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医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对220名医学生进行SCL-90t表测试提示:有23.6%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民族、性别、年龄之间均有程度不同的心理卫生问题;强迫化、人际关系不良、偏执、敌对、焦虑是医学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医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的严重性随年级增高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边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素质教育提供科学资料。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理学院本科一年级、四年级,专科二年级普通班和成人班学生在期未考试前一周进行测查,用PEMS软件包比较分析各层次医学生的各项得分。结果:本科一年级学生总均分为0.9542,四年级学生为0.5903;专科二年级普通班学生总均分为0.7499,成人班学生为0.6560,各层次学生之间有显性差异(P<0.05)。男生总均分为0.7863,女生为0.6968,男女之间无显性差异。各层次医学生SCL—90的10个因子分排序前三位的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或焦虑、抑郁。结论:随着大学教育的升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提高,有必要采取不同方法对不同层次边疆医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针对民族医学院校贫困生存在的如心理压力大、自卑感强、人际关系欠和谐等问题,探讨贫困生的心理困境,论述伦理关怀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中的重要意义,从关怀伦理的维度,论证伦理关怀在民族医学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必要性:有利于贫困生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高校的德育目标、有利于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民族医学生的团结、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高职生情商的差异及特点,为高职生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对260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生情商分数良好;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在情商的各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班级角色的高职生在人际关系和情商总分数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学生攻击性现状,为预防校园暴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Q攻击性问卷,对326名大一至大四的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8.9%的学生AQ总分在中等以上;不同性别学生在攻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域学生攻击性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与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在敌意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身体攻击比率相对较低,敌意、言语攻...  相似文献   

6.
杜旸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102-103
目的研究医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与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79名医学生的人际信任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1)人际信任与SCL-90的9个因子中的6个呈显著相关;(2)不同年级医学生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性差异;(3)是否独生子女医学生心理健康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医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存在密切关系,提高人际信任,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医学生沟通能力与和谐人际关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医学生沟通能力与和谐人际关系的调查,了解医学生对沟通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对我院300名学生展开调查.结果 医学生表达能力普遍较弱,男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普遍强于女生.不同专业、年级沟通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医学生沟通能力还需加强、人际关系有待改善,在具体沟通指导培训中应考虑性别因素的影响.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当代医学生在网络情境下与同伴自我表露的特点、孤独感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医学生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和UCLA孤独感量表对温州424名医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在网络情境下,医学生与不同表露对象的自我表露均存在差异;女生与好朋友的自我表露水平高于男生,与普通朋友及陌生人的自我表露水平则低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医学生的孤独感存在显著差异;医学生与好朋友的自我表露对孤独感有负相预测作用。结论:医学生在网络情境下与同伴的自我表露与其孤独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团体生涯辅导技术对医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改善的作用。方法:医学院校不同专业一、二年级学生40人。其中,研究组20人,对照组20人。研究组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团体生涯辅导,对照组不做干预。应用SCL-90干预前后对被试统一进行测试,然后再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干预前后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惧、偏执6个因子分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团体生涯辅导技术对于提高医学院校一、二年级学生的适应能力、缓解紧张焦虑水平、促进学生自信交往有显著的效果。对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可行且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秦芳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7):123-124
目的:了解卫生学校(以下简称卫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实施有效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82名卫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46.1%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卫校一年级学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上较明显;三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和偏执因子上较明显;来自农村的学生各因子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状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卫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普遍,学校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心理干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中贫困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高校贫困生在当前人们经济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复杂环境中,很容易出现另一重贫困——心理贫困,这种隐形的贫困,若不能及时妥善地帮助解决,会直接影响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发展,甚至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及时有效地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心理贫困",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三者全方位、多层次的扶助体系,同时充分挖掘贫困大学生自身的潜力,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晨  贺鹭 《中国医疗前沿》2013,(13):117-118,106
目的探讨和分析大学生健康行为的现状及其与成就动机的关系,为探寻提高大学生健康行为的有效途径进而提高大学生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四所高校的638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大学生健康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Likert式5点计分法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⑴大学生健康行为得分:不及格人数占13.7%,79.2%的人介于60-80分之间,80分以上的人只占7.1%。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专业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对大学生健康行为无显著影响(P <0.05)。在健康行为的四个维度当中,人际支持行为得分最高,其余依次为个人生活习惯、学习相关行为和压力管理行为。⑵620名调查对象中,成就动机平均得分2.46±8.87,其中,64.4%的人成就动机得分大于0。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专业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对大学生成就动机无显著影响(P <0.05)。⑶成就动机总分及其各维度与健康行为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结论大学生健康行为的总体水平不高,健康行为中人际支持行为较好,而压力管理行为有待提高。大学生整体成就动机较强,且成就动机越强的大学生更加注重对自身健康行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汉族、维吾尔族(简称维族)大学生情商的异同.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团体施测.抽取新疆医科大学1~4年级学生629人,其中汉族324人,维族305人,进行情绪智商量表(QSEQ)测定.结果 在QSEQ的9项因子中,维族只有自信得分高于汉族[(21.96±5.18)分,(20.07±4.93)分,u =4.6654,P =0.000],其余8项因子得分两族大学生差异无显著性(均P >0.05).在不同性别比中男生的"情绪控制"、"感性"、"适宜性"、"自主性"及"影响力"5项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女生(均P <0.05),而"进取心"、"人际关系"因子,女生优于男生(均P <0.05).结论 维族大学生较汉族大学生更加自信,男生情商水平优于女生,女生更擅长人际交往,及有较强的进取心.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低年级医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和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以大一、大二共276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自我同一性和主观幸福感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低年级医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在3个层面呈现相似年级特点;低年级医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在3个层面存在一定性别差异;低年级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年级和性别两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别;低年级医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某些状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及膳食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状况及膳食结构,为提高其营养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蚌埠医学院在校大学生1 373人,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营养KAP调查。结果:不同营养KAP得分等级大学生年龄、性别、年级、月饮食支出和体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营养知识得分等级大学生年龄、性别、年级和生源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KAP得分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除混杂因素后,女生和高年级的营养KAP得分分别为男生和低年级的1.882和2.402倍。结论:蚌埠医学院学生目前营养知识掌握水平较差,对一些常见营养素的来源及作用认识不足,但均有积极的态度。应在学校内开展有效的营养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营养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白评量表对484名高职女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女生的心理健康总均分显著高于本省女大学生及国内女大学生常模(P〈0.001);高职女生中贫困生比非贫困生、高年级女生比低年级女生、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农村与城市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贫困女生、高年级女生和非独生子女女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提供依据,帮助大学生增强人际调适能力,更好的完善自我,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方法采用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自编)、症状自评量表中的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和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对1年级至5年级764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值得信任、社交回避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P<0.01,P<0.05),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愤世嫉俗、社交回避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P<0.01,P<0.05)。结论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人性观发展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RPHN)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对一年级至五年级663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文、理科学生在愤世嫉俗、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P<0.01),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愤世嫉俗和值得信任2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P<0.05),愤世嫉俗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呈正相关(P<0.001),而值得信任因子与愤世嫉俗、人际关系敏感呈负相关(P<0.001)。结论文、理科和年级等因素对大学生的人性观有较大影响,人性观对人际关系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际容纳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际容纳量表(IASCS)和UCLA孤独量表对510名大学生的人际容纳和孤独感状况进行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 大学生人际容纳的整体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2.78±0.25)分;(2.65±0.27)分]、年级差异[(2.73±0.28)分;(2.84±0.25)分;(2.78±0.31)分;(2.66±0.24)分,(P<0.01],女生得分低于男生,大二学生的得分高于其他年级;大学生人际容纳与其孤独感基本上呈显著的负相关(r总=-0.131,P<0.05),即人际容纳程度越高的大学生,其孤独感就越低;大学生高人际容纳组的孤独感得分显著低于低人际容纳组(P<0.01);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人际容纳对其孤独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 大学生人际容纳与孤独感显著相关,人际容纳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应对方式和自我和谐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在4所地方高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对147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有数据应用SPSS15.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1)男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分、自我和谐总分得分[(9.88±5.51)分,(93.29±13.48)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8.84±5.11)分,(90.09±12.60)分;大四学生在人际关系总分、自我和谐总分得分[(10.26±5.89)分,(96.79±12.93)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工科生在人际关系总分、自我和谐总分得分[(10.26±5.86)分,(93.57±12.83)分]显著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应对方式的各因素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专业的差异(P<0.01).(2)大学生人际关系、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各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3)人际关系总分、自责、解决问题、合理化、幻想、退避、求助、年级对自我和谐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生人际关系、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具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灵活的应对方式,可促进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