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背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越来越高,逐渐成为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目的:调查湖北省部分城市及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设计: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对象:于2003-03/06依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所选用的调查点,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湖北省城市(武汉市、黄石市)和乡村(郧县、仙桃市、孝感市)16~18岁青少年l498人进行调查。城市组605人,农村组893人。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年龄、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类型、社会风气、学校类型及风气、人际关系;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作为观察指标,采用5级评分法,凡某一因子分≥3,或总分≥160分则判定为有心理卫生问题。采用父母教育方式问卷调查家庭教育方式,内容包括积极的教育方式(情感温暖、理解)和消极的教育方式(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过度保护);采用家庭环境量表调查家庭环境情况,选用其中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四个分量表(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作为指标。使用匿名问卷法,由统一培训的专职调查人员按统一指导语讲解填写要求,以指导学生填表。表格由班主任收集后上交调查组。观察城乡青少年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情况,以及其与家庭一般情况、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环境质量的相关关系,并以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湖北省部分城市及农村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及其性别,地区差异。②青少年症状自评男表评分及与全国常模分值比较。③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家庭一般情况,父母教育方式的相关分析。结果:①湖北省1498名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总发生率为18.13%。男少年为18.20%,女少年为18.04%.男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明显高于城市为[23.74%(212/893),16.69%(101/605),P〈0.05];在心理卫生问题中,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和抑郁较多见。②与全国常模分值比较:湖北省青少年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家庭环境质量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水平。③单因素分析:青少年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父母期望、学校风气等有明显的相关性(P均〉0.01);与积极的教育方式(情感温暖、理解)呈负相关,(P均〉0.01);与消极的教育方式(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及拒绝、否认等)呈正相关;与矛盾性呈明显的正相关,与亲密性、知识性、娱乐性呈明显的负相关,(P均〉0,01)。④多因素分析: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与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人际关系以及学校风气、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环境质量均有密切的关系。结论:湖北省部分城市及农村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较高,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水平较差。除与家庭诸因素中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父母期望、学校风气等有明显的相关性外,家庭环境质量、父母教育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女性性受害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02名女性性受害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自我接纳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女性性受害者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女性性受害者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家庭外支持维度评分均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内支持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特质应对方式问卷消极应对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应对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自我接纳问卷的自我接纳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自我评价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人际关系、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 女性性受害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自我接纳、消极应对能改善人际关系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病耻感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照料体验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81名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普遍存在病耻感,患者父母、配偶的病耻感程度明显高于患者子女,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5个因子分与常模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病耻感各条目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病耻感普遍存在于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并与家属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开放式病房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对152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SCL-90评分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人际关系、敌...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在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施以团体家属健康教育,观察8周。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入组家属健康教育前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均<0.01);健康教育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分均较健康教育前有显著性下降(P均<0.05),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家庭对患者的支持度与监护能力,有利于患者的家庭治疗,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童少年精神病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6例儿童少年精神科住院患儿的父母,在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施以团体的父母健康教育,观察6周。于健康教育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其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人组患儿父母健康教育前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0.01);健康教育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较健康教育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或0.01);且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儿童少年精神科住院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靳玲  吴玲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719-720,723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认知情绪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48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在认知情绪调节中,责备自己、沉思、灾难化和责难他人因子分低于常模,在接受、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和理性分析因子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及总分与认知情绪调节量表中的责备自己、接受、沉思、理性分析、灾难化、责难他人及总分有相关性(P<0.01).结论 临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在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较多应用积极的适应性策略,护士认知情绪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拟一般资料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对134例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精神病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恐怖、偏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精神病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患者住院的次数、住院费用来源、家庭经济状况因素显著相关(P<0.01).结论 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患者住院次数、住院费用来源、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与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西京医院精神科42名护士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精神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偏执、敌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或0.01)。结论综合医院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需要医院管理阶层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西藏阿里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藏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阿里地区藏族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西藏阿里地区402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设为研究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并与国内常模比较。方法 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评分高于国内中学生常模,强迫症状因子评分低于中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与中职生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子评分均高于国内中职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男生和女生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其余因子评分均高于中职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各因子评分分别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年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精神病性3个因子评分高于三年级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不同专业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其他因子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其中酒店组总分最...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19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其中患者配偶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子女(P〈0.01),女性家属躯体化、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男性家属(P〈0.01),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家属人际关系、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大专以上文化者(P〈0.01),农村患者家属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城市患者家属(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同家庭因素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背景: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着老人晚年是否健康幸福的问题,提高其健康水平,已成为全社会关切的问题。目的:了解丽水市老年人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度情况。设计:抽样调查。单位: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象:选取2003-09/10丽水市莲都区城区某社区55岁以上离退休人员作为城市社区老年人调查样本137名;选择莲都区碧湖镇平原办事处某一个行政村55岁以上人员作为农村社区老年人调查样本136名。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在农村由当地卫生院防保医生、所在地乡村医生逐个发放,当场测试,当场收回;城区由社区干部负责,入户逐个发放,当场测试,当场收回,问卷不记名。主要观察指标:①城乡两组人群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情况。②城乡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因素与心理健康因素相关分析。③城乡两组症状自评量表最常见10项症状比较。④不同年龄、性别间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结果:共发放问卷380份,收回有效问卷273份,收回率71.84%。①城区与农村两组症状自评量表中除抑郁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余各项因子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0.01),城乡两组各项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1)。城乡两组社会支持度中主观支持与对支持的利用度两个维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客观支持与总分两个维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农村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因素相关分析,支持利用维度与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5个因子相关检验无显著性意义,而其余3个维度与其他10个因子相关检验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城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客观支持维度与强迫症状、精神病性相关检验和支持利用度与强迫症状相关检验均无显著性意义,而其余支持维度与其他因子相关检验则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③最常见阳性症状中出现率最高的症状,农村是忘记性大(79.4%),而城区则是肌肉酸痛(69.3%)。④≥70岁组症状自评量表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低于<70岁组(P<0.05~0.01);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丽水老年人心理状况略好于全国常模水平,且农村好于城区,但所暴露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社会支持因素与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程度地直接相关性,改善社会支持环境、采取有效心理干预措施,是目前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儿科不同层次护生在实习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龚耀先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在我科实习的126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儿科不同层次护生实习期间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因子分均数高于国内常模,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实习护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患者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性格特征。方法对46例双相障碍患者父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测评,并与中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测评患者父母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均分、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5或P<0.01);强迫症状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效度量表评分,患者父母均高于常模,但父亲组只有诈病量表评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母亲组只有校正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量表评分患者父母癔病及轻躁狂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精神分裂、社会内向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常模,差异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父亲精神衰弱因子分极显著低于常模(P<0.01)。结论双相障碍患者父母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强迫症状评分偏高可能反映了患者父母的固有素质特征;双相障碍患者父母具有外向、不稳定的性格特点,性格特征与患者的某些临床特征具有某种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疗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疗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特点。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疗养院56名非现役文职人员进行测评,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现役文职人员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和军人常模;除躯体化因子外,本科生非现役文职人员SCL-90总分及其余8个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专科生;非现役护士SCL-90得分高于其他专业组,尤其在总分和人际关系敏感及敌对两个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疗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学历和专业等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心理门诊首次咨询者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及父母养育方式,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130名独生子女首次咨询者进行测试。结果独生子女首次咨询者的SCL-90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父母养育方式因子分:父母温暖理解(FF1、MF1)、父亲过度保护(FF6)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父母严厉惩罚(FF2、MF4)、过度干涉(FF3、MF2)、拒绝否认(FF5、MF3)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不同性别独生子女首次咨询者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均分、总均分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敌对因子均分女性高于男性(P<0.05)。不同性别独生子女首次咨询者父母养育方式各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首次咨询者心理健康及父母养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咨询者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背景病毒性肝炎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及其他精神症状,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从而进行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设计横断面调查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以1999/200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确诊的14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调查对象,以全国常模为对照.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进行调查.主要观察指标本研究主要观察病毒性肝炎对患者的心身影响,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及学习习惯等.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SCL-90中总分(145.75±44.81)、总均分(1.62±0.50)、阳性项目数(35.22±23.09)、躯体化(1.76±0.64)、抑郁(1.68±0.61)、焦虑(1.59±0.60)、恐怖(1.39±0.55)及精神病性(1.44±0.45)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t=3.467~7.262.P<0.01).其强迫得分也高于中国常模(t=2.625,P<0.05).而人际关系与敌对的得分与常模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比较广泛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8.
背景:急性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烈传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因病程发展迅速,症状严重,加之被迫隔离,远离亲情、友情支持,很多患者出现极度焦虑和恐慌,甚至抑郁和绝望,处于危机状态中迫切需要心理支持和帮助。目的:对急性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后的疗效评估。设计: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小汤山医院。对象:选择2003-05在解放军小汤山医院心理咨询中心[3]进行心理干预的680例急性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男379例(55.74%),女301例(44.26%),平均年龄(35±7)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占34.5%,高中占31.5%,大专以上占34.0%。100%伴有家人或同事感染的生活事件,其中有14.4%的人痛失亲人。病情程度:危重者占6.9%,稳定者占67.5%,康复期占25.6%。方法:①将进行了电话咨询、未参加电话互助小组、集体调试、个体咨询和集体咨询的489例患者列为干预组,其余191例患者列为对照组。②采用SCL-90评定表评估2组患者入院时心理健康状况,SCL-90评分方法包含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种因子,采用分级评分法,级数越高,症状越严重。③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模式,包括:发放文字材料--自我调试宣传手册,医护人员关爱,电话心理咨询,集体调试,个体咨询,心理医生辅导等;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发放的文字材料-自我调试宣传手册以及医护人员的关爱。出院前对干预组与对照组采用SCL-90进行重新评估。④发放综合心理干预效果问卷(主要从对自我与社会认知、情绪情感、生活行为方式、生理及躯体症状4个纬度进行,采用等级评分方法,得分越高,干预效果越好,每1问题均采用自评与他评2种形式,如果自评与他评结果一致,认为问卷有效,否则视为无效)对2组患者进行干预效果评定。⑤采用SCL-90将所有患者入院时的评分与北京地方常模进行比较,采用SCL-90对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健康进行测试、评估、比较。主要观察指标:所有患者与北京地方常模SCL-90评定量评分的差异、干预组患者入院时和干预后与对照组SCL-90评定量评分的变化。结果:共综合心理干预效果发放问卷680份,回收有效问卷669份,其中干预组483份,对照组为186份。纳入患者669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入院时SCL-90各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地方常模(P<0.01),尤其在焦虑和恐怖因子水平上更高。患者中焦虑、恐怖因子均分大于3分的人数分别占调查人数总数的45.5%和50.1%。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者占被调查患者的86.5%。②入院时干预组的SCL-90各因子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的SCL-90的各因子分相比除了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没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干预组其余因子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危机心理干预对减轻急性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的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焦虑和抑郁症、降低人际敏感性、改善敌对情绪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8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心理干预措施.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或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根据其心理问题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提高对患者的监护质量,有利于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缪莲英 《护理与康复》2009,8(4):278-279
目的了解外来民工在子女住院期间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20位民工进行调查。结果外来民工在子女住院期间,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紧张等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人际关系因子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与常模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外来民工在子女住院期间心理问题较多,需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