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桃园  史迎春 《中国骨伤》2006,19(8):496-496
2002年1月-2005年7月,手术治疗75岁以上骨折患者105例,其中28例出现术后认知障碍,占同期手术患者的26·7%。通过对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人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75~89岁,平均82·5  相似文献   

2.
徐瑞亮  毕鹏  陈允震 《中国骨伤》2007,20(8):491-492
股骨转子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好发于老年人,目前治疗方法很多,我院2000年10月-2004年12月,用股骨近端髓内针(PFN)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32例,取得良好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4773岁,平均60岁;受伤距手术时间217d,平均8d。按AO分类A1型7例,A2型17例,A3型8例。其中1例合并胫腓骨骨折,2例合并脑挫伤,1例合并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手术使用骨科牵引床,C形臂X线机下复位锁定,手术时间约60210min。2方法2·1治疗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置骨科牵引床上,将C形臂放于髋部以便取得良好的X线透视效果。自大转子顶点向近端行切口并从顶点插  相似文献   

3.
由于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非手术治疗存在着很高的病死率(住院病死率达10·5%)及髋内翻发生率(46%)[1],自2002年1月-2005年1月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26例,均未行小粗隆骨折块固定,术后至少随访半年以上,取得良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26例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6587岁,平均77·8岁,均为顺粗隆间骨折。左侧10例,右侧16例。跌伤24例,车祸伤2例。按Evans标准分为ⅢA型19例,Ⅳ型7例。BMD显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合并糖尿病3例,高血压冠心病4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7例,脑梗死2例。2治疗方法采用切开复位行DHS内固定。  相似文献   

4.
姬中毅  叶俊强  何汉京 《中国骨伤》2007,20(10):583-584
目的:探讨儿童骨折的特殊性,对有限内固定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132例儿童骨折病例,男107例,女25例,年龄413岁,平均8·3岁。粉碎性骨折60例,横断骨折34例,斜形骨折29例,螺旋骨折9例。开放性骨折44例;新鲜骨折123例,骨折4周内9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43例57处。结果:1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5年,平均1·32年。根据评定标准:优良129例,差3例(1例严重肘内翻畸形,1例膝关节屈伸部分受限,1例术后2年余患肢增长12·5mm)。术后创面感染13例,合并肺炎5例。结论:儿童不稳定性骨折适时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疗效可靠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丁浩  周军杰  曹成福  纪斌 《中国骨伤》2007,20(10):619-620
肱骨干骨折愈合延迟和骨不连的发生率较高,研究发现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骨不愈合率可达3·6%[1]。我院自2002年6月-2005年4月采用Smith+Nephew施乐辉公司的肱骨Russell-Taylor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骨不连39例,并对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1966岁,平均37·8岁;闭合性骨折34例,开放性骨折5例。致伤原因:交通伤23例,砸伤11例,摔伤5例。39例均为陈旧性骨折,内固定手术后815周骨折无愈合迹象,平均12·6周。本组所采用交锁髓内钉直径79mm,长度为180260mm。2手术方法臂丛麻醉下,患者  相似文献   

6.
李接兴  肖翊 《中国骨伤》2007,20(8):512-512
我科于2000年7月-2005年3月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锁骨接骨板(以下简称接骨板)治疗不稳定性锁骨骨折4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2067岁,平均34·6岁。粉碎性骨折26例,长斜形骨折13例,短斜形骨折3例。锁骨中段骨折31例,外1/3骨折9例,内1/3骨折2例均为新鲜骨折,骨折端移位明显,手术指征明确;受伤至手术时间11h5d,平均2·3d。本组病例应用的接骨板由兰州西脉公司生产,由体部、臂部、锯齿边部三部分组成,有直形和弯形两种规格。2手术方法根据X线片确定锁骨直径的大小及骨折部位,选择型号和大小合适的接骨板消毒备用。采用臂丛麻  相似文献   

7.
付新运  骆向华 《中国骨伤》2007,20(9):562-562
Pilon骨折为波及踝关节面的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有的伴有腓骨远端骨折,多为高处坠落、车祸、滑雪等高能量损伤所致。以往多采用跟骨牵引保守治疗,但因骨折对位不佳,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功能受限,效果不理想。2003年以来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Pilon骨折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359岁,平均40岁左侧8例,右侧13例。单纯胫骨骨折7例,合并腓骨远端骨折14例。开放骨折4例,闭合骨折17例。受伤至入院时间3h,平均2·5h。急诊行手术10例,1014d后手术11例21例术前均未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髌骨牵引配合手术治疗陈旧性髌骨骨折合并股四头肌挛缩的疗效。方法:陈旧性髌骨骨折合并股四头肌挛缩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046岁,平均3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6周8个月,平均4个月。骨折分类:横形骨折8例,粉碎性骨折4例,髌骨下极骨折1例。骨折分离移位情况:<2cm者4例,23cm者7例,>3cm者2例。被动屈膝10°20°者5例,21°50°者7例,>50°者1例。用克氏针在骨折块的上1/3处行骨牵引,牵引过程中可同时配合CPM锻炼膝关节。12周后拍片证实两断端靠近后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1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根据王亦璁改良膝关节功能评分法,本组优8例,良4例,可1例。骨折均获得I期愈合,髌骨的解剖结构恢复,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陈旧性髌骨骨折合并股四头肌挛缩骨折端分离,I期手术复位困难,而先行髌骨牵引后再行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不但解决了股四头肌挛缩,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固定,而且保留了髌骨结构,保证了伸膝装置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本组4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接受经皮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56~85岁,平均68·2岁。本组共61个椎体骨折,其中单椎体26例,两椎体骨折11例,三椎体骨折4例,四椎体骨折2例。椎体骨折部位T7~L5。术后对患者的疼痛、日常功能以及影像学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a以上,平均18·8个月(12~36个月)。平均VAS评分由术前8·6到术后2·3和最终随访2·7(P<0·001),Oswestry评分由术前55到术后30和最终随访35(P<0·01)。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的12·20mm到术后的25·38mm和最终随访26·36mm。脊柱矢状位后凸畸形改善平均9·9°(4·3~22°),随访丢失平均1·6°(0·8~1·7°)。4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最终随访时有3例患者发生3个临近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的高度、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病人的功能,明显减少骨水泥的渗漏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前路手术技术改良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因椎管占位、严重后突畸形、需行前路手术减压植骨内固定的78例新鲜胸腰段脊柱骨折分为改良组(A组)和传统组(B组)。A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年龄1758岁,平均38·27岁;Cobb角10°40°,平均24·71°;椎管占位率35%80%,平均49·1%;采用倒V形切口,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B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1857岁,平均38·73岁;Cobb角15°38°,平均25·08°;椎管占位率33%79%,平均48·3%;采用传统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两组均采用Z-Plate钉板内固定。对两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手术并发症、植骨融合时间、Cobb角、椎管占位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39例获平均26个月随访(844个月),B组36例获平均27个月随访(938个月);两组间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植骨融合时间、Cobb角、椎管占位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手术并发症方面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改良手术入路,优化手术操作程序,改变植骨方式,能有效地减少胸腰段脊柱骨折前路手术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和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