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加调强放疗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108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均行肿瘤扩大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保乳术,大部分患者瘤床放置银夹标记.术后采用NE(诺维本+表阿霉素)或TE(紫杉醇+表阿霉素)或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方案化疗6周期.化疗后全乳接受调强放疗50 Gy分25次,瘤床电子线补量10 Gy分5次.ER/PR阳性的患者均给予三苯氧胺为主的内分泌治疗.结果 随访截至2007年12月,随访率为100%,随访满1、2、3年的例数分别为108、88、58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8/108)、100%(88/88)、98%(57/58),局部复发3例;放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乳房远期外观形状良好,未出现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及心脏损伤等副反应.结论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加调强放疗生存率高,复发转移少,副反应轻,达到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局部控制率目的 .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1-2N0-1M0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3种不同的放疗方式在近期疗效以及放疗毒副作用之间的差异。方法:全乳三维适形放疗+瘤床电子线76例(适形组),全乳调强放疗+瘤床电子线22例(调强组),同步整合推量调强放疗41例(同步整合推量组),观察3组的生存率、急性皮肤反应和美容效果。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31.3个月,至末次随访时间所有患者均生存。1、2、3级急性皮肤反应适形组分别为60例(78.9%)、14例(18.4%)和2例(2.7%),调强组分别为19例(86.4%)、3例(13.6%)和0;同步整合推量组分别为37例(90.2%)、4例(9.8%)和0,χ2=2.737,P=0.254。适形组、调强组和同步整合推量组美容效果评价良好者分别为49例(64.5%)、19例(86.4%)和32例(78.0%),χ2=5.087,P=0.079。适形组、调强组和同步整合推量组的放疗天数分别为(50.7±5.9)、(47.8±5.5)和(39.6±4.2)d,F=56.889,P<0.001。结论: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同步整合推量调强放疗拥有与三维适形放疗+电子线和调强放疗+电子线相似的生存率、急性皮肤反应及美容效果,且治疗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胸壁低分割放疗的长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06例Ⅱ、Ⅲ期(UICC,1989)乳腺癌患者,均为首次治疗,手术方式为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术后胸壁放疗采用6 MeV电子线,3.6Gy/次,隔日照射,3次/周,总剂量为39.6 Gy,分11次,近4周完成。结果随访时间为61~1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6.7个月。低分割放疗后5年胸壁复发7例(6.6%),5年无瘤生存率为67.9%(72/106),5年总生存率为74.5%(79/106),10年总生存率为74.5%(79/106)。急性皮肤湿性反应发生率为4.7%(5/106),晚期中上肺部局部放射性纤维化发生率为5.1%(4/78)。结论低分割放疗与常规照射方案比较,疗效相当,早晚期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与术后放疗可行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的表现,分析全乳放疗的作用。方法保乳治疗原发性早期乳腺癌134例,其中0期1例,Ⅰ期78例,Ⅱa期55例。行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25例,单纯肿块局部广泛切除术9例。术后全乳切线加瘸床放疗102例,全乳切线照射整个乳房,6 MV X线,为减少肺受照量,采用半开野等中心照射,中平面剂量45 Gy,瘤床补加电子束剂量15 Gy。其余32例未行全乳放疗。视术后淋巴结状况行区域淋巴引流区照射。结果随访5~15年,失访5例。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分别为3.7%、2.2%、95.5%。复发共5例,均为浸润性癌,术后病理证实区域淋巴结均为阴性。保乳术后不加全乳放疗组局部复发率似有所提高(9.4%∶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病例数少有关。局部复发病例中原位复发4例。结论结论保乳术后放疗是必要的。局部复发的主要形式是原位复发。足够剂量的只限于肿瘤邻近区域的放疗方式应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乳腺癌保乳术+化疗后动态调强放疗的疗效和美容效果.方法 117例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先行4~6周期化疗再三维适形(6例)和动态调强放疗(111例).化疗分别采用CAF(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氟尿嘧啶)、AC(多柔比星+环磷酰胺)、TA(紫杉醇+多柔比星)、NE(长春瑞滨+表阿霉素)、TX(紫杉醇+卡培他滨)方案.放疗采用6 MV-X线全乳腺调强放疗50Gy,瘤床电子线外照射加量10 Gy;其中68例患者锁骨上预防性照射50 Gy,42例肿块位于内侧象限的同时照射内乳淋巴引流区,锁骨上区、内乳区及胸壁均包在一个靶区里.雌、孕激素受体阳性加用内分泌治疗.治疗结束后6~12个月由2位医师评分评价美容效果.结果 随访至2009年9月,随访率为94.0%,随访满3、5年者分别为114、91例.全组3生存率为99.1%,5年生存率为96%,5年无瘤生存率为88%,局部复发率为3.6%,美容效果满意者为100%.放疗中及放疗结束后未出现明显放射性心肺等重要脏器损伤.结论 乳腺保乳术+化疗后胸壁动态调强放疗使靶区得到更均匀照射,有望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并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总结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护理经过。通过局部清洁、抗感染敷料的应用、正确处理局部创面、健康教育、教育患者日常对创面进行自我保护等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吴列  朱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4,11(10):1083-1084
为了观察三乙醇胺治疗乳腺癌改良术后胸壁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将 2 6例乳腺癌改良术后胸壁放疗患者予三乙醇胺涂用。放疗期间胸壁皮肤放射性损伤发生率Ⅰ级为 5 7 7% ;Ⅱ级为 3 0 8% ;Ⅲ级为 11 5 %。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三乙醇胺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改良术后胸壁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 ,促进损伤修复 ,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重要方法之一。各种类型的电离辐射均可使皮肤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造成患者皮肤抗感染和抗摩擦性能明显下降,易发生擦伤和感染。我院门诊自2003年5月治疗乳腺癌术后放疗致皮肤损伤患者29例,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3年5月20日~2004年12月20日我院在门诊治疗乳腺癌术后放疗致皮肤损伤患者29例,均为女性。年龄31~56岁,中位年龄41岁。其中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18例,保留乳房术11例。胸壁皮肤损伤14例,腋窝皮肤损伤19例,锁骨上皮肤损伤12例,乳房皮肤损伤11例。皮肤放射反应分度标准参照汤钊猷《现代…  相似文献   

9.
10.
乳腺癌术后胸壁慢性放射性溃疡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壁慢性放射性溃疡是乳腺癌患者放疗后远期的并发症之一,常表现为胸壁组织溃烂、反复感染、疼痛、经久不愈等,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我科收治5例乳腺癌术后胸壁慢性放射性溃疡患者,采用溃疡邻近或远处多种皮瓣联合的手术方法成功修复,随访6个月~3年,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的意义和放射并发症等进行探讨。方法1986年5月~1995年12月收治Ⅰ期子宫内膜癌20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15例行子宫全切及双附件切除术,5例加盆腔淋巴结清扫。20例均行术后放疗,大部分患者术后2~4周开始放疗,照射野包括全部盆腔淋巴结。全盆腔DT40~50Gy。全部患者得到随访。结果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10、8/9、3/4,局控率100%(20/20)。5年远转率5%(1/20)。20例在放疗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并发症,6例有晚期放射并发症,其中2例较严重。结论术后放疗对提高局控率有利,但晚期损伤发病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采用共中线同中心缩野技术放疗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共中线同中心缩野放疗技术治疗的15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访其生存状况及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3、5年总生存率为100.0%、93.6%、75.6%;1、3、5年无瘤生存率为100.0%、87.2%、71.2%。局部复发率为1.3%(2/156),未发生有症状的放射性肺炎病例。结论乳腺癌术后采用共中线同中心缩野放射治疗临床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适合乳腺癌的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13.
Among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we compared the relative and absolute rates of subsequent cancers in 1541 women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RT) to 4570 women not so treated (NRT), using all registered in the Swiss Vaud Cancer Registry in the period between 1978 and 1998, and followed up to December 2002. Standardised incidence ratios (SI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s) were based on age- and calendar year-specific incidence rates in the Vaud general population. There were 11 lung cancers in RT (SIR = 1.40; 95% CI: 0.70-2.51) and 17 in NRT women (SIR = 0.76; 95% CI: 0.44-1.22), 72 contralateral breast cancers in RT (SIR = 1.85; 95% CI: 1.45-2.33) and 150 in NRT women (SIR = 1.38; 95% CI: 1.16-1.61), and 90 other neoplasms in RT (SIR = 1.37; 95% CI: 1.10-1.68) and 224 in NRT women (SIR = 1.05; 95% CI: 0.91-1.19). Overall, there were 173 second neoplasms in RT women (SIR = 1.54, 95% CI: 1.32-1.78) and 391 among NRT women (SIR = 1.13, 95% CI: 1.02-1.25). The estimates were significantly heterogeneous. After 15 years, 20% of RT cases vs 16% of NRT cases had developed a second neoplasm. The appreciable excess risk of subsequent neoplasms after RT for breast cancer must be weighed against the approximately 5% reduction of breast cancer mortality at 15 years after RT.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术后大分割短疗程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大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疗程、副反应以及替代常规放射治疗的可能性.方法60例乳腺癌术后需放射治疗病例被随机均分至大分割放射治疗组(HOFRT组)和常规放射治疗组(CRT组).两组病例根据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数等设内乳野、锁腋野、胸壁野,采用6MV X线、电子线照射;HOFRT组的胸壁野照射采用切线对穿野照射.HOFRT组第1、3天为5.0 Gy/次,第15、17天为6.5 Gy/次.共DT23 Gy,4分次,17 d完成.CRT组2.0~2.5 Gy/次,共DT45~50Gy,20~25分次,4~5周完成.HOFRT组10例和CRT组9例腋窝后野加量10~15Gy,5~7分次,5~7 d完成.HOFRT和CRT组的总疗程分别为3.1~3.4、4.7~6.0周.结果HOFRT、CRT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5.8%、76.9%;Ⅲ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59.8%、80.0%(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0.7%、7.4%(P>0.05).HOFRT组的局部复发、生存率等与CRT组相似.HOFRT组放射治疗晚期损伤导致的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活动受限分别为8、6例,与CRT组相似(CRT为14、7例,P>0.05).HOFRT组急性2~3级放射性皮肤损伤显著低于CRT组(313),明显减少由于急性损伤延长放射治疗疗程.结论大分割放射治疗是一种短疗程、安全、有效的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方案,局部复发、生存率和疗后晚期并发症与常规放射治疗无差异,具有替代常规放射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亚芬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需要胸壁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治疗组在第1次放疗后给予比亚芬涂抹照射野皮肤,对照组只做常规放疗皮肤护理的宣教,不涂任何药物。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急性放射性皮炎Ⅰ、Ⅱ、Ⅲ级的发生率分别为28%、52%、20%和60%、28%、12%;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在25GY以前的分别为80%和56%。两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比亚芬能有效地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并且能推迟损伤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照射同步瘤床加量的短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6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两野切线全乳照射,全乳腺照射40.5 Gy/15 f,单次剂量2.7 Gy/f,同步瘤床推量至48 Gy/15 f,单次剂量3.2 Gy/f,总疗程3周,观察分析患者局部复发情况、美容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7月,随访率为100%,无局部复发情况发生。3例患者表现乳腺中度胀痛;Ⅰ、Ⅱ、Ⅲ级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2%、4.7%、1.6%;Ⅰ级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与Ⅰ~Ⅱ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6%、4.7%;放疗完成后4、7月美容优良率分别为90.6%、87.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同步瘤床加量的短期疗效与以往常规放疗方式相似,缩短放疗时间,不会增加皮肤不良反应及降低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维生素C加康复新口服液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在整个放疗期间进行常规口控护理及雾化吸入至放疗结束,并从放疗开始口服维生素C片1.0 g,每天3次,康复新10 mL,每天3次,直至放疗结束后30天。另选同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口腔护理及雾化吸入至放疗结束。监测两组放疗期间口腔黏膜反应及疼痛情况、口腔pH值和涎液分泌量的变化,记录患者口腔干燥、涎液改变与放疗剂量的关系。比较两组发生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及口腔干燥的程度。结果放疗剂量40 Gy、70 Gy及放疗结束30天研究组Ⅲ级口腔黏膜损伤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放疗结束后30天无Ⅳ级损伤;研究组Ⅲ~Ⅳ级口腔干燥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涎液分泌量〉3 mL者及口腔pH值〉5.5~6.0者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C加康复新口服液明显减轻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的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1年-2012年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高危乳腺癌患者85例,行同侧胸壁和锁骨上下区照射,其中41例行大分割放疗(大分割组),DT 42.56Gy/16f,总疗程22-24天;44例行常规分割放疗(常规组),DT 50Gy/25f,总疗程33-35天。观察肿瘤的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及急性放疗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随访率为100%。全组2年生存率均为100%,无照射野内复发。大分割组和常规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2.2%、11.4%(χ2=0.039,P=0.843)。大分割组和常规组1级白细胞减少、2级放射性皮炎、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4.4%与27.3%(χ2=0.092,P=0.762 )、17.1%与13.6%(χ2=0.194,P=0.660)、 4.9%与6.8%(χ2=0.144,P=0.704)。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与常规分割相似,急性毒副反应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大分割放疗的疗效、疗程和副反应。方法60例乳腺癌术后需放疗病例随机均分为大分割放疗组(HOFRT组)和常规放疗组(CRT组)。两组病例根据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等设内乳野、锁腋野、胸壁野。HOFRT组的胸壁野照射采用切线对穿照射,HOFRT组第1、3天为5.0 Gy/次,第15、17天为6.5 Gy/次,共23 Gy分4次17 d完成。CRT组2.0~2.5 Gy/次,共45-50 Gy分20~25次4-5周完成。HOFRT组10例和CRT组9例腋窝后野加量10-15 Gy分5~7次5~7 d完成。HOFRT、CRT组总疗程分别为3.1~3.4、4.7-6.0周。结果HOFRT、CRT组10年总生存率分别接近56%、39%,Ⅲ期10年生存率分别接近41%、52%(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接近13%、10%(P>0.05)。HOFRT和CRT组放疗晚期损伤导致的患肢淋巴水肿、活动受限发生率分别接近23%、3%和11%、7%(P>0.05)。HOFRT组急性2 3级放射性皮肤损伤显著低于CRT组(10%:43%,P<0.01)。结论大分割放疗是一种短疗程、安全、有效的乳腺癌术后放疗方案,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晚期副反应与常规放疗无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喉癌并发糖尿病放射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喉癌并发糖尿病患者放疗中出现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喉癌并发糖尿病放射治疗肺部感染患者和140例喉癌未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发粮尿病患者放疗过程中有34例(51.52%)出现肺部感染,而140例喉癌未并发糖尿病患者放疗过程中有9例(6.43%)出现肺部感染,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P<0.05。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以及肺部啰音。肺部感染应选用敏感抗生素抗炎治疗。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喉癌并发糖尿病患者放疗中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应注意控制血糖,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