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内窥镜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中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良 《海南医学》2003,14(6):79-80
神经内窥镜始于 2 0世纪初 ,如DendyMixterPufmanScerff等都曾用神经内窥镜处理脑积水 ,实行脉络丛烧灼 ,第三脑室造瘘等 ,但在很长时间内该项技术都难以被精神外科医生广泛的接受 ,其技术发展相当缓慢 ,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适合于神经外科的内窥镜仪器 ,仪器的直径过大 ,光照度差 ,缺乏灵活性等致命的弱点。 196 0年Hopin透镜系统的发展是神经内窥镜的质量大为提高 ,AuerCriffith和Guciot等应用神经内窥镜处理更多的神经外科疾病。 1986年Griffith等总结了神经内窥镜手术技术 ,将这一领域称为内窥镜神经外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  相似文献   

2.
内窥镜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虽然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直至今天,在现代光学技术、影像技术及显微手术器械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才真正发挥出优势。现在,作为外科手术的一个重要技巧,神经内窥镜技术已从诊断和治疗两方面渗入到神经外科的各个领域。其适应证包括:脑积水、各种颅内囊性病变、脑深部肿瘤、鞍区病变、脊髓空洞症、椎间盘脱出以及交感神经切除等,指征已较过去明显扩大。神经内窥镜手术的优点是:创伤小、安全、康复快、费用低,代表了神经外科发展的趋势。缺点是术野小、应用范围有限。但可以预期,只要在实践中不断与影像神经导航技术及开颅显微手术结合,内窥镜神经外科必将为21世纪神经外科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腔镜技术治疗脑积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腔镜技术对不同性质脑积水的治疗及其效果。方法:应用腹腔镜、神经内窥镜及神经内窥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技术,对93例脑积水进行治疗。腹腔镜治疗组(应用腹腔镜行V-P肝膈间隙分流术)52例,神经内窥镜治疗组41例(包括与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5例),采用透明隔造瘘术23人次,脉络丛电灼术18人次,第三脑室底造瘘术18人次,脑室内囊肿造瘘术11人次,分流管脑室端调整术8人次,鞍区囊性肿瘤并发脑积水的神经内窥镜手术7例,神经内窥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下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5例,松果体区病变并发脑积水的神经内窥镜手术3例。结果:随访3个月至4年,应用腹腔镜行V-P肝膈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优于常规V-P手术;神经内窥镜治疗41例,其中35例有效, 6例无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腹腔镜、神经内窥镜及神经内窥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技术可使大部分脑积水得到控制,使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神经内窥镜技术治疗颅内疾病3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对33例颅内疾病应用内窥镜技术治疗,其中单纯内窥镜手术(EN)11例,内窥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ECM)19例,内窥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EAM)3例。结果:治愈颅内肿瘤13例,其中垂体腺瘤6例,胆脂瘤4例,囊性肿瘤3例;颅内血肿6例,其中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脑出血4例;脑积水6例;颅内囊肿6例;脑囊虫2例。本组无死亡及感染病例,3例出现并发症为颅内积气,1例为脑室内出血。结论:颅内垂体腺瘤、胆脂瘤、囊性肿瘤、颅内血肿、脑积水、颅内囊肿、脑囊虫等,应用神经内窥镜技术可取得微创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神经内窥镜在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够提高手术质量 ,降低手术并发症。我院自2 0 0 0~ 2 0 0 1年以来开展神经内窥镜下手术 60例 ,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 60例患者中 ,男 3 4例 ,女 2 6例 ,年龄 8~ 71岁 ,平均 3 6岁。单纯内窥镜手术 (EN) 1 6例 ,内窥镜辅助的显微外科手术 (EAM) 2 0例 ,内窥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ECM) 2 4例 ,其中脑肿瘤 8例 ,颅内血肿 3例 ,先天性脑穿通畸形 5例 ,动脉瘤 6例 ,脑积水 2例。2 术前准备①仪器及部件的准备 :术前一日将神经内窥镜 (德国AE…  相似文献   

6.
微侵袭技术是未来几十年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 ,神经内窥镜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神经内窥镜在临床的应用范围逐渐增大 ,包括诊断、独立内镜下手术和配合显微外科手术等诸多方面。 1 999年 9月至 2 0 0 2年 8月我科应用神经内窥镜通过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患者 2 9例 ,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应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各种神经外科疾病 2 9例 ,其中男 1 7例 ,女 1 2例 ,年龄最小 5岁 ,最大 6 1岁 ,平均 4 0岁。疾病的种类 :梗阻性脑积水 1 0例 ,蛛网膜囊肿 3例 ,颅咽管瘤 1例 ,听神经瘤 4例 ,垂体瘤 …  相似文献   

7.
神经内窥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神经科领域 ,早在 2 0世纪初就曾有应用内窥镜治疗脑积水的报道 ,因医疗技术条件及其适应证的限制 ,神经内窥镜技术发展相当缓慢。近年随着相关医学领域内窥镜技术研究的不断进步 ,在神经科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拓宽、深化 ,现综述如下。1 历史回顾   2 0世纪初 ,L‘Espinasse和Dandy等就曾应用内窥镜治疗脑积水〔1〕。但由于当时的内窥镜仪器 ,直径过大、光照度差、缺乏灵活性等弱点 ,不适合于神经科 ,加上消毒条件所限 ,死亡率较高。 6 0年代 ,日本学者山岛和福岛开发研制出小型纤维内窥镜 ,用于脑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时至今日 ,…  相似文献   

8.
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伟 《当代医学》2009,15(10):84-85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单纯内窥镜手术(EN)、内窥镜辅助的显微外科(EAM)治疗脑室内疾病39例。其中脑室内各类囊肿11例,透明隔囊肿4例,阻塞性脑积水10例(其中4例合并脑室内囊肿),实质性肿瘤18例。结果对颅内囊肿、透明隔囊肿和脑积水用EN治疗,20例获得成功,1例半年后复发。18例实质性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2例。结论脑室病变是神经内窥镜手术的最好适应证,包括EN、EAM、ECM(内窥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而且,神经内窥镜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冯文  高晋健  吴建兵  杜春富  赵鹤翔 《四川医学》2012,33(12):2103-2104
目的评价神经内窥镜对脑积水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12月神经内窥镜下行不同治疗方式的50例不同类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third ventriculostomy,ETV),18例行透明隔造瘘术加内窥镜下引导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ar-peritoneal shunts,V-P);22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采用脉络丛绒毛凝固术及内窥镜下引导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随访3~50个月,患者脑积水症状均有所改善。全部患者无死亡。4例出现短暂高热,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2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积水无改善,改行V-P分流术。4例分流管堵塞行分流管调整术。结论经神经内窥镜治疗脑积水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自90年代内窥镜用于神经外科以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并形成了神经外科的一项重要技术领域。由于神经内窥镜手术创伤小.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颇受临床医师的青睐。我院自2001年以来成功地开展了7例神经内镜手术.现将有关神经内镜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共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10-63岁.平均年龄为46岁。其中颅内侧裂蛛网膜囊腔2例,外伤性脑积水1例,垂体腺瘤1例,舌咽神经痛合井三叉神经痛1例,高血压脑出血2例。治愈5例.好转2  相似文献   

11.
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神经内窥镜技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分析内窥镜技术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施行内窥镜手术47例,针对不同病因导致的梗阻性脑积水分别施行三脑室底造瘘术、透明隔造瘘术、室间孔成形术和囊肿脑室造瘘术等等。结果:临床有效率为83%,术中出血4例(8.5%),死亡1例(2.1%)。结论:神经内窥镜已成为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梗阻性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传统的手术方法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将过多的脑脊液分入腹腔通过大网膜吸收,但此手术创伤大及术后并发症较多.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的迅速普及,应用神经内镜已成为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手术方法其具有疗效确切、微创、快速等特点.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神经外科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应用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患者9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手术在脑积水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神经内窥镜手术 15例 ,包括梗阻性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 7例、交通性脑积水脉络丛灼烧 4例 ,不对称性脑积水透明隔造瘘 4例。结果 :术后 2~ 15个月 ,根据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影像学CT或MRI复查结果评定手术效果 ,有效 14例 ( 93 % ) ,术后无昏迷、颅神经损伤、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神经内窥镜手术在脑积水的治疗方面安全、有效、微创 ,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1月到12月期间,采用内窥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行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脑积水均获得成功,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内窥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患者手术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加之严格的护理干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小。  相似文献   

15.
刘新莲  李柳英 《医学文选》2003,22(3):330-331
神经内窥镜下手术是神经外科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微侵袭手术 ,主要用于脑积水病人的治疗。随着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改良 ,神经内窥镜手术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神经内窥镜的清洁、保养、灭菌效果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和器械的使用寿命。我院自 1 998年5月至 2 0 0 2年 4月应用神经内窥镜治疗病人 483例 ,无 1例因器械清洁、保养和灭菌问题造成器械的损坏和病人的感染 ,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483例病人中 ,男 379例 ,女1 0 4例 ,年龄 2个月至 61岁。其中脑积水 2 32例 ,颅内囊肿 1 95例 ,垂体瘤 36例 ,辅…  相似文献   

16.
刘新莲  李柳英 《微创医学》2003,22(3):330-331
神经内窥镜下手术是神经外科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微侵袭手术,主要用于脑积水病人的治疗.随着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改良,神经内窥镜手术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7.
梗阻性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症之一,传统的手术方法是脑室腹腔分流术,但其并发症较多,常出现分流管堵塞、感染而至手术失败[1] .随着神经内镜技术不断改善和提高,近几年经内镜行第三脑室造瘘已发展成为梗阻性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神经外科自2009-2011年4月采用神经内镜下行三脑室造瘘术治疗10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配合神经内窥镜在手术治疗脑积水和脑内囊肿(液态,良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半导体激光配合神经内窥镜手术,选择适当的输出功率,凝固止血时采用功率5~12 W,气化切割时采用功率15~30 W,进行凝固、止血、气化、切割等手术治疗脑积水和颅内囊肿。随访时间术后6个月至2 a,均经头部CT或MR I复查。结果64例中颅内囊肿16例无复发;脑积水48例,其中46例症状明显得到改善,2例无效者改用内窥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症状改善。术后并发硬膜下血肿1例,脑室少量出血5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总有效率达96.8%。结论半导体激光配合内窥镜技术治疗脑积水、颅内囊肿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神经内镜手术技术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20世纪初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神经内窥镜设备不断完善,并与立体定向技术、神经导航技术、超声引导技术、计算机三维成像、激光刀等新技术结合,使神经内窥镜手术具有定位准、创伤小、功能多的特性,可用于治疗很多的神经外科疾病,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微侵袭技术是未来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神经外科医师可在神经内窥镜的帮助下,尽可能地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质量、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达到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基本目标犤1犦。1988年,Auer犤2犦正式提出内镜神经外科学(Endoscopic Neurosurgery…  相似文献   

20.
神经外科学     
Zhao Y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4):1696-1698
近年来 ,我国神经外科发展较快 ,特别是微创神经外科发展迅速 ,并取得了很好成绩[1] 。其中神经导航外科(neuronavigation)、神经内窥镜外科及锁孔手术 (keyholesurgery)发展速度尤为迅速。1 神经导航 :又称无框架 (frameless)导航。该技术是将患者头部贴有定位标记的神经影像 (CT或MRI)资料输入高速、大容量计算机导航工作站进行 3 D图像重建。手术时 ,摆好体位 ,固定头架后 ,注册定位标记 ,术中通过遥感装置 ,即可将病灶在颅内的空间位置及其与毗邻结构关系 ,准确、实时地显示在监视器和 (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