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血内毒素,TNF-α和TNF-αmRNA表达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机制,以及生长抑素的治疗作用,材料和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ANP组、ANP+生长抑素组和正常对照组。经这行注射3.5%牛磺胆酸在鼠ANP模型后测定血内素和TNF-α的浓度以及肝TNF-αmRNA表达。结果 ANP大鼠血内毒素TNF-α和肝TNF-αmRNA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实验性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及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的治疗作用。方法 经胰胆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的2.5ml/kg建立大鼠ANP模型,测定血淀粉酶、内毒素、IL-1、IL-6、IL-8和TNF-α。观察肾病理变化和细胞超微结构发迹同时用RT-PCR测定TNF-α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的疗效。结果 ANP早期体内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过度升高,与肾损伤程度有  相似文献   

3.
作者采用猴制作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以及生长抑素对猴ANP血浆TNF和猴死亡情况的影响。结果发现:猴ANP早期其血浆TNF明显升高,与猴死亡呈平行关系;生长抑素可明显降低TNF含量,使猴死亡率下降,存活时间延长。提示TNF是ANP早期的重要炎症介质,生长抑素可明显抑制炎症反应过程,对猴ANP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法。方法 对32例SAP,随机分为生长抑素治疗组(n=11),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联合应用治疗组(n=10)以及对照组(n=11)。观察各组治疗后血清IL-1,IL-6和TNFα的变化,住院日数,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 生长 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组能冯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日数,抑制SAP病人的炎性细胞因子高表达,促进白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5.
作者采用猴制作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观察肿瘤坏死因子以及生长抑素对猴ANP血浆TNF儿猴死亡情况的影响,结果发现:猴ANP早期其血浆TNF明显升高,与猴死亡呈平行关系;生长抑素可明显降低TNF含量,使猴死亡率下降,存活时间延长。提示TNF是AMP早期的重要炎症介质,生长抑素可明显抑制炎症反应过程,对猴ANP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血流改变意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胰腺血流(PBF)改变的意义。方法将40只SD大鼠制成ANP模型,20只予生长抑素治疗,术前及术后6、12小时以多普勒超声测定PBF。取血测内毒素和TNF一a,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分析PBF与各指标的关系。另取6只正常鼠作对照。结果.ANP大鼠PBF减少,生长抑素治疗组PBF明显改善,生存率提高。12小时后PBF速度与内毒素、TNF-a和光镜病理评分密切相关。结论ANP大鼠胰腺微区存在血运障碍,生长抑素有益于改善ANP大鼠PBF,多普勒超声检测PBF能反映ANP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早期生长抑素治疗后的改变。方法 用3.5%牛磺胆酸钠经胰胆管逆行注射2.5ml/kg建立大鼠ANP模型,观察生长抑素治疗前后血中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和肾病理变化。结果 ANP早期体内内毒素,淀粉酶,磷脂酶A2,TNF-α,IL-1β,IL-6和IL-12升高,生长抑素治疗后明显降低,两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Dex)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4只大耳白兔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TNF-αmRNA)表达及肺泡巨噬细胞(AM)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 创伤性ALI兔肺组织TNF-αmRNA表达及AM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6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Dex治疗后能显著下调TNF-αmRNA的表达(68%,P〈0.01),降低AM分泌TNF-α(P〈0.05)及IL-6水平(P〈0.01)。结论 Dex能缓解创伤性ALI的发生、发展。其机制与其对TNF-α、IL-6等炎性介质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等炎性介质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群华  蔡端 《外科》1997,2(3):135-137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等相关性介质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中的作用。方法:采用3.5%牛磺胆酸逆行胰胆管注射建立鼠的ANP模型,观察NO、内毒素、白细胞介素(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同时观察重组IL02对ANP的治疗作用。结果:研究结果表明NO参与ANP的病变,与IL-1、I-L6、TNFα和内毒素的释放相平行,又与多器官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还发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20 % TBSAⅢ度烧伤合并内毒素注射复制大鼠早期肺损伤模型,检测血浆PAF、TNF含量等,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应用PAF受体拮抗剂防治早期肺损伤。结果 PAF是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先于TNF出现变化的炎症介质,血浆PAF浓度与早期肺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注射PAF受体拮抗剂BN50739 可使肺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PAF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肺损伤中起重要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和和生长激素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方法 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生长抑素治疗组(n=11),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联合应用治疗组(n=10)以及对照组(n=11)。观察各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IL-10、IL-12和TNFα的变化,住院天数,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 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天数,促进重症和胰腺炎病人的  相似文献   

12.
山莨菪碱对创伤性肺损伤细胞因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 研究山莨菪碱(654-2)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家兔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及其在内脏组织中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ELISA和RTPCR方法测定24只大耳白兔血TNF-α、IL-6的含量及其在内脏组织中mRNA的表达。结果 创伤性ALI家兔与正常组比较,血浆中TNF-α、IL-6的含量升高,内脏组织中TNF-α、IL-6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通下法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所致肺损害中的作用,14只家犬随机分成三组。中药组(n=5):ANP模型+大承气汤治疗;盐水组(n=5):ANP模型+生理盐水治疗;假手术组(n=4)。术后测定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TNF活性及血清内毒素水平等指标。结果:1.BALF中TNF活性升高较血清中升高更明显。2.中药组术后6、12小时血清及BALF中TNF活性低于盐水组(P<0.01)。3.术后12小时中药组肺损害程度明显轻于盐水组。4.盐水组血清TNF活性与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TNF的过度分泌是ANP致肺损害的重要因素;通里攻下法治疗能够减轻TNF介导的肺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20%TBSAⅢ度烧伤合并内毒素注射复制大鼠早期肺损伤模型,检测血浆PAF、TNF含量等,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应用PAF受体拮抗剂防治早期肺损伤。结果 PAF是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先于TNF出现变化的炎症介质,血浆PAF浓度与早期肺操作程度呈正相关,注射PAF受体拮抗剂BN50  相似文献   

15.
黄芪对胆道梗阻后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胆道梗阻后心肌损害及黄芪(AM)的保护作用。方法:动脉观测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T-BiI、TBA、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取左室心肌行光电镜检查,应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法,定位TNFα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胆道梗阻后,血清T-BiI、TBA、ET、TNFα水平逐渐升高,心肌组织MDA含量逐渐升高,SOD逐渐减少;各AM治疗且与同时相梗阻组比较,血清ET、TNFα、心肌组织MDA含量减少,SOD含量升高;心肌组织MDA含量与血清TNFα含量变化呈正相关;光电镜下可见随胆道梗阻时间延长,心肌组织细胞损害加重,各AM治疗组与同时相梗阻组比较组织细胞损害减轻。结论;AM通过对抗自由基损伤、内毒素血症、TNFα的综合作用,对胆道梗阻所致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6.
采用牛磺胆酸钠复制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模型,动态观察其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血清脂肪酶含量和胰腺病理改变等,以及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TNFαMCAb)的治疗对它们的作用,并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的各项检测指标无异常改变,无动物死亡。AHNP组腹水量、血清脂肪酶及血浆TNFα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胰腺病理改变明显;经TNFαMCAb治疗后,血浆TNFα水平未见升高,而血清脂肪酶下降,腹水积聚减少,胰腺病理改变减轻,动物死亡率显著下降。由此提示,TNFα在AHNP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TNFαMCAb对AHNP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TNF-α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与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阐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发生肺损伤的机制 ,我们比较了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AEP)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 2种大鼠模型的肺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基因表达的差别 ,同时观察了肺内细胞凋亡的情况。1.材料与方法 :(1)动物分组与模型制作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30只。A组为ANP组 ,以 5 %牛磺胆酸钠液逆行胰胆管内注射制成 ;B组为AEP组 ,同法以 0 5 %牛磺胆酸钠液制成 ;C组系假手术对照组。 (2 )实验室检测 :①血浆TNF α水平以ELISA试剂盒定量检测。②TNF α基因的表达 :以半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和生长融素联合治疗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转归作用。方法 经胰胆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25ml/kg建立鼠ANP模型.测定血清IL-8、IL-6、TNF-α、淀粉酶、内毒素和白蛋白;胰腺、肝、心、肺和肾病理观察及细胞超微结构观察.TNFα-mRNA分子转录水平的RT-PCR分析及TNFα的免疫组化原位观察,探讨生长抑素和生长澈素治疗作用。结果 ANP的发生和发展伴有炎性介质的明显升高,与ANP和MODS的发展呈正相关。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对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和TNFα-mRNA过度表达有协同作用、同时亦表明肝脏在ANP中对预防宿主多器官衰竭有重要作用。结论 TNFα-mRNA的高度表达在ANP的进展中至关重要,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的联合治疗对防治MODS的发生和防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多甙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60只牛磺胆酸钠诱导的ANP大鼠分成不治疗组、雷公藤多甙组和橄榄油对照组共3组,另取6只下沉大鼠作为对照组。每组分别在术后6和12h各处死6只大鼠取血,测淀粉酶、内毒素、TNF-α和IL-1水平,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雷公藤组有3只动物生存3d以上,不治疗组及橄缆油对照组大鼠3d内全部死亡。不治疗组与雷公藤组12h  相似文献   

20.
利多卡因对兔内毒素性肺损伤后早期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兔内毒素性肺损伤后早期的治疗效应。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ET)致病组、ET致病加利多卡因治疗组。分别用酶联免疫法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法测量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利多卡因治疗组于静注ET后3、5小时血浆和BALF中TNFα和MDA含量、肺湿干重比值、BALF中性粒细胞数、白蛋白、C3a、C5a均显著低于ET致病组。提示利多卡因抑制肺内补体激活和中性粒细胞在肺内聚集,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症介质释放。结论:利多卡因对内毒素性肺损伤后早期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