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刊今年第三期上发表“《金匮要略》断句一则”后,陆续收到全国各地不少持不同看法的文章。为了活跃学术空气,促进对古典医籍的研究,本期现选登两篇,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说:“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本条亦见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中,惟其文少一“发”字,义则全同。一些《伤寒论》注家对此条往往于“陷”字断句,读为“必额上陷”,而“脉紧急”三字则为另一句。如此则其证即为“额部塌陷”而“寸口脉紧急”矣。然验之临床,衄家发汗后,阴重伤而邪独盛,寸口之脉紧急固有,但导致额部塌陷则未之见,亦未之闻也。据此,其于“陷”字断句实属未当,似读“必额上陷脉紧急”为句较妥。句中“陷脉”二字为词,早见于《黄帝内经》,如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丹波元胤云:“此条,诸注失凿……脱,或然之词,宜为语助看”(《金匮要略述义》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蚘虫病篇》“蚘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历代注家皆于“有时’’后点读,掩卷三思,殊不恰当。“发作有时”,换言之,就是休作有一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吴建军 《气功》2009,(1):86-87
断句,又叫停顿句,古人称之为顿读,现在叫标点符号。在标点符号没有出现之前,一篇文章前后连在一起,如何停顿,如何断句,全靠读者用心去揣摩,去体会理解。断句不同,意思就不同。  相似文献   

6.
断句,又叫停顿句,古人称之为顿读,现在叫标点符号.在标点符号没有出现之前,一篇文章前后连在一起,如何停顿,如何断句,全靠读者用心去揣摩,去体会理解.断句不同,意思就不同. 古往今来,有许多文坛高手,往往利用"断句"这个薄弱环节,别出心裁.运用读法之技巧,妙解文章之含意,使文章内容发生变化,读之别有情趣,令人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在南昌西医学习中医班“金匮要略概要介绍”课程中的一个讲述提纲,内容方面只是画出了一个金匮要略的轮廓,同时在某些重点病症,提出了一些与现代医学联系的线索,因此把它整理出来,希望能给初学中医的西医同志得到一些阅读研究的帮助。当然,因为在短短的时间内写成,其中不免粗糙和存在很多的错误,并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引言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是张仲景的著作。本人认为学习张仲景的伤寒论,主要是学习他的辨证论治方法。懂得了基本法则,不但全部伤寒论容易会通,阅读其它医书也容易迎刃而解。伤寒论最可宝贵的地方就在于此。金匮要略叙述四十多种杂病,比较分散,没有系统可寻。但其辨证论治的诊疗规律还是一致的,并因此可以看到伤寒论方剂的灵活运用。故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虽然是两部书,一治外感病,一治杂病,应该保持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湿”是六淫之一,它是一种弥漫性的、重浊的水气,这种水气羁留人体,呈现出痛、重等症状,即名“湿病”。所以它既是邪名,又是病名,以邪名病的开始,早见于内经,如六元正纪大论曰:“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说明空气中的湿气增大,人就要病湿,前一个湿字是邪,后一个湿字便是病名。金匮这篇湿病,不仅病名来自内经,即其感受情况、症状、病理以及治疗、护理等,也都从内经发展而  相似文献   

10.
骆××,女,34岁。1991年11月10日入院,住院号1643。患者于1991年5月,自觉胁痛纳呆,倦怠乏力,发热畏寒,经苏州市传染病院检查诊断为乙型肝炎。叠经中西药治疗未愈,病情反复。入院时患者自述胁肋隐痛,绵绵不休,口干纳呆,倦怠,乏力,头晕目眩,形体消瘦。查体:肝肋下3厘米、质中,脾肋下未及。舌红少苔,脉细弦。检血:表面抗原阳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的古典医籍之一,是古代治疗杂病的典范,同时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书,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由于《金匮要略》成书年代久远,文辞古奥,含义幽深,给后学者带来一定困难。因此,笔者不揣冒昧,就《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中有关“湿病”略陈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汗”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第九篇的篇名为“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历代注本及各种教材,均认为本篇所讨论的是胸痹与心痛两病,短气是这两种病的常见症状或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证型。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梁运通编《金匮释按》解释为“短气是因胸痹、心痛而发生,凡病已发,或初起病势较急者,短气为伴发症状。”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对此解释引《金匮要略论注》等著作认为短气属痰食中阻,气机壅滞之实证。尤在泾也在其《心典》中对此解释说“而乃短气不足以息,当是里急暴实,或痰或食或饮,碍其升降之气而然。”  相似文献   

14.
一,句读的重要性句读,亦称为句逗。古书是不断句的,古人读书时,一般是由自己断句。古人把文字语意己完的地方称做“句”,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称做“读”。“句”和“读”的标法,须“句”的地方,标在末尾字的旁边;须“读”的地方,标在两字之间。到宋以后,一些通俗读物,就用“。”(句号)和“·”(读号)来表示断句了。因此句读亦被人称为圈点。句读是文字的辅助工具,必不可缺少。因此句读的训练,从古至今一直受到重视,无数事实证明,不能断句或断错了句,都会影响对文章内容正确的理解。比  相似文献   

15.
16.
王寅  杨梅  盖沂超 《中医教育》2008,27(4):43-45
魏晋时的张湛在其《养生要集》道:“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而清·吴达在《医学求是》自序中亦云:“盖医学渊深,轩岐之室,仲景之堂。诚非易入,世之就简易而畏难深者常也。”这说明自古以来,学医皆非易事。而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金匮要略》等这些年代久远、文辞简奥的经典是学习难度最大的。如何把金匮要略经典课程的内容,尤其是其中晦涩难懂的部分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始终是考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由于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可能全部由难点所构成,必然是由难点和易点所组成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临床教学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文章简要探析了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研究生“金匮要略研究”课程教学中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王明炯 《河南中医》2016,(6):939-941
由于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基本不涉及脏腑,且对于"短气"一症的解释较少,所以笔者从《脉经》对于"短气"的论述入手,对于《金匮要略》中"短气"一症做出了全面的考证,认为"短气"一症和五脏相关,且分虚实,原因分别有1心气不足,外邪侵袭。2肺气痿弱,水饮内停。3脾脏"虚寒"。4脾脏有"实",有"热"。5肝肾之气不足,阴寒乘袭。且王叔和对于短气症状本身的特点做出了重要的补充,王叔和认为:呼出障碍和吸入障碍都属于"短气"症状。总之,全面学习仲景对"短气"的病因病机的理解对于临床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9.
渴有两种情况:一是口渴喜热饮而不多,说明湿热之邪寒化且伤脾阳,引起气虚不能布津;一是渴喜冷饮,为湿热化燥之证,说明热势较甚,津已亏损。渴的出现提示水热互结,水饮内停,脾肾阳虚,湿热郁蒸,热盛伤津,血虚津亏,阴虚内热,阳气来复,气津两亏,膀胱气化不利,瘀血化热,脾虚饮停等,亦有药后渴,食后渴。临床上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20.
夏斌 《四川中医》1992,10(9):3-4
“虚虚实实”见于《金匮要略》上工治未病条文,古今注家皆释为无虚其虚,无实其实。本文认为其真正的涵义应是指一切虚证,一切实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