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据统计,在已婚的夫妇中患有不孕症的约占10%。不孕的原因有种种,例如排卵障碍、精液异常、输卵管疾患、子宫内膜异位等等,但也有的是原因不明的不孕。例如,丈夫的性功能正常,精液常规检查正常,妻子的生殖道功能以及排卵也都正常,似乎无“致病因素”可寻,但就是不能受孕。这种原因不明的不孕为数不少,占不孕症的20%左右。随着生殖免疫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女子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者;或曾孕育过,未避孕又2年以上未再受孕者,称为“不孕症”。引起不孕症的原因有多种,如:排卵功能障碍,生殖道炎症,盆腔肿瘤和生殖器官畸形等,而有资料显示,近几年不明原因的不孕症在临床的比例不断上升。早在1921年,有人认为不明原因的不孕症可能是由于免  相似文献   

3.
不孕症是指婚后未避孕,有正常的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曾受孕者。足妇科常见而又较复杂的疾病,给男女双方造成较严重的精神压力,尤其足女方可导致各种身心障碍,治疗中原因不明者难以见效。近年来发现在原因不明的不孕症中免疫因素已占很大比例。我科对106例抗体阳性的不孕者采用中药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以内脏出血为首发表现的获得性凝血障碍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探讨获得性凝血障碍的诊治方案。方法对30例以内脏出血为首发表现的获得性凝血障碍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10例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及/或服药史;8病例有自服或误服灭鼠药史;9例原因不明。首发表现主要有肉眼血尿、阴道出血等,大部分病例先后或同时伴有多部位出血。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偏高,血小板聚集率正常。aPTT、PT均延长。经应用维生素K1、凝血酶原复合物、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治疗,所有病例病情好转,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结论临床上无原发疾病的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病例并不少见,应强调血常规、出凝血检查的重要性。确定为凝血功能障碍后需进一步明确病因,对原因不明者应进一步检查并动态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对以不明原因发热起病的肿瘤患者进行病史分析、肿瘤标记物检测、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以不明原因发热起病的65例恶性肿瘤中,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9例,占44.6%;消化系统肿瘤27例,占41.5%,其中原发性肝癌19例,占29.2%;肺癌6例,占9.2%。结论 恶性肿瘤是引起不明原因发热的主要病因之一,尤其以血液系统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为多见,及时有效地进行相关肿瘤的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朱结辉  游箭  牟玮  李强 《重庆医学》2003,32(2):207-210
目的 比较选择性动脉造影和内镜检查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管造影、胃镜、结肠镜、病理结果,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者对出血的显示情况和诊断正确率。结果 整体上选择性动脉造影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无显著性差异(P>0.05);选择性动脉造影在出血活动期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优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选择性动脉造影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在出血间歇期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无明显差异。结论 为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急性大出血时选择性动脉造影是首选方法;慢性问断少量出血时,如果常规无创检查方法皆为阴性,行选择性动脉造影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药滋肾育胎丸治疗隐匿型高催乳素血症伴早期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用促甲状腺释放激素负荷试验从151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中检测出56例为隐匿型高催乳素血症,将其随机分为口服中药滋肾育胎丸(31例)及西药溴隐亭(25例)两组。检测其治疗前后围着床期血清雌二醇、孕酮的水平;并在同日行阴道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的厚度;检测受孕8周内血清孕酮、催乳素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清雌二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孕酮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中药组受孕29例,受孕后检测孕酮,提示黄体功能不全1例(3.4%);流产2例,流产治愈率为87.1%(27/31)例。西药组受孕20例,黄体功能不全4例(加.0%);流产1例,流产治愈率为76.0%(19/25)。两组黄体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与隐匿型高催乳素血症密切相关。可通过促甲状腺释放激素负荷试验检测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的隐匿型高催乳血症。中药滋肾育胎丸对改善黄体功能及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优于溴隐亭。  相似文献   

8.
正常的育龄夫妇生活在一起,有正常的性生活,又没有采取避孕措施,一般在结婚后半年内即可怀孕。如果婚后2年女方还不能受孕,或者能受孕,但胚胎不能生长,中途夭折、流产,即称为不孕。不孕可以由女方引起.也可以由男方引起,或者是双方均有问题。男性原因所致的不孕约占全部不育曲一半,如果男方于婚后从未生育过,称为原发性男性不育;如果婚后曾有生育史。而后来未再生育.则称之为继发性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麻疹伤寒,在解放后已基本控制。其发病率较低。但因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不被重视,容易引起误诊。我们将因“不明原因的发热”而诊断该病的2例报告如下。例1.女.61岁,农民。持续高热伴头痛11天。既往体健。体检:胸腹部皮肤有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肝脾触诊未及;两肾区无叩击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4.6x10’几;血红蛋白13ig/l,,血小板83xl矿八,。尿常规检查: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一地。血尿素氮(BUN)5.93mmo*,,血清肌酥(Scr)87.lp。肌。肝功能检查正常。入院初步诊断为不明原因的…  相似文献   

10.
正常育龄夫妇生活在一起,有正常的性生活,多数在半年左右即可受孕。一般于婚后第一年中约80%可以怀孕生育,第二年又增加10%。目前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如果婚后有2年以上的不避孕性生活史而未能受孕,称为不育症。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不育症定义为婚后一年夫妇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未受孕。由于男子方面的原因造成不孕者,称为男性不育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28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对其采用B超及宫腔镜进行检查,并根据病变类型采取宫腔镜治疗、针灸治疗、盆底电刺激治疗和药物治疗,之后观察患者子宫内膜增厚情况及受孕情况。结果28例患者中有13例属于宫腔粘连,有15例原因不明;经治疗后子宫内膜增厚0 mm~2 mm,但多数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仍小于7 mm;妊娠患者有8例,占总例数的28.57%。结论薄型子宫内膜是引起女性患者不孕的一种因素,根据其具体表现采取相应的治疗,可以使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并增强其容受性,从而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2002年6月起在本中心就诊行免疫治疗成功并获分娩的患者36例,均为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者,将这些临床资料与同期在我院分娩的正常孕妇的资料做比较,重点比较产科并发症和新生儿情况。发现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组孕妇胎膜早破、胎盘粘连、胎膜残留发生率均显著增高;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组新生儿出生孕周及新生儿平均体重有降低趋势,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男性精子染色体扩散试验在早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0例早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夫妇的男性精液进行常规检查和精子染色体扩散试验,40例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夫妻的男性精子作对照组。结果二组精液密度、活力、正常形态精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子碎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染色体扩散试验是检测早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男性精子因素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不明原因不孕妇女子宫内膜、正常子宫内膜中MMP-9及其抑制剂TIMP-1的表达,探讨不明原因不孕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不明原因不孕子宫内膜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MMP-9、TIMP-1在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和基质细胞均见不同程度的表达,增生期表达水平低,分泌期表达水平显著增强,差异有显著性。而二者在不明原因不孕组子宫内膜的表达水平显著减低,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MMP-9、TIMP-1在不明原因不孕妇女的低水平表达,可能会引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降低,从而使着床失败,导致不孕。  相似文献   

15.
本院B超室对人流术后出血原因不明患者151例进行B超检查,经再次刮宫、病理检查,确诊有胎物残留130例。B超检查胎物残留的典型图象为宫腔内显示大小不等的强回声。阳性113例,占86.9%;可疑阳性10例,占7.7%;假阴性7例占5.4%。  相似文献   

16.
对于门急诊中主诉胸闷来诊的患者,常用的检查项目是心肺听诊、心电图和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心、肺疾病。但经此检查,往往还会有许多患者仍属原因不明者。本研究通过对原因不明的胸闷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分析,以探求肺功能检查对胸闷待查患者检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用PCR检测32例不明原因不孕、不育妇女子宫内膜沙眼衣原体,结果发现:21例不明原因不孕妇女有7例阳性;8例不明原因自然流产2次以上妇女有3例阳性;3例不明原因死胎史妇女中1例阳性。结果揭示:子宫内膜的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引起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胶囊内镜在胃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间行胶囊内镜的38例次检查结果。结果38例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16例,病变检出率为87.5%,以血管病变为多见(9/16例);证实2例克罗恩病累及小肠;腹痛、腹部不适检查11例,诊断为胃炎8例,十二指肠球炎2例,球部溃疡1例;6例体检患者,诊断为胃炎5例,小肠滤泡增生1例;2例消瘦患者均发现有小肠滤泡增生;1例外伤后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未能明确出血原因。38例胶囊均能自然排出体外,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食管、胃、小肠均较清晰。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伤,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和小肠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结扎输卵管系膜血管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结扎输卵管系膜血管方法止血、成功地对9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施行保守性手术,方法简便、止血迅速可靠,术后经通液或造影检查揭示输卵管通畅,有34例患者已受孕,成功率为40%,而仅存一侧输卵管的38例患者,受孕13例,也占40%,其中13例足月妊娠剖宫产时检查原患侧输这形态正常,血供良好。  相似文献   

20.
用PCR检测32例不明原因不孕、不育妇女子宫内膜沙眼衣原体,结果发现:21例不明原因不孕妇女有7例阳性;8例不明原因自然流产2次以上妇女有3例阳性;3例不明原因死胎史妇女中1例阳性。结果揭示:子宫内膜的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引起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