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骨髓涂片在显微镜下按常规 分类计数 500个有核细胞,用凝血一期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PT/INR)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用乳胶凝集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组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组的骨髓原始细胞加幼稚细胞数与同时期的凝血指标PT/TNR、D-二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PT/INR大都处 于正常范围,异常率低,而D-二聚体异常率较高,与骨髓原始加幼稚细胞数异常率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D-二聚体含 量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急性白血病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加幼稚细胞数与同时期的凝血指示PT/INR、APTT、D-二聚体含量等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骨髓涂片在显微镜下常规计数500个有核细胞,用凝血一期法测定PT/TNR,APTT,用乳胶凝集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结果 ANLL组与ALL组的骨髓原始细胞 细稚细胞数与同时期的凝血指标PT/INR、D-二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PT/TNR大都处于正常范围,异常率低,而D-二聚体异常率较高,与骨髓原始 幼稚细胞数异常率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可认为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加幼稚细胞数与同时期的凝血指示PT/INR、APTT、D-二聚体含量等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骨髓涂片在显微镜下常规计数500个有核细胞,用凝血一期法测定PT/INR,APTT,用乳胶凝集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结果ANLL组与ALL组的骨髓原始细胞+细稚细胞数与同时期的凝血指标PT/INR、D-二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PT/INR大都处于正常范围,异常率低,而D-二聚体异常率较高,与骨髓原始+幼稚细胞数异常率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可认为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伴骨髓三系细胞增生异常(AML/TMDS)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DS)间的差异。方法 对10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89 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进行血常规、骨髓像形态学观测和临床分析,检出13 例AML/TMDS和10例AML/MDS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前者发病年龄轻,初诊时间短,血小板及外周血原始幼稚细胞数高(P< 0.05),化疗敏感性高,生存期长。结论 AML/TMDS是AML的一种亚型。  相似文献   

5.
测定50例次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ELISA法),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0例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例次。结果表明,两种AL患者初诊期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缓解期组;而缓解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NLL明显高于ALL。说明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对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和疗效观察可能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综合研究不同病期急性白血病、慢粒急变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MDS-RAEB)患者mdrl表达,研究发现其与预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采用RT-PCR术,并设置β2微球蛋白作内标研究且病例mdrl基因表达情况。急性白血病、慢粒急变及MDSRAEB患者mdrl基因表达阳性率 明显增高,急性白血病难治/复发组mdrl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急性白血病初治组与完全缓解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伴骨髓三系细胞增生异常(AML/TMDS)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DS)间的差异。方法 对10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8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进行血常规、骨髓像形态学观测和临床分析,检出13例AML/TMDS和10例AML/MDS进行对照研究。结论 AML/TMDS是AML的一种亚型。  相似文献   

8.
汤华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1,23(4):236-237,239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白血病诱导缓解的因素。方法:总结64例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情况,分析判断包括年龄、白血病类型、骨髓原始加幼稚(或早幼粒)细胞比例、周围血白细胞计数、有无肝脾肿大等因素与完全缓解(CR)率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周围血白细胞计数的CR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白血病类型、骨髓原始加幼稚(或早幼粒)细胞比例、有无肝脾肿大的CR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龄(≥60岁)和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周围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CR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9例血清液病患儿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发现,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组血清sIL-2R水平为(218.88±76.98)kU/L,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组(411.67±228.45)kU/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为(339.50±92.03)kU/L,非何杰金淋巴瘤(NHD)组为(425.50±137.05)  相似文献   

10.
急性重症感染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50例急性重症感染病人(24例合并DIC,26例未合并DIC)做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g)、血小板数量(Plt)、抗凝血Ⅲ(AT-Ⅲ)、纤溶酶原活性(PLG)、α_2纤溶酶活性(α_2AP)和D-二聚体含量(D-Dimer)8种凝血纤溶指标的测定观察。结果表明:DIC在感染性多系统脏器衰竭(MSO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单次Fg含量测定对感染性DIC的诊断价值不大。PT、APTT、AT-Ⅲ、PLG、Plt、D-Dimer和α_2AP可做为感染性DIC的实验诊断指标,但单项测定对DIC的诊断率均未超过80%,而多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率至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中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改变,预防出血和再灌注失败。方法:用单克隆抗体乳胶凝集法测定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D-二聚体含量,同时监测PT、FIB、PIG、a_2-APL、AT-Ⅲ等凝血和纤溶指标的改变。结果:D-二聚体含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极显著差异,其增高持续的时间、FIB、PLG、a_2-APL在溶栓治疗后极明显下降的时间和冠脉再通的时间相吻合。结论:上述指标对溶栓治疗的监测和预后的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获得性红细胞酶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推荐的酶活性测定方法检测2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0包括难治性贫血(RA)12例、环状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1例、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3例、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MML)3例和转化中的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t)4例的红细胞酶活性:丙铜酸激酶(PK)、醛缩酶(ALD)、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和腺苷脱氨酶(ADA),其均值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1例MDS和50例其他血液病以及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阳性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MDS患者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血液病患者(P〈0.01),但是低于急性白血病患者(P〈0.05)。结论 骨髓小 中幼稚细胞簇的检查对MDS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9例血液病患儿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发现: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组血清sIL-2R水平为(218.88±76.98)kU/L,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组为(411.67±228.45)kU/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为(339.50±92.03)kU/L非何杰金淋巴瘤(NHD)组为(425.50±137.05)kU/L,各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22.7)kU/L,且随病情的变化而变化。ALL、ANLL组患儿血清sIL-2R水平,完全缓解期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NHD组患儿血清sIL-2R水平越高,病情越重。我们认为血液病患儿血清sIL-2R增高与机体免疫异常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故检测血清sIL-2R水平,可为临床观察病情、监测疗效、估计预后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5.
初发性(denovo)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发病时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作为前驱病变,亦非继发性白血病,初诊时骨髓白血病细胞之外的成熟细胞显示粒、红、巨核三系有骨髓增生异常(或病态造血)的表现,称之为伴三系病态造血(TMDS)的初发性AML...  相似文献   

16.
对2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后的骨髓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周围血中的幼稚细胞较MDS有明显增高,其他细胞系统则无差异。两者的骨髓象均可见到粒细胞系统的Pelger-Huet异常、红细胞系统的类巨幼样变以及小巨核细胞等。分析了此类急性白血病的病态造血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综合研究不同病期急性白血病、慢粒急变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MDSRAEB)患者mdrl表达,研究发现其与预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采用RTPCR技术,并设置β2微球蛋白(β2M)作内标研究各组病例mdrl基因表达情况。急性白血病、慢粒急变及MDSRAEB患者mdrl基因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增高,急性白血病难治/复发组mdrl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急性白血病初治组与完全缓解组;初治白血病治疗前mdrl阴性者,经正规化疗后,CR率明显高于mdrl阳性组。mdrl基因表达增加是白血病细胞固有的特性,mdrl表达增加能导致细胞耐药,从而使化疗疗效降低  相似文献   

18.
用单抗酶联免疫法和乳胶凝集法分别测定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障碍过程中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_Ⅲ(TAT)复合物和D-二聚体水平,并将32份测试标本分为DIC、无DIC和肝损害组做比较。TAT复合物总的和在3个组中的水平均明显增加(P分别<0.01),DIC与无DI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D-二聚体总的和在DIC和无DIC组中的水平均明显增加(P分别<0.01),3组间差异显著(P分别<0.01)。在一些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中,TAT复合物和D-二聚体相关不明显(γ=-0.15,P>0.05),TAT复合物和AT_Ⅲ呈明显正相关(γ=0.52,P<0.01),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s)亦呈明显正相关(γ=0.60,P<0.01)。这一初步结果提示:在AL凝血障碍中,TAT复合物是凝血系统激活的敏感指标,但可能易受外源或内源AT_Ⅲ的影响;D-二聚体是继发性纤溶的敏感和特异性指标,其明显增加意味着DIC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临床研究和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12例。方法:总结自1982年10月至1997年10月期间MDS112例的一般情况、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结果:55例(49%)在40岁以下,111例(99.1%)和95例(84%)分别有贫血和全血细胞减少,全部病例骨髓红系有巨幼样变,粒系病态造血达92%,骨髓活检发现不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者为39%(14/36),难治性贫血(RA)和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RAS)型病人用雄性激素治疗后78%(66/85)血红蛋白有提高,而血小板无明显变化,原始细胞增多型难治性贫血、转化中的原始细胞增多型难治性贫血和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型病人主要死于急性白血病。结论:骨髓病态造血和ALIP对诊断有重要价值,雄性激素可改善RA和RAS型病人的贫血,但如何防止MDS转化成急性白血病仍需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红斌  李濠德 《广东医学》1999,20(7):521-522
目的 探讨白血病免疫表型在各类白血病中的分布和特征。方法 用16种单克隆抗体(CD),以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免疫酶标法测定32例白血病病例。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除表达T系淋巴细胞抗原CD2,CD3,CD7,CD8外,同时也表达B-ALL抗原和髓系白血病抗原;B-ALL表达B系抗原为HLA-DR,CD9,CD10,CD19,CD23,同时也表达B/M,T/B/M抗原;髓系白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