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黑斑息肉病的临床特征及探讨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黑斑息肉病的诊断及治疗。结果 近半数患者家族史明显,腹痛、便血、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为主要临床表现,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恶变为主要并发症,内镜高频电凝切除术(PSD)、息肉切除、肠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结论 黑斑息肉病患者是典型的恶性肿瘤高发人群,发病年龄轻,分化较差。应定期复查内镜,行PSD是提高黑斑息肉病远期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黑斑息肉病是一种少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又称Peutz—Jegher综合征,现结合文献对我院收治的2例的诊治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胃肠道息肉高频电凝切除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霞 《河北医学》2001,7(8):722-723
近年来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己越来越广泛地使用 ,大多数胃肠道息肉的治疗为非外科手术治疗 ,具体的方法有 :内镜下注射药物 ,冷冻、机械摘除、高频电凝切除、激光光凝、微波切割及尼龙绳结扎等。高频电凝切除是一种常用而较好的方法 ,如能掌握好操作技巧 ,—般费时不多 ,能比较安全、彻底地切除息肉。与外科手术比 ,既能减轻病人痛苦 ,又能减轻经济负担 ,可谓多、快、好、省。 1980~ 2 0 0 0年 ,我院使用了OLYMPUS纤维胃镜、肠镜及电子胃镜、肠镜配以PSD发生器 ,共治疗消化道息肉 951例次 ,其中上消化道息肉 95例…  相似文献   

5.
刘霞 《吉林医学》2013,34(3):596
<正>黑斑息肉病是临床上一种非常罕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遗传方式为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性女性均可发病。蛋白丢失性肠病(PLG)可由肠道炎性反应性疾病、肿瘤、吸收不良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所致。笔者将黑斑息肉综合征合并蛋白丢失性肠病1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26岁,籍贯: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汉族。因便中带血一周入院。查体:口唇、口腔粘膜、双手掌面及双足掌面可见数个多形片状黑斑,边界清楚,无隆起。电子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息肉。全消化道钡餐透视显示胃、十二指肠、小肠有多个大小不等息肉,直径在1cm左右。后在我科结肠镜下行高频电凝息肉电切术,切除直径3cm~0.6cm息肉11颗,电灼直径0.5cm~0.3cm息肉3颗,将收集到的8颗切除的息肉送检,病理学诊断:错构瘤息肉,符合黑斑息肉综合征。并在降结肠处可见一5cm×5cm×5cm大小息肉,呈菜花状,表面不光滑,因息肉过大无法电切,转外科择期给于硬…  相似文献   

7.
<正>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syndrome,PJS)是一种少见的家族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皮肤黏膜(口唇、面颊、四肢末端)色素黑斑、胃肠道多发息肉为主要临床特征,癌变率较高,胃、结直肠、小肠癌变风险更高,且恶变不仅局限于胃肠道,亦可发生于胃肠道外. PJS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病变进展时可出现肠梗阻、肠套叠及肠坏死等并发症,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较重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PJS患者,现将其诊断与治疗过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5岁,以发现胃及结肠息肉1 d为主诉于2019年8月2日收入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患者于5岁时因口唇及四肢末端出现黑色素沉着就诊,当时建议成年后行消化道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贺昕原 《右江医学》2001,29(5):453-453
黑斑息肉病又名Peutz Jegher综合征 ,是一种少见的家族性显性遗传性疾病。息肉可分布于整个胃肠道 ,一般认为属错构瘤性质 ,癌变机会不大。笔者发现 1例 4岁出现症状 ,8岁已癌变 ,第 1次术后带癌生存 5年无病情变化的患儿 ,特报告如下 :病例介绍 患儿男 ,13岁 ,于 1991年 (4岁 )起反复脐周持续钝痛 ,阵发绞痛 ,间有呕吐。 1993年发现腹内肿块 ,疼痛明显并可见肠型 ,胃镜检查见胃粘膜多处黑褐色斑及小息肉。于 1995年 (8岁 )因肠梗阻第 1次手术 ,剖腹检查见空肠套叠 ,松解后发现距屈氏韧带约 40cm处空肠内一菜花状肿块 ,其它小…  相似文献   

9.
1 病历报告  患者 ,女 ,14岁。自幼口唇 ,手掌侧及足趾黑色素斑沉着 ,偶有腹痛 ,并间断排鲜血便 ,未经治疗 ,症状时轻时重 ,体质消瘦。 2年前因持续性腹痛 ,阵发性加重 ,伴鲜血便入院。体检 :左上腹有 3cm× 4cm压痛肿块 ,质中等偏硬。B超 :肠套叠。麻醉后 ,腹痛及腹部肿块消失而未剖腹手术。结肠镜检见 :直肠以上结肠散在 0 .5~ 2 .0 cm息肉 ,未做治疗 ,观察病情变化。本次于入院前 2 d再次发生剧烈腹痛 ,伴鲜血便、恶心、呕吐。体检 :左中上腹质中等偏硬压痛肿块 ,B超示 :肠套叠。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于左中上腹部小肠 ,小肠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内镜下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方法。方法121例大肠息肉根据其大小、部位及分型,采用不同的内镜下治疗方法,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是否复发或癌变。结果内镜下治疗121例大肠息肉,均全部切除,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治疗大肠息肉安全、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黑斑息肉病一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男 ,2 2岁 ,因上腹部胀痛 1月 ,疼痛加重 3天 ,伴呕吐、黑便数次 ,于 2 0 0 0年 2月 3日入我院内科。经制酸、对症治疗 ,腹胀、呕吐无缓解 ,于 2 0 0 0年 2月2 4日转入普外科。转入后查体 :口唇、口腔粘膜、手掌、足底均可见散在黑色斑点 ,呈圆形或郁圆形 ,大小约2mm~ 4mm ,不高出皮肤表面 ,上腹部可见胃型及蠕动波 ,右上腹压痛 ,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 ,叩诊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常 ,上腹部可闻及振水音。胃镜检查 ,于大弯侧可见一 0 .2cm× 0 .2cm溃疡 ,上覆黑苔 ,胃窦部粘膜增生 ,可见一 0 .2cm× 0 .2cm大小的宽蒂息…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5岁,主因"发现四肢末端及口唇黑斑40年,腹痛20 d"入院。患者5岁时发现口唇、四肢末端、手足掌侧存在圆形黑色素斑,直径0.2~0.3 cm,散在分布,以下唇最明显。诉40年间黑斑大小及数量无明显变化。20 d前,患者突感腹痛,为右中腹钝痛,持续数秒钟后自动缓解。腹痛发作时于疼痛处可触及一包块,直径约5 cm,腹痛缓解后包块仍存在,伴便秘,偶见  相似文献   

13.
李俊  冯林 《四川医学》2002,23(9):985-985
黑斑息肉病又称 Peutz- Jeghers综合征 ,是一种少见的显性遗传性疾病 ,具有特定部位的皮肤粘膜色素沉着斑 ,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家族性三大特征 ,部分病人以急腹症入外科治疗 ,我院收治 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男 ,2 1岁。因腹痛 ,解黑便 1天入院。体检 :T37℃ ,P90次 / d,BP17/ 10 k Pa,痛苦病容 ,面色蜡黄 ,口唇有黑色色素斑沉着 ,双手指掌侧均有色素斑沉着(自称为遗传所致 )。心肺无异常 ,腹部稍膨隆 ,中下腹及右中腹部可扪及 5 .0 cm× 5 .0 cm大小包块 ,压痛明显 ,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可闻及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门诊胃…  相似文献   

14.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肠息肉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已是常规治疗,因而它的术前术后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我科自1999年开展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肠息肉,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黑斑息肉综合征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胡云才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4):F003-F003
例1:女性,17 岁,住院号 0221184,因脐周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查体:体温 37.2 ℃,口唇、眼睑及双足拇指末端可见黑色素斑。心、肺正常,腹不胀,脐周围压痛,无反跳痛与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肠鸣音正常,腹部透视正常,白细胞14.17×109/L,入院诊断:腹痛原因待查,黑斑息肉病? 入院后行结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齿状线 10cm、12 cm、30 cm处分别可见 1.5 cm大息肉,行镜下切除。十二指肠镜检查见十二指肠降部有一 2 cm大息肉,镜下切除。但病人腹痛症状逐渐加重,B超检查见腹腔少量积液,在脐右侧探及“同心圆”样强回声团块,考虑肠套叠。…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16岁,因"反复下腹痛1年,复发伴加重10d"就诊.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口唇有散在点状黑斑,直径1~4 mm,界限清,不融合,压之不褪色;左上腹压痛.进一步完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1.肠套叠;2.肠道多发息肉;3.黑斑息肉综合征可能性大"收治入院.入院后行剖腹探查+十二指肠、空肠息肉切除术,术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19.
黑斑息肉病(Peutz-Jeghers syndrome,PJS)以青少年多见,常有家族史,很少癌变。多发性息肉可出现在全消化道,以小肠为最多见。此病范围广泛,无法手术根治,当并发肠道大出血或肠套叠时,可作部分肠切除术。1996年1月本院收治PJS合并息肉癌变病例1例予以手术治疗,随访13年,患者生存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旭  潘振龙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1A):2311-2311
黑斑-息肉病(Peutz-Jegherssyndrome,PJS)是以消化道错构瘤性息肉和特征性黏膜、肢端皮肤色素沉着为特点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病人多因息肉引起的并发症而需手术治疗。以前认为错构瘤恶变机率很小,但近期报道:黑斑-息肉病患者为典型的恶性肿瘤高发人群。现对我院2004年发现并治疗的3例黑斑-息肉病及文献报告进行回顾,讨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