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急诊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和PCI术组,溶栓组(41例)患者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PCI组(46例)患者接受PCI治疗。比较2组患者梗死血管再通率、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治疗3个月后,溶栓组和PCI组梗死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8.5%和95.7%,PCI组显著高于溶栓组(P<0.05);溶栓组及PCI组患者LVEF分别为(54.1±7.6)%和(64.2±8.1)%,PCI组显著高于溶栓组(P<0.05);2组患者MACE发生率分别为17.1%和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与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均较为肯定,PCI对于提高术后患者血管再通率及LVEF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介入和溶栓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36例患者均采用PCI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均采用溶栓治疗方法。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管开通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再梗死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1.11%,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9.0±5.8)d明显低于对照组(18.2±10.3)d,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11.11%和病死率2.78%明显低于对照组(25%,5.56%),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CI治疗较传统溶栓术具有较好的血管开通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和再梗死发生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刘婷 《北方药学》2018,15(6):10-11
目的:分析川芎嗪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接受急诊溶栓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接受急诊溶栓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64例接受急诊溶栓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及联合组(n=32),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注尿激酶与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方案,联合组采用静脉输注尿激酶的基础上,采用川芎嗪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输注,对比两组血管再通率、出血并发症及严重心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血管再通率为93.75%,对照组的血管再通率为78.13%(P<0.05);联合组的出血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接受急诊溶栓心肌梗死中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大大降低出血并发症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龄(≥75岁)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9例高龄(≥75岁)AMI患者随机分成溶栓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溶栓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加口服阿斯匹林,对照组除不用UK外其余治疗均与溶栓组相同。结果血管再通率溶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2.5%及12.0%,P<0.05);溶栓明显改善了高龄AMI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61.3%及50.8%,P<0.05);溶栓显著降低了高龄A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36.0%对12.5%,P<0.05),降幅为23.5%;溶栓组未见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无禁忌症的高龄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增加其血管再通率,改善心功能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直接经皮冠状动脉 (冠脉 )介入治疗 (PCI) ,探讨不同病变支数对左室功能的影响 ,并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178例AMI患者 ,分为PCI组105例和静脉溶栓组73例 ,比较其血管再通率、从疼痛到血管再通时间、病死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梗死率、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 (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PCI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成单支、双支、3支病变组。结果 :(1)PCI组与溶栓组比较 ,血管再通率 (99.0 %vs52.1 % ) ,从疼痛到血管再通时间[(5.63±1.99)hvs (7.05±3.02)h] ,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0.9%vs8.2% ) ,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10.5 %vs21.9 % ) ,再梗死率 (1.9%vs11.0 % ) ,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住院病死率PCI组低于溶栓组 ,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2.9 %vs8.2% ,P>0.05)。 (2)PCI组LVEF水平显著高于溶栓组[ (59.76±8.56) %vs (55.65±9.51) % ,P<0.01] ;EDD水平显著低于溶栓组[(53.43±5.42)mmvs (56.55±6.89)mm ,P<0.01]。 (3)PCI组中单支血管病变组的LVEF比双支和3支血管病变组高 (P<0.01或P<0.05) ,而EDD低于后两者 (P<0.01)。结论 :与溶栓比较 ,直接PCI能尽快、及时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 ,挽救濒死心肌 ,改善左室功能 ,降低病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廷方 《淮海医药》2007,25(3):241-242
目的 观察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44例AMI患者分为尿激酶静脉溶栓再通组42例,未通组24例和对照组78例.比较分析溶栓再通与未通及非溶栓治疗的AMI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疗效.结果 显示溶栓再通组在住院期间2~3周内死亡率明显低于非溶栓组及未通组(P<0.05),且心绞痛、心力衰竭及严重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溶栓再通组低于未通组及非溶栓组.临床判断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为64%(42/66),0~6 h梗死相关血管溶栓再通率为67%(37/56),6~12 h为50%(5/10).溶栓组无1例过敏反应.结论 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溶栓治疗能显著改善AMI患者急性期预后,即使临床间接指征判断未通者,其部分指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治疗,并于溶栓治疗12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7d,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以及治疗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3.58%(39/5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94%(2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恢复冠脉血流,促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再通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的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心功能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期间在某院心内科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溶栓前使用低分子肝素,而对照组在溶栓后12 h使用低分子肝素,疗程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时间、再通率、再梗死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冠状动脉再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梗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清BNP和RBP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中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疗效较好,且能够改善病患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再通、死亡、再梗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再通率比较、再梗死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可以提高此类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再梗死发生率和减少死亡不良事件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于5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有关血管再通率在男女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北票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小于50岁,发病时间小于12h,拒绝急诊PCI术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通过间接指标观察血管再通率。结果溶栓血管再通率:男性组为65%,女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血管再通率男20例和女12例两组,在梗死部位及溶栓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于5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血管再通率,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174例,分为溶栓组68例和PCI组106例,对比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血管(IRA)再通率、病死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PCI组IRA再通率明显高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病死率明显低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直接PCI治疗优于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2.
崔惠康  张叶 《安徽医药》2013,17(8):1400-1401
目的观察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和静脉溶栓两种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3年3月在该院住院7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急诊介入组和静脉溶栓组,介入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12h内行急诊PCI术;静脉溶栓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6 h内行静脉溶栓,两组均在术后常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指标差异。结果介入治疗组较静脉溶栓组能明显改善变异性参数(P0.01,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较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提高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3.
王帅 《中国当代医药》2013,(17):97-98,100
目的观察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使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人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41例,分为3组,试验组(老年、替罗非班组)46例,对照1组(非老年、替罗非班组)41例,对照2组(老年、常规肝素组)54例。试验组及对照1组于PCI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观察各组PCI术后15min TIMI3级血流率,并比较术后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1组相比,术后血流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2组相比,术后TIMI3级血流率高于对照2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48h内试验组轻度出血发生率较对照1组及对照2组均无明显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较对照2组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段抬高AMI行PCI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可获得更好的心肌灌注,降低老年患者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而不良反应并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72例,其中136例经桡动脉途径、136例经股动脉途径行PCI,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等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造影时间、手术时间、穿刺成功率、造影剂使用量、曝光时间、PCI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桡动脉组穿刺时间和手术途径更换例数明显高于股动脉组,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经和经股动脉途径行PCI临床疗效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行PCI外周血管并发症及卧床相关并发症少,具有止血方便、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分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组45例、药物溶栓组11例、药物保守治疗组34例.所有患者于发病后l周行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A峰,并计算E/A比值,同时测定肺静脉血流频谱波Ar波峰,左室舒张早期传播速度Vp及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结果 急诊PCI组与溶栓治疗组及药物保守治疗组比较,Ar波峰低,vp及Fan速度增快(P<0.05),E/A比值比药物保守治疗组高(P<0.05),但与溶栓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组与药物保守治疗组比较Ar波峰低,Vp及Fan速度增快(P<0.05),E/A比值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可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86例,根据血HCY水平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37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给予PCI术后常规治疗,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术后随访,分析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与HCY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Hcy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血HCY水平与急诊PCI术后的MACE发生率密切相关,是其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Reteplase,r-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瑞替普酶组(Reteplase组)和尿激酶组(UK组),分别予以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两组冠状动脉再通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急性期病死率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瑞替普酶组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组,同时明显降低了其急性期病死率(P〈0.05)。两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用于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介入术中应用疗效。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76例,其中应用抽吸导管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40例)和,另常规PCI对照组(36例)。观察2组的造影结果、术后效果及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结果研究组发病距血管再通时间、ST段回落〉70%和术后达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3级血流情况[分别为(5.3±2.5)h、26(65.0)、37(92.5)]明显好于对照组[分别为(6.1±3.1)h、18(50.0)、28(77.7)],梗死相关血管(IRA)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0)VS5(1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cTnT峰值及CK-MB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5±3.6)ug/L、(128.0±74.5)U/L及(11.2±3.9)ug/L、(168.3±80.2)U/L],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6.2±12.5)%及(44.3±11.2)%],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介入术中血栓抽吸治疗安全可靠,增加心肌的血流灌注,有可能改善术后心脏功能,并且不增加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发病12h内的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瑞替普酶组48例,瑞替普酶10MU间隔30min分2次静脉推注;尿激酶组50例,150万U30min内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溶栓再通率、急性期病死率、心肌梗死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溶栓后120min瑞替普酶组临床判断再通率高于尿激酶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瑞替普酶组48例,41例显示梗死相关血管再通为85.42%;尿激酶组50例,36例相关血管再通为72%。35d瑞替普酶组死亡2例(4.16%),尿激酶组死亡5例(10%)。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MI比较安全,尿激酶能更早地使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并有较高的血管开通率及较低的急性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