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血管意外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症状,以突然出现的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为常见,死亡率高,多数病人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功能障碍,如失语、偏瘫及尿便障碍等,恢复缓慢。临床上许多病人对患病角色难以适应,往往造成病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变异,产生厌世、悲观烦躁、性格变异和孤独等心理活动,使病情加重或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变所致的出血性疾病,是内科急症之一。此病发病急骤、死亡率高、后遗症多,一般多在活动时发病.诱因是由于用力或情绪激动,但有时老年病人血压井不高、也可出现脑出血症状。下面我们将该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情观察1.1意识:意识变化是判断脑水肿和颅压高低的指征之一。临床上我们可用简单的问话、角膜反射、针刺皮肤或压眶上神经等反应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1.2瞳孔:观察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及对光反射情况。如一侧瞳孔扩大,对倒肢体瘫痪多表示瞳扩大侧有血肿存在,可引起天幕迹。如双侧瞳孔缩小,表示脑子…  相似文献   

3.
猝死大多发生在院前,有相当一部分人因突发病未及医院或经急诊抢救无效死亡.现场及时有效地进行心肺脑复苏,为转送医院RGK续治疗的重要条件.1现状分析;病因大多不明,因此分析患者现场状态及有关病史十分重要.其类型有下列活方面.1.1“健康人”:现场人员中没有发现猝死者既往有严重病史,或因过度劳来、情绪激动、饱餐、酗酒、吸烟等,而突然发生意识障碍、倾倒、心跳呼吸停止.1.2慢性病:原有某种严重疾病或肿瘤患者出现急性并发症,可能是导致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1.3突发病:病情急性发作时没有人在场.1.4环境与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4.
疾病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对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打击,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潜意识的不能够接受。特别是传染病病人更是在体检后或住院时角色强化,不愿进入角色.对疾病的瞬间袭击说成是天灾人祸,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出现心理异常,为自己行为及心理与外界画了一条鸿沟。此时病人表现为焦虑.、恐惧、自卑、紧张不安,不敢面对自己的疾病,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抢救或治疗,以便转危为安,早日康复。病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超常的紧张刺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一向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患了肺结核、急性黄疸型肝炎或艾滋病及其他的传染性疾病等,恐怖、悲哀、失助、绝望等消极情绪往往可以加速病人的病情。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对病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由于病人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5.
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解除因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带给患者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方法:总结18例应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的护理经验。结果与结论: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心理问题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对稳定病人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促进病情好转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我科近年来收治72例心梗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3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43岁。2 心肌梗塞患者存在的心理状态2.1 恐惧心理:一般出现在住院的当天,多数病人发作时常伴有濒死感。自以为平素健康的病人突然患病住进医院,看到了医护人员抢救的紧张气氛;或是经历了某种特殊的临床检查等,使病人产生恐惧心理。2.2 焦虑与烦躁心理:由于病人对疾病转归及其预后毫无所知而产生与疾病无关的焦虑。他们希望多了解又怕出现可怕的后果;他们反复向护士询问病情而对诊断将信将疑;或觉得给予子女添麻烦,产生焦虑…  相似文献   

7.
心理护理又称精神护理,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以预防减轻疾病或促进疾病痊愈的护理方法。1心理护理的正要性病人住进医院后,对医护人员亲切的语言,整洁、舒适、安全、肃静的环境,能够在精神上得冽安慰。外界的各种刺激,如语言、态度等好坏的刺激也同样会通过神经系统而影响到全身,影响病情的好转或恶化。这说明了精神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病人的思想情绪直接影响医疗效果。我们在临床上也体会到,同样的疾病由于病人思想情绪不同,由于对治疗护理配合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2如何做好心理护理;卧床病人的病情,病种及住院的时…  相似文献   

8.
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病人不良的情绪状态,不仅会加重病情,甚至还危及生命。特别是对于将要实施手术的病人,无论何种手术.术前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做好手术焦虑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4脑出血的诊断 4.1诊断要点根据详细的病史资料和体格检查多可作出诊断:患者年龄多在50岁以上.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史;多在情绪激动或体力劳动中发病;起病突然,发病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半数患者有意识障碍或出现抽搐、尿失禁;可有明显定位体征.如偏瘫、脑膜刺激征;发病后血压明显升高:CT扫描及MRI可见出血灶.脑脊液可呈血性。  相似文献   

10.
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系统中常见严重疾病。病人24h内或一次性出血量大于1000ml,起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及不同程度周围循环衰竭。病人的情绪状态对消化道大出血的转归有着密切的关联。故及时掌握病人的情绪状态,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同时避免或减少医患纠纷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1.
薛青佟月洁  佟日欣 《吉林医学》2005,26(11):1180-1180
妇女进入更年期一般为40岁左右。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开始退化,雌激素水平逐渐降低,导致体内一系列平衡失调,出现情绪波动、情感多变,如焦虑、繁躁、易怒等,并可诱发多种疾病。多数病人对此病缺乏正确认识,病人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做为一名护士如能掌握女性更年期特点.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及全面的身心护理。帮助病人顺利渡过更年期是很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患者(病种、年龄、性别)对疾病终末病情的知情要求,提出临终护的必要性。方法:采用Zung自评抑郁表为基础设定混合访问卷的方式总结不同年龄及性别的病人对知情权要求.结果:120例患者约有84%要求对自己的病情作真实的了解,包括终末病情.不同病种、不同年龄及性别的病人对知情权要求没有差别.结论:大部分患者都希望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包括终末病情甚至死亡.正确掌握这种心态,对临终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重症。它是一种症候群,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均可发生。是多种原因所致大脑神经元暂时性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主要表现形式为强直、阵挛或急性阵挛发作,发作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各种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均可出现此症状,因发病突然,病情变化快,如果得不到及时抢救和治疗,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我院急诊科于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共接诊惊厥患儿28例.现将急救及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抗癫痫药:癫痫病人一旦开始应用抗癫痫药如苯妥因钠治疗,就要长期坚持用药,不能任意中断。如突然停用,会诱发癫痫持续。抗精神病药:精神病人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亦需长期坚持用药,若突然停药会使病情急剧恶化。降压药:高血压病人应用降压药把血压降至正常后,仍要坚持长期维持药,如突然停用,血压会在短期内大幅度升高,严重者会出现高血压危象。抗心律失常药:服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的病人也不可突然停用,否则有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抗甲状腺药:甲亢病人应用抗甲状腺药不能突然停药,如果突然…  相似文献   

15.
1病历简介患者女性,74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突然意识障碍,右侧肢体瘫起病。查体:深昏迷状态,呼吸浅表,Bp24/13.3KPa,双暄孔不等大,左6mm,右3mm,对光反射消失,双下肢巴氏征(-),肺呼吸音清晰,心音正常,节律规整。肝脾不大。入院后头部MRI检查:双丘脑、中脑片状长TI,长T。改变。诊断:脑梗塞、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经过1周脑保护,脱水,对症治疗,病情无好转。开始使用钠络团队sing,缓慢流脉清往,l次/d。首次流满后,病人出现瞬目,并出现角膜反射,但持续数小时后消失。3d后,意识障碍渐渐由深昏迷到中昏迷、钱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的易患疾病、诱发因素及其先兆症状,有利于指导临床工作,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方法:将1998年4月-2004年10月间收治的心血管病人中,病情已经稳定或已经改善而突然发病后当即或6小时内死亡的22例患者进行先兆症状和先兆心电图的分析。结果:22例死亡患者中,有15例于猝死前突然出现先兆症状,占68.1%。此15例中有12例出现心电图异常;还有7例患者无先兆症状,有心电图改变的4例,无改变者3例。结论: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而冠心病是造成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凡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或重度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胸痛或心前区疼痛者,Ⅲ期高血压病患者突然出现心悸、气短伴发呼吸困难者;或伴心律失常及ST—T改变者,均应考虑到心源性猝死先兆的可能,并给予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多发于老年人,一般病情较重,目前对此病的治疗有较完善的理论和方法,死亡率大大降低,但有少数患者因护理不当导致病情加重或猝死,现就临床护理此类病人体会介绍如下: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病房应安静、清洁、舒适,特别...  相似文献   

18.
本文收集了我院自1983~1985年食道肿瘤手术后并发食道疾病人所表现的心理特征进行护理分析,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均为男性,年龄55~79岁,干部4例,工人21例,农民7例。2心理特征2.1焦虑恐惧:是病人最先表现的心理状态,病人多由于手术后反复高热,胸腔积液,创口不愈,病情不见好转及对肿瘤的恐惧而引起精神过度紧张,心绪不安,出现疑虑和猜测,认为手术效果不好,而出现食道疾口,因此而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一般表现为烦躁不安,失眠易怒,性格暴躁,并把怒气发泄在护士身上,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2.2抑郁绝望:随着病…  相似文献   

19.
赵丹 《中国乡村医生》2006,8(15):105-105
一般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护理:①对环境的陌生感:很多患者会因初次来医院就诊,对医院环境生疏而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因此医院要创造良好的门诊环境,以方便患者为目的,备有醒目的标志和路牌,并设立导诊服务台,根据病情进行分诊,引导病人去找专业医生就诊,消除患者心理负担和心理顾虑。使其感到亲切、宽松,对医院有信任感,易于合作。②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因患者所患疾病不同,常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尤其是那些病情较重,“自我诊断”不清的病人,就诊心情极为迫切。常表现为坐立不安,难以平静。医护人员应尽快为其提供帮助,耐心细致地询问病情,做好记录,并针对病人关心的问题给予简明的答复,态度要和蔼,以减轻病人急躁不安的情绪。  相似文献   

20.
我院从1985年起,开始实行责任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实施要求凡入院病人均由责任护士在24h内制定出护理计划,各班护全按计划要求实施。每日书写护理病程记录,病情观察重点及依据,至病情好转后每2~3天记录l次,持续至痊愈出院。2危重病人责任制护理书写2.1确定护理问题:通过对病人的观察与交谈及护理查体.判断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参问病历及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分析资料,作出护理诊断。2.2制定护理计划:在此阶段要根据病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订出护理计划。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进行修改及补充。2.3执行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