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残根残冠的保留治疗。方法:笔者对130例145颗患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后采用铸造桩核加全冠或螺纹固位钉树脂桩核加全冠修复,并经过1~3年临床疗效的追踪观察。结果:145颗患牙中有131颗未见异常,正常行使咀嚼功能,14颗患牙有不同程度的松动,脱落,基牙牙根折裂等。结论:残根残冠的桩核冠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牙反桩核冠修复的疗效。方法26例39颗患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后行用桩核冠修复,并经1~5年疗效追踪观察。结果39颗患牙中桩核冠修复成功36颗,失败3颗。结论前牙反的桩核冠修复疗效满意,但修复前须经完善的根管治疗,修复后应严格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145颗隐裂磨牙的治疗效果,探讨隐裂磨牙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36例患者共145颗隐裂磨牙进行治疗,其中9颗行充填、调□治疗,26颗在复合树脂充填后行全冠修复,110颗在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修复。对所有患者进行2年以上跟踪观察,分析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男性患磨牙隐裂的比例高于女性,其好发年龄为35~54岁,以上颌第一恒磨牙最为好发,好发隐裂类型为近远中向。145颗患牙治疗后总成功率为85.52%。结论: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修复能有效地保留隐裂的磨牙。  相似文献   

4.
前牙反(牙合)的桩核冠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牙反[牙合]桩核冠修复的疗效。方法 26例39颗患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后行用桩核冠修复,并经1~5年疗效追踪观察。结果 39颗患牙中桩核冠修复成功36颗,失败3颗。结论 前牙反[牙合]的桩核冠修复疗效满意,但修复前须经完善的根管治疗,修复后应严格调[牙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隐裂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口腔门诊首次就诊的具有牙髓炎或慢性根尖周炎的隐裂牙82颗,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及时全冠修复。结果:经过1a的追踪观察临床效果良好,成功率93.9%。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隐裂牙就诊次数少,可减少治疗过程中引起的牙体折裂,保存患牙,保持牙列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铸造桩核在保存残冠残根的临床修复疗效。方法:对残冠残根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牙体、根管预备,取模,铸造桩核,制作金属烤瓷冠或金属全冠。结果:治疗130例,156颗牙通过0.5-3 a的随访观察,151颗牙修复体完整,咀嚼功能良好,成功96%。结论:铸造桩核冠修复保存残冠残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根管固位钉联合牙本质固位钉修复后牙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患者55颗后牙残冠采用根管固位钉制作银汞合金核或树脂核,然后再进行烤瓷全冠或金属全冠修复.结果利用根管固位钉联合牙本质固位钉修复后牙残冠,经过2年的临床应用及随访观察,55颗患牙中有5例失效,成功率91%.结论本法易操作,失效率低,扩大了治疗修复的范围,挽救了很多难以修复或需要拔除的患牙,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烤瓷桩冠修复前后牙残冠残根2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前后牙残冠残根经烤瓷桩冠修复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0例前后牙残冠、残根,先行根管治疗,前牙多采用铸造桩核、或自制螺旋桩、树脂核,后牙多采用成品螺旋根管桩、树脂核,加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修复方法。结果收治260颗前后牙残冠、残根。12个月后复查,成功246颗,占94。62%,失败14颗,占5。38%。结论前后牙残冠残根应尽量有予以保留,首先进行完善彻底的根管治疗,其次前牙采用铸造桩核、或自制螺旋桩、树脂核,后牙多采用成品螺旋根管桩、树脂核,加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能够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不能承受过硬、过黏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加强口腔卫生护理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品根管钉修复牙体大部分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51颗大部分缺损牙齿行根管治疗后,用成品前后牙24K镀金螺纹根管钉加核桩加全冠修复,随访0.5~3年。结果 51颗牙成功46颗,4颗不同程度松动、叩痛、冠脱落。结论 成品根管钉在牙体大部分缺损中全冠修复效果良好,在治疗中应做好完善根管治疗以及咬颌调整。  相似文献   

10.
带环在牙隐裂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慧丽 《临床医学》2006,26(3):70-70
目的 研究带环在牙隐裂治疗中防止牙折裂的方法。方法 选择72例伴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隐裂牙79颗,先用带环粘接固定后再行根管治疗,观察1~2周,无临床症状后及时以全冠对患牙行永久性修复。结果 79颗隐裂牙无一例折裂。结论 应用带环对隐裂牙治疗前予以固定,是牙隐裂治疗中防止牙折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