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自2006年来,我们采用了头皮针代替做为鼻导管给氧后,效果好,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取7号头皮针1付,剪去针头部分备用。给氧时,取去除前端鼻塞头的成人给氧管与头皮针的尾端相连接即可。调节氧流量后,测量插入的深度,以鼻尖到耳唇的z/3为宜,最浅不能少于1cm,过浅达不到吸氧的浓度,过深使咽黏膜干燥,对患儿的刺激大,导管也易被分泌物堵塞。插入适合的深度后用胶布作交叉固定。 相似文献
2.
3.
4.
5.
一次性头皮针在临床中除了用于静脉穿刺输液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妙用,而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一次性使用、经济实惠等特点,给护理工作带来许多便利,同时也易被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6.
我科从 2 0 0 1年 3月应用改进后的一次性头皮针采血 ,经济实惠 ,操作方便 ,成功率高 ,取得良好的技术创新效果。1 头皮针改进方法及意义将原长为 2 7cm的一次性头皮针用无菌剪刀剪去 12cm ,保留 15cm长。穿刺成功后 ,头皮针末端直接放入试管内 ,使血液快速流入试管。在临床采血中 ,我们观察发现 ,用一次性头皮针采血 ,由于乙烯管道过长会对细胞产生一定的剪切力 ,从而破坏WBC、RBC及PC ,其次 ,过长也影响血液XII因子及其他凝血因子 ,致使凝血时间改变。改进后的头皮针可有效克服上述问题。2 操作方法2 .1 选取血管后 ,… 相似文献
7.
李敬华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9,(4):507-507
我科自1998年以来使用一次性头皮针细塑料管代替新生儿鼻饲管和婴幼儿保留灌肠管,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成功率,而且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呼吸性缺氧氧疗时,多采用鼻导管法.但鼻导管易脱落或堵塞.自1996年我们用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和一次性头皮针连接在一次性鼻氧管给婴幼儿使用,均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临床上用药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变化,复方氨基比林、柴胡、思密哒保留灌肠已经成为门诊儿科用药的一种给药方式。因其无创伤、痛苦小,深受小儿家长的欢迎。然而目前灌肠用的小儿肛管并无规范的招标产品,灌肠时插管的深度和灌肠后药物在体内的保留时间、排泄次数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在插管过程中偶有黏膜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现象,不能让人满意。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对2岁以下的小孩采用小儿头皮针软管代替肛管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且能达到良好的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灭菌无针梗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头皮针软管长度20cm。1.2用一次性30 ml无… 相似文献
10.
鼻腔冲洗法为耳鼻喉科常用的操作方法,适用于日常鼻腔清洁护理;鼻内镜术后的冲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期的鼻腔冲洗;鼻腔肿瘤放、化疗后的鼻腔冲洗;各种鼻炎引起的鼻窦冲洗;职业性吸入粉尘的鼻腔保健冲洗等。冲洗鼻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我们经常为婴幼儿进行耳、鼻腔用药,以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由于婴幼儿耳、鼻腔较小,黏膜娇嫩,配合性差,滴鼻、滴耳时易损伤黏膜或药液外溢,达不到治疗目的.我科在实践中自2006年起尝试使用一次性头皮针管连接注射器滴鼻,或连接滴耳剂的药瓶头部进行滴耳治疗.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临床供氧主要由中心供氧和氧气筒供氧,氧气表、一次性供氧管道和鼻导管是必不可少的输氧装置,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经常出现氧气表出氧口与管道不匹配现象.氧气表出氧口一般是由圆柱形钢管制成,其外径明显小于供氧管的接口内径,两管相接不紧密致漏气甚至脱管.经临床实践,发现用一次性头皮针改制后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前,临床上中心供氧装置的推广和双鼻塞导管给氧方法的普及,使得患者床边氧疗更加简便、快捷.厂家提供的一次性吸氧导管长度基本能满足绝大多数患者的床边治疗需要,但是对于某些频繁更换体位或同时进行其他治疗的患者,可能存在导管长度不够,使得活动受限.我科通过就地取材,利用注射器针帽材料,连接吸氧导管,方法简便,效果可靠,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在儿科工作中,由于婴幼儿不配合,在做很多检查前都需要给患儿镇静。因此,经常会给婴幼儿采用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婴幼儿肛门小,皮肤嫩,不会配合,容易使灌汤液外流,造成灌汤用药不准确。 相似文献
18.
19.
神经外科危重气管切开的病人都需要持续吸氧。鼻塞式一次性给氧管给氧时,需用无茵剪刀剪下鼻塞式接头后和一次性头皮针的大头连接,而头皮针的另一头剪下平针后放在气管切开3cm~5cm处。这种方法不仅给使用者带来麻烦,也增加了给氧管和头皮针分离的机会,使病人缺氧而出现生命危险。现介绍一种适用、方便且减少给氧管和头皮针分离机会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神经外科危重气管切开的病人都需要持续吸氧。鼻塞式一次性给氧管给氧时,需用无菌剪刀剪下鼻塞式接头后和一次性头皮针的大头连接,而头皮针的另一头剪下平针后放在气管切开3cm~5cm处。这种方法不仅给使用者带来麻烦,也增加了给氧管和头皮针分离的机会,使病人缺氧而出现生命危险。现介绍一种适用、方便且减少给氧管和头皮针分离机会的替代方法。使用时无需剪下鼻塞式接头,而是直接将鼻塞式接头套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