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院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1月行急诊瓣膜置换术 8例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本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1~ 46岁 ,平均36岁。感染性心内膜炎 4例 ,其中主动脉瓣病变 3例 ,二尖瓣病变 1例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左心房血栓脱落嵌顿二尖瓣 1例 ;左心房粘液瘤 (瘤蒂来源于二尖瓣小瓣根部 )阻塞二尖瓣 1例 ;二尖瓣置换术后人工金属瓣叶脱落入腹主动脉 1例 ;二尖瓣转换术后瓣周漏 1例。 ( 2 )手术方法 :7例在入院后 2 4~ 70h内手术 ,1例人工金属二尖瓣叶脱落患者入院后1h手术。 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持续高热血…  相似文献   

2.
左心房粘液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左心房粘液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以提高手术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 1995年 10月至2 0 0 1年 10月收治 5 7例左心房粘液瘤病例 ,术前均经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 ,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术 ,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 5例 ,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 2例 ,三尖瓣成形术 37例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2例 ,隔膜型主动脉瓣下狭窄环切开术 1例。 结果 无围术期及手术死亡 ,随访 1个月~ 6年 ,2例复发再次手术 ,复发率 3.5 %。 结论 左心房粘液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 ,手术效果满意 ,复发率低 ;彩色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作用 ,应注意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二尖瓣瓣上狭窄五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11月~1998年12月,我科共收治先天性二尖瓣瓣上狭窄5例,5例均经手术治疗,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共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22岁,5例均有活动后心悸、气促,4例易患上呼吸道感染,5例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4例,左心房肥大3例,电轴左偏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各1例。胸部X线片示均有双肺纹理增多、增粗,伴右心缘上双重阴影3例,心胸比率>0-50者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提示左心房内可见一隔膜状回声,隔膜将左心房一分为二,上下两部分间通过1~2个缺孔…  相似文献   

4.
198 3年 12月至 1998年 12月 ,我们应用上海侧倾碟瓣施行瓣膜置换术 12 2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全组中男 5 7例 ,女 6 5例 ;年龄 14~ 5 7岁。风湿性心脏病 119例 ,其中二尖瓣病变 6 1例 ,主动脉瓣病变5例 ,多瓣膜病变 5 3例 ;细菌性心内膜炎 2例 ;房室管畸形矫正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 1例。术前有脑栓塞史 4例 ,肢体动脉栓塞史 1例。二尖瓣闭式分离后再狭窄关闭不全 5例 ,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坏 7例 ,瓣膜栓塞 1例 ,二尖瓣分离、置换术后生物瓣衰坏、第 3次瓣膜置换者 1例。术前心胸比率 >0 6者 89例 ,其中 >0 7者 12例 ;房颤6…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MR)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1994年 4月至2 0 0 0年 10月 ,同期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MR病人 34例 ,其中二尖瓣轻度反流 1例 ,中度反流 2 5例 ,重度反流 8例。二尖瓣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单纯瓣环扩大、瓣叶脱垂或二尖瓣腱索断裂。手术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二尖瓣成形 (MVP) 2 7例 ;单纯二尖瓣前交界或双交界折叠环缩 15例 ;脱垂瓣叶切除后再缝合 9例 ;二尖瓣前叶脱垂部分直接缝合到相应的后叶形成双孔二尖瓣 3例 ;应用二尖瓣瓣环 2 0例 ;二尖瓣置换 (MVR) 7例 ,均选择机械瓣。结果 无手术或住院死亡和严重并发症。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平均左室舒张末径为 (5 3 0± 6 3)mm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31例平均随访 2 9个月。无远期死亡。病人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心功能I~II级 2 8例 ,III级 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微量二尖瓣反流 6例 ,少至中度反流 3例。机械瓣功能正常。结论 冠心病合并中度以上MR应积极处理 ,二尖瓣成形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右腋下小切口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2月经右腋下5~10 cm小切口行二尖瓣成形术68例的资料。二尖瓣成形方法包括瓣叶裂隙修补6例,瓣叶部分切除28例,交界成形12例,双孔成形10例,人工腱索6例,腱索缩短3例,瓣叶心包补片修补3例;68例中人工瓣环植入38例。结果 6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无明显反流或仅微量反流52例,轻度反流16例。随访65例,随访时间3个月~8年,其中〉3年32例,2例复发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经胸骨正中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手术。其余患者二尖瓣反流均在中度以下。结论右腋下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创伤小,出血少,临床效果良好,并且切口位置隐蔽,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32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6个月于2008年3月5日入院。入院查体:体型偏瘦,口唇无紫绀。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右锁骨中线外约1.0cm,心脏浊音区位于右侧胸腔,心率82次/分,律齐,胸骨有缘第3、4肋间可闻及3/6级柔和收缩期杂音,P2亢进,固定伴分裂;肝浊音区位于左侧,胃泡鼓音区在右侧。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房增大,房间隔回声中断约1.3cm(继发孔、中央型),左心房内见一隔膜样结构(图1,箭头所示),位于二尖瓣与左心房之间,将左心房分为真心房和副心房,隔膜上见1.3cm的开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主动脉路径同期手术修复主动脉根部或主动脉瓣病变合并的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技术,分析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新华医院25例主动脉根部或主动脉瓣病变合并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经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42~75(57.9±9.6)岁。所有患者除主动脉根部或主动脉瓣病变均合并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Carpentier分型均为Ⅰ型。手术方法均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或主动脉根部置换加二尖瓣成形术(均为经主动脉切口交界缝合成形)。通过门诊复查,电话等随访观察,评价二尖瓣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术中食管超声心电图提示2例有残余微量反流,其余23例患者无反流,无瓣膜狭窄,成形效果满意。全组患者无死亡。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与术前比较明显缩小(t=4.086,P=0.000;t=4.442,P=0.000);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有所降低(t=3.671,P=0.001)。术后二尖瓣瓣环直径与术前比较缩小[(32.4±3.6)mm vs.(35.6±6.4)mm]。术后二尖瓣瓣口压差[(1.4±0.7)mmHg vs.(1.5±0.7)mmHg],二尖瓣瓣口峰值压差[(3.7±2.2)mmHg vs.(3.3±1.5)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随访23例,随访率92%,随访时间7~92(50.4±25.3)个月;2例失访。随访期间出现二尖瓣轻度反流3例。最后一次随访二尖瓣瓣环直径(33.9±4.6)mm,二尖瓣瓣口压差(1.3±0.6)mmHg,二尖瓣瓣口峰值压差(3.6±2.3)mmHg。结论主动脉瓣或主动脉根部手术时,经主动脉路径修复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安全、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9.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12月 ,我们采用经右心房房间隔和左心房顶联合切口 ,对 2 3例再次二尖瓣手术或左、右心房均较小的病人进行二尖瓣置换术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2 3例中男 12例 ,女 11例 ;年龄 2 6~ 6 5岁。原发疾病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2 1例、退行性瓣膜病变和冠心病所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各 1例。本次手术包括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 9例、二尖瓣置换术后 4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和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二尖瓣狭窄各 1例 ;单纯二尖瓣狭窄 6例、二尖瓣狭窄并主动脉瓣狭窄和冠心病合并二尖瓣腱索断裂各 1例。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双孔二尖瓣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 ,1994年以来我们手术治疗 3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例 1 男 ,5岁。胸骨左缘 3、4肋间闻及 3 VI级收缩期杂音 ,心尖区闻及隆隆样舒张期杂音 ,P2 亢进。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 :双孔二尖瓣狭窄、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术中见二尖瓣孔有左右两个 ,两孔上方有狭窄隔膜 ,切除隔膜后 ,见左孔直径 1 2cm ,右孔直径 1 8cm ,无关闭不全 ;修补直径 1 5cm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 2d病儿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尸检发现 ,二尖瓣大小两孔呈前内、后外排列 ,中间隔以宽 0 8cm的纤维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心律、不同类型二尖瓣病变患者手术前、后左心房几何形态的改变,并进一步研究影响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左心房重构逆转的重要因素。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同一医疗组施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215例,其中男52例、女163例,年龄(40.58±10.54)岁,所用瓣膜均为St.Jude Medical机械瓣膜。按照术前二尖瓣病变类型及心律情况进行分组: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组54例,其中男13例、女41例,年龄(39.31±9.46)岁;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组56例,其中男14例、女42例,年龄(41.12±10.72)岁;二尖瓣反流伴窦性心律组52例,其中男12例、女40例,年龄(39.71±10.09)岁;二尖瓣反流伴心房颤动组53例,其中男13例、女40例,年龄(40.19±11.87)岁。所有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前及术后2年均行左心房几何构型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房面积(LAA)、左心房容积(LAV)、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评价左心房重构及重构的逆转情况。结果全组无住院死亡,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肺部感染6例,均经相应的治疗治愈出院。二尖瓣狭窄患者LAVi小于二尖瓣反流患者(P0.05),伴窦性心律的二尖瓣病变患者其LAVi则低于伴心房颤动的二尖瓣病变患者(P0.05);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2年,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心房重构的逆转程度高于二尖瓣狭窄患者(P0.05),窦性心律患者左心房重构的逆转程度高于心房颤动患者(P0.05)。结论年龄、心房颤动、术前左心房容积、二尖瓣反流、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是影响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左心房重构逆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心脏瓣膜病变发展到严重程度时患者可出现恶液质状态 ,其主要问题是极度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心功能低下、各脏器功能损害普遍存在 ,手术死亡率高达 16 %~ 5 0 % [1 ] 。我科自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对 33例此类患者围术期进行了营养支持治疗并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 10例 ,女 2 3例 ,年龄 2 0~ 6 5岁。身高 145~ 176 cm,体重 30~ 5 7kg。心功能 级 8例 , 级 2 5例。其中二尖瓣病变行二尖瓣置换术 18例 ,主动脉瓣病变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3例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病变行双瓣置换术 12例。同时因…  相似文献   

13.
保留二尖瓣和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手术16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6年 6月至 2 0 0 0年 1月 ,我们完成 16例保留二尖瓣和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手术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 10例 ,女 6例。年龄 16~ 5 8岁。风湿性病变 14例 ,粘液样变性 2例。 1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 ,5例二尖瓣关闭不全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6例合并三尖瓣反流。NYHA心功能II级 5例 ,III级 8例 ,IV级 3例。心电图示 16例均左室大 ,窦性心律 5例、伴房颤心律 11例 ,右心增大 7例。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 ,心胸比率 0 6 0~ 0 86 ,彩色多普勒示左心室舒张直径 5 8~ 76mm ,平均 (70 0± 5 6 )mm ,平均…  相似文献   

14.
自 1997年 6月到 2 0 0 1年 8月 ,我院共手术治疗原发性心脏肿瘤 17例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7例中男 6例 ,女 11例 ;年龄 2 8~ 82岁 ,平均年龄 4 1± 6岁。其中良性 16例 ,包括单纯左心房粘液瘤 11例 ,单纯右心房粘液瘤 1例 ,左心房粘液瘤 +冠心病 3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 +左心房粘液瘤 1例 ;恶性 1例 ,为左心房横纹肌肉瘤。 1例术前未发现左心房粘液瘤 ,因二尖瓣严重关闭不全 ,行二尖瓣置换术术中发现。3例左心房粘液瘤 +冠心病患者中 ,1例因冠心病入院拟做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15.
二尖瓣狭窄分离术后晚期复发病人瓣膜置换术278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分离术后晚期复发瓣膜的病理改变 ,及其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1978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分离术后晚期复发性瓣膜病 2 78例。二尖瓣复发性病变均以狭窄为主合并不同程度的关闭不全。其中合并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 12 7例 (4 5 7% ) ,合并复发性主动脉瓣病变 33例 (11 9% ) ;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合并三尖瓣病变 6 1例 (2 1 9% )。二尖瓣复发性病变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 (1)交界硬化融合型 4 6例 (16 5 % ) ;(2 )后瓣钙化卷缩型 18例 (6 5 % ) ;(3)交界钙化融合型 177例 (6 3 7% ) ;(4 )瓣膜与瓣下结构钙化型 37例(13 3% )。所有病人均行二尖瓣置换术 ,其中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 33例 ;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作改良DeVega成形术 137例、Kay二瓣化环缩术加用成形环固定 5 1例。 结果 早期死亡 19例(6 8% ) ,主要死因为心力衰竭与多脏器功能衰竭。长期生存 2 5 9例 ,随访率 95 7% ,随访 6个月~ 2 2年 ,累计随访时间 116 2 2年。晚期死亡 15例 ,累计生存率 5、10、15年分别为 85 5 %、71 2 %、6 5 1%。抗凝过量出血的发生率为 1 11%病人·年。结论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后晚期瓣膜复发性病变 ,再次  相似文献   

16.
Xing Q  Xu P  Li Z  Ro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1):846-848
目的 总结婴幼儿中、重度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MI)成形术的经验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方法  38例中、重度MI患者 ,其中单纯MI 5例 ,合并心内其他畸形 33例。本组患者平均年龄 (2 3± 1 2 )岁 ,<1 0岁的 5例 ;体重 (1 2 6± 3 9)kg ,<1 0 0kg的 1 3例 ,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成形和心内其他畸形矫治。术中根据二尖瓣病理变化的不同分别采用交界缝缩、部分瓣环环缩、瓣叶裂缺修补、腱索缩短和转移、人工腱索、后瓣成形等方法恢复二尖瓣功能 ,必要时可多种方法同时应用。 结果 本组患儿术后无一例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 ;随访 2个月~ 6年 ,平均 (30±1 0 )个月。 1 1例二尖瓣反流消失 ,2 2例轻度反流 ,3例中度反流 ,2例中~重度反流 ;37例无临床症状 ,心功能Ⅰ级 ,1例心功能Ⅱ~Ⅲ级 ,需内科药物辅助。 结论 瓣膜成形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取得满意的早、中期效果 ;年龄和合并畸形不再是影响手术成败和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二尖瓣的病理变化对疗效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12年1月共有3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二尖瓣成形术,其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10~67(35.7±17.8)岁。13例有心脏基础解剖病变。术前二尖瓣轻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15例,重度反流13例。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5例,Ⅱ级23,Ⅲ级4例,Ⅳ级1例。所有患者均行二尖瓣成形术,活动期手术14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三尖瓣成形术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1例,主动脉窦瘤修补术1例。成形方法包括心包修补穿孔5例,瓣叶切除缝合17例,双孔法成形3例,腱索转移及人工腱索5例,15例使用人工成形环。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于术后7 d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32例存活患者均康复出院。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房内径分别为(48.9±7.6)mm及(31.7±7.4)mm,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0)。32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6~125(73.0±38.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无心内膜炎复发及出血栓塞等并发症。1例术后3年因二尖瓣狭窄而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25例,Ⅱ级5例,Ⅲ级2例。二尖瓣有少量反流4例,中量反流1例,无反流26例;舒张期二尖瓣流速偏快(1.7 m/s)1例,主动脉瓣中量反流1例。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及左心房内径与术后早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射血分数较术后早期改善(60.9%±6.6%vs.57.5%±6.7%;P=0.043)。结论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可靠,左心房、左心室内径显著减小,心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8.
例 1 女 ,5 8岁。因反复心悸、气促、下肢水肿 6年入院。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有一细隔膜将左心房分为真房腔与副房腔 ,隔膜中间孔裂隙约 18mm,房间隔完整 ,二尖瓣关闭不全 ,左心房侧血流大量反流 ,肺动脉压 5 2 .5 m m Hg(1k Pa=7.5 mm Hg)。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三房心、二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心功能 级。例 2 男 ,19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 ,活动后心悸、气促 2个月入院。胸骨左缘第 2~ 4肋间可扪及收缩期细震颤 ,可闻及连续性杂音 ,周围血管征阳性。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可见由前外侧向后内侧有一条光带分隔…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 ,12岁。发现心脏杂音 6年入院。入院查体 :心前区可闻及 级收缩期杂音。胸部 X线片示双肺纹理稍增多 ,左心室增大 ,肺动脉轻度突出 ,心胸比率 0 .5 7。心电图示左心室增大 ,心肌劳损。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为 33mm,左心室内径 4 7m m,均增大 ,二尖瓣前叶瓣尖增厚 ,回声增强 ,前叶于收缩期明显脱入左心房 ,二尖瓣瓣环 2 6 .5 mm,左冠状动脉直径 5 .4 m m,右冠状动脉直径 6 .2 mm,均增宽 ,可见圆锥支进入肺动脉 ,开口直径约 8.8mm,后间隔穿动脉增粗 ,约4 .4 mm。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可探及大量收缩期二尖瓣反流束 ;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的经验,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行胸腔镜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19~80(55.6±17.3)岁,体重37~78(55.7±9.7)kg,体表面积1.30~1.95(1.67±0.16)m^2;合并心房颤动5例,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20例,Ⅲ级11例,Ⅳ级1例;二尖瓣风湿性病变16例,二尖瓣退行性病变1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其中采用Medtronic HancockⅡ人工生物瓣27例,Medtronic Mosaic生物瓣5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3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全组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均顺利出院,住院期间未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左心室破裂。术后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所有患者人工二尖瓣功能良好,无瓣周漏发生。术后患者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至Ⅰ级9例,Ⅱ级17例,Ⅲ级6例。术后早期及术后3个月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减小。而术后早期及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术前相比有所降低。结论胸腔镜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行,使用特殊类型生物瓣可明显减小手术切口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