伍前后水煎液中甘草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甘草与附子配伍煎煮的黄酮含量明显高于甘草单煎液。单煎液含量为1.18%,配伍液含量为1.85%。  相似文献   

14.
人参和西洋参的红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田进国  王健 《中药材》1996,19(2):70-72
对人参和西洋参的石油醚、乙醚和水提取物进行红外光谱测定,结果显示:人参和西洋参分别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红外光谱特征,根据其光谱特征可准确地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15.
紫草根     
本品为紫草科(Boraginaceae)植物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et Z.)的干燥根部。本植物分布我国、朝鲜及日本。我国主产于新疆及东北诸省及华北地区。辽宁以盖平、海城所出为佳。原植物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上部分歧,高约30—60厘米,全体被毛。叶互生,无柄,广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先端尖,叶基楔形,长5—7厘米,宽  相似文献   

16.
人参与西洋参的皂甙成分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人参及14个产地(包括美国、加拿大)的15批西洋参样品进行了皂甙类成分薄层定性分析、总皂甙含量比色测定及人参皂甙Rb1,Rg1,的薄层扫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白芍与赤芍均来源于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通常认为加工方法是导致2种药材功效差异的本质原因,仅根据加工方法而不考虑药材种质,就会出现药材的性状、活性成分含量不能很好吻合药材的质量标准。芍药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白芍和赤芍的本草考证、种质差异及药材化学成分差异的影响3个方面阐明了白芍和赤芍药材的种质存在的差异,白芍应为古人从野生芍药中选育出的栽培品种P.lactiflora ′Baishao′。白芍与赤芍基原问题的澄清可为优质药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人参,附子与参附汤的免疫调节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陈玉春 《中成药》1994,16(8):30-31
参附汤(人参0.3g/ml,附子0.15g/ml)能显著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P<0.001)。人参和附子二者也能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L-2(P<0.005,P<0.001)。提示人参,附子与参附汤三者均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粉防己的伪品异叶马兜铃的性状、显微及理化等生药特征进行了对比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国内当归、黄芪和党参3种中药国家科技成果研究的基本现状,揭示其文献和研究内容等方面的特征,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计算机的分类、统计功能,按成果的基本情况、成果的研究内容、成果的评价与应用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3种中药国家科技成果,甘肃、河北、山东等地排在前列,成果主要由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部门承担,成果课题的来源主要为地方计划和自选课题,成果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药物疗效、药物制剂、栽培、贮藏加工等领域。结论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知网版)中,3种中药国家科技成果增幅缓慢,成果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成果转化率低,数据库中一些成果项目的数据缺失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