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连翘、赤小豆、梓白皮清泄湿热;甘草、大枣和中;共奏解表散邪,清热利湿之功。笔者以本方加减治疗外邪束表,湿热郁蒸而致肌衄、浸淫疮等病,收效颇佳,现介绍如下。肌衄:患者张××,女,14岁,1984年  相似文献   

2.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为表里双解之剂,具有清热利湿,解表散邪之功,原方用于治疗湿热内蕴之身发黄。陈学忠主任医师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银屑病、慢性复发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等皮肤疾病,取其表里双解之效,用于治疗邪气在表,湿热阻滞肌肤经络之皮肤病,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张发荣教授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痤疮的经验。张老认为痤疮的病机为湿热蕴结于上焦,兼感外邪;病位在心肺,故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内泻湿热,外散表邪,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4.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第262条,原文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方中麻黄开鬼门而泄在表之水气,汗泄则肌肉腠理之风湿热邪皆去;杏仁润大肠而利大便,使在里之湿气随糟粕而出;赤小豆除湿散热,利小便;桑白皮清肺利水,水道通则在里之湿热从小便而  相似文献   

5.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的基本病机为湿热熏蒸于表或湿热兼表,辨证要点为身黄(目黄、皮肤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而色黄,心烦,口渴,身痒,无汗,甚见水肿,或伴恶寒、发热等表证。临床中可见于湿热郁蒸于表或可见表证的湿热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不独用于外有风寒,内有湿热,也可用于湿热外蒸,郁滞于表。若从发黄一证论之,则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多见于湿热发黄的早期,由于病邪郁表,腠理闭塞而无汗。水湿郁热不得泄越而蓄积于内,影响三焦气化,水道不通则小便不利,致使邪无出路,与热相合,熏蒸肝胆而导致发黄。还需指出的是,表邪不解,或湿热熏蒸,常见皮肤发痒等症,如湿热不得表解,郁蒸于肺,失于通调水道之职,水气泛滥,还可导致水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还为临床治疗皮肤痒疾及湿热水肿之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6.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湿热发黄无表里证,热者清之,小便不利者利之,里实者下之,表实者汗之,皆无非为病求去路也。方中以麻黄汤开其表,使黄从外而散;去桂枝者,避其热也;佐姜、枣者,和其营卫也;加连轺、桑白皮以泻其热,赤小豆以利其湿,共成治表实发黄之效也。连轺,即连翘根。无桑白皮则以茵陈代之。笔者临床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日光性皮炎、多形红斑等,每获佳效。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阳明病篇,是张仲景为治疗黄疸病,湿热内瘀阳明兼有表证而设。《伤寒论》[1]262条云:"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其方药由麻黄二两(去节)、连翘二两(连翘根去皮)、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一升(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组成。后世医家根据该方清热利湿,解表散邪的特点,本着异病同治的原则,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发挥甚  相似文献   

8.
《国医论坛》一九八六年第三期刊载了刘茂林同志关于“《金匮》瓜蒂散中赤小豆辨析”一文(以下简称刘文),指出中医高校四版、五版《金匮》教材赤小豆按语有不当之处,加以非议.阅后,觉得刘文未曾对《伤寒论》与《金匮》原著仔细钻研而即贸然否定,这样似属不当,故有再加辨析之必要.考《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用赤小豆者共三方,一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一为赤小豆当归散,一为瓜蒂散.这三方中的赤小豆,性味不同,用量不同,服法不同,即可知其为二种同名异物,决不能混为一谈.我们只要看看最早著《伤寒论》的成无己注本,即可发现其中之异.成本原文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的赤小豆性味是“甘平”,而瓜蒂散中的赤小豆是“味酸温”,泾渭分明,决不容张冠李戴.赤小豆当归散中的赤小豆,虽未列性味,根据后世注家的论述及其作用,当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相同,自系一物.再看它的用量,亦大相悬殊,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赤豆,用量为一升,分温  相似文献   

9.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临床常用的经典方剂,治疗缠绵难愈的过敏性疾病屡获良效。球结膜、鼻粘膜、咽粘膜病位在表,而过敏性疾病多在季节交替时发作,此时往往昼夜温差较大,卫气固表能力减弱,风寒之邪易趁虚而入、外邪引动内湿,湿热在表,而发生过敏性症状,符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病机特点。周凌教授根据病证的不同,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灵活加减运用于临床,疗效显著。本文根据病案分析,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眼耳鼻咽喉过敏性疾病进行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源于《伤寒论》,由麻黄,连翘(连翘易连轺)、赤小豆、杏仁、桑白皮(桑白皮易生梓白皮)、生姜、大枣、甘草八味药组成,为仲景治疗伤寒杂病温热郁结于里而兼有表证的阳黄。笔者喜用本方加减治疗不同疾病而同属湿热瘀内之杂病,每有效验。兹将辨证运用之体会,简介于次。一、化痰开壅治肺系咳嗽我以此方治疗病机湿热郁闭之咳喘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  相似文献   

11.
正仲景用梓白皮,仅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一方。用量一升。豆汤主之。"方中梓白皮清热利湿。正如黄元御所云:"梓白皮苦寒清利,入胆胃而泄湿热,湿热消则黄自退。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解:"生梓白皮苦寒清热除湿以退黄……惟梓白皮药肆不备,可代以桑白皮,或再加  相似文献   

12.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原文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该方有解表、散寒、利湿之功,主要用于治疗风寒表邪未散、湿热蕴郁而致的黄疸。本方药物组合严谨、配伍精当,通过内治湿热、外散表邪,使表里证分途而解。水肿是慢性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可归于中医学"水肿""关格""隆闭""虚劳""风水""尿浊""尿血"等范畴[1-3]。《金匮要略》载:"风水相搏,身体弥肿,汗出乃愈。"说明用宣  相似文献   

13.
加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临床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有芹 《河北中医》2009,31(4):563-563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由麻黄、连翘、杏仁、赤小豆、大枣、生梓白皮、生姜、甘草组成,现在常以桑白皮代生梓自皮,此方能解表散邪,清热除湿退黄,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治外有表邪,内有湿热的黄疸、水肿等病。笔者在临床用之于皮肤科疾病,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14.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为表里双解之剂,外可解表邪闭遏,内能清湿热蕴结郁蒸,《伤寒论》中用于治疗伤寒瘀热在里发黄。除急性黄疸初起外,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还广泛用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瘙痒症。本文结合仲景论湿热发黄证治,解析了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方证要义、配伍规律和方-证要素对应关系、临床辨证要点、并佐以医案实录,以期为临床辨证选用、针对病机加减化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载于《伤寒论》。姜老说:“本方即麻黄汤去桂枝加入连翘、梓白皮、赤小豆与姜、枣。连翘治疮疡消肿;梓白皮清热去毒,赤小豆利小便,故本方以解表、清热利水为主,用于湿热郁表之实证。”我随师应诊,发现本方广泛运用于湿  相似文献   

16.
张士卿教授临床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根据异病同治理论,辨证属湿热内蕴者,皆可用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热夹风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研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加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照组30例,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2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症状。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治疗组治疗后咳嗽程度、咳嗽次数、气急与对照组比较相当,但治疗组在咳痰、咽痒、口粘腻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治疗湿热夹风型CVA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8.
陈会  李新民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63-1064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伤寒论》中治疗湿热发黄早期的经方,现代医家亦有用之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李新民教授经常用之治疗小儿湿疹,紧扣其内郁湿热、外有表邪之病机,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的原理.  相似文献   

19.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仲景用此方治疗湿热兼表发黄证。该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笔者用此方治疗肾风水肿、瘾疹、血尿等难治杂证疗效满意。兹浅述如下: 一、肾风水肿据临证体验,笔者认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热内盛之肾风水肿,尤以服用激素后水肿乃不退而有湿热之证者为宜。加减应用功效颇佳。如曾治樊某,男,28岁,工人。患慢性肾炎两年余,先后在市级医院住院治疗两次,用抗菌素、激素及利尿剂治疗,症情缓解。但尿化验始终Pr( ),下肢轻、中度浮肿不消。缘气候变化而患感冒使病情加重,经用青  相似文献   

20.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拆方抗过敏反应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建  刘敏  王梅  赵国臣 《吉林中医药》2007,27(11):55-56
目的:探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的配伍规律及其抗过敏反应的机制。方法:将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拆为解表散邪组、清热利湿组及调和营卫组。进行拆方实验,观察其对右旋糖酐致小鼠全身瘙痒实验、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及致敏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结果与结论:清热利湿组在3个实验中都不同程度地优于解表散邪组、调和营卫组。说明清热利湿药物在方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提示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可能与湿热毒邪蕴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