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基于中药七情配伍理论归纳补骨脂药对配伍规律,为补骨脂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古籍与现代文献检索与分析,从相须相使、协同增效、相畏相杀、减毒降副,配伍禁忌三方面总结补骨脂配伍规律。结果 基于七情配伍理论探析补骨脂药对的配伍规律,补骨脂常用相须相使药对为肉豆蔻、蛇床子、小茴香、益智仁、肉桂、吴茱萸、巴戟天、杜仲、骨碎补、仙茅,常用相畏相杀药对为胡桃仁、生地黄、五味子、赤芍,相恶、相反禁忌药对有甘草、淫羊藿。结论 总结了常与补骨脂配伍的药对,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应用电子计算机对《伤寒论》中的方剂和每一味药作统计处理。根据累加指数的大小,选出《伤寒论》中较常使用的二十五味中药,旨在探讨古人用药的经验,并为最有前途的中药作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电子计算机对《伤寒论》中的方剂和每一味药作统计处理。根据累加指数的大小,选出《伤寒论》中较常使用的二十五味中药,旨在探讨古人用药的经验,并为最有前途的中药作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姜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我国栽培较广。姜亦是食品中的调料,有开胃口、增食欲、健脾胃的作用,近年来在临床上往往多被忽视或弃而不用。综观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对姜的临床应用深有感悟,故提出拙见,供同道参考。现剖析如下:①《伤寒论》中用生姜的原文有引录、方剂34  相似文献   

7.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为中医经典著作,被奉为"方书之祖"。该书所载方剂组方严谨,主次分明,变化巧妙,疗效确切,千百年来一直沿用于临床。本研究通过对仲景常用柴胡药对的整理与分析以及病案举隅,使对柴胡药对的配伍功用有更加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对《伤寒论》保护脾胃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学恩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10):636-637
  相似文献   

9.
刘庆申 《中国当代医药》2014,(18):159-160,163
对《伤寒论》通阳法进行初步总结,探讨《伤寒论》通阳法的运用及其特点,认为《伤寒论》奠定了中医通阳法的临床基础,后世的诸多通阳之法,都可从《伤寒论》中找到根源。总的来看,仲景通阳之法重在祛邪,并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表郁者,发而通之;气郁者,疏而达之;水饮者,利而通之;痰结者,涌而通之;湿郁者,祛而通之;热郁者,透而通之。《伤寒论》的通阳法,有待更深入的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性神经性疾病。中医药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药对是中药组方配伍的基本形式,是历代中医学家通过临床实践,对两种中药特定组合的总结。基于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从阿尔茨海默病的证型出发,归纳总结其病因病机。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适宜的治法,运用不同的中药药对。并对其加以探讨,进一步深入研究药对的潜在功能,从而为临床上运用中药药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理论依据和组方思路。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中对风温夹惊、神昏谵语、热深厥深、阳亡阴竭、关格等的描述,与儿科临床常见的高热惊厥、昏迷、感染性休克、肠炎脱水、肠梗阻等急症表现相似。就《伤寒论》中对上述几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病情转归等作一介绍,以期能有效地指导中医儿科急症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2.
<正>《伤寒论》是专门研究外感寒邪侵犯人体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变化,由于各种功能不同,故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种不同的病证表现。厥阴病是临证中的常用见症、凝难证,因在下连少阴寒水,上承心包相火,同时厥阴与脾胃有木土相克关系,故临床表现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  相似文献   

13.
治疗疾病,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不仅取于医生正确的诊断、准确地用药,最终则取决于是否采用合理的煎药方法。余浅读《伤寒论》后,认为书中有关煎服方法,值得一学。1 喝粥虽同,各有所嗜:服桂枝汤“服已须臾饮热稀粥”本条是指太阳中风表证有汗出,取  相似文献   

14.
李文彬 《北方药学》2015,(3):158-158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于汤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论述颇多,记载也很细致,为我们指出了汤药煎煮时的许多问题和服药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这些方法一直为历代医家重视并加以发挥,其中大部分还有临床参考研究价值,应引起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5.
张梓凤 《中国药业》1999,8(8):49-50
经统计,在《伤寒论》[1]113方中应用桂枝40次,其中39次在枝枝药后注明去皮应用(仅163条枝枝人参汤例外)。我们知道桂枝炮制并无去皮之说,但仲景为何要求去皮呢?现行教材未予明究,笔者通过研究认为,《伤寒论》所用桂枝并非现行入药的桂枝,而是樟科植物肉桂的粗枝之皮,属今之肉桂范畴,故要去皮应用,现将我的论述如下。1古本草考据的结果《神农本草经》[2]成书于东汉之前,与仲景时代最为接近,书中仅记载菌桂、牡挂一条,末提及桂枝。《唐本草》[3]云:“菌者,竹名,古方用筒桂者是……”“或云牡桂,即今木桂及单名者也。此桂花…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其一生经验的总结,在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和辨证论治中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辨证纲领和具体的治疗措施,为后世的医疗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学习中医的指南。现将学习《伤寒论》对少阳病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伤寒论》是一部论述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而论述相关脾胃病证治的条文有140余条之多,内容全面而精要,本文就伤寒六经病变中与相关的脾胃病变证治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一书作为祖国医学经典之作,备受历代医家所推崇,在伤寒论中,生姜一味药,无论在组方用药上都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生姜始载于《名医别录》是典型的药食同源植物,本为寻常之物,然仲景却有非常之用,而医者常似觉生姜为,可有可无之物,其实不然,仲景非常重视生姜的运用,在被后世誉为"医方之祖"的古代经典医学著作《伤寒论》中全书载方用生姜竟达37首之多,若运用得法能提高疗效。关键词:生姜的作用。在《伤寒论》方剂中,仲景就使用了生姜达37方之多,从中可以看出仲景对生姜应用的重视。生姜一味药在《伤寒论》方中的主要作用为:调和营卫,发散风寒,温中止呕,宣散水气,宣通阳气之功效。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中记叙治热痢一证共有4方,分别载于太阳篇、阳明篇中,现将有关条文汇集于此,并以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