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全球乙型肝炎疫苗研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乙型肝炎(乙肝)免疫计划,这为预防性乙肝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导向.从第一代血源性疫苗到重组乙肝疫苗,再到合成肽疫苗和DNA疫苗,乙肝疫苗的研制技术不断进步,其应用范围也已从预防扩展到治疗.本文分析了各国乙肝免疫计划与乙肝疫苗研发的关系,总结了预防性和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发思路,并提出乙肝疫苗进一步研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属于乙型肝炎高发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总人口的10%左右。1985年我国成功研制了血源性乙肝疫苗,多年来对预防乙型肝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血源性乙肝疫苗采用的是血浆为原料,使用血清分离技术制造,而血浆的供给受到限制,且有时亦难以保证血源的质量。 近几年研制成功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乙肝病毒的DNA基因与酵母菌整合,经纯化、灭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疫苗(简称乙肝疫苗)于1981年11月批准使用,该疫苗的问世对于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是一项重大突破。乙肝疫苗是利用健康 HBsAg携带者血清为原料超速离心纯化后,用尿素、胃蛋白酶和甲醛3次加工灭活,加氢氧化铝为佐剂制成,分装为每剂含 HBsAg 蛋白10μg/ml 及20μg/ml 两种。1000ml 血清大约能加工制成200剂乙肝疫苗,使疫苗的生产最受到限制。因此,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乙肝疫苗推广应用之前,合理使用血源性乙肝疫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4.肝病 (1)病毒性肝炎 是我国主要传染病之一,甲型肝炎占50%,乙、丙、戊型肝炎分别占20%、5%~10%和10%。1983年我国开始制造并应用血源性乙肝疫苗,1994年采用重组酵母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疫苗,逐渐取代了血源性疫苗。血源性疫苗的生产已于1998年上半年停  相似文献   

5.
血源性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但是,由于血源供应紧张和血液传播疾病增多等原因,使血源性乙肝疫苗正逐渐被基因重组疫苗所替代。国外许多报道认为,乙肝基因重组疫苗与血源性疫苗在安全性和免疫源性等方面没有显著的区别。而我国乙肝基因重组疫苗生产历史较短,对其免疫效果报道不多。为了解国产乙肝基因重组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把HBsAg阴性母亲所生70名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按0、1、2月和0、1、6月免疫程序接种乙肝基因重组疫苗,观察其免疫效果,现将3年来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坏消息     
《中国医院院长》2013,(24):20-20
湖南两婴儿接种乙肝疫苗死亡 12月13日,湖南省常宁市、衡山县、汉寿县共有3名婴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常宁、衡山两名婴儿不幸死亡。涉事疫苗标注为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目前已被暂停使用。  相似文献   

7.
母婴传播是传播乙型肝炎的一种特殊途径,传播率高达20~70%。目前我国生产的血源性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在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方面确实有积极效果。但我们在实践中感到乙肝疫苗的使用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疫苗注射后的应答率及保护率都达不到预期效果,现就此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建立在重组HBs病毒样颗粒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纯度高,免疫效果好,美国于1986年首先批准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生产。来源于酵母菌的HBs疫苗不仅是首次,也是至今唯一批准的重组疫苗。世界卫生会议建议到1997年在世界范围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国家婴儿免疫接种项目中。截止2000年3月116个国家已将乙肝疫苗纳入他们常规免疫接种项目中。  相似文献   

9.
自1981年乙型肝炎疫苗(简称乙肝疫苗)在美国获准使用以来,至今世界上已有300多万人接种了疫苗。使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由于乙肝疫苗使用于临床为时尚短,且血源疫苗来源有限。故如何。充分利用目前有限的疫苗,更广泛、更有效地保护易感人群,以及利用基因工程研制新一代的疫苗,将成为今后研究的课题之一。现就近年来乙肝疫苗临床使用上的某些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用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国内被广泛使用。但应注意,有极少数人在注射乙肝疫苗后,也会发生过敏反应。目前使用的血源性乙肝疫苗,是从含有乙肝病毒带毒者的血液中分离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制备的,也就是说,乙肝疫苗本身为灭活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一种糖蛋白实  相似文献   

11.
维康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手段[1 ] 。目前我国已相继研制生产出血源性乙肝疫苗和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为了解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笔者于 1 998年 9月至 1 999年 1 0月对接种者进行了观察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观察对象为 1 998年来 ,我站门诊经 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均为阴性者 ,年龄 1~ 65岁。接种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酵母重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按厂家推荐剂量 5μg三针 ,0 ,1 ,6月。完成全程免疫者 3 3 7人 ,于第三针接种完…  相似文献   

12.
有关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问题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以下简称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各地的实验观察均证明国产乙肝疫苗安全有效,但由于该疫苗使用时间较短,人们对它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影响接种工作的开展。为帮助基层卫生人员了解一些乙肝疫苗的情况和接种方法等,现就几个常见问题作一解答,仅供参考。一、乙肝疫苗是一种什么疫苗? 目前,国内生产的乙肝疫苗,主要是亚单位疫苗。多肽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正在研制中。常规疫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不同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方法将238例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种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和重组乙肝疫苗(CHO疫苗),对比两组接种对象的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浓度。结果实验组的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浓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在接种期间均无不良反应报告。结论重组乙肝疫苗(CHO疫苗)相比,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预防接种效果更好,且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668例接种基因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的“乙肝”大国,现有HBsAg携带者1.2亿。用于预防乙型肝炎传播的血源性乙肝疫苗早已广泛应用于乙肝的预防接种,且免疫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注射三针后HBsAb阳转率一般为70%。80%。但因其要用人血清制备,其来源受到很大限制且存在生物制品安全问题,正逐渐被基因工程疫苗所取代。鉴于基因工程疫苗的实际应用效果的报道很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血源性疫苗和基因重组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对500例HBsAg阴性的人群分为两组,分别注射乙型肝炎血源性疫苗和基因重组疫苗。用ELISA法检测HBsAb和HbsAg。结果:两组的免疫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b阳转率与年龄有关,HBsAb的阳转率为71.6%;10~19岁年龄组的HBsAb阳转率最高,50岁以上者阳转率最低。结论:所使用的两种疫苗对人具有良好的免疫性,阳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与免疫逃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是世界卫生组织决定要消灭的一个病种,实践证明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世界范围内大面积持续接种乙肝疫苗的今天,乙肝病毒S基因变异以及与免疫逃逸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认为乙肝疫苗具有免疫选择表面抗原基因变异株的作用。现将有关乙肝病毒S区基因结构特点、基因变异及与免疫预防的关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传染性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乙型肝炎血源性疫苗的问世,给人们带来了福音,许多人都注射了乙肝疫苗。那么注射了乙肝疫苗之后还能否患肝炎呢? 我们知道,乙肝疫苗是由提纯的乙肝表面抗原,经灭活后加工制成的,供预防乙型  相似文献   

18.
乙肝疫苗昂贵,皮内给药一般地是肌内给药的十分之一,所以皮内法的应用可以大大减轻经济上的费用。早期比较肌内和皮内血源性疫苗效应的研究提示,结果没有多大差别。通过酵母菌的重组疫苗在皮内应用,显示小剂量的重组疫苗的皮内接种比肌内给予较少产生免疫。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分析了1419例在累斯特郡健康局接受了乙肝预防接种的健康者的资料,在那里两种疫苗和两种接种途径都被应用。对乙肝病毒的皮内预防接种开始于1988年10月对累斯特郡健康局的健康人群,因为乙肝疫苗对老年人群是低效应,那些处于高危环境中的大于30岁的人接受了…  相似文献   

19.
吴亚平 《上海医学》1989,12(6):363-367
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严重威胁全人类健康,特别是广大的亚非地区。使用乙肝疫苗的措施在世界范围内尚无形成计划免疫工作的组成部分,迫需研制生产足够、安全有效的疫苗加入计划免疫行列,大规模地在全球开展免疫接种,从根本上使乙肝得到预防和控制,直至消灭它。本文就几个方面试以概述。  相似文献   

20.
比较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究竟哪种组合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最优,提高广州地区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方法。方法:2003-2004年,应用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及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使用不同剂量按0、1和6个月免疫程序免疫1489人,其中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免疫816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673人。结果:使用各厂家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首针免疫后7个月抗-HBs阳转率分别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为92.40%,GMT为175.39,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为91.67%,GMT为174.02;基因重组乙肝疫苗首针免疫后12个月抗-HBs阳转率分别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81.7%,GMT为77.02;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83.52%,GMT为76.40。有效抗体阳转率在两种疫苗中均相似。5μg、10μg、20μg不同剂量疫苗免疫存在明显区别,结果显示免疫效果与疫苗剂量间呈正相关。结论使用国产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的保护率达到国外同类疫苗水平,从抗-HBs阳转率和抗体滴度考虑,建议北京酵母疫苗首针免疫最好使用10μg,其后两针可选择5μg或10μg;CHO疫苗首针免疫最好使用20μg,其后两针可选择10μ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