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寻找护理预防措施,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损失.方法:研究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输液反应病例52例,进行分析总结.结粜: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有药物、季节、患者、输液器具及操作等因索.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和输注速度,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掌握相关的药理知识,加强对重点患者的输液观察,是预防输液反应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临床静脉输液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应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 2003年 1月~2009年9月发生输液反应的396例患者从人群结构、药物因素、输液器材的质量、输液操作因素、患者及气候因素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输液反应发生与性别因素无关,各年龄段以 55岁以上发生率最高;联合用药越多,输液反应发生率越高;加入抗生素粉针剂或中草药制剂输液反应发生率增加;引发因素以不溶性微粒超标最多;高发因素还包括内毒素阳性、输液器材不合格、输液操作因素等.结论 分析不良反应的原因,认真执行三查七对,防止差错,药物、液体及器具在配制使用前认真检查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了解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输液反应因素很多,药物因素、操作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患者本身体质等.结论:加强管理措施,增强无菌观念,严格操作程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白林  杨帆  陆璐  高翠萍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9):2162-2163
目的 分析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从而减少其发生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分对我院3年来51个临床科室送检的196例输液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分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主要有药物、患者的体质、环境因素等.结论 分合理用药,注意配伍,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规范静脉输液的监控和管理,改善临床输液调配环境等是减少输液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临床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2年8月~2008年8月共发生的26例输液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液反应的发生主要与药物、操作、输液器具、患者、季节等因素有关。结论: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严格控制液体滴速,是降低输液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静脉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对42例住院患者发生的静脉输液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归纳。结果:输液反应的发生与药品、输液器具、环境因素、个体差异、药物配伍、无菌操作等因素有关。经过及时对症治疗和护理,42例发生静脉输液反应的患者症状、体征均逐渐缓解、好转,患者很快恢复。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合理配伍用药、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临床观察是可以避免或减少输液反应发生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反应的常见相关因素及护理防范措施,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减少医疗纠纷。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10年8月间我院门诊输液室发生输液反应39例患者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救治护理过程。结果常见的输液反应由药物、患者体质、操作等多种因素引起;本组患者通过及时的临床抢救和护理措施,均未发生严重后果及医疗纠纷,抢救率明显提高。结论规范严格的操作和细致的临床观察是预防输液反应发生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防范和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确保病人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对临床输液反应的认识,寻求防范措施,分析115例输液反应的特点及发生原因。结果,引起输液反应的主要因素有药物因素、气候因素、患者个体因素等。提示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复杂,要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必须加强防范意识,规范静脉输液的监控和管理,改进输液和配药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王利文 《吉林医学》2011,(35):7614-7615
目的:总结输液反应病例,分析发生原因,探讨护理防治措施。方法:对16例发生输液反应并救治成功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输液反应发生原因中,属于操作因素6例(37.5%),药物因素6例(37.5%),输液器具因素2例(12.5%),患者因素2例(12.5%)。16例患者经及时正确救治,均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结论:输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注射技术、配制合格的输注液体是预防输液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严格管理药品和输液器具,减少液体储存时间,对治疗室进行规范消毒也是有效防治输液反应发生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引起静脉输液反应的各种因素,尽量减少其发生率.方法 机体因素、药物因素、输液规程等方面分析原因.结果 患儿有药物过敏史发生率高;用中草药制剂发生率高;联合用药越多,发生率越高;操作不当发生率少见.结论 输液前详细询问过敏史,药液及器具在配置前认真检查、核对,注意配伍禁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11.
神经外科输液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理、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引起神经外科静脉输液反应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对策及处理措施,降低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率、降低输液反应对患者损害。方法对89例发生输液反应患者年龄、配伍药物、季节环境等项目进行调查和整理,分析影响输液反应的各种因素。结果输液反应原因复杂,主要与药物、气候、患者年龄、所患疾病、过敏史等因素有关。结论输液反应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针对其影响因素,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临床输液安全防范措施,有利于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及收集整理文献等相关资料。结果:药物、输液操作、输液材料、患者等多方面因素可导致输液反应。结论:提高医、护、药人员的防范意识,有利于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深入分析静脉输液反应的临床现象及其成因,减少静脉输液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严密观察临床上各种输液反应发生的临床表现,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在进行静脉输液前严把"四关",减少药物配伍和建立应急机制,能够有效减少静脉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刘蓉 《吉林医学》2012,(34):7606-7607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中发热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减少发热反应的发生。方法:了解发热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发热反应因素很多,药物因素、操作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患者本身体质等。结论:加强管理措施,增强无菌观念,严格操作程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临床发生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与药物、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及医疗环境、医务人员等因素有关.结论预见性的观察和针对性的干预,是减少输液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邬东儿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7):582-582,591
目的 分析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方法 对155例输液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与药品质量、输液操作、输液器质量、药物配伍、患者个体差异及环境气候等有关.结论 严格控制药品质量,合理用药,尽可能减少配伍种类与数量,是减少输液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输液微粒产生的原因,探索减少微粒产生的方法。方法:从液体和药物的质量、安瓿切割与消毒方法、药物配伍和加药方法、输液操作过程等方面对微粒来源进行分析。结果:导致产生输液微粒的主要因素是药液质量、环境、输液器具及操作方法等。结论:为预防微粒污染,提高输液质量,必须把好药物关、器具关、操作技术关和环境空气净化等各个环节,使进入人体的微粒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减少对机体的损害,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输液反应发生原因及如何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各科室发生的89例输液反应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资料报道,综合分析导致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并对输液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分析属药物因素37例(41.6%),属操作因素35例(39.3%),属输液器具因素9例(10.1%),属患者因素8例(9.0%),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主要与个体差异、药品质量、输液时的环境因素、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热原量累加等因素有关。结论严把药品及输液器的质量关,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减少和杜绝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引起输液反应的各种因素,供临床参考,以期更好地防范。方法分析90例输液反应的特点,找出产生输液反应的原因。结果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病情因素、体质因素、气候因素、输液操作因素等。结论要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必须加强监控和管理,改进输液和配药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浅谈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昱 《黑龙江医学》2010,34(4):276-277
目的对临床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分析,找出发生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18例发生输液反应并救治成功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分析,属操作因素9例(50%),药物因素5例(27.8%),输液器具因素2例(11.1%),病人因素2例(11.1%)。经及时正确的救治,均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结论输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注射技术规范,配制合格的输注液体是预防输液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减少液体储存时间,对治疗室进行规范消毒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