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COX-2)mRNA在喉及喉咽部良、恶性病变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64例咽喉癌、35例喉乳头状瘤和30例正常喉黏膜标本中COX-2 mRNA的表达。结果 COX-2 mRNA在咽喉癌、喉乳头状瘤和正常喉黏膜标本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9.06%、22.86%、16.67%(P<0.01)。咽喉癌COX-2 mRNA的表达阳性率与性别、年龄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浸润程度以及是否有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COX-2可能参与咽及咽喉恶性病变的发生、发展,并且与咽喉癌的分化、浸润及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将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块、不含肺的组织块及外周血分离出的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在手术当时和白细胞介素2(IL—2)存在下培养增殖4d—5d后,研究其潜在的细胞毒活性。实验发现来源于肿瘤组织的淋巴细胞群(TIL)对自体肿瘤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或仅有低效细胞毒性。在IL—2存在下以癌症病人不同组织培养增殖而来的淋巴细胞可诱导出对K_(562),自体或异体肿瘤细胞的广泛溶解活性。然而,培养的TIL产生的抗自体肿瘤的细胞毒活性显著高于PBL及非肺组织分离培养的淋巴细胞的毒性。实验结果提示宿主对肿瘤具有免疫识别性,IL—2诱导的TIL能够产生更强的抗肿瘤的细胞毒,这也许是今后治疗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人乳腺癌肿瘤移植裸鼠模型的构建及其肿瘤浸润髓系细胞的分离。方法将pHAGE-EF-ZsG-DEST质粒与病毒包装质粒pMD2.G和psPAX2首先通过磷酸钙转染方式包装带绿色荧光的慢病毒,再利用包装好的慢病毒感染BT474细胞,通过流式分选筛选阳性细胞,扩大培养后,种植于裸鼠乳腺脂肪垫,应用活体荧光成像仪和体外测量肿瘤大小,对人-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构建效果进行评价;通过机械法分离该小鼠模型的肿瘤浸润髓系细胞。结果筛选出带绿色荧光的BT474稳定株,种植于裸鼠乳腺脂肪垫,构建了人-裸鼠肿瘤移植模型,并分离出其肿瘤浸润髓系细胞。结论成功分离出了肿瘤浸润髓系细胞,为后续研究肿瘤浸润髓系细胞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肿瘤抗原淋巴活性细胞(TIL)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有一定作用。但是,喉癌的TIL分离培养未见详细报道,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 取自手术切除新鲜瘤体。共15例,女性6例,男性9例,年龄42~71岁,均病理证实为喉鳞癌。其中声门上癌8例,声门癌5例,声门下癌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WA1F-S基因在喉癌细胞内表达的作用,为喉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亚克隆技术,构建WAF1-S真核表达载体pcDNA3-WAF1-S。利用lipofectamine介导,将外源野生型WAF1-S基因导入喉癌细胞系Hep-2,筛选阳性克隆,采用打点杂交技术观察WAF1-S基因mRNA在喉癌细胞中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及激光共聚焦方法定量分析WAF1-S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MT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Hep-2细胞的生长状态。同时以空载体质粒pcDNA3为对照,分析WAF1基因对喉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打点杂交证实转染WAF1-S基因的Hep-2细胞有外源WAF1-S基因的表达,外源基因WAF1-S在Hep-2细胞系中的表达能抑制Hep-2细胞系的生长。转染后喉癌细胞中WAF1-S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计数证实WAF1-S能诱导喉癌细胞系Hep-2发生凋亡并导致其发生G1期阻滞。结论 导入外源野生型WAF1-S基因可抑制喉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6.
喉癌的CT分期(附91例CT一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CT对喉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91例经手术切除的喉癌,用CT观察肿瘤的侵犯范围、有无喉软骨受侵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按双盲法根据CT征象进行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CT术前肿瘤(T)分期的准确性为84%,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喉软骨受侵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是80%、94%、91%和70%、96%、93%,判断肿瘤侵犯周围结构的准确性在87%~100%之间.结论CT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侵犯范围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对喉癌的术前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失误的主要原因包括不能显示轻微的甲状软骨破坏、不易诊断正常大小的颈部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晚期(T3及T4)喉癌保留喉功能手术的可行性和喉重建方法,提高晚期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行手术治疗103例晚期喉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按2002年UICC修订方案分期,Ⅲ期57例,Ⅳ期46例。根据病变不同,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垂直侧前位喉次全切除;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喉声门上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一环舌骨吻合术;Pearson's(黏膜发音管成形)术。以胸骨舌骨肌筋膜瓣、胸骨舌骨肌软骨膜瓣、胸锁乳突肌瓣、颈阔肌肌皮瓣、双蒂接力肌甲状软骨膜瓣、甲状软骨膜瓣、舌骨肌瓣、会厌瓣以及胸大肌肌皮瓣等修复喉腔组织缺损,重建喉功能。采用直接法计算生存率及肿瘤复发趋势。结果全组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70%和64.08%。3、5年肿瘤复发率为11.83%和14.08%。拔管率为79.61%(82/103)。所有患者均可发声以及经口进食,无吞咽困难及呛咳。结论晚期喉癌根据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当术式以及修复方法,选择性施行喉功能保留手术是可行的,可提高晚期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低剂量照射对LAK细胞体外杀伤肿瘤靶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作者采用^H-TdR释放实验,观察了低剂量γ射线照射的LAK细胞体外杀伤肿瘤靶细胞的影响。来自健康献血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用重组白介素2培养96小时获取LAK效应细胞,在细胞培养的不同时期给予培养中的细胞一次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  相似文献   

9.
喉癌复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式选择合理的情况下 ,影响喉癌术后复发的因素复杂多样 ,主要与肿瘤细胞本身特性 ,宿主免疫状态、以及一些细胞因子如血管生成因子 ,细胞粘附分子等有关。现将其研究进展情况综合如下。1 喉癌复发与免疫喉癌患者肿瘤局部和外周血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以及 IL- 2受体的测定不仅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 ,也可预测治疗效果和估计预后。巨噬细胞 ( Mphi)主要来自循环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具有一定程度的向肿瘤细胞的趋化能力。目前 ,在动物及人类肿瘤组织中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Mphi存在 ,因而它被认为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0.
用酶联法、同位素掺入法、同位素释放法等检测肿瘤病人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TNF)、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LA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及淋巴细胞对白细胞介素2(IL-2)的反应性等免疫功能.结果表明:肿瘤病人血清sIL-2R(241.9±172.5pmol/L)、TNF(1.86±1.52ng/ml)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63±0.20ng/ml,134.2±76.5pmol/L,P<0.05~0.005).而肿瘤病人NK细胞活性(11.18±6.98)、LAK细胞活性(17.86±9.57)、淋巴细胞转化(32.83±52.59)、淋巴细胞对IL-2的反应性(5.91±9.31)等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0.33±10.97,38.49±8.10,75.70±52.65和24.59±28.25,P<0.04~0,001).结果提示:肿瘤病人存在着多种免疫功能的改变,故应给予合理的过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1.
支撑喉镜下鼻内镜辅助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1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下鼻内镜辅助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3年3月早期声门型喉癌13例,其中TiN0M0 2例、T1aN0M0 7例、T1bN0M0 3例、T2N0M0 1例,全麻支撑喉镜声门暴露不佳,导入不同角度的鼻内镜,清楚暴露肿瘤后使用Nd:YAG激光、Diomed激光沿肿瘤边缘汽化或切割,完整切除肿瘤.结果 随访3~5年,局部复发2例,1例为T1b患者,1例为T2患者.复发患者1例行局麻电子喉镜下Nd:YAG激光肿瘤切除术,1例行垂直半喉切除术.13例患者随访3年,生存率100%(13/13);随访5年,1例失访(按死亡计算),生存率为92.3%(12/13).结论 支撑喉镜配合鼻内镜下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具有视野清晰、病变暴露好、操作准确、创伤小、恢复快、喉功能保存好、可避免气管切开及喉裂开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慢性髓性白血病原代细胞经低温冻存后诱生的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的生物特性.方法 取急、慢性髓性白血病原代细胞,一部分细胞立即培养,一部分细胞用5%二甲基亚砜-6%羟乙基淀粉为保护剂,-80℃冰箱降温,液氮保存一定时间后复温培养.培养时细胞内加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培养12 d,为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杀伤自身白血病细胞活性.结果 急、慢性髓性白血病新鲜或冻存的原代细胞,经组合细胞因子培养,细胞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典型的树突状形态,细胞表面CD80、CD54、人白细胞表面抗原DR、CD1a、CD83、CD86表达上调,CD14下调;冻存原代细胞经培养生成的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还表现为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T淋巴细胞杀伤自体白血病细胞活性明显.结论 急、慢性髓性白血病新鲜或经低温冻存的原代细胞可诱生为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这种细胞可诱导T淋巴细胞杀伤自身白血病细胞,为用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微小残留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在喉鳞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相关因素以及淋巴转移的关系,了解VEGF-C蛋白在喉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6例喉鳞癌癌内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观察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T分期、肿瘤临床分型及颈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喉鳞癌组织不同部位的VEGF-C蛋白表达明显不同。"~GF-C在癌内、癌旁及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但癌内组织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其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T分期、肿瘤临床分型及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VEGF-C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这些因素无显著相关。结论喉癌细胞分泌VEGF-C诱导癌内和癌周淋巴管增生扩张是喉癌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VEGF-C检测有望作为临床早期判断和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刘跃华  梁丹  黎万荣 《西南军医》2008,10(2):124-126
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恶性肿瘤,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占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的11.6%-22%,占全身肿瘤的2%,复发和转移是导致喉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淋巴结转移是喉癌转移的早期事件和独立的预后因素。喉癌淋巴结转移过程可能涉及到许多分子作用机制和信号传导途径,包括肿瘤淋巴管生成相关基因、细胞粘附分子、细胞外基因相关蛋白、细胞因子、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等。本文综述喉癌淋巴结转移的相芙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喉癌的CT诊断做一个恰当的评价。材料和方法:22例喉癌患者均行CT扫描并于扫描后经手术及病理征实.CT扫描间隔及层厚均为4—5mm,扫描时间为2.0sec/层。结果:CT能清晰地显示肿瘤生长的位置,病变范围及浸润深度.其对喉癌侵及范围判断的符合率可达95.4%。结论:CT检查对于喉癌的诊断及对肿瘤侵犯的范围判断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喉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经病理证实的喉鳞癌患者行CT检查,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0软件包处理,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本组32例喉癌,CT判断肿瘤位置的正确率为87.5%(28/32),CT诊断前联合受累的准确率为87.5%(7/8),CT显示会厌前间隙及喉旁间隙浸润的准确率为100%(10/10)。本组喉癌CT分期及临床分期准确率分别为90.6%和65.6%,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CT检查对诊断喉癌及术前分型分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喉癌垂直半喉切除的术式和利用正常组织重建修复残喉,恢复喉功能的方法。方法对T1,T2声门型,会厌未侵及,无转移的53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并用双肌蒂瓣进行残喉修复。结果 53例手术全部成功。51例14~25 d成功拔除气管套管,恢复自体喉呼吸,均能较清晰发音。2例未能拔管。无1例呛咳、误咽、咽漏等。结论 T1N0M0及部分T2N0M0病例,在垂直半喉切除术后,保留甲状软骨,利用患侧甲状软骨表面的胸骨舌骨肌形成双肌蒂瓣翻入喉内进行残喉修复,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在喉及下咽部的临床应用价值(兼与传统CT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喉及下咽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喉及下咽癌57例,19例螺旋CT扫描与38例传统CT扫描行对比分析,8例多平面重建图像与轴位图像对比;8例(另有4例正常喉及1例声带息肉)螺旋CT扫描后经软件处理行仿真内窥镜成像,并与纤维喉镜对照研究。结果⑴19例螺旋CT轴位图像在显示粘膜表面病变,估计深部浸润范围,喉软骨破坏,以及颈部淋巴结方面均与手术所见相符;而38例普通CT中有3例对侧声带表面病变、1例喉软骨破坏及1例颈部淋巴结转移漏诊。⑵8例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中7例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显示了喉内解剖、肿瘤及其浸润范围及血管、气道的情况。⑶4例正常喉、1例双侧声带息肉及8例喉癌CT仿真内窥镜从头端入路显示喉内解剖及病变位置、形态、大小范围与纤维喉镜所见一致,且2例从足端入路显示了纤维喉镜不能显示的声门下及气道狭窄远端情况。结论螺旋CT较传统CT敏感度及准确率高;多平面重建可更好地显示喉室、颈部血管及气道情况,是轴位图像的很好补充;CT仿真内窥镜成像可以分别从头端或从足端入路显示喉腔结构,是纤维喉镜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树突状细胞(DCs)从γ射线诱导的凋亡胆管癌细胞获取抗原后,抗肿瘤免疫应答及对胆管癌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杀伤效果。方法 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加白介素-4(IL-4)从人外周血分化、诱导DCs,γ射线在体外诱导培养的人胆管癌细胞凋亡,将DCs、T淋巴细胞和凋亡胆管癌细胞共培养,同时设计不同类型肿瘤细胞(坏死胆管癌细胞及培养胆管癌细胞)作对照,7d后,分离、富集DCs、T淋巴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及肿瘤细胞杀伤试验。结果 与凋亡胆管癌细胞共培养之DCs可以有效提呈胆管癌细胞抗原,有强烈的免疫应答,刺激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s)特异性地杀伤胆管癌细胞。结论 γ射线诱导癌细胞凋亡可以致敏rhGM-CSF加rhIL-4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扩增出的DCs并产生显著的杀伤胆管癌细胞的免疫反应,可望成为特异性免疫治疗肿瘤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人体衰老过程中,机体各系统不断地发生变化,其中免疫系统的变化较为明显。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研究其功能变化对研究衰老及抗衰老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选用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对象,用紫外线照射,造成细胞DNA损伤,在加入羟基脲抑制DNA半保留复制合成的前提下,通过~3H-TdR参入率测定人淋巴细胞DNA期外合成(un-scheduled DNA synthesis,UDS)的变化,以此来观察和比较不同年龄的人淋巴细胞DNA对损伤的修复能力。 1材料与方法 1.1细胞老年人无肿瘤和内分泌病病史,青年人为献血者,取出的静脉血肝素抗凝,然后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上海试剂二厂)分离出淋巴细胞。将细胞加到含植物血凝素(PHA)的1640培养液中,培养3天后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