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桂美 《药物与人》2014,(4):288-288
目前,我国乙型肝炎在儿童中的感染率还处在较高水平。我市自1987年起对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接种。为了解并分析本市郊区幼托儿童HBsAg阳性状况及乙肝疫苗接种对乙肝病毒感染的保护效果,我们于1993年4~8月对郊区部分乡(镇)幼儿园的2564名儿童进行了HBsAg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调查对象:按随机抽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卡介苗(BCG)对预防和控制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有较好的效果。BCG与1921年首次用于免疫人群,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纳入扩大免疫规划,我国自1978年将BCG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目前,我国结核病缺乏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系统;而BCG接种方便,且我市自2009年实施免费接种,所以,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BCG普遍被人们  相似文献   

3.
学龄前儿童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较差,被犬、猫等动物咬伤后,易造成面部裂伤及缺损。按传统方法处理不缝合伤口,儿童面部将遗留明显瘢痕组织,甚至缺损,造成儿童容貌损毁及心理创伤。2000年-2009年,我科接治178例面部犬咬伤学龄前儿童患者,笔者对其行一期清创缝合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下面简称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我国于90年代初开始实施乙肝疫苗免疫规划,以控制乙肝的流行。10多年实践证实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但至今全国尚无统一的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程序。对乙肝疫苗免疫后的保护时效,许多报道不尽相同。为了了解我辖区内儿童乙肝疫苗免疫后保护效果,2005年8月29日至2005年9月19日,笔者对888名辖区内经过乙肝疫苗免疫的2 ̄5岁儿童在入托、入园前进行血清中抗-Hbs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辖区内2 ̄5岁…  相似文献   

5.
乙肝病毒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其病程迁延,易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更好开展乙肝预防接种,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我们在2008年下半年及2009年上半年对本辖区学龄前儿童进行体检,了解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率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甲肝活疫苗流行病学效果追踪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椒江市区1~15岁儿童甲肝减毒活疫苗(H_2株)的普及接种,观察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对甲肝发病率的影响以及甲肝活疫苗长期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结果显示,随着1~15岁儿童组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发病专率从接种前1983~1990年的年均213.6/10万下降到接种后1991~1997年的年均4.3/10万,1994年以后,儿童发病专率连续四年出现零,二者呈高度负相关(Y=184.06-2.16x,γ=-0.95,p<0.001)。1~15岁儿童发病专率免后比免前下降了98%。椒江市区自1991年至今未发生甲肝流行,安全地渡过了为期七年的流行周期,其长期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岳建玲 《工企医刊》2013,26(2):183-184
儿童计划免疫是一种投资少,效果好,保证儿童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国家为保护新生儿及儿童实施的一项预防接种制度,是法律赋予儿童的人身权利,由于疫苗因素和个体差异,儿童在接种后有时会发生一系列生理、病理及免疫反应,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接种后必须密切观察其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广州市2004年1月~2005年3月的社区腮腺炎散发及学校集中发病病例,按性别、年龄、户籍和居住地(或班级)为每个病例选择1个对照,利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系统(或预防接种证)采集相关免疫信息,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社区有696对病例及对照纳入研究,l剂疫苗对腮腺炎的保护效果为92.6%[95%可信区间(CI)为89.1%~95.0%];学校有263对病例及对照纳入研究,1剂疫苗对腮腺炎的保护效果为68.2%(95%CI 49.4%~80.1%).结论 上市后疫苗效果研究表明,1剂疫苗对低年龄儿童的腮腺炎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对大年龄小学生保护效果一般,应提高大年龄儿童第2针疫苗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9.
腮腺炎疫苗保护效果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腮腺炎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按性别、年龄、户籍和居住地为每个病例选择1个对照,利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系统采集相关免疫信息。结果共有696对病例及对照纳入研究,第1针剂流腮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效果为92.6%(95%CI89.1%~95.0%),联合疫苗的保护效果为93.7%(95%CI87.7%~96.8%),腮腺炎单苗保护效果为94.0%(95%CI89.5%~96.6%)。结论上市后疫苗效果研究表明1剂流腮疫苗对低年龄儿童的流行性腮腺炎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水痘疫苗对学校水痘集中发病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2004年1月~2005年3月的学校集中发病的水痘病例,按班级、性别、年龄和户籍为每个病例选择1个对照,利用儿童免疫接种证采集相关免疫信息。[结果]共有288对病例及对照纳入研究,1剂水痘疫苗对水痘的保护效果为87.9%(95%CI:76.7%~93.7%)。[结论]上市后疫苗效果研究表明1剂水痘疫苗对大年龄组儿童水痘有中等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本县 1~ 14岁儿童及重点行业人群试用国产H2 株甲肝减毒活疫苗免后持久性。方法 对满 1周岁儿童实行计划免疫规程 ,14周岁内儿童及重点行业人群实行指令性接种 ;用流行病学方法观察其免疫效果和疫情动态。结果 经 10年免疫效果观察 ,甲肝发病的周期性规律受到明显改变 ,流行的态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 我国研制的国产H2 株甲肝疫苗具有安全性好 ,其免疫时间长 ,保护率高 ,免疫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1-2012年苏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流感样病例(ILI)的发生情况,初步观察流感疫苗对6~59月龄儿童ILI发生的保护效果。方法以苏州地区5岁以下常住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2年1月和2012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电话调查的方式获取调查对象前一个月内ILI的发生情况;通过计划免疫信息系统将调查对象分为流感疫苗接种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ILI发生率。结果两次调查共抽取7524名5岁以下儿童,3493名儿童接受并完成了调查。两次调查前一个月ILI发生率分别为7.2%和6.7%。2011—2012年度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11.3%和6.2%。流感疫苗接种组的IL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接种疫苗对6~23月龄儿童有保护效果(P〈0.05)。结论接种流感疫苗儿童的ILI发生率相对较低,且流感疫苗对6~23月龄儿童的ILI发生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父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对其子女的影响,评价兵团现行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父婴阻断效果.方法 利用2001~2008年,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接种乙肝疫苗(HepB)或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epB+HBIG)免疫后的血清学监测资料,分析其血清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水平及疫苗保护水平.结果 HBsAg阳性父亲新生儿,接种HBIG+HepB联合免疫后,HBsAg阳性率为0,抗-HBs阳性率为82.4 %,疫苗保护率为100.0 %,免疫效果好于规范接种HepB儿童,两组儿童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58例母亲HBsAg阳性接种HBIG+HepB联合免疫儿童比较,两组儿童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HBIG+HepB联合免疫策略对父母HBsAg阳性的儿童保护效果理想.建议在孕妇自愿基础上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4.
海阳市山区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我市山区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进一步提高其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我们于2001年9月对辖区内220名山区儿童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本市辖区内2000年1月-2001年1月出生的山区儿童。1.2方法 根据卫生部1987年颁布的《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定》,对全市11个乡镇分别自儿童接种卡片上,随机抽出20名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2013-2014年度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疫苗(流感疫苗)对6~59月龄儿童的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2013-2014年度6~59月龄的实验室诊断流感病例为病例组,在广州市免疫规划系统中随机选择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保护效果。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 690名研究对象。2013-2014年度,流感疫苗对6~59月龄儿童的保护效果为42.3%(95% CI:27.8%~53.8%),对36~59月龄儿童的保护效果高于6~35月龄儿童,完全免疫的保护效果高于部分免疫,性别间保护效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流感疫苗对6~59月龄儿童具有中等保护效果,建议6~59月龄儿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预防接种作为预防保健门诊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儿科临床和公共卫生保健的基础。是保护儿童健康,减少和预防、控制感染性疾病,降低儿童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让广大群众都能掌握预防接种知识,自觉地配合作好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我科自1997年始重视将健康教育贯穿于预防接种工作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Oral Rotaviru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RV),对2月龄~5岁儿童轮状病毒腹泻住院病例的保护效果。方法对2007~2009年,在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的838例轮状病毒腹泻病例,按性别、年龄和居住地1∶1设配对对照,计算ORV的保护效果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 1剂ORV的保护效果为70.8%(95%CI 57.5%~80.0%),接种1剂ORV对2~11月龄儿童的保护效果高于12~23月龄儿童(分别为81.3%和54.0%)。结论 1剂ORV可中等程度地预防住院轮状病毒腹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水痘疫苗对水痘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2002~2004年的水痘病例,按性别、年龄、户籍和居住地为每个病例选择1个对照,利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系统采集相关免疫信息。结果:共有856对病例及对照纳入研究,1剂水痘疫苗对水痘的保护效果为90.0%(95%CI86.3%~92.7%),国产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为93.5%(95%CI89.7%~95.9%),进口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为89.7%(95%CI72.9%~96.1%)。结论:上市后疫苗效果研究表明1剂水痘疫苗对低年龄儿童水痘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为能有效地预防接种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发生水痘暴发疫情幼儿园内全部儿童的水痘疫苗接种情况及发病情况,通过暴发疫情评价疫苗效果。 结果 接种水痘疫苗人群罹患率8.20%,未接种疫苗人群罹患率为34.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痘疫苗保护效力为76%(95%CI:51%~91%)。接种后1年、2年、3年和3年以上的水痘疫苗保护效力分别为93%、88%、67%和43%,可见,水痘疫苗保护效力随时间推移逐步递减,并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4.415,P<0.05)。 结论 建议对水痘疫苗免疫策略进行调整,实施儿童2剂水痘疫苗的免疫策略,建立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从而减少托幼机构及小学的水痘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接种1剂水痘疫苗在学校水痘暴发疫情中的保护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 VE)。方法 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中山市2013—2021年水痘暴发疫情调查资料,将病例数≥5例的班的所有病例(共942例)作为病例组,按1:2的比例选取同班、同年龄(±1岁)、同性别的1 884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调查其水痘疫苗接种史,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水痘疫苗保护效果。结果 共调查3~14岁儿童2 826名,儿童接种1剂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为58%(95%CI:50%~66%),3~5岁、6~14岁儿童接种1剂水痘疫苗保护效果分别为75%(95%CI:62%~83%)和51%(95%CI:40%~61%)。儿童接种1剂后≤2年、3~5年、6~8年、≥9年的保护效果分别为78%(95%CI:66%~86%)、66%(95%CI:57%~74%)、51%(95%CI:36%~62%)、23%(95%CI:-11%~46%)。儿童接种1剂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随接种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趋势χ2=13.071,P<0.001)。结论 儿童接种1剂水痘疫苗有助于防控水痘暴发疫情,但其保护效果随接种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难以阻断水痘传播。建议儿童及时接种2剂水痘疫苗,以预防学校水痘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