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家住在山区,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吃饭穿衣都成问题,无奈,母亲把我送到姑姑家上中学.姑姑家境也不好,但她还是全力供养我,直到高中毕业.我家和姑姑家隔山隔水,母亲是不常来看我的,我也不指望她来这里.因为我知道,母亲来一次是多么不容易,但她总是有办法疼爱我.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读书,母亲总教导我要读有意义的书。什么书“有意义”呢?认字的算数的,这就是母亲认为有意义的书。然而,长大了,那些有意义的书在我的记忆里却是模糊的,倒是摆在地摊上的“小人书”,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3.
母亲没有什么嗜好,心中惟有她的孩子们。她最看重我们姐妹几个的读书学习。记得小时候,常听母亲说一些鼓励我们学习的歌谣、掌故什么的。比如讲到一个孩子读书时贪玩,她就很有节奏地朗声道:“平时不用功,考试问老兄,老兄不搭理,急得乱搓笔。”我们听了就哈哈大笑,因为我们班上就有这样的同学,  相似文献   

4.
尽管母亲总说,我们姐妹三个都是她的心头肉,她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其实,她的“偏心眼儿”,从我们小时候就开始了。小时候,我总认为母亲是最偏爱弟弟的,有好吃的好玩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儿子。那时候我们家有一个木制的八仙桌,桌子前面有三个抽屉,被我们姐弟三个瓜分为各自的“藏宝地”。为了防止我们争东西打架,母亲还给每人的抽屉上配了一把小锁,即便大多数情况下小锁只是挂在上面并没有真正上锁。每次父亲从城里给我们买回好吃的,母亲总会把多的一份偷偷塞到弟弟的抽屉里。  相似文献   

5.
化君 《青春期健康》2014,(11):24-24
以后的日子,我会让母亲在我温暖的手心里,一点点变老。就像我在母亲温暖的手心里,一点点长大。 上班的时候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她说,她去了我儿时念书的学校。 她怎么想起去那里了?不等我问,母亲说:"小时候送你上学时一会儿就到了,如今那条路咋变长了,歇了几歇才走到。"母亲的话让我想起张小娴《楼梯是长还是短》里的一句话:楼梯没有变长,是祖母变老了。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灶台     
母亲在灶台前忙碌了几十年,她的腰身曾经那样坚挺有力,她的身影就像一幅油画,镌刻在我的心里。纷飞如雪的岁月里,母亲曾给了我们多少美味温香的记忆,那是味蕾深处浓浓的母爱!难忘母亲的灶台。母亲的灶台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造的,用红砖砌成。大灶连着小灶,大灶熬粥煮饭,小灶煲水熬汤,还有一个专门炒菜的土灶。都要烧柴生火。小时候,母亲的灶台,是我最觉安稳的港湾。母亲就像一个舞者,而灶台,是她翩翩起舞的舞台。春天,母亲到野外采了绿绒绒的野田艾回来,给我们做美味  相似文献   

7.
母亲患了严重的脊柱骨质疏松,行动不便,走路时不敢大意。总是很小心地一点点往前挪,稍有不慎,如果脚下路不平蹴一下脚,她就会疼得喘不上气。而如果不走路,老躺在床上。她就会头痛。脑子也糊涂。长此以往,行动将会更加困难,很不利于她的健康。 看着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身体如此之差。我的心中很不是滋味。我平时上班很忙,工作之余还要写材料、辅导孩子学习、洗衣做饭等等,几乎顾不上母亲。父亲很早就离开我们了,是母亲一个人把我抚养长大,假如我仍然这样生活,怕是对母亲永远照顾不上,那后果就可想而知。我知道我的责任。我应该放弃我的工作,给母亲做饭,搀着母亲下楼散步,就像我小时候她带着我那样,我不能让母亲有任何的闪失。于是,我很果断地辞职了。虽然家庭经济变得很紧张,但只要能过得去,我就应该义无反顾地照顾母亲。  相似文献   

8.
刘元山 《健康》2010,(12):64-64
去年,我终于在城里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装修完毕,我便迫不及待地将母亲从乡下接了来。母亲为了供我读书,辛劳了大半辈子,现在也该享享清福了,我要趁母亲健在之时,好好地孝敬她。母亲来城里以后,我从不让她插手家里的任何事。当母亲情不自禁地想帮我择  相似文献   

9.
正外公是家乡有名的中医,母亲却教书育人,没继承父亲的衣钵,但因儿时耳濡目染,母亲最喜欢侍弄药草。她总把那些草药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或祛病,或除害,或为生活增添色彩。家里没有自留地,但乡野里遍长的草木都是母亲的"亲戚",她走到那儿,看着它们都很亲切。那遍地的山岙,也就成了她的草药园了。我的思绪也飘向了童年……〇艾蒿:驱蚊的好帮手小时候,乡下蚊子多。去供销社买蚊香路远不说,还要票。  相似文献   

10.
那双布鞋     
我考上大学以后,家里人都很高兴,最高兴的人是三姐。小时候三姐带我,我和她感情很深。三姐知道消息后,马上从她的婆家回来了。当时的情景我还记得,三姐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大门外就高喊我的名字。可能是她太高兴了,竟和自行车一起摔在大门外的石辘轳上,脚踝部碰伤流出了血。三姐在家里住了3天,她除了帮母亲做家务、为我打点行装外,还利用3个晚上的时间为我做了一双干层底布鞋。三姐是一个手巧的人。为了我上学,家里人都送了我礼物,父亲送我一块手表,大姐送我一只皮箱。但三姐手里没钱,她什么也买不起,只能动手为我缝制一双干层底的布鞋。三姐婆家很穷,那儿是一片盐碱地,打的粮食都不够吃。三姐自己脚上的一双布鞋,鞋口都磨破了。  相似文献   

11.
有没有天堂?你觉得它有就有。天堂是什么?母亲的心就是天堂。有没有天堂?小时候,她问母亲,母亲想了下,微笑着说,你觉得它有就有。这是小时候听母亲讲美人鱼的故事时她和母亲的对话。六岁那年,她上学了。第一天她是哭着回来的。那么多人用诧异的眼神看她。她有皮肤病,因为身体内缺少对紫外线的免疫能力,她在太阳下连十秒钟都不能站。只要出门,她必须带口罩、带帽子,穿短袖衣服的话还要带袖套,不然,晒到的皮肤就会起水疱,水疱掉了后就是坑。她的脸上已经有好几处坑了。大热天,别人恨不得不穿衣服,而她却捂的严严实实。所  相似文献   

12.
爱情的古董     
母亲的柜子里有一只缎面锦盒,她像宝贝一样珍藏着,从不让我们动。小时候,我们曾问母亲,锦盒里装的是什么啊?母亲甜蜜地笑而不答。  相似文献   

13.
一位母亲带着她17岁的女儿去心理咨询。“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前途,我们花费了2万元让她进入重点高中读书。可是,一学期没有结束,就因为反复‘偷窃’同学的东西而被学校开除了。”母亲流着泪断断续续地对医生说:“孩子小时候是跟祖父母一起长大的,由于祖父母的宠爱,管教不是太严。第一次发现她偷窃,大约7岁左右,拿了奶奶的几元钱,由于数目不大,家中也没有在  相似文献   

14.
母亲de心意     
和妻去华山玩,上到顶峰,只见大树参天,烟雾缭绕,恍似仙境。如此难得的良辰美景,理应心花怒放才是,但妻还是觉得遗憾,她说没有和父母一起分享。一路感叹景色优美,一路念叨着什么时候让父母也来看看这么美丽的地方。难得妻有这份孝心,可我呢?记得小时候母亲带我第一次爬山,那山真高,到了山顶,我一屁股坐下去,整个人都瘫了,眼里哪儿还有风景?下山时,我撒谎说我的脚崴了,母亲背起了我。到了山脚下,母亲的背全湿了……成家的时候,怕母亲受妻的委屈,曾对母亲说,“她敢有一点不是,我就和她分道扬镳。”母亲不语,半天才说,“这不应该是我儿说的话。…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小女孩,小时候母亲希望她无论在多么混乱的情况下,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为了清楚阐明自己的观点,母亲向女孩演示了木工水准仪里的气泡是如何移动到正中央的。“想象自己体内就安装着一个水准仪,然后努力让这个气泡停留在正中央。有时它会向上移到那个位置……”母亲一边说,一边倾斜水准仪,  相似文献   

16.
柏兴武 《长寿》2007,(12):42-42
女人和男人是青梅竹马。女人很美,要不是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落下腿病,简直就是完美的天使。男人娶她的时候,女人的母亲担心地问:“你真的能跟我女儿过一辈子吗?”他说:“妈妈,您放心吧!我会跟以前谈恋爱时一样,每天早晨牵着她的手到海边去看朝霞。我们就这样牵手一辈子。”女人的母亲说:“我把女儿就交给你了。”  相似文献   

17.
别样的母爱     
母亲粗识文字,也就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的文化水平。母亲的识字是从解放初期响应国家扫盲号召、参加工农速成识字班开始的。从那时起,母亲就喜欢上了看书看报。但那时家里孩子多,负担重,又上着班儿,所以母亲无暇读书。于是她把读书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几个孩子身上,凡是有可能的,她都让继  相似文献   

18.
留下美丽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善于刺绣,她爱把日出、星空、荷花、彩霞等美好的景色,绣在家里的桌布上、枕巾上、床单上……我家因有了母亲的刺绣装点,亮丽了不少. 小时候,我最爱坐在母亲的身边,看她刺绣.一天,我见刺绣的背面布满了曲曲扭扭各种颜色的线,一点也不好看.  相似文献   

19.
母亲记得你第一次叫她妈妈时的样子;母亲记得和你分开的每个日月;母亲记得你喜欢的、讨厌的、害怕的;母亲记得你小时候的糗事,长大后的烦心事……这些都是母亲记得的事情。岁月流转不息,可母亲记得的事情,不会忘。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母亲     
母亲是一条河,长长的,久久的。 母亲14岁时和比她大20岁的我爹结了婚。从此,在吕梁山那个名叫黄土凹的小山村里一呆就是71年。我妈一生共生了16个孩子,活下来的只有5个。母亲幼时没有缠脚。她那双大脚使她在山路上走得快,站得稳。然而,她除了下沟挑水,上山砍柴,很少离开那个小山村。要不是曾来城市给我照看过3年孩子,她连火车都没见过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