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餐具直接接触食品,它的卫生状况不容忽视,食品可通过被微生物污染的餐具而引起胃肠道疾病,因而是肠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卫生细菌学检验中,可以作为粪便污染指标的有三类细菌:即大肠菌群,粪链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这三类细菌在粪便中数量最多的是大肠菌群.因此,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较为适宜[1].因而大肠菌群可以作为餐具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我市餐饮业餐具消毒情况,特对2001~2004年我市不同等级宾馆餐厅、学校食堂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2.
安岳县饮食业餐具细菌污染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0年3月,对安岳县县城288家大、中、小型餐馆的餐具进行了细菌污染检测。检测时,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在餐具内表面螺旋式涂抹采样,检测细菌总数与大肠菌群数。以细菌总数超标(≥50cfu/cm2)或大肠菌群数超标(≥30个/25cm2)或检出致病菌为不合格。 结果,细菌总数超标率为42.4%(206/486),大肠菌群数超标率为33.3%(162/486),致病菌检出率为38.9%(189/486),不合格率为47.l%(附表)。安岳县饮食业餐具细菌污染检测@汪安$四川省安岳县卫生防疫站!安岳…  相似文献   

3.
大肠菌群作为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标已有60多年的历史,它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食品中大肠菌群超标是引起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每年中秋节期间,随着月饼的大量上市,常会带来这类疾病的食源性隐患。为了确保消费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疗养院部分冷食细菌污染状况与餐具消毒效果,为加强有效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某部14个疗养院餐厅的餐具及凉菜进行调查。结果共采集疗养院餐厅凉菜间自制凉菜33份大肠菌群检出率为42.42%,主要是细菌总数超标和检出大肠菌群。共抽检餐具79件,餐具消毒合格率为96.20%。结论该部疗养院餐厅餐具消毒效果较好,但凉菜间自制冷食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应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5.
餐具及厨具的污染情况与消毒效果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餐具进行了细菌总数与大肠菌群检测。清洗后未消毒的餐具,检出细菌总数≤500cfu/100cm2者占53.87%,≤2000cfu/100cm2者为77.76%;大肠菌群阴性者占73.76%。用流通蒸汽或含氯消毒剂消毒者,细菌总数均≤500cfu/100cm2,大肠菌群全部阴性。  相似文献   

6.
经检测,平南县中、小学学生食堂餐(用)具细菌总数超标率达40.28%~81.25%,大肠菌群检出率为24.59%~53.70%。私立学校或无消毒设备与药品的食堂餐(用)具细菌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市餐饮行业餐具消毒状况。方法:在2003-2005年采用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方法,随机抽取本市餐饮企业3325份样品作大肠菌群纸片检验。结果:3年共检测餐具3325份,总合格率为73.2%,其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分别为68.4%、69.9%、79.6%;大、中、小型及乡镇餐饮企业的餐具消毒合格率分别为89.3%、81.9%、57.5%、67.9%其差别有显著性不同;餐饮企业采用的消毒方法不同,其餐具的消毒合格率也有所不同。结论:大型餐饮企业最好,小型餐饮企业最差;采用消毒柜消毒效果好于药物消毒。建议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中、小型餐饮企业餐具消毒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8.
调查结果表明,哲里木盟饭店餐具与用具存在较严重的细菌与HBsAg污染。污染程度与经营体制、卫生设施、消毒措施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昆明市餐饮业餐具消毒的卫生状态,为餐饮业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GB14934—94纸片法和GB/T4789—2003检测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结果]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餐具合格率分别是80.58%、94.85%、97.03%、96.07%、95.73%,2008年餐具合格率最高,呈逐年上升趋势,致病菌均未检出。碗、碟、盘、杯、勺和筷类的合格率分别是90.90、92.12、89.65、95.73、94.32和93.61,年度之间和不同餐具间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昆明市餐饮业中使用的餐具卫生状况整体情况比较好,但盘、碗和碟等污染较重。建议卫生监督部门针对餐具消毒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大消毒不合格企业处罚力度,提高消毒合格率。  相似文献   

10.
对餐(饮)具大肠菌群检测纸片法结果判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卫生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餐饮业中公用餐饮具的卫生对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对防止“病从口入”,保护就餐者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餐具检测纸片结果判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食品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就餐者的身体健康。为了研究大肠菌群检测纸片判定标准的准确性,笔者于2007年对本中心所采集的餐具消毒大肠菌群检测纸片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深圳市石岩区域托幼机构餐具消毒效果的监测状况,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方法 2002-2004年对深圳市石岩托幼机构餐具消毒效果的监测进行连续3年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3年餐具细菌检测合格率分别为62.5%(2002年)、77.5%(2003年)、71.3%(2004年)。其结果显示餐具污染较重,大肠杆菌检出率仍较高。结论 托幼机构应进一步加强餐具消毒工作,以预防相关传染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12.
赣州市章贡区2001-2006年度餐饮业用具消毒状况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章贡区所辖餐饮业用具进行大肠菌群检测,了解辖区内餐具消毒状况,为食品监督部门提供科学的监督管理依据。方法对不同来源的餐、饮具,依据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大肠菌群检测及评定。结果2001~2006年共检测餐、饮具23301件,平均合格率为65.94%,其中合格率最高的是酒杯73.22%,合格率最低的是筷子52.92%。结论章贡区餐、饮具消毒存在严重的卫生质量问题,今后应加强管理,防止病从口入。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开封市饮食单位餐具消毒情况,97年度对我市饮食单位进行了餐具消毒情况监测。全年监测326份餐具。合格271份、合格率83.1%。  相似文献   

14.
1999年,对大连市23所幼儿园使用的餐具消毒柜及其消毒效果进行了调查。使用的消毒柜主要有远红外线、蒸汽和臭氧3种类型。经用大肠杆菌菌片检测,三者中臭氧杀菌效果较差(附表)。检测消毒后餐饮具130只(饭碗115只,口杯15只),细菌总数超标(>5 cfu/cm2)率为 0.77%(1/130);均未检出大肠菌群。大连市幼儿园餐具消毒柜消毒效果调查@夏丽波$辽宁省大连市卫生防疫站!大连 116011 @张倩文$辽宁省大连市卫生防疫站!大连 116011 @张群$辽宁省大连市卫生防疫站!大连 116011…  相似文献   

15.
对餐具用4种方法采样比较。结果,细菌的检出差别不大。对大肠菌群的培养,滤膜法和多管发酵法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纸片法与培养发酵法检测茶具大肠菌群污染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比较,以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法与培养发酵法检测茶具大肠菌群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样,用纸片法检测大肠菌群单项指标亦可取代大肠菌群与细菌总数的双项指标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1995年4月至1999年12月,对江苏油田三大主要生活区内理发店(集体12家,个体21家)的面巾,用无菌棉拭沾无菌生理盐水涂抹采样,检测污染细菌总数。以细菌总数>8cfu/cm~2为超标。此外,以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粘贴采样,检测面巾、胡刷、刀剪大肠菌群污染。 结果(附表)表明,面巾大肠菌群检出率较低,胡刷者较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集体理发店面巾细菌总数超标率高于个体理发店者,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10)。调查中发现,部分店主对“能通过理发用具传播疾病”不以为然,个别店主…  相似文献   

18.
宾馆饭店的餐具洗消保洁状况是确保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掌握宾馆饭店餐具的消毒状况,以便加强卫生监督和提高卫生水平,我们于2005年对某宾馆餐具消毒效果进行了调查。1方法查阅2005年上半年某宾馆餐(炊)具消毒效果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餐具监测采用纸片法,将大肠菌群  相似文献   

19.
饮食店餐具大肠菌群污染检测〔顾耀华,黄寅南京市玄武区卫生防疫站南京210016〕1994年6~11月,对本区273家饮食店餐具,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进行了大肠菌群污染检测。国营店合格(纸片呈均匀紫兰色)率为40.65%(426/1048)。个体店...  相似文献   

20.
近年,对宁德地区大、中、小型宾馆及幼儿园、学校、街头饮食店的餐具进行大肠菌群污染检测。以专用试纸在餐具表面50cm2采样、检测。结果,大、中、小型宾馆餐具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1.6%(12/103)、36.7%(47/128)与 57.5%(100/174),幼儿园、学校和街头饮食店餐具者分别为23.8%(20/84)、41.1%(85/207)与72.3%( 47/ 65)。经热力消毒、消毒液浸泡消毒或仅以开水烫后的餐具,大肠菌群检出率分别为4.6%(4/87)、18.0%(9/50)与7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