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脊柱转移瘤Gd—DTPA MRI增强检查前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MRI(磁共振影像)增强检查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对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使用GE(美国通用电器公司)Signa 1.5 TeslaMR扫描和使用Gd-DTPA(顺磁造影剂-钇二乙烯五胺乙酸)MRI增强检查。结果:Gd-DTPA增强MRI检查能很好显示脊柱转移瘤数目及椎旁肿块和周围组织关系,同时探讨脊柱转移瘤生物学与影像学之间的特征联系,揭示了脊柱转移瘤典型MRI征象。结论:G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Gd-DTPAMRI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我们对54例冠心病(包括10例AMI、10例SMI、12例CMI、22例Angina)作Gd—DTPA增强前后MRI检查。其中24例作SPECT检查,23例作CA检查。结果表明:在Gd-DTPA增强MRI上,AMI、SMI主要表现为大片状强化信号,CMI主要表现为心室壁变薄,Angina主要表现为斑片状强化信号。异常强化信号的部位与SPECT所示缺血部位一致,与CA所示冠状动脉狭窄所属心肌区相符。Gd-DTPAMRI、SPECT、CA的阳性率分别为91%、92%、78%,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我们认为Gd—DTPAMRI能显示冠心病心肌缺血梗塞的部位、范围,提示缺血的程度及梗塞时期。在冠心病的诊断中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Gd-DTPA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病变MRI诊断中的价值林嘉瑜Gd-DTPA是一种顺磁性MRI造影剂,可增强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间MRI信号差别,提供更多诊断信息,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1、2、、3、4)。因此,Gd-DTPA增强扫描已成为小儿中枢神经系...  相似文献   

4.
脑转移瘤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核磁共振成像在脑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临床证实的脑转移瘤34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 MRI平扫1例正常,33例共发现病灶178个,呈略长T1长T2信号,约半数有囊变,少数合并出血;Gd-DTPA增强扫描,34例共发现病灶245个,呈结节状或环形明显强化。结论 磁共振增强扫描是诊断脑转移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Gd—DTPA增强MRI对髓外硬膜内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42例(45个肿瘤)髓外硬膜内肿瘤Gd-DTPA增强前后的MR影象,对比评价Gd-DTPA对该类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发现Gd-DTPA对该类肿瘤的检出率,肿瘤边界的清楚显示以及肿瘤的特异诊断方面均可提供帮助。其中38例增强后MR图象较未增强MR图象可提供更多诊断信息。认为对该类病变的MR检查应常规使用Gd-DTPA。  相似文献   

6.
回顾分析42例(45个肿瘤)髓外硬膜内肿瘤Gd-DTPA增强前后的MR影象,对比评价Gd-DTPA对该类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发现Gd-DTPA对该类肿瘤的检出率,肿瘤边界的清楚显示以及肿瘤的特异诊断方面均可提供帮助。其中38例增强后MR图象较未增强MR图象可提供更多诊断信息。认为对该类病变的MR检查应常规使用Gd-DTPA。  相似文献   

7.
脑血吸虫病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脑血吸虫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中,2例单发,7例多发,分布于顶颞枕叶皮层和皮层下区,其中2例同时见于小脑和脑干;(2)平扫:T1WI虫卵肉芽肿病灶为稍长T1略低信号,呈斑点状或结节状,同周围低信号水肿分界欠清;T2WI为等T2信号,常被水肿高信号掩盖;(3)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大多呈明显  相似文献   

8.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杰  冯晓源  韩强  吕传真 《上海医学》2000,23(9):531-534
目的 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超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GE Signa 1.5T超导MR系统,对29例被高度怀疑急性脑梗死且发病6h以内的病人分别行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成像(PW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0及常规MRI T1-W,T2-W,PD-W检查。经工作站Functool软件包分析处理获得量值。结果 4例在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后排除了脑梗死。25例超急性脑梗死的f  相似文献   

9.
脑囊虫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28例脑囊虫病增强前后的MRI表现,其中脑实质型26例,脑室型和混合型各1例。脑囊虫依据其病程先后,可分为活动期、退变期、混合期和钙化期;MRI特征性改变是在小囊肿内有一偏心(或居中)结节或点状信号,T1WI显示最清晰。注射Gd-DTPA后,囊壁和囊内结节多明显强化。MRI诊断脑囊虫明显优于CT,尤其对脑干和后颅凹病变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用1.0Tesla超导MR仪,体外圈技术,对46例志愿者进行2DturboFLASH和/或3DFISP肺释MRA成像共113次,分4组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Gd-DTPA增强后的2D和3D-TOF MRA信噪比明显高于未使用Cd-DT-PA的MRA信噪比(P〈0.01);2D-TOF MRA增强后所显示的左、右肺动脉分支数量(险左叶舌段)明显多于增强前(P〈0.05);3D-TOP MRA增强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小脑脑桥角(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MRI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0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p角区肿瘤患者采用1.0 T超导MRI系统行常规SE序列或快速SE序列T1加权和T2加权成像扫描,其中80例加做Gd-DTPA增强扫描.结果:105例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中:听神经瘤68例,脑膜瘤17例,三叉神经瘤11例,胆脂瘤2例,蛛网膜囊肿1例,转移瘤1例,脑干胶质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室管膜母细胞瘤1例,颈静脉体瘤1例.c-p角区肿瘤中最多见的是听神经瘤(64.8%),其次是脑膜瘤(16.2%)和三叉神经瘤(10.5%),该区肿瘤大部分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MRI是检查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首选方法,对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脊髓髓内转移性肿瘤MRI征象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1例脊髓髓内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分析脊髓髓内转移性肿瘤的MRI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计算MRI检查对脊髓髓内转移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MRI检查共正确诊断脊髓髓内转移性肿瘤19例(90.48%),与病理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21例患者中,环形强化6例,斑点状强化4例,结节状强化8例,斑片状强化3例。伴随征象包括8例病灶周围脊髓伴有水肿,10例脊髓增粗,3例脊髓脊膜增厚伴多发小结节。其中4例冠状位图像上同时显示肺内团块状病灶,2例同时显示第四脑室内存在病灶。结论 MRI检查可清楚显示脊髓髓内转移性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对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及判断肿瘤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结合患者临床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董汉彬 《广州医药》2003,34(3):13-15
目的:探讨早期脊椎结核的MRI表现,评价NRI反映早期脊椎结核病理特征的能力。方法:回顾11例经穿刺活检、临床抗结核治疗证实的早期脊椎结核的的MRI表现,结合x线等资料分析。结果:共26个病椎,其中5个“虫蚀状”骨质破坏,26个椎体合炎;U例椎体周围软组织肿胀,并椎旁、椎前脓肿4例;12M病椎椎间盘临近破坏终板裂隙状高信号5个,Gd-DTPA增强表现为裂隙状强化;病椎后硬膜外脓肿7例,Gd-DTPA增强后脓肿壁、后纵韧带线样强化。结论:椎体含炎、病椎虫蚀状骨质破坏、多个椎体周围软组织肿胀、T2WI椎间盘临近破坏终板裂隙状高信号、病椎后硬膜外脓肿、Gd-DTPA增强检查椎间盘裂隙状强化、后纵韧带强化等是早期脊椎结核富有特征性的MRI表现,MRI能较好地表达早期脊椎结核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CT和MRI在嗅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了5例经CT或MRI检查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CT平扫3例,其中2例同时行增强扫描。2例MRI的检查序列为SE序列,T1和T2加权像,并用Gd-DTPA作增强扫描。发现5例均为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病灶起源于鼻腔顶部,侵犯同侧筛窦,其中4例累及同侧眼眶、蝶窦和前颅凹,3例侵及上颌窦。2例CT增强扫描为中度不均匀强化。磁共振T1加权像上肿瘤表现为较脑组织信号低的肿块,T2加权像上表现为较脑组织信号高的肿块,病灶均匀强化。结果表明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侵犯范围广泛,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高,MRI在确定肿瘤的侵犯范围明显优于CT,但对骨质破坏和钙化的显示不如CT,两者均有利于临床决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小肝癌的Gd-DTPA动态增强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Gd- DTPA动态增强 MRI对小肝癌 (S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4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小肝癌 MR检查资料。结果 :平扫 T1 WI多呈低信号、少数等和高信号 ,T2 WI多呈高信号 ,18.5 2 %可见假包膜。Gd- DTPA动态增强多血供癌灶 19个 ,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为速升速降 ,轻度延迟强化 ;少血供癌灶 8个 ,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为缓升 ;5 2 %可见假包膜。MRI平扫与 Gd- DTPA动态增强对 SHCC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 74 %和 92 .6% (P<0 .0 5 )。结论 :Gd- DTPA动态增强 MRI能显著提高对 SHCC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髓外硬膜外肿瘤的MRI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接受MRI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髓外硬膜外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转移瘤MRI可见长T1、长T2异常信号,抑脂序列高信号,增强扫描中度或明显强化;cobb综合征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抑脂序列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附件、椎体、椎管内病灶不均匀强化,病灶内有迂回、流空血管影;淋巴瘤表现为T1WI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有"围管"征;骨髓瘤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抑脂序列呈高信号;骨肉瘤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神经源性肿瘤MRI T1WI呈等信号,T2WI略高信号,脊髓受压移位明显,分界清晰;恶性小圆细胞瘤T1WI呈等高信号,T2WI呈等脊髓信号,病灶中心可见小囊状T1、T2信号,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MRI信号、周围软组织改变、增强扫描强化程度均可作为髓外硬膜外肿瘤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 例鞍区肿瘤,进行了常规磁共振成像(MRI) 及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α DTPA) 后的对比增强MRI诊断。结果表明:MRI三维成像清晰显示鞍区肿瘤及其毗邻解剖结构,并可辨别肿瘤的组成成分,因此MRI为鞍区肿瘤术前定位和定性诊断及手术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眶颅沟通性肿瘤病变的超声、CT和MRI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从而为眶颅沟通性肿瘤的准确诊断提供辅助信息.方法 1998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于我院60例患者,男28例,女32例.发病年龄5~70岁,平均45岁.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CT扫描,MRI普通扫描,其中20例行MRI强化扫描.结果 本组资料影像学检查显示眶颅沟通性肿瘤常有3个沟通渠道.经过视神经管沟通20例,包括视神经胶质瘤8例,CT示肿瘤呈哑铃形,MRI对视神经胶质瘤的显示具有特异性;视神经鞘脑膜瘤8例,CT显示双轨征,增强后显示更明显;视网膜母细胞瘤4例,侵犯视交叉及海绵窦,CT表现为含高密度钙化的肿块,视神经增粗.经过眶上裂沟通17例,神经鞘瘤6例,MRI显示T1WI上呈中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不均匀强化,无强化区较具特征性;视神经鞘脑膜瘤8例,CT及MRI显示同视神经管沟通途径;特发性眼眶硬化性炎症3例,侵犯同侧海绵窦,MRI显示肿块在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增强后明显增强.经过眶壁骨质缺损与颅内沟通23例,有皮样囊肿5例,蝶骨脊脑膜瘤4例,泪腺腺样囊性癌6例,眶壁转移瘤8例.CT可较好的显示眶壁骨质的破坏,MRI可较好的显示肿瘤的颅内转移.结论 在眶颅沟通性肿瘤的影像学检查中超声、CT、MRI各有特点,综合运用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和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脑室内脑膜瘤的MRI表现特点,提高对脑室内脑膜瘤MR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临床资料完整的脑室内脑膜瘤MRI表现.结果 脑室内脑膜瘤以成人女性多见,好发于侧脑室(8/9),其次为四脑室.多数肿瘤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7/9).T1WI肿瘤多呈等信号(6/9)或稍低信号(3/9...  相似文献   

20.
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和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脊柱转移瘤的MRI征象,探讨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41例,回顾性人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41例脊柱转移瘤中,只累及单个椎体者6例,其余为2个以上椎体受侵,占全部病例的85.37%,其中跳跃式分布者9例。受累椎体形态呈轻度楔形变30例,鱼尾征5例,膨胀性改变4例,无明显变化2例;椎板及椎弓根等受侵28例。受侵椎体呈长T1信号、稍长T2信号30例,长T1信号,短T2信号8例,稍长T1,等T2信号1例,等T1、稍长T2信号2例。椎间盘无改变39例,占95.12%。椎间隙变窄2例。椎管内或其周围软组织肿块12例。腰大肌形态或信号异常2例。结论 MRI可作为诊断脊柱转移瘤首选检查方法,矢状面T1WI及其SPIR技术显示病变存在优于其他扫描序列。跳跃式椎体侵犯、多椎体受累、椎弓根及椎板多有破坏、椎间盘形态基本正常是脊柱转移瘤的典型表现,辅以Gd-DTPA增强或联合CT扫描对于椎管内结构受侵的诊断及其鉴别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