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1例肾血管平滑肌肪瘤的诊治资料。结果2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均行B超检查,17例提示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疑诊为肾癌。11例行CT检查,8例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5例行KUB+IVP检查,肾盂、肾盏受压变形者7例。本组术前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者17例,其中8例行B超动态观察,严密随访。可疑肾癌者4例。13例行肾切除术。13例行肾切除者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瘤体直径4cm~8cm,8例经随访0.5~3年,一般情况较好,瘤体无明显增大。结论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体直径>4cm,外向性膨胀性生长,瘤体增长较快,症状明显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对瘤体<4cm,无明显症状,行B超动态观察,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诊治研究(附48例病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结果:B超37例提示为错构瘤(37/48),CT38例提示为错构瘤(3895),7例行MRI检查者6例提示肾错构瘤(6/7)。45例RAML患者行保肾手术,其中10例继发破裂出血者行血肿清除瘤体剜除术;29例瘤体直径大于2cm者行肿瘤切除或肾部分切除术;6例直径小于2cm者行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3例患者行肾切除术。所有病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错构瘤。结论:B超,CT和MRI为肾错构瘤的最佳诊断方法。对已确诊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单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8年本院诊治的5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B超、CT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47例行肾肿瘤剜除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并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3例,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结果 5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48例患者术后经3~75个月的随访,未见脂肪瘤复发且肾功能良好.结论 B超和CT检查是术前确诊的主要依据.直径大于4 cm的肾错构瘤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时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B超检查79例提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9/103),CT检查86例提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6/103),32例行MR检查者28例提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8/32)。75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肾肿瘤剜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其中8例直径小于4 cm者行后腹腔镜肿瘤剜除术。肾切除术18例,10例患者临床观察。随访3~36个月,未见肿瘤转移及复发。临床观察患者肿瘤生长缓慢。结论 B超、CT及MRI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主要手段,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理想方法,应从严掌握肾切除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5.
15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治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疗方法及治疗时机。方法收集并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二院自1992—2007年治疗的15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8例均行B超检查,134例行CT检查,60例行MIR检查。行以上影像学检查,确诊率可达95%以上。12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肾切除49例,肿瘤剜除62例,肾脏部分切除术15例,手术治疗者均经病理证实。临床观察28例。结果观察者中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最初的37例观察者中,有9例行手术治疗。观察者多数为肿瘤较小者(直径〈4cm)。33例肾破裂出血者,有32例肿瘤直径〉4cm,另一例〈4cm,位于肾一极轮廓之外。结论B超、CT、MRI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很好手段,三者结合使确诊率明显提高。对于瘤体〉4cm、生长较快或位于肾脏表面向外生长及乏脂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因破裂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应积极手术干预治疗。手术治疗应尽量多的保留肾单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与栓塞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RAML病人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与栓塞。结果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提示RAML有较特征性改变;同时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可使RAML引起的症状明显缓解、瘤体明显缩小、手术切除时间缩短及出血量减少。结论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与栓塞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培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071-3072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无特异性表现,B超的确诊率为76%,螺旋CT检查的确诊率为84.0%。结论:B超和CT检查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本文总结了26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占同期肾肿瘤的20.3%)的临床资料。21例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切除肿瘤7例,肾切除14例;未行手术5例。通过观察随访,得出:B超和CT是术前诊断此肿瘤的最好手段,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对4cm以下的肿瘤应采取定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LL)的影像诊断价值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资料,全部行CT扫描;其中4例行MRI扫描、10例行B超检查.7例术前诊断明确且肿瘤直径大于4cm行肾切除术.结果:病理检查均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术后病情稳定.结论:CT、MRI诊断准确率高,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最佳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确定治疗方案有一定指导价值;肿瘤直径>4cm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时应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观察及总结4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B超、CT、静脉肾盂造影等影像学改变及愈后。结果:通过对4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检查总结,单纯行静脉是肾盂造影对该肿瘤的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意义不大,而B超结合CT检查对指导治疗意义重大。结论:通过B超及CT检查保留正常肾组织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对于小于4cm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随访观察。有症状,大于4cm或破裂者应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