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Ⅱ、Ⅲ期乳腺癌术后三种放疗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Ⅱ、Ⅲ期乳腺癌术后适宜的胸壁和锁骨上区照射方式.方法:156例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给予不同放疗方式.A组锁骨上区和胸壁给予常规电子线照射,2Gy/次,1次/d,5d/周,总量至50Cy.B、C组电子线放疗至32Gy后,分别改用4野调强和三维适形切线放疗,剂量均为DT18Gy分9次11d完成.比较三组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三组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牛率、胸壁复发率无差异(P>0.05);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2.7%、10.4%、22.6%(P<0.05),B组最低,A组最高;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6.3%、8.3%、37.7%(P<0.01),B组最低,A、C两组无差异.结论:三种放疗方式在皮肤反应和局部控制率上无差别;电子线+4野调强能减少放射性肺损伤发生,而对控制远处转移发生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Ⅱ、Ⅲ期乳腺癌术后适宜的胸壁和锁骨上区照射方式。方法:156例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给予不同放疗方式。A组锁骨上区和胸壁给予常规电子线照射,2Gy/次,1次/d,5d/周,总量至50Gy。B、C组电子线放疗至32Gy后,分别改用4野调强和三维适形切线放疗,剂量均为DT18Gy分9次11d完成。比较三组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三组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胸壁复发率无差异(P〉0.05);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2.7%、10.4%、22.6%(P〈0.05),B组最低,A组最高;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6.3%、8.3%、37.7%(P〈0.01),B组最低,A、C两组无差异。结论:三种放疗方式在皮肤反应和局部控制率上无差别;电子线+4野调强能减少放射性肺损伤发生,而对控制远处转移发生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胸壁及腋窝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胸壁、腋窝的临床意义。方法 资料完整 ,经过随访病例 14 6例 ,其中ⅡA4 7例 ,Ⅱb5 3例 ,ⅢA38例 ,Ⅲb8例。合并胸壁放疗组 4 6例 (胸壁组 ) ;放疗锁骨上区、内乳区 5 0例(2野组 ) :放疗锁骨上区、内乳区及腋窝 5 0例 (3野组 )。每野照射剂量 5 0 - 5 5GY ,5 0~ 5 6周完成。结果 1、3、5年局部控制率 (包括胸壁、锁骨上区、内乳区腋窝 ) ,胸壁组分别为 98 0 %、95 5 %、95 5 % ;2野组分别为 87 8%、82 4 %、79 4 % ,3野组分别为 91 5 %、84 2 %、80 8%。胸壁组与 2野组比 χ2 =4 5 2 4 (P <0 0 5 ) ;胸壁组与 3野组与 χ2 =3.4 86 (P =0 .0 5 6 )。胸壁复发率 :胸壁组为 2 2 % ,未照射胸壁 (2野组 +3野组 )者为13% ,χ2 =4 2 5 9(P <0 0 5 )。腋窝复发率 :2野组不照射腋窝 ,3野组照射腋窝 ,复发各为 8%、2 % ,(P >0 0 0 5 ) ,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各为 14 %、38% ,(P <0 0 1)。 1、3、5年生存率 ,胸壁组分别为 97 8%、85 1%及80 3% ;2野组分别为 95 1%、83 4 %及 71 7% ;3野组分别为 93 8%、82 9%及 6 5 7%。胸壁组与 2野组、3野组相比 ,P均 >0 0 5。远处转移 ,胸壁组 10 8% ,2野组 8 0 % ,3野组 10 % ,P均 >0 0 5。结论 胸壁放射治疗 ,可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规律和再放疗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45例Ⅰ期、Ⅱ期乳腺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情况以及复发后放疗的预后。26例采用局部野放疗,19例采用扩大野放疗。结果:T2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数≥4枚或≥20%的病例占复发病例的73%。复发的部位依次为锁骨上、多部位、胸壁、腋窝、内乳。复发后2a生存率40%、无瘤生存率24.4%,2次局部区域复发率31%,术后2a以上复发的2a生存率64%,2a以下29%。首次复发累及多部位生存率18.2%,较单一锁骨上(47.4%)及胸壁(30%)低,累及锁骨上局部复发率高于胸壁,远处转移率低于胸壁,2次局部复发胸壁最高达57%,照射野采用广泛野的局部复发率低于采用局部野。结论:对Ⅰ期、Ⅱ期乳腺癌中腋窝淋巴结阳性≥4枚或≥20%的病例应常规行术后放疗,对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病例应采用包括胸壁及锁骨上下大范围照射。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放射治疗相邻野的衔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技术比较复杂 ,主要有乳腺切线野照射及淋巴引流区照射。避免相邻野的重叠与遗漏 ,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而不遗漏靶区是对放疗技术的基本要求。我们总结了近年来的临床经验 ,并综合国内外乳腺癌放射治疗技术 ,对乳腺癌临床放疗中相邻野的衔接技术进行了改进 ,较好的解决了乳腺癌相邻野的衔接问题 ,取得了较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乳腺切线野与锁骨上野的衔接方法1.1.1乳腺切线野的划定 患者取仰卧位 ,双手抱头 ,上肢外展。定出乳腺切线野的各限界 :上界与锁骨上野相接 ,下界在乳腺皱折下 2cm ,内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局部晚期宫颈癌的预后因素及辅助化疗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0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共104例,接受手术及辅助放疗同时辅助化疗(A组),与1996年6月~1999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仅接受手术和辅助放疗的51例宫颈癌患者(B组)比较,分析其预后不良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情况。结果:两组例数相差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盆腔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高于A组,P值分别为0.019和0.041。A组生存率高于B组,χ2=12.543,P=0.000。结论:根据患者预后不良因素,辅助化疗与手术、放疗结合的综合治疗能提高生存率,减少复发与转移。  相似文献   

7.
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放化疗同期治疗及辅助化疗对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评价鼻咽癌放化疗同期治疗及辅助治疗的毒副反应.方法:96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48例,采用常规放疗+同期化疗及辅助化疗;B组为对照组48例,单纯放疗.两组放疗方案相同,均采用6 MV X线外照射+6~12 MeV电子线,放疗技术为双面颈联合野DT 36 Gy后,改为双面颈联合小野避开脊髓加量放疗DT 34 Gy及下颈部切线野DT 50 Gy.鼻咽原发灶及阳性淋巴结区放疗DT 70~78 Gy,2 Gy/次,下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预防区DT 50 Gy.A组同期及辅助化疗方案为DDP 30 mg/m2,静脉滴入,d1~d3,或CBP 60 mg/m2,静脉滴入,d1~d5;5-FU 600 mg/m2,静脉滴入,d1~d5.3~4周为1个周期,放疗同期化疗2个周期,放疗后辅助化疗1、2周期.结果:A组3年无瘤生存率(DFS)为79.2%,B组为52.1%,鳘2=7.804, P=0.005;A组3年总生存率(OS)为83.3%,B组为64.6%,鳘2=4.381, P=0.036.结论: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能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的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段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1998年6月~2001年2月分别采用全盆常规放疗(A组)、全盆分段超分割放疗(B组)以及全盆分段超分割放疗同时联合化疗(C组)治疗ⅡB期以上宫颈鳞癌,对放疗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进行临床比较研究。结果:1)A组全疗程平均58d完成,B组39.1d完成,C组40.1d完成,分段超分割放疗组疗程显著短于常规放疗组,P〈O.05;2)5年生存率3组分别为39.28%(11/28)、52.17%(12/23)和62.96%(17/27),局部控制率3组分别为57.14%(16/28)、69.57%(16/23)和77.78%(21/27),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B和C组转移率分别为32.14%(9/28)、30.43%(7/23)和3.70%(1/27),单纯放疗组明显高于放化疗组,P〈0.05;4)各种近期放疗反应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放疗反应分别为照射野皮下纤维化[发生率3组分别为75.OO%(21/28)、65.22%(15/23)和70.37%(19/27)]、阴道闭锁和狭窄、直肠反应及膀胱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盆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有提高晚期宫颈鳞癌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的趋势,并能降低远处转移发生率,明显缩短总疗程,不增加放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标准切线野对腋窝Ⅰ、Ⅱ站淋巴结覆盖情况,分析调强计划处方剂量给予腋窝淋巴结时正常组织剂量。方法 回顾分析15例左侧乳腺癌接受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和全乳放疗。放疗计划以标准切线野为基础采用逆向调强方法优化。按照RTOG标准勾画Ⅰ、Ⅱ站腋窝淋巴结,以原始计划计算1组和2组腋窝淋巴结靶区覆盖程度。每个患者设计全乳腋窝IMRT计划,CTV包括全乳和Ⅰ、Ⅱ站腋窝淋巴结。处方剂量均为50 Gy分25次。计算靶区HI和CI及OAR的参数。结果 标准切线野计划中Ⅰ、Ⅱ站腋窝淋巴结Dmean分别为34.4、21.9 Gy。腋窝Ⅰ站V50、V40分别为22.6%、49.9%,Ⅱ站分别为6.0%、22.0%。全乳腋窝调强计划降低了全乳照射剂量均匀性,PTV适形性也较差,并明显增加了同侧肺和心脏剂量,同侧肺V20由17.1%增至34.2%,Dmean由999 cGy增至1732 cGy。结论 标准切线野不能很好覆盖Ⅰ、Ⅱ站腋窝淋巴结。需要腋窝放疗者应行IMRT计划以保证腋窝接受足够剂量,但正常组织剂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腋窝淋巴结转移数≥10个的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放疗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放疗部位应包括同侧胸壁和锁骨上区域.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数是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对其术后中位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自临沂市中心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选取进展期胃癌患者中选取7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术后化疗组(37例)与术后放化疗组(37例)。两组均采用腹腔镜D2根治术,术后化疗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术后放化疗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两组均化疗4个周期。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治疗后1、3、5年疾病复发率及病死率。结果 术后放化疗组骨髓抑制率(41%)、肝功能异常率(30%)、呕吐恶心率(30%)、白细胞减少率(46%)与术后化疗组(35%、35%、24%、4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放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较术后化疗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3、5年疾病复发率比较,术后放化疗组(8%、14%、16%)较术后化疗组(32%、41%、4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放化疗组病死率11%(4/37)较术后化疗组30%(11/3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可有效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胸壁低分割放疗的长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06例Ⅱ、Ⅲ期(UICC,1989)乳腺癌患者,均为首次治疗,手术方式为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术后胸壁放疗采用6 MeV电子线,3.6Gy/次,隔日照射,3次/周,总剂量为39.6 Gy,分11次,近4周完成。结果随访时间为61~1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6.7个月。低分割放疗后5年胸壁复发7例(6.6%),5年无瘤生存率为67.9%(72/106),5年总生存率为74.5%(79/106),10年总生存率为74.5%(79/106)。急性皮肤湿性反应发生率为4.7%(5/106),晚期中上肺部局部放射性纤维化发生率为5.1%(4/78)。结论低分割放疗与常规照射方案比较,疗效相当,早晚期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 3 型胸腺瘤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和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1995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接受胸腺肿瘤切除术并病理诊断明确的159 例B 3 型胸腺瘤患者病历资料。按Masaoka临床分期,Ⅰ期12例,Ⅱ期33例,Ⅲ期62例,Ⅳ期52例。其中38例患者伴有重症肌无力。根治术后常规放射治疗的中位剂量50Gy。不同时期共有58例接受化疗。Kaplan-Meier 法计算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Cox 回归比例风险模型用于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52(8~125)个月,全组5 年总生存率为81.6% ,5 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6.2% 。5 年局部控制率为82.6% ,复发率为32.6% ,转移率为9.3% 。结论:B 3 型胸腺瘤治疗主要失败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肺和胸膜是胸腺瘤转移复发的主要部位。术后放疗可提高晚期胸脉瘤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Masaoka分期、手术切缘和放疗是与 5 年无进展生存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乳腺癌保乳术+化疗后动态调强放疗的疗效和美容效果.方法 117例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先行4~6周期化疗再三维适形(6例)和动态调强放疗(111例).化疗分别采用CAF(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氟尿嘧啶)、AC(多柔比星+环磷酰胺)、TA(紫杉醇+多柔比星)、NE(长春瑞滨+表阿霉素)、TX(紫杉醇+卡培他滨)方案.放疗采用6 MV-X线全乳腺调强放疗50Gy,瘤床电子线外照射加量10 Gy;其中68例患者锁骨上预防性照射50 Gy,42例肿块位于内侧象限的同时照射内乳淋巴引流区,锁骨上区、内乳区及胸壁均包在一个靶区里.雌、孕激素受体阳性加用内分泌治疗.治疗结束后6~12个月由2位医师评分评价美容效果.结果 随访至2009年9月,随访率为94.0%,随访满3、5年者分别为114、91例.全组3生存率为99.1%,5年生存率为96%,5年无瘤生存率为88%,局部复发率为3.6%,美容效果满意者为100%.放疗中及放疗结束后未出现明显放射性心肺等重要脏器损伤.结论 乳腺保乳术+化疗后胸壁动态调强放疗使靶区得到更均匀照射,有望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并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3年,统计患者的生存情况、复发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预后因素采用单因素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随访3年,200例患者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58例,无病生存142例,...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Conventional 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CFRT) and 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HFRT) in terms of treatment outcomes, such as in 5-year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 disease free survival, overall survival, and distant metastatic free survival rates as well as toxicity. Materials and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data obtained from 462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o received complete adjuvant radiotherapy treatment between January 2012 and December 2014. One hundred twenty eight patients received CFRT 2 Gy daily fractions at a total dose of 48-60 Gy (group 1), while 334 patients received HFRT 2.65-2.67 Gy daily for 15-19 fractions at a total dose of 39.7-47.8 Gy 9 (grup 2). Treatment outcome such as 5-year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 disease free survival, overall survival, and distant metastatic free survival rates as well as toxicity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Median follow-up was 65.7 months (ranging from 45.1 to 95.2 months). Five-year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 rate was 96.1% in both CFRT and HFRT groups (p=0.993). Five-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 of CFRT group was higher (68.8%), but this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HFRT =63.5%) (p=0.396). These were complied with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71.9% and 64.7%, p=0.385). Five-year distant metastatic free survival rate was 85.9% in CFRT group and 79.6% in HFRT group (p=0.169). No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wo groups in terms of toxicities, including changes in chest wall appearance, skin fibrosis, brachial plexopathy, arm edema, pulmonary fibrosi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utcomes of 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in the postmastectom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s comparable to the outcome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t the Chonburi Cancer Hospital as previously reported from other studies, and HFRT can be implemented in resource-limited setting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加调强放疗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108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均行肿瘤扩大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保乳术,大部分患者瘤床放置银夹标记.术后采用NE(诺维本+表阿霉素)或TE(紫杉醇+表阿霉素)或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方案化疗6周期.化疗后全乳接受调强放疗50 Gy分25次,瘤床电子线补量10 Gy分5次.ER/PR阳性的患者均给予三苯氧胺为主的内分泌治疗.结果 随访截至2007年12月,随访率为100%,随访满1、2、3年的例数分别为108、88、58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8/108)、100%(88/88)、98%(57/58),局部复发3例;放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乳房远期外观形状良好,未出现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及心脏损伤等副反应.结论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加调强放疗生存率高,复发转移少,副反应轻,达到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局部控制率目的 .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10枚及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发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辅助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病理确诊且腋窝淋巴结转移10枚及以上原发乳腺癌患者186例,采用X^2检验和COX模型,分析诊断年龄、肿物大小、临床分期、术式、术前化疗状态、术后化疗状态、术后放疗状态、术后内分泌治疗状态、受体状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临床病理因素和辅助治疗方法与3、5年复发率和3、5年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物大小与10年生存率、5年和10年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10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而与5、10年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辅助化疗、术后辅助放疗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5、10年无瘤生存率及5、10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年龄、术式、激素受体状态和术前化疗状态与5年无瘤生存率、10年无瘤生存率及5、10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分析结果仅术后化疗状态是与预后相关的辅助治疗方法。结论:对于10枚及以上淋巴结转移原发乳腺癌其预后与临床病理因素和辅助治疗的选择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1~T2期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疗效及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96例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早期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行放射治疗者210例,未行放疗者286例。术后随访满5年,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影响复发率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92.3%(458/496),5年局部复发率7.3%(36/496),远处转移率12.1%(60/496)。术后放疗组与未放疗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3%和9.4%(χ2=4.780,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复发与是否行肿瘤局切术[Exp(B)=3.420,P=0.004]、月经状况[Exp(B)=0.336,P=0.032]、肿块位置[Exp(B)=4.744,P=0.000]、淋巴结清扫个数[Exp(B)=5.507,P=0.000]相关。结论术后放疗可降低T1~T2期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肿瘤局切术后、绝经前、肿块位于中央区或内象限、淋巴结清扫数〈10个等为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高危因素,对这部分患者应积极考虑行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影像诊断的提高和现代放疗新技术的发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肿瘤脑转移(BM)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潜在放疗相关的神经认知功能损伤逐渐受到重视。全脑放疗(WBRT)作为BM患者常见的局部治疗手段之一,因其放疗后引起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而备受争议,而海马区转移瘤的发生率及该部位放疗受损所引起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