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李海斌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619-3619
观察运动疗法对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恢复的影响。将入选的13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按照个体运动处方在病情相对稳定后,每天坚持步行为主的运动疗法,持续3个月。对照组常规疗法,不定期门诊随诊。3个月后的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左心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提示运动疗法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恢复的改善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和运动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分为观察组(运动疗法加作业疗法)和对照组(运动疗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训练3个月后,应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MA评分和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探讨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疗效。将31例AMI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15例,不实行早期运动疗法;实验组16例,实行严格合理的早期运动疗法,两组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顺利完成康复治疗,实验组较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门诊随访1~6个月,1例发生心功能不全,1例出现心绞痛,无再次心肌梗死和死亡,生活基本自理,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对照组3例发生心功能不全,1例发生心绞痛,再梗死1例,心脏性猝死1例。结果说明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早期运动介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例疗效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琦  王为民 《中国临床康复》2004,8(6):1003-1003
探讨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疗效。将31例AMI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15例,不实行早期运动疗法;实验组16例,实行严格合理的早期运动疗法,两组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顺利完成康复治疗,实验组较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门诊随访1~6个月,1例发生心功能不全,1例出现心绞痛,无再次心肌梗死和死亡,生活基本自理,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对照组3例发生心功能不全,1例发生心绞痛,再梗死1例,心脏性猝死1例。结果说明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心功能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心血管科住院AMI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心脏运动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及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术后1个月的心脏超声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内6个月LVEF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的6 min步行试验(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6MWD的距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内6个月6MWD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运动康复不仅能够改善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的心功能,而且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78例首发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rhBNP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 h血浆NT-proBNP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的心功能和左室重构变化.结果 治疗48 h时,与对照组比较,rhBNP组血浆rhBN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hBNP组LVEF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出院后1个月时,rhBNP组LVEF值较对照组仍明显升高(P<0.05),而rhBNP组LVEDV及△LVEDV%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rhBNP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延缓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7.
背景:既往很多作者研究显示老年患者心肌梗死后经过3个月左右的运动锻炼,心肌功能明显增强,说明肢运动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一定影响。目的:观察下肢运动疗法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而检验身体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设计:随机抽样,病例对照研究。单位:铁岭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及铁岭市卫生学校。对象:2002-01/2003-12铁岭市中心医院内科门诊和住院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2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62例。纳入标准:首次发病,持续胸痛症状30min以上,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证实,自愿参与者。排除标准:…  相似文献   

8.
王桂明  马倩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9):1861-1862
目的:观察运动康复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成功PCI术后、Killip分级1~II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制定“运动康复计划”对运动组进行干预。分别从两组基线特征、左心室功能改善情况和体力恢复程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运动组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再发心肌梗死和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康复疗法能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心肌血氧供应,减少心肌梗死再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观察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成形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恢复的疗效。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比较: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非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经相关治疗后对两组心功能进行比较。观察组成员接受介入治疗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成形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恢复有很大价值,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期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I期心脏康复训练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情况和随访3个月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6 min平均步行距离明显增加,便秘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心绞痛、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I期心脏康复训练护理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认知疗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情况及左心室射血分数,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评估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随访3个月,观察组血糖情况及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疗法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心功能,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康复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将入选的154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79例)和治疗组(75例),康复组训练开始的时间为病情相对稳定后四五周,康复治疗6个月。对照组按常规医疗方式,不定期门诊随诊。6个月后康复组患者心功能和身体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老年AMI综合性康复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并能改善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结合局部Tei指数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局部左心功能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为"罪犯血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为病例组,左室壁被分成梗塞动脉相关室壁(A组)及非梗塞动脉相关室壁(B组).应用Simpson法测量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PCI术后1周及1、3、6个月观察病例组 Tei指数、收缩期峰值位移(Ds)的变化.结果 病例组术前LVEF明显减低(40.5%±7.43%),术后1周时LVEF有所提高(47.2%±6.12%),1、3、6个月时达正常水平;术后病例组的Tei指数在各次检查中逐渐减低,Ds逐渐增高,但B组室壁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A组,其Tei指数在术后3个月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QTVI结合局部Tei指数可无创、有效、定量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局部左心功能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诊与限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6例,分为急诊PCI组和限期PCI组;观察两组患者病后3周和病后6个月的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急诊PCI组患者病后3周和病后6个月的HRV时域指标及LVEF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限期PCI组患者病后6个月的HRV时域指标及LVEF显著高于病后3周(P0.05);急诊PCI组病后3周和病后6个月的HRV时域指标及LVEF均显著高于同时期限期PCI组患者(P0.05)。结论 :急性和限期PCI都可以提高AMI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心功能指标,且急诊PCI的改善效果优于限期PCI。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近期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5例老年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心肌梗死康复法对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入组前、入组后4周、3个月、6个月后收缩压、Killip分级、心率、左室收缩功能、每博量,比较2组患者入组后4周、3个月、6个月的运动耐力(步行试验、踏车实验),比较2组患者入组后6个月内心律失常率、再梗死率、病死率。结果 2组患者入组前左室射血分数、Killip分级、心率、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每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2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Killip分级、心率、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每博量均较入组前有显著改善,每一个观察时间点,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每博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Killip分级、心率均小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组后4周、3个月、6个月步行试验完成率、踏车实验完成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入组6个月后心律失常率、心急再梗死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患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6.
亢旭娟 《中国疗养医学》2022,(12):1337-1340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辅助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33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PCI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左卡尼汀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氧化应激指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梗死面积小于对照组,心肌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丙二醛(MDA)、皮质醇(Cor)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治疗1、3、6个月时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均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病情复发率4.48%(3/67)低于对照组15.15%(10/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护理的远期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远期效果。方法:4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20例( 常规治疗组),前者接受2周的康复护理,后者接受3周的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的18个月的随访,观察其心功能、活动情况,及心绞前和再梗死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的次数和再梗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是安全、可行的,可改善心功能和降低再梗死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康复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康复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将入选的154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79例)和治疗组(75例),康复组训练开始的时间为病情相对稳定后四五周,康复治疗6个月。对照组按常规医疗方式,不定期门诊随诊。6个月后康复组患者心功能和身体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老年AMI综合性康复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并能改善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7):3195-3196
探讨左卡尼汀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基本治疗一致,其中观察组患者于每次透析结束回血前3min从血路管静脉端注入左卡尼汀1g,每周进行三次,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患者采用同样方式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指数,左心功能指数,每分钟心搏出量、每搏心输出量等指标。两组患者组内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中应用左卡尼汀可以有效的保护患者心肌,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阻滞剂、抗血小板及调脂药物疗效肯定,并已成为常规治疗。选择濮阳市人民医院院近3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4周~半年的心功能不全患者68例,随机分组为:通心络组(n=36例),对照组(n=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3粒/次,3次/d。观察治疗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心功能分级、活动平板运动耐量变化。结果显示通心络组6个月后以上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故认为通心络有明显提高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