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谭毅  梁君昭 《河南中医》2019,39(11):1679-1682
梁君昭教授认为,痰瘀互结在整个不寐发病过程贯穿始终,涉及心、肝、脾、肾等多脏。从心、肝二脏论证,病机常为肝气郁结、肝火扰心,因情志不畅、郁怒忧伤等,致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失和,血不和则神不安,肝气郁结也可化热扰心,治疗当清肝泻火,逐瘀化痰,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从心、脾二脏为论,病机为心脾亏虚、脾虚失运、痰浊内生、心气不足、血行难畅,痰浊、血瘀相互搏结,郁久可化火或生痰热扰心,痰瘀互结可兼见气滞、痰热等征象,治宜补养心脾,化痰祛瘀,方用归脾汤加味。从心、肾二脏论治,临床常以心肾不交多见,久病不愈,病情缓慢发展,邪气渐盛,痰瘀互结日久,正气受伤,累及肾元,或损阴、损阳,甚或阴阳俱损,心肾不足,治宜清上温下、交通心肾,偏阴虚者方选知柏地黄汤加成,偏阳虚者方选附子理中汤加减。  相似文献   

2.
顽固性头痛病因较复杂,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从痰瘀入手,拟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之,常获较好疗效.兹浅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头痛系多发常见病症,外感内伤均能引起,历代医家辨证颇细,故一般治疗并无困难,但对病程迁延日久、虚实相兼之顽固性头痛,则治之常感棘手.笔者临证宗丹溪"头痛多主于痰"之说,并参照瘀阻理论从痰瘀论治之,取得满意疗效.现择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尤峰 《四川中医》2012,(8):29-30
老年顽固性失眠,临床上必须结合老年人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来辨治。归纳起来,总由脏腑亏虚,运化减退,代谢紊乱,痰瘀内生而致脑府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所致。治疗上需标本兼顾,注重化痰祛瘀。  相似文献   

5.
毛培镐 《光明中医》1996,11(3):27-28
顽固性不寐从瘀论治四则毛培镐(浙江省诸暨市中医院311800)主题词不寐/中医药疗法,从瘀论治不寐为内科临床常见病。《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中指出:“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本病中医常规治疗以补虚泻实,调理阴阳为原则。笔者在临...  相似文献   

6.
从痰瘀交阻论治失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失眠病因繁多,概括其病机,总由脑府阴阳交通"不得从其道",气血失和所致.究其原因,除脏腑虚弱外,尚有痰浊、瘀血阻滞,本文综述了治疗痰瘀交阻所致不寐所运用的中医药证治方法和化痰祛瘀宁神药物的配伍运用及有关药理作用报道.  相似文献   

7.
从痰瘀论治顽固性失眠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痰瘀论治顽固性失眠37例董月奎(山东省寿光市中医院寿光262700)关键词失眠痰瘀顽固性失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给患者精神上带来了很大痛苦。近几年来,笔者以血瘀证治疗顽固性失眠37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37例患者皆经过长期的中西药物治疗,所...  相似文献   

8.
从痰瘀致冠心病的理论基础、痰瘀致冠心病的病因、病机、痰瘀论治冠心病等论述从痰瘀治疗冠心病。认为治疗冠心病痰瘀同病,应化痰祛瘀同时以健脾益气,疏肝行气,温肾滋阴。  相似文献   

9.
顽固性不寐从瘀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良  周展红 《中医杂志》1997,38(2):82-82
顽固性不寐,病因较复杂,服安神药少效或罔效,我们遵从王清任《医林改错》“不寐一证乃气血凝滞”之说,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常获得较好疗效,兹浅谈体会如下。1 病因病机不寐的病因较复杂,首先须分清虚实。虚者有气血阴阳之分,实者有痰、瘀、湿、火、郁之辨。概括其病机,总由脑府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所致。而对于顽固性不寐,气血失调是一个重要因  相似文献   

10.
从痰从瘀论治肺纤维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肺纤维化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从痰瘀入手,认为痰瘀交错是肺纤维化的基本病机,从而确立化痰祛瘀法为肺纤维化治疗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如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为特点,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症候群.  相似文献   

12.
痰瘀同治治疗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痰瘀同治治疗血管性痴呆,探究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理为痰瘀互阻于脑窍,髓海不足,痰瘀互阻证,以补肾益髓、化痰通络为法;痰浊瘀血,阻滞脑窍证,以豁痰祛瘀、通络开窍为法;脾肾阳虚,痰瘀阻窍证,以温补脾肾、开窍豁痰通络为法,并配合针灸、康复、心理、护理等治疗。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69-470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痰饮血瘀是COPD的重要病理因素,几乎贯穿整个病程。肺失宣降,为盛痰之器,脾失运化,为生痰之源。气机不畅,则血运失常而致瘀,水停湿阻而凝为痰饮,瘀血和痰饮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因此,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活血化瘀祛痰法治疗COPD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化痰祛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调脂汤加减治疗高脂血症248例,用药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并随防6个月。[结果]中药化痰祛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较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痰瘀论治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能发挥应有的生物学效应以满足外周组织(肝脏、肌肉、脂肪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引起血糖升高,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增加,出现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重要特征,胰岛素抵抗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环节,还可以见于冠心病、高血压、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等[1].  相似文献   

16.
根据清代医家王清任"久病入络"之思想,从气郁、痰阻、气虚、阴虚等角度论述顽固性失眠久病致瘀,疾病在经久不愈的前提下无论有无瘀像皆可通过活血化瘀之法促使阴阳调和,顽疾得愈。  相似文献   

17.
痰瘀与顽固性失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正常睡眠论及失眠产生的病因病机 ,从传统理论认识、现代临床应用实例、活血祛痰药物疗效机制等方面 ,着重阐述了“血瘀”、“痰浊”及“痰瘀互结”在顽固性失眠发病中的地位 ,认为活血化瘀、通络祛痰应是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痰瘀论治肾小球硬化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古代文献及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资料,对痰和瘀血与肾小球硬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痰瘀同源”学说和中医癥积治法讨论从痰瘀论治肾小球硬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史嵩海  祁占宁  项荣 《河南中医》2012,32(6):683-685
李军教授认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障碍使痰浊、瘀血内生是脑病形成的真正原因,其对脑病痰瘀的辨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就是以痰证和瘀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抓住痰证和瘀证的证候特点,重点突出舌象尤其是舌下脉络的变化对痰瘀证做出诊断;微观方面就是结合现代医学,明确血脂与痰的联系以及血液高黏高凝的特点与瘀的关系.其治疗脑病时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常以脑泰通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20.
曹守沛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289-2291
系统阐述金妙文教授临床辨治高血压病的思路及方法。痰瘀为高血压病病机的关键,贯穿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整个过程,长期存在于病变的各个时期。临证应根据痰瘀互阻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采用治痰为主、治瘀为主或痰瘀同治,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