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院内感染1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化疗进展,急性白血病(AL)的缓解率明显提高,但化疗期骨髓抑制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加之免疫力低下,引起感染的机会增多,院内感染成为AL的一个重要死因.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成为提高AL白血病缓解率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康艾注射液对急性白血病(AL)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68例仞治AL患者分为康艾注射液加化疗组(治疗组)34例、单用化疗组(对照组)34例;52例缓解后巩固冶疗AL患者,分为康艾注射液加化疗(治疗组)26例,单用化疗(对照组)26例.结果 初治AL患者Ⅲ~Ⅳ度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55.9%(19例),对照组80.0%(2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治AL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治疗组58.8%(20例),对照组88.2%(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巩固治疗AL患者骨髓抑制发牛率,治疗组7.7%(2例),对照组为38.4%(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巩同治疗病例感染发生率治疗组42.3%,对照组7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可以减轻AL患者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反应及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化疗前应用G-CSF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化疗前使用G-CSF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6例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前给予惠尔血(日本麒麟公司产品)75μg/d,]连用3d,继之联合化疗,观察化疗1周后骨髓白血病细胞减少的程度、1疗程缓解情况及相关并发症.一与随机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治疗组化疗后1周骨髓白血病细胞减少50%以上的比率、一疗程完全缓解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骨髓抑制程度、感染、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未见明显增加(P〉0.05)。结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前应用小剂量G—CSF能提高其疗效,且毒副反应不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联合化疗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白血病复发的疗效。方法 对Allo-HSCT后白血病复发的4例患者予分次逐渐提高单次剂量方案(EDR.)的DLI联合化疗治疗,观察白血病血液学完全缓解(CR)率、无病生存(DFS)率、移植物抗宿主病(GVFtD)和骨髓抑制发生率。结果 4例均获得血液学CR,CR率100%,STR-PCR测定证实恢复为供者基因型;随访70d~14个月,1例DLI后50天发生慢性GVHD,发生率25%,无1例发生急性GVHD、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抑制,3例无病生存(DFS),1例于DLI后70天死于CMV性间质性肺炎。随访至今,3例DFS患者血象和骨髓象一直正常。结论 EDR DLI联合化疗治疗Allo-HSCT后白血病复发,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骨髓监测调整诱导化疗剂量和疗程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2例赵桂英,王荣英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早期诱导化疗缓解率直接影响生存期。在有无菌层流室的大医院诱导化疗时较少担心骨髓抑制后的危险,而在一般基层医院,在此期则死亡率很高,骨髓监测调整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剂量G-CSF方案和G-CSF联合GM-CSF方案治疗及预防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接受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对比常规剂量G-CSF、高剂量G-CSF以及G-CSF联合GM-CSF在化疗后的应用,观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发生概率及各组治疗不良反应的区别。结果:高剂量G-CSF组与G-CSF联合GM-CSF组较标量G-CSF组中位ANC减少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减少,高剂量G-CSF组与G-CSF联合GM-CSF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三组之间安全性相仿。结论:G-CSF联合GM-CSF方案以及高剂量G-CSF方案治疗及预防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目前仍是一个难题,大剂量化疗及二线抗肿瘤药物仍是取得疗效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这些药物可以导致骨髓的严重抑制,而继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我们使用米托恩醌加阿糖胞苷化疗后对骨髓抑制的患者使用G-CSF或GM-CSF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癌症化疗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出现骨髓抑制毒性反应。骨髓集落刺激因子(BMCSF)的获得使化疗的剂量大大增加而不出现骨髓抑制。大剂量紫杉醇(taxol)200~250mg/m~2+BMCSF,可避免骨髓抑制毒性的发生,但仍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毒性。因此,化疗中必须正确应用最适剂量,以达到满意的治疗目的,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经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的病例,使用相似化疗方案,分两组观察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化疗一般毒副反应、骨髓抑制情况、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加化疗组在化疗后生存质量、化疗一般毒副反应、骨髓抑制情况、细胞免疫功能等多方面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明显减轻白血病化疗的毒副作用,有效保护骨髓造血功能,缩短骨髓受抑时间,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白血病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合并结核感染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19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4例(2.02%)合并结核感染,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各2例,均存在应用化疗药物及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白细胞减少等易感因素,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给予抗结核治疗后,3例病情比较稳定,目前随访均处于完全缓解中,1例因白血病复发死亡.结论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易合并结核感染,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其临床特点不典型,抗结核治疗后疗效确切,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1.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及恶性肿瘤发展很快。这种方法已成为治疗急性白血病和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骨髓中超大剂量化疗和全身放射治疗,是治疗的关键,同时患者免疫功能也受到明显抑制,并持续较长时间。因此患者易受各种感染及继发其它疾病,这样影响了移植的成活率。为了预防各种感染,提高成活率,对免疫功能变化的情况进行研究,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免疫功能尽快恢复正常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们4例骨髓移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聚金葡素对白血病细胞有杀伤和抑制生长的作用和升高白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白血病的化疗常加重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严重感染而死去,是治疗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我们在化疗基础上加用高聚金葡素治疗白血病,对其临床应用价值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对恶性骨肿瘤患者大剂量化疗中出现高热和Ⅳ度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对13例大剂量化疗治疗中出现高热伴DIC倾向和Ⅳ度骨髓抑制的恶性骨肿瘤患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无效、物理及药物降温无效时,立即给予输入浓缩红细胞与血小板。结果经给予成分输血治疗后,11例患者体温在24 h内降至正常,2~3天后,白细胞开始回升,未发生重要器官出血。结论当大剂量化疗患者出现高热并处于Ⅳ度骨髓抑制病危状态时,早期给予成分输血并应用升血细胞药物,同时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能有效缓解症状,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根据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程度及自然病程,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2大类,其中以急性白血病居多。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大量活跃增殖,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脏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以化疗为主,化疗后容易出现骨髓抑制,尤其是血小板减少,导致患者皮肤黏膜甚至脏器出血,严重者危及生命。针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作者通过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这类血小板减少,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骨肉瘤的方法.方法 2005年4月至2010年8月,21例骨肉瘤患者共行甲氨蝶呤化疗128次,剂量8~12g/m2,对化疗后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均出现各种不同程度化疗毒副反应,依次为恶心呕吐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及皮肤黏膜损害,经对症治疗后缓解,顺利完成化疗,无死亡病例.,结论 骨肉瘤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药物毒性强,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在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及时应用亚叶酸钙解救的同时,采取个体化给药方式,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是保证化疗顺利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异体骨髓移植,大剂量诱导性化疗和全身放疗综合治疗来治疗易复发的白血病及后期淋巴瘤病人已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并取得一定的疗效,为了成功地进行骨髓移植,病人自身的骨髓白血病细胞必须被清除,同时病人免疫系统对异体骨髓的排斥必须被抑制,所以,在接受骨髓移植之前通常要进行大剂量化疗和全身放疗。早年的骨髓移植的全身放疗,由于使用~(60)Co远距离治疗机,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发生肠道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3例化疗后发生肠道感染A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03例患者共进行364个周期化疗,其中59个化疗周期中发生66例次(18.13%)肠道感染,包括7例次在同一个疗程出现2次肠道感染.未完全缓解(CR)组肠道感染发生率27.48%(36/131),CR组9.87%(23/2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个化疗周期中重复肠道感染发生率达46.67%.同一化疗周期,对于在化疗期间出现肠道感染的患者,化疗后再次肠道感染发生率为化疗期间未发生肠道感染者的3.7倍.初次诱导化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肠道感染发生率比急性髓系白血病高(P=0.019).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肠道感染发生率为9.89%(36/364),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时肠道感染发生率为8.24%(30/36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化疗后肠道感染患者部分发生急腹症,死亡率高.结论 AL患者在化疗期间及骨髓抑制期均会出现肠道感染,必须引起重视,减少血流感染及危险因素,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CODP方案化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选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儿8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CODP(柔红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泼尼松)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hG-CSF辅助化疗,比较2组患儿化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100.0%,对照组完全缓解率92.5%、部分缓解率7.5%,2组患儿化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和口腔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和发热持续时间亦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G-CSF辅助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ODP方案化疗对改善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降低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化疗抑制期的出血感染治疗棘手,死亡率高,亦是目前大剂量化疗失败的重要因素。1991年我院开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疗效明显,使5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抑制期达21天的感染得到控制,2例抑制期有颅内出血患者安全渡过抑制期达完全缓解,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12例中,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38岁,均为初诊病例。经骨髓检查加组化染色确诊。按天津白血病会议诊断标准,其中M_1 2例,M_2 2例,M_3 2例,M_4 2例,M_5 2例,M_6 1例,慢粒急淋变1例。11例采用DA或HA方案化疗,1例采用VDCP方案化疗。12例化疗抑制期7~21天,白细胞平均最低值0.65×10~(9)/L,血小板平均最低值2.5×10~(9)/L,12例均合并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口腔感染5例,腹泻2例,臀部感染1例)。最高体温平均39.8℃,2例高热达40℃时出现头痛、呕吐,轻度意识障碍,1例左口角歪斜左巴氏征( ),另1例布氏征( )。均经头颅CT证实左丘脑出血破入脑室,1例右底节区小量出血,诊断合并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20.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儿童急性粒白血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强烈化疗后急性白血病患儿中性粒细胞严重低下的治疗作用.方法比较强烈化疗后急性白血病患儿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n=136)与对照组(n=6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的降低时间、感染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ANC≥0.5×109/L的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者缩短(P<0.05),感染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亦降低.结论应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可使粒细胞计数和功能恢复快,感染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减少,并可减少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