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交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要点。方法:对446例颅脑交通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痊愈或良好338例(75.78%),中残25例(5.61%),重残8例(1.79%),植物生存7例(1.57%),死亡68例(15.25%)。结论:颅脑交通伤以倍数递增、致伤原因以摩托车比例大、受伤人员以农民和工人居多、损伤类型各异及合并伤较多、易发生并发症为临床特点;而救治要点强调重视前急救、早期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及时纠正颅内高压和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伤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其它部位的损伤使病情更加复杂,临床治疗较困难,常需多科协作方能取得效果,如各顾一方或互相推诿,必将延误诊疗时间。我院1991年7月~2001年1月1日共收治颅脑损伤642例,其中合并其它部位伤者130例,占颅脑外伤的20%。现将救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8例,女32例。年龄 1~78岁。交通事故伤96例,坠落伤23例,其它致伤11例。颅脑损伤按轻、中、重分型:轻型32例,中型40例.重型  相似文献   

3.
4.
摩托车交通事故致重型颅脑损伤特点及救治李钢(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海口570208本院自1995年10月至1997年9月收治摩托车交通事故致重型颅脑损伤共24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8~...  相似文献   

5.
交通事故和坠落伤所致的颅脑损伤,常合并有其他部位伤,此类病人伤后均有程度不同的昏迷,加之病史叙述不详,给临床诊治带来困难。我们自1978年1月至1988年12月共收治急性颅脑损伤病人1141例,其中有合并伤者205例,占17.97%,现就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伤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明明 《广东医学》1998,19(4):298-299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部损伤时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常互相掩盖,易漏诊,治疗困难,病死率高,与单纯颅脑损伤相比,有其特殊性,应当引起外科和急诊科医师的重视。现将我院自lop年9月一lop年10月4年间收治的五例此类伤病员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男性20例,女性4例。年龄3-65岁,平均34岁。损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22例,坠落伤5例,打架斗殴伤3例,其它3例。1.2颅脑损伤情况:伤病员到院时按GCS评分均在5号一8分内,均为重型颅脑损伤。对倒有不同程度的脑挫裂伤,8例有硬膜外血肿,7例有硬膜下血肿,3例有脑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救治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25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救治过程中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良好12例(48%),中残3例(12%),重残2例(8%),植物状态生存0例(0%),死亡8例(32%)。结论基层医院在救治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重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漏诊。  相似文献   

8.
根据临床资料分析了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178例。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伤情特点、早期急诊抢救程序及致命伤救治原则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有助于急诊救治的“五、四、三、三、二”要点:即五项生命指标(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四大部位(颅脑、胸、腹、骨)伤情;三项急救措施;三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类型的救治;二种损伤可能互相掩盖伤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报告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178例。对伤情特点、早期急诊抢救程序及致命伤救治原则进行了讨论。提出有助于急诊救治的“5、4、3、3、2”要点,即五项生命指标(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四大部位伤情(颅脑、胸、腹、骨折);三项急救措施;三种颅脑多发伤类型的救治;二种可能被掩盖伤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急性颅脑交通伤的防范与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交通伤的临床表现以及防范救治对策。方法:对1995年1月至1998年12收治的交通事故性颅脑外伤患者1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颅脑交通伤往往伤情复杂,病情重,既有加速性损伤,又有减速性损伤。肇事车辆主要为汽车、摩托车及自行车。结论:为减少颅脑交通伤的死亡率及致残率,要加强社会防范措施,加速事故现场的抢救、护理、转送技术,提高医院专科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救治。方法:从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中选取78例。总结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救治方法。结果:本文的78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性伤患者中有1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9.2%。其中良好痊愈有32例,占41.0%,总体的抢救成功率为67.9%。结论:对患者的伤情进行及时准确地判断,救治策略的快速合理的选择以及处理好患者颅内高压是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的早期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时病情危重、复杂,初步探讨早期处理的措施和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5月~2004年12月收治的96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病人.结果 96例病人,恢复良好53例(55.2%),中残20例(20.8%),重残10例(10.4%),死亡13例(13.5%).结论 早期发现和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迅速查明休克的原因,积极抗休克治疗及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伴有严重复合伤的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7年8月~1997年8月,我科共收治伴有严重复合伤的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6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8例,女14例,年龄3~72岁,其中15~65岁44例,平均年龄31.3岁。车祸伤46例,坠落伤11例,挤压伤3例,爆炸伤2例。受伤至人院时间30~60min24例,1~2h26例,>2h12例。按GCS计分,9~12分37例;3~8分25例。其中开放性脑损伤14例,闭会伤48例。1.2复合伤分布颌面部损伤6例,血气胸、肺挫伤14例,肝破裂4例,脾破裂11例,肠破裂3例,…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95年~2003年共收治重型颅脑伤病人215例,其中合并呼吸功能衰竭25例,经积极抢救治疗治愈14例,现就其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病人住院治疗2周内的转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临床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病人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止血、脱水、抗生素、促进神细胞功能恢复药物治疗,活血化瘀,舒张脑血管药物治疗。结果:162例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病人,住院头3天病情变化最为显著,住院24小时内死亡者8例,3天内死亡10例。此后,清醒病人逐渐增多,死亡逐渐减少。住院2周内清醒者100例,仍持续昏迷24例,死亡20例。结论:临床救治过程中,判断伤情、维持呼吸通畅、纠正休克、手术治疗、充分的临床观察和非手术治疗等措施对临床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病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以颅脑损伤为主,伴发颌面部、胸腹部、四肢和脊柱的骨关节损伤日益增多[1]。此类多发性损伤者以青壮年居多,且大多伤势严重,多发性损伤互相影响,使诊断和处理困难,致死致残率高。需从整体出发,综合评估和处理病人全身情况,优先处理危及病人生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也是颅脑损伤救治的重点和难点,死亡率很高(30%~50%)[1]。我科1993年1月至1999年3月共收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113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13例,其中男75例,女38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88岁;因车祸致伤83例,打击致伤10例,坠落、摔伤20例。入院时双侧瞳孔散大23例,一侧瞳孔散大51例,呼吸不规则20例,血压下降12例。神经系统检查和CT扫描:闭合性损伤82例,开放性损伤31例,单纯硬膜外血肿21例,硬膜外血肿并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9例,单纯硬膜下血肿13例,硬膜下血肿并脑挫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严重多发伤的外科救治体会。方法:回颐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6月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全身多发伤的救治情况。结果:随访3月至1年,恢复良好35例,中等残废15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0例。结论: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且神志昏迷患者,尽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尤其对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应早期明确诊断,关注脑损伤过程中,进行多学科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黄冠斌 《广西医学》2006,28(4):571-571
我院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救治43例儿童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颅脑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4年325例以颅脑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资料.结果治愈185例;好转83;重残21例;死亡36例.结论重视院前急救,早期救治与合理手术以及重要脏器的有效支持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